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换着扛雷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周兴依然不在下山坳露面。

吴宁倒也不和他纠结了,他不来更好,那几个文吏又不敢把吴宁怎么样,正好让吴老九可着劲地拖着。

交割炭窑,那总得清点一下吧?

清算存炭,吴宁就点验了二十来天。

之后还得对账,估计没两个月是下不来的。

而这期间,房州乃至整个大唐也是大事不断。

先是狄仁杰秉公办案,在王弘义勾结僧众的问题上大作文章,房州佛寺侵吞民财、霸占土地的问题也被扯了出来。

致使狄仁杰在结案之时,不得不把房州僧众借贷害民的案子单拿出来,上报武则天,通陈僧众借贷之害。

武老太太看了狄仁杰的奏折,当然是大为光火。

与此同时,恰巧东都本地的也传出了一起寺院放贷逼死良人的案件。

两案关联,不用武老太太说,朝堂官员已经警觉起来。一连几天上奏武则天,要彻查全唐佛寺,严禁放贷危害百姓。

武则天准奏,至此拉开了大唐整顿佛寺的行动。

史称:“载初治佛”。

......

可是正如吴宁所料,民贷是原始自然经济生态下的刚性需求。寺庙不让借了,总会有逐利的资本马上进入状态,填补这个空缺。

可是,说心里话,这些纯粹以暴利为目的的放贷商人,还不如寺院。

起码和尚上面还有个佛祖约束,僧侣还不至于做得太过出格。就算有逼死人命,官僧勾结的情况,那也绝对就是个别现象。

可不像逐利的富户商家,他们可是真的会吃人的啊!

仅仅只过了一个月,民间借贷乱象丛生,危机四伏,已经有朝臣发现端倪,向武老太太发出警告了。

......

——————————

吴宁此时,手里攥着一份还没发出去的奏折,正是之前和太平公主商量好,以太平的名义上报武则天的那份奏折。

“时机成熟了?”

太平在一旁看着吴宁,这份奏折发出去,意味着吴宁又要面临一份凶险。

“嗯。”吴宁点了点头,把封好的奏折递给他旁边的孙宏德。

“劳烦大令,快马飞驿送抵京师。”

“这....”孙宏德小心接过,“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啊?”

他到现在还不知道吴宁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到底从王弘义那儿挖出什么来了。

“呵....”

吴宁一想,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于是就把那天到底从王弘义那挖出了什么,一一告诉了孙宏德。

孙大令一听,“这....这奏折上写的就是这个事?”

“正是。”

“......”

孙大令胀红了脸,憋了半天,“你行!!神了!”

“不是,你怎么知道周兴他们合伙放贷的事肯定有用?”

“呵呵。”吴宁只是干笑,这叫经济规律,说了你也不懂啊!

“猜的,大令只管发出去便是。”

没想到,孙宏德摇头,“不行!”

他是没吴宁脑子转的快,可是他也不傻。

也不管太平公主就在身边,“以殿下之名发出,那不就和九郎发出去的一样吗?圣后不会放过你的!”

咬牙沉吟,“要不,以本官之名发吧?”

“打住!”吴宁赶紧制止他这个想法。

“你可抗不下来,莫要与家人招祸。”

“......”

孙宏德一阵无言,吴宁说的对,他这个小小州官还真顶不了这么大的雷,拿着太平公主的奏报颓然回走。

一面懊恼自己官微权弱,在这个级别的争斗面前,连个看客都算不上。

一面又感叹,吴九郎将来必定成为一个风起云聚的人物,小小年纪,白衣之身,就已经入局了。

这一刻,孙宏德无比渴望入局,无比渴望可以到朝堂之上走一遭,证明自己。

好吧,孙大令文人的酸劲儿上来了。

而且,来的很不是时候,差点要了自己的命,也差点坏了吴宁的好意。

......

且说这位爷回到府衙,没有按吴宁说的那样,马上把奏折发出,而是呆呆地坐在职房里发呆,还在想着路上那些破事。

凭什么吴老九能入局,他孙宏德却入不了局?

凭什么吴老九能扛得下来,他孙宏德就扛不下来啊?

凭什么我孙宏德堂堂七尺男儿,饱读圣贤之书,却要一个山里娃娃挡在前面啊?

那炭窑我也有一成份子好不啦?我才是房州父母官好不啦?

要冲锋陷阵,那也应该是我孙宏德打头阵好不啦!?

“......”

吴宁要是在这儿,非气死不可。

你以为他愿意冲锋陷阵?你以为他愿意入局?你以为他就不怕死?

他特么要不是高宗的亲儿子,武老太太又不想杀他,借他几个胆他也不敢这么折腾。

殊不知,把吴宁当山里娃的才是真傻子,不知道这位比谁都有能力顶这个雷。

可是不行啊,孙大令上头了。

越想越不对,越想眼神越坚定。

这事不能让吴宁来,他一个庶民,圣后再喜欢也说砍就砍了。

可我是官啊,大不了流放岭外呗!

我来!!

想到这儿,孙大令毅然决然地拆开了太平公主的奏折,重抄了一份,唯独署名之处,换成了——孙宏德!

......

本来吧,孙大令老老实实地把吴宁那份奏折发出去什么事儿都没有,可偏偏老哥儿“高洁”了一回,耽误了这么一会儿。

结果,在外监办索元礼案的狄胖子回来了。

站在孙宏德边上,看他抄奏折站了半天,孙大令居然都没发现。

直到孙大令抄到即将落款之处,狄仁杰才忍不住发声:

“这个吴宁果然没让本官失望!”

“啊!!”

孙大令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狄公。

“狄,狄公....什么时候回来的!?”

狄仁杰淡然一笑,拿起孙宏德已经抄好的奏折又好好看了看,满眼都是欣慰。

“回来有一会儿了。”

说着话,从孙宏德手中拿过笔来,在落款处挥毫写下——

狄、仁、杰,三字!!

“不可!”

孙宏德急忙阻拦,却被狄胖子一眼瞪了回去。

“你我不是之前说好的吗?怎么?孙大令现在又想和老夫争功了?”

孙大令急了,“这哪里是功,狄公万金之躯,万不可义气用事!”

只见狄仁杰笑了,“计,是老夫定下的计,理应由老夫来承担。”

说着话,把奏折封好,也不劳烦孙宏德。

“来人,快马送京!”

......

第六十六章 千古女帝——武则天第三四一章 赏食邑五百户第二五八章 当你是弟弟第二五四章 从不同的角度观史第三六零章 敞开心扉第三四六章 不干也得干第二六四章 挑明第三零五章 天师道观第四二四章 抓人单章:关于上架时间和....第三三三章 给你个机会第二十五章 托儿第四零三章 母獒第三一八章 可怜的富贵人第四二九章 疯魔第十三章 人情味儿第三四六章 不干也得干第四三八章 动真格的第四九三章 于情于理(二合一)第二六一章 众生相第二零二章 来了群卖石头的(五千字)第一一三章 拜年第四五五章 到底合适不合适第一四三章 苗头第三零七章 老家伙第三六八章 自己做主的武崇训第三四八章 宁为一只鸡折腰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第二七九章 发乎于心第六十五章 吹捧第二十六章 最后的老兵第一七四章 卑微与圣洁第五三二章 老太太疼我......第九十六章 凶性乍现第三十章 老狐狸与小滑头第四七五章 武少爷的山水之游第三三六章 长安一霸第三三一章 同衙为官第四一四章 胎死腹中第五十五章 卖萝卜第二三八章 武则天真正的意图第五三五章 心疼第三二五章 脸先着地第二九零章 措手不及第二九八章 可怜的狄胖子第四零八章 置身事外第二三九章 两个身影的重合单章:答疑与感恩第二三六章 赔死你第一九零章 最后的阻碍第四七二章 毒计第五零四章 下一个“干”谁第五十八章 资产转移请假,明日补更和一些写作背后的故事第三七九章 丝绸之路第七十六章 心中的猛兽第一一七章 发家得从忽悠开始第四十四章 探索中的吴老九第一七八章 给干儿子的见面礼第一八二章 抄诗魔咒第八十四章 果然是宁哥第一三零章 岁月静好第五一七章 同病相怜的老哥俩儿第四九七章 钱荒第二一八章 三人成虎(二合一)第三九六章 耍无赖第三三四章 仙鹤楼约架第三九一章 一对神经病第五十三章 重名儿?第四九零章 世事无常第四十八章 身世第二四五章 凯旋第一零三章 来的正好第三四零章 离间之计乃计中之计第八十九章 圣心难测第三六零章 敞开心扉第四五九章 计成第二四六章 女侠饶命第四十五章 一窑好炭第三三零章 江湖规矩第二一五章 孰轻孰重(二合一)第二二九章 高延福的想象力第四三九章 出大事儿了第一四八章 换着扛雷第五四九章 还是年轻啊第三七八章 难题如何解决第十章 什么是贵族第三五一章 棋在变,人在变第二一零章 把土匪气够呛第四五九章 计成第五三九章 庶民与贵族第一四九章 反常第一五九章 吴启归来第五十八章 资产转移第三六七章 抠死你算了第三零二章 显赫杨家第二十七章 四伯的诗句第四二二章 援军——夕阳下的希望第二九九章 砸了吴宁的家第二一五章 孰轻孰重(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