第九章 奥妙只在一锅鲜汤

一盘醋芹、一碗秋葵汤,外加一个大饭盆,别说肉菜,连点油星儿都没见着。

院子里这几位长辈,看见端上来这些吃食,都傻眼了。

老祖君擎着酒碗,僵在那里,“就......就这些?”

“对啊,就这些啊!”

就这些,吴宁还忙活了一下午呢。

老头又气不顺了,心说,枉费你四伯、五伯对你百般照顾啊!知道你家里日子不好过,可也没到这等田地吧?好不容易吃你吴九郎一回,就这么应付下来了?

“不是还有羊肋吗?”

五伯也是醉了,羊肋可是他眼瞅着他五婶送过来的,怎么没见?

“羊肋?”吴宁神秘一笑,知道大伙儿都想差了。

猛一掀盆盖子,“羊肋在这儿呢!”

“嚯~!!”

随着盆盖揭开,众人皆是忍不住一声惊叹:“端是漂亮!”

原以为饭盆里只是白饭,哪里会想到,红的黄的白的绿的,五颜六色,极是精致。

而且,酱汤在饭盆里焖了一下,掀盖那一刻,热气夹着肉香、酱香,还有饭香,一起涌出来,那个味儿啊.....

连老祖君这种四平八稳的,都忍不住往前靠了靠,好好闻了闻。

“香!”

“哈哈哈,真香!!”

四伯大笑不止,看向众人,“九郎这手艺,越发见长啊。”

伸手一让,“让父亲大人先尝。”

虽然吴长路已经忍不住要尝上一尝了,可是规矩还是不能废,自然要长辈先行。

老祖君也不客气,其实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刚要下筷。

“且慢。”却让吴宁给拦住了。

没好气地瞪了这赖娃子一眼,“何意?”

吴宁陪笑,“不是这个吃法。”

心说,您把菜都吃光了,那下面的饭可怎么办?

说着话,用饭铲在盆里开始搅拌起来,随着吴宁这么一搅,更香了!

虽然没有刚刚受看,可是粒粒米都裹上了红亮的酱汁,与羊排、青菜一起闪着油光,看着就有食欲。

给每人盛上一碗,吴宁示意老头儿,可以开吃了。

可老头这回倒是不急了,吩咐道:“八郎、九郎、十三郎,上桌!”

“巧儿也去灶上吃吧。”

得,吴宁暗道:这老头也是重男轻女的的老顽固。

照着规矩,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饭的,没看五婶连过来都没过来吗?

可是也没办法,往巧儿的碗里多夹了几块羊排,端着碗送她去灶房里用食了。

回来的时候,好嘛,转个身的功夫,一大盆饭已经去了半盆了。

要不要这么生猛啊?

吴宁暗自吐槽:没见识,土鳖!

坐下来端起自己的饭碗,然后,呼噜呼噜......只剩下猛命扒饭的动静,再没了半句言语。

只消片刻,一碗羊排饭就只剩几块骨头了。

好吧,他也是好几年没尝过这种曾经的味道了。

......

“香啊!”

连吃了两碗的吴长路一边盛第三碗,一边终于空出嘴来由衷赞叹:

“真香!”

萝卜的清淡,加上羊排的浓厚,再配上酱汁白饭,这咋就这么香呢?

左右已经是半饱,过足了饭瘾,吴长路终于想起还有汤水润口来了。

盛了碗汤,小口慢品,“嗯??”

吴长路终于发现不对来了。

要说这羊排饭又是肉又是菜,香味浓郁不易察觉,可是这秋葵汤....

这可是家家都吃做的寻常花样,是什么味道吴长路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

可是九郎这一碗汤,为什么就不一样呢?

“九郎这汤里放了什么?”

“哈!”吴宁放下饭碗,大为开心。

“还是四伯的舌头灵哩,一下就尝出不同。”

“不过是多加了两勺鲜汤罢了。”

奥妙就在那锅猪大骨熬的汤里。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锅老汤嘛,并不稀奇。可能唐时的酒楼里为了菜品鲜香,各家都有各家的老汤秘方。

其实不然,这还真不是一般的老汤。

吴宁之所以叫它做鲜汤,正是因为这个“鲜”字。

不得不说,来到大唐这么长时间,吴宁最受不了的,还不是日子过的清苦,而是,哪怕是再好的吃食,它也一样没滋味。

一来是,做法单一,调味匮乏。

二来则是,唐时的饭菜里少了后世的一样东西,使得本就无味的饭菜更加的没滋没味。

那就是——味精。

也许后世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菜里加味精,可是吴宁不行,从小吃惯了那口鲜的他,要是少了这玩意,还真有点不适应。

而那锅鲜汤,其实就是起到了老汤加味精的作用。

......

按说,后世从未下过厨房的他是不会懂得这些的,可是好巧不巧,在他的脑子里偏偏就多了这么一段关于味精的记忆。

在后世,吴宁小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阵盛传一种说法:说这个味精能致癌,听风就是雨的吴妈妈,从此以后做菜的时候就再也不敢放味精了。

可是全家人都习惯了这一口儿,逼的实在没办法,吴妈只得自己想办法提升鲜味。

那就是吴宁现在用的那锅汤,大骨、鸡肉、蘑菇,外加海带。熬出来的汤几乎和买来的味精有着同样提鲜的效果。

后来吴宁查过,味精的主要成分叫:谷胺酸钠。

而老妈的鲜汤经过熬制,可以在汤中得到同样的物质。不但效果和味精一样,连成分也一样。

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而且那个传言,很快就有中科院的大能出来辟谣了,假的。

吴妈自然也就不再费事熬汤,却让吴宁记下了这个“偏方”。

如今吴宁这一锅,虽然没有海带,可是也有同样效果,也有“谷胺酸钠”,也就是味精。

从来没尝过这一口儿“鲜”的唐人,自然惊艳喽。

......

好吧,如果是专家唐奕在这里,非指着吴宁的鼻子大骂:胡说八道!

吴妈熬的汤里有谷胺酸钠不假,那是因为海带中含有大量的这种成分。

可是吴宁这一锅没有海带,哪来的谷胺酸钠。

之所以一样有鲜味,那是因为他这一锅汤主要成分是“鲜味核苷酸”,也就是鸡精成分中的一种。

简直就是不懂装懂,太不专业,太不专业了!!!

......

不管怎说吧,反正就是那一锅汤起了作用。

吴长路一听,还有这么一锅汤的功劳,新奇之余,又仔细问了问吴宁那一锅汤是怎么熬的,准备回家之后,也在家中常备鲜汤。

毕竟这世上不爱美味的人不多,谁不想一碗秋葵汤都能喝出滋味呢?

......

“四伯,此次募兵不为打仗,那到底要干啥啊?”

吴宁见众人都吃的差不多了,一大盆饭也见了底,心里虽然惦记着他那一贯钱的事,可是又没机会往那上面引,只得闲聊一般,又提四伯这次出去一个月的差事来。

而老祖君许是这顿饭吃的香甜,出奇的没有把吴宁顶回去,任由他问下去。

四伯喝着汤,“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上头来了令,京中有大人物要莅临房州。”

吴长路面色凝重了几分,继续道:“自然要从府军之中抽调人马戍卫周遭喽。”

吴宁一滞,从府军之中抽调人马戍卫?

那......这个大人物来头可当真不小!

自京城而来,又是大人物,自然有禁军随侍保护周全。到了房州,府衙也必会配合戍卫。

两相保护还嫌不够,居然要调动府兵?

“何人有如此来头,要府兵出马保护?”吴宁忍不主问出了声,“难道是什么皇亲国戚不成?”

“呵呵。”吴长路冷笑一声,“九郎猜的没错,正是皇亲国戚!”

“而且还不止一位,是三位!”

“啊啊??”

吴宁有点懵,“三位!?”

“谁啊?”

“圣后之侄,武承嗣、武三思!”

“还有公主太平!”

......

第三十九章 王府长史王弘义(求推荐)第一零二章 探监第一六二章 真丶李鬼第十九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三四二章 门阀与皇权的矛盾第三八八章 三路开花第一二五章 一血给了海商第二九零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七章 好命的秦文远第二十七章 四伯的诗句第九十一章 文艺范儿第一六二章 真丶李鬼第一五三章 来自狄仁杰的怨念(2合一)第四四八章 父子交谈第一三二章 蹬鼻子上脸第三三二章 这活干不下去了第三二零章 罗利的艳遇第二一九章 最丢人的合亲(二合一)第四一七章 传承第五一八章 最后一顿第二九二章 厨子跑了第四七零章 飘起来的武承嗣第七十九章 疑云乍起第一五零章 玩鹰的反被鹰啄了眼第三四四章 王勖第四零六章 抗旨第五二二章 打劫第一六七章 吃亏第一一八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一零七章 过年第三一八章 可怜的富贵人第一四八章 换着扛雷第一五八章 彻底不要节操第四七五章 武少爷的山水之游第一八五章 卖给我得了单章:关于上架时间和....第五十七章 好命的秦文远第二三九章 两个身影的重合第一五八章 彻底不要节操第一二八章 踩武则天的麻筋儿第四零八章 置身事外第五一三章 太子殿下差点没吊死第一百章 与太平公主的交易单章,以及下月更新计划第二二七章 岑家请来的护卫第五零九章:萌公子跑哪去了呢单章:一只正在熬汤的哈士奇又去熬糖了第二九九章 砸了吴宁的家第二十一章 寻翠居第五三六章 好嘞第四七三章 难题第一五六章 好戏还在后面呢第四八二章 枸杞配人参第一七七章 给两成要一成第四一二章 布置第三三四章 仙鹤楼约架第四六一章 太平有点晕第十八章 突出一个简约第一五六章 好戏还在后面呢第三零四章 祭拜先人第三七一章 瞩目第四一一章 由他去吧第五一二章 准备上吊第三八六章 感觉好像被坑了第十五章 高估了虎子的觉悟第一五三章 来自狄仁杰的怨念(2合一)第三零八章 区别对待第四十三章 改嫁第三十章 老狐狸与小滑头第三一二章 多吃多占第五零七章 吴启哭了第四四九章 反常第二二五章 初露锋芒第一二三章 吴宁的《醒世方》第二三四章 心怀鬼胎第一八四章 哭街第三四八章 宁为一只鸡折腰第三三二章 这活干不下去了第四七四章 壁上静观第五十一章 从心灰意冷到暴跳如雷第五零七章 吴启哭了第三九六章 耍无赖第五零二章 二桃三士第三一七章 一个字:乱!第一五八章 彻底不要节操第四九四章 大荒第四八三章 一个比一个反常彙报一下近况下月更新计划,还有感谢第三零八章 区别对待第五三八章 新的问题第三七六章 不要脸了第一三一章 还你个人情第四三六章 玩够了再来通报一声第九十四章 真相渐露第六十四章 你还是继续“浪”吧第十二章 吴郎,我们不能在一起第五二五章 放下第二五七章 比个他不拿手的第四六四章 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