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早晚杀了你

“放心,圣后不会杀我,至少暂时不会杀。”

说完这句,吴宁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说到哪儿了?”

太平略一思索,“鼓励海商说完了。”

“该是......于藩商之道,应东紧西放。”

“这又是为什么?”太平一脸的不解,“东紧西放?是不是海上的藩商贸易从严从重,而从西域陆路而来的商贩却另眼相待?”

吴宁点头,“正是如此。”

“可如此一来,藩商从海上的利润降低,不就逼着他们走陆路来唐。那样,朝廷的税收不就减少了吗?”

“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吴宁拿着那本奏折上提取出来的重点,给太平讲解开来。

“可实际上,因为地域的关系,有些外邦商人是必胡走海上的,他们别无选择。”

“西域宽松的政策,只是逼迫那些从陆路也能来唐的商人,走丝绸之路通商。”

“况且,一但大唐海商占据了海路,陆路就成了外海商人入唐最好的选择。”

“不懂。”太平慵懒地靠在墙边,“若是西域来商也收重税,大唐财税岂不更高?为何多此一举?”

“不懂我可以教你。”吴宁颇有耐心,指着纸上道,“你说增加那点财税若和西域稳定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

“哦??”

太平稍稍提起一点兴致,“好像是稳定更重要些。”

“对嘛!”

让丝绸之路更加繁盛,把西域各国和大唐更紧密地用商业手段联系到一起,这对大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

——————————

“东紧西放???”

远在千里之外的武老太太也同样思索着这样一句话。

老太太似乎有点明白吴宁的用意,可是又抓不太准,赶紧从箱中翻出下一张纸。

“......”

结果老太太迷糊了,“这又是什么法戏???”

只见纸上,乱七八遭全是她看不懂的墨线。

好吧,这叫曲线图。

吴宁把年代流逝当成x轴,以银钱数额当成y轴。

然后,把近六十年来大唐与西域各国的贸易额度,还有发生冲突、劫掠之时,边境各州损失财货多寡,做成了一个双曲线图。

这东西武老太太第一次见,哪能一下就看懂。

可是经过吴宁的细微讲解,加上天资卓绝的悟性,武老太太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端倪。

她发现,代表贸易的那条线,一但到了走势很高的年景,那代表边境摩擦、蛮夷劫掠的那条线,就会走势很低。

甚至贞观后期,西域商路昌盛的那几年,边境几乎就没发生什么战乱。

而相对的,一但西域、吐蕃这些年发生什么灾害或者贸易减少,那两条线就正好倒过来了。

“这倒是有趣!”

武老太太沉吟了起来,“他想说是,因为战争的缘故使得贸易降低?”

可是,吴宁在这张图里传达的意思,好像又不全是如此。

他想说的是,这两条线是,是相辅相成的?战争必定会阻拦贸易,可是贸易同样也可能减少战争。

现在老太太有点明白吴宁这个“东紧西放”的意思了。

说白了,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要是能生存,谁没事儿也不会喜欢和当世最强的大唐为敌。

这可不是五胡入华,更不是后世的大宋,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大唐惯你这毛病?

特么真能追到你姥姥家,把祖坟都给你刨了。

吴宁是想通过这张图告诉武则天,如果西域贸易能够持续繁盛,西域各国从中得利,可以维持生存,那整个西部的战争投入必然会减少。甚至如果有人要破坏这种繁盛,都不用大唐出手,西域各国就会群起而攻之。

这可比你追到人姥姥家,刨祖坟的成本要低得多。

“嗯,不错!!”

武则天对这一条建议颇为满意,如果能稳定西域、吐蕃各国,那大唐就不用在西部投入大量的兵力,进而把战略重点转向北方的契丹。

只此一点,这一条建议的重要性,就比海商贸易更得武则天的喜欢。

......

可是,欢喜之余,武则天也被吴宁的才华深深的震撼,如此妖人,能放任他在民间野蛮生长吗?

看着那她还只看了一点点的箱子。

如果没有这个箱子,她可以一如这十年一般,时刻关注却不去理会。因为这对舅甥对于武则天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甚至有大用处。

可是现在......

“九郎啊,九郎!你让我如何留你!?”

武则天此时已经打定主意,待这奏折看完,就算不杀吴宁,也要掳送东都幽禁看管。

......

“圣后!”

身旁的一声轻唤把武则天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抬头一看,却是上官婉儿不知何时已经侍奉在一旁。

“圣后,夜深了,歇息吧!”

武则天这才发现,天早就已经黑了下来,揉了揉发胀的眉心。

“明天婉儿与房州去一密函,暗中把吴九郎严加看管,待太平返京之后,秘送回京!”

“......”

上官婉儿一怔,脱口而出,“圣后终于......”

“终于什么?”武则天反问一句,“你是不是想说,终于不再心慈手软,妇仁之仁了?”

“婉儿不敢!”

“呼。”武老太太出长一口气,又从箱中拿起一张奏报,倚身看了起来,“婉儿尚不成器,是不会明白的。非是仁慈,而是不得已罢了。”

微微抬头,“若非万不得已,我依然会留着那对舅甥,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圣后!”上官婉儿一边拾起散落各处的奏报,一边道,“圣后还是忘不了当年旧案?”

“不是忘不了,是必须不能忘!”

“可惜......”低头看着奏报,“现在却不得不把这个孩子拿下,他也看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了。”

......

——————————

一份奏报,武则天整整看了七天。

七天之中,老太太不上朝,不见外臣,除了吃饭睡觉,就抱着那口箱子细心研读。

越往下看,武老太太越心惊,若非事实就摆在眼前,她实在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十六岁少年之手。

更不敢相信,贺兰敏之居然能把吴宁教导到这般恐怖。

越往下看,越加觉得,吴宁不可留,老太太甚至已然动了杀心。

终于看到最后一页,武则天却是茫然一怔,随之一阵慌乱,然后是暴跳如雷,最后......

“上官婉儿何在!?报房州,留那混蛋......”

“暂且苟存!!!”

最后一句“暂且苟存”,老太太都是带着颤音儿吼出来的。

咬牙切齿,面目狰狞:

“吴宁......”

“早晚宰了你!!”

.......

第三零四章 祭拜先人第三九八章 玩把大的第五三零章 小妾和陪房丫头第十五章 高估了虎子的觉悟第五一五章 来公的小心肝儿第二一五章 孰轻孰重(二合一)第三六零章 敞开心扉第三六三章 小地方来的人,格局就是小第四二一章 杀!杀!杀!第一九七章 天授元年的第一场雪第四二九章 疯魔第二三九章 两个身影的重合第九十七章 好好想一想第一四三章 苗头第一零一章 你还是叫我姐吧第四二二章 援军——夕阳下的希望第四六四章 杀无赦第三九九章 强行封赏第九十三章 玩火第十章 什么是贵族第三九一章 一对神经病第一七九章 三峡排帮第七十二章 真真假假阳谋阴谋第一四三章 苗头第五四四章 父子交谈第一二九章 天府之国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钱第一五零章 玩鹰的反被鹰啄了眼第九十三章 玩火第一六八章 反转第十七章 算一卦嘿嘿嘿.......单章第三零二章 显赫杨家单章:怂他妈的第二零四章 江湖是什么(一)第三五七章 后路第一一四章 贱人吴宁第三一五章 拿下万年县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钱第七章 四伯吴长路第二五六章 省心的皇帝第四五一章 没懂第二三四章 心怀鬼胎第一二九章 天府之国单章:答疑与感恩第二章 唐朝人很讲理第五三七章 来了就别走第二十章 现在反悔还来得及第二九九章 砸了吴宁的家第八十一章 孟道爷的损招儿第一二四章 饼形图表与柱形图表第四八六章 选一条好走的路可好?第四三七章 为你好第三六六章 拳头够大,我就是道理单章:和昨天的一样第一九一章 为了真相第五一零章 萌公子也不是吃素的第四零九章 林羽堂第五章 改变从一贯钱开始第四六四章 杀无赦第二七一章 太平牙行第二八零章 代价第一一五章 入赘也不是不行第四六九章 大局为重第二一五章 孰轻孰重(二合一)第四六二章 造反的都喜欢玄武门第四三六章 玩够了再来通报一声第三十七章 两个问题第三五三章 闹哄哄的年关第二九四章 不是元凶,胜似元凶第三四一章 赏食邑五百户第三五七章 后路第三八六章 感觉好像被坑了第五二二章 打劫第二一零章 把土匪气够呛第二三二章 敲竹杠第三六三章 小地方来的人,格局就是小第三章 暴虐第四九三章 于情于理(二合一)第三四四章 王勖第五三四章 真赚钱了?第五三七章 来了就别走第四三八章 动真格的第三二六章 要出事儿引子:大唐往事第二六八章 民心第五二一章 有接班的没有第二四九章 谁能骗过谁第一四一章 此非正义第四零五章 妇人之仁第五十章 老子琢磨了五年了第一九二章 漏洞百出的孟道爷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钱第三六九章 明抢第二二六章 名臣风骨,当世栋梁第一一二章 吴宁半年的收入第三六五章 狄“胖”子的报复第三四七章 挤兑武则天第二二五章 初露锋芒第二一六章 喝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