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来自狄仁杰的怨念(2合一)

雷州和广州我给弄错了,有人提醒赶紧纠正一下。

只当没看见,愧对地理老师。

错了错了!

......

————————————

吴老九第一句就把武则天惊的不轻。

““祖母大人敬启....”

“不孝孙吴宁拜上!”

.....

这小子摊牌了,以一种直接到露骨的方式,把那层纸给捅破了。

而且,这个称谓也是绝妙至极,本来让武则天震惊,甚至不安的两句抬头,却把老太太看的笑出声。

“祖母大人......就你是人精啊!”

不是嫡母,也不是外祖母,而是一个祖母!

虽然以老太太对吴宁的了解,多半不是真话,可这里面的讲究,当真让武则天都很是佩服。

一声祖母,等于是告诉老太:

我没把自己当作你丈夫李治的儿子,而是你的外甥女贺兰敏月的儿子,也就表达了吴宁对皇位之争是没有威胁的。

可是,就算从贺兰氏那里论,吴宁也应该叫武则天外祖母,为什么叫祖母呢?

玄机就在这里,吴宁是从他那个丑舅——贺兰敏之那里论起的。

贺兰敏之在没有贬黜之前,是被武则天当做武家的继承人来培养的,被武则天赐姓“武氏”,相当于就是武家的人。

而吴老九被贺兰敏之养大,就算是硬着头皮往上贴,也勉强说得过去。

这让武老太太是既好气,又好笑。

论起耍滑头,她还没见过谁比吴宁更精明。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层很隐晦的意思,贺兰敏之犯案之后,被武则天收回了武姓,重姓“贺兰”,吴宁是用“祖母”这个称呼表达一种态度。

意为:“你看,虽然你不要我们了,可是我们舅甥还是认你的。”

这让武则天潜意识里生出一丝回忆和愧疚。

当然,最最关键的还是下面那句自称,“不孝孙吴宁拜上!”

吴宁!

其实以唐代的语法上来说,吴宁这里的语法是用错了的。

正确的应该是:“不孝孙宁,或者是小名,拜上。”

自家人通信加姓,纯粹是多此一举。

可是,吴宁偏偏加上了。

但却不是李宁、贺兰宁,而是吴宁。

其中用意,以武则天的眼界一看便知。

老太太渐渐地凝重起来,看着“吴宁”二字,久久沉默,竟忽然生出一种不敢往下看的感觉。

可是,终究还是要看的。

目光下移。

“时光荏苒,如白驹跃隙。”

吴宁在接下来的信里,没有再耍什么小聪明,宛若一个晚辈,平淡地诉说着十几年的过往。

在信的最后,吴宁告诉武则天。

“我是吴宁,永远都是吴宁,一个下山坳里长出来的山里娃子。”

“所以,祖母不必担心一个姓吴的孙辈会给您老人家添什么麻烦。等过一段时日,炭窑交于祖母,吴宁也会消失在您老人家的视线之中。”

“祖母只当没有吴宁这个人,可好?”

“但是现在,有一件事要求您,别让狄仁杰去广州。”

“那胖子虽然猥琐了些,却是真的敢拿命去维护祖母的天下的好人。”

“失去这个胖子,祖母一定会后悔的。”

“......”

“胖子.....”武则天看得一愣一愣的。

她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称呼狄怀英——猥琐胖子。

哈哈.....

老太太大乐,“怎么这么贴切呢?”

可是,回头再看吴宁上面所说的那些话。

不添麻烦、消失之类......

武则天却又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远走天涯,只当没有吴宁这个人......

这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

——————————

房州,半月后。

“你到底和母后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啊?”

太平公主一脸的不敢相信。

就在刚刚,东都传来消息,说已经在流放路上的狄仁杰,被武则天快马追了回来。

虽然抗旨之罪没有免去,但是武则天念及狄仁杰年迈,因而从轻发落,改迁益州刺史,即日赴任。

谁能想到,几乎已经凉透了的狄怀英,居然活过来了。

益州啊!刺史啊!

就算不是凤阁平章事这样的宰相了,可这个官也不算轻。武则天这是摆明了心思,来日必要重要狄怀英。

而且,更加让人琢磨不透的是,武老太太登基代唐已经是眼前的事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出尔反尔,自己亲定的罪责,自己又反悔,这种有损武后威严的事,本应该尽量避免。

可是,武老太太居然就这么做了。

还有更奇怪的呢。

做了就做了,满朝上下,居然没有一个朝臣出来指责,御史言官也是出奇地都闭了嘴。

细想之下,大唐好像就从来没这么和谐过。

所有人都在奇怪到底怎么回事,狄怀英怎么就咸鱼翻身了?武老太太又用了什么法子,把弹劾之声都压下去的?

也唯有太平公主才知道,老太太反悔放狄仁杰一马,多半是因为吴宁的那封信。

“快和本宫说说,九郎到底和母后说什么了?”

“有什么可说的?”吴宁三缄其口,不肯作答。

太平有些悻悻然,斜了吴宁一眼:“不说就不说,看把你能的。”

转过脸没过多一会儿,公主殿下又没忍住,凑到吴宁面前。

“那你说,母后这回出尔反尔,怎么会这么消停呢?”

“按说,以当下时势来看,这可是大忌呢!”

这回吴宁倒是没什么不能答的。

“什么大忌?豁免狄胖子,本来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老太太巴不得现在多来几件这种事儿呢,还什么大忌!?”

“啊??”

太平沉思起来,有损圣威,怎么还成了有百利而无一害了?

苦着脸,看着吴宁,“想不明白。”

“多简单啊!”

吴老九心情也是很好,“我来问你。”

“现在大伙儿都认为是狄胖子抗旨惩处的一众酷吏对吧?”

“对啊!”

“那有没有人骂狄仁杰多管闲事,或者迫害朝臣呢?”

“没有啊!”

“这说明什么?”

“说明.....”

太平跟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一样,认真地思考着,“说明酷吏招人恨,大家都认可狄仁杰的做法呗。”

“那不就得了?”吴老九摊着手,“狄胖子抗旨不遵,触怒圣后,所以才被流放。可是,连长江都还没过呢,就让圣后赦免了。”

“这不就是等于明着告诉大伙儿,狄仁杰抗旨根本就是没有的事儿,根本就是圣后授意,他才会这么干的嘛。”

“否则狄胖子敢抗旨不遵?圣后又能出尔反尔的饶过他?”

“好像是这个道理。”太平公主开始有点明白了。

这种情况是常有的。

比如,刚刚凉透的周兴,不也是得了母后授意,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然后为了遮蔽众口,假装贬黜,很快又会复用,而且官升的更高。

“那.....”太平全明白了。

“就是你想那个意思!”吴宁都不等她说完,“要不我说啊,咱们圣后太不地道了。”

“狄胖子把命都豁出去了,才扳倒的酷吏,结果老太太一道赦免的旨意,就把功劳全抢走了。”

现在朝臣们都认为,是武老太太命令狄仁杰铲除酷吏。只当是老太太顺应臣心,把这帮恶人一网打尽。

他们能不高兴吗?谁还计较什么出尔反尔,有损圣威?

这事不但是没坏处,反而让臣子、百姓更爱戴武则天,更加能接受老太太登基做皇帝。

“啧啧啧。”

吴宁砸吧着嘴,心中恶趣味的想着:

狄仁杰啊狄仁杰,本来属于你的大功大业,这可是能名垂千古的呢!结果为了保命,送给武则天了,不知道狄胖子现在是什么心情。

什么心情?

呵呵,狄仁杰现在的心情还真挺复杂的。

此时,一顶由官差拱卫的官轿,正穿越重山峻岭,朝巴蜀之地而去。

只不过,不论是轿夫,还是差役,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无不疑惑听着官轿里时不时传出来的突兀大骂。

“吴老九!你个熊孩子!!别让老夫再遇见你!!”

“......”

大伙儿心说,“狄公这是怎么了?”

“或者说,这个吴老九把咱们狄公怎么了?”

“怎么骂了一路了,还没骂够呢?”

殊不知,别说一路,狄仁杰念叨这个吴老九,念叨了整整一年。

为什么呢?

因为,狄仁杰在接到武则天赦免旨意的时候,本来还挺高兴,谁也不愿意去广州那种地方送死不是。

可是,也不知道武则天是怎么想的,老太太皮了一下。

给狄仁杰送去官方圣旨的同时,让亲信内侍还给狄仁杰夹带了一张亲笔字条。

狄仁杰打开一看,脸都绿了。

“狄胖子!”

堂堂大唐之主,天后武氏,张嘴管他叫“狄胖子”!

再往下看。

“狄胖子....”

“以后再给吾徒生事端,看吾还饶不饶你的狗命!”

“看看人家吴九郎,你们不是相交莫逆吗?也多和人家学一学。”

“......”

看到这儿,狄仁杰哪里还不明白,肯定是吴宁使的什么手段救了他。

可是,武则天这声“狄胖子”,明显就是跟吴老九学的啊,这货到底和圣后说了什么?

于是,狄仁杰和吴宁这个仇却是结下来了,再见之日,这对活宝不定又闹出什么笑话。

......

——————————

吴宁倒不知道狄仁杰不但没谢谢他,反而恨上他了。

现在他很忙,忙着,数钱!

一口炭窑,卖十万贯,

十万贯啊!!

当下在东都洛阳买一栋占地面积两亩多的豪宅,也才一千贯上下。

十万贯,去掉分给陈老财的、孙宏德的,给下山坳各家的,还有他那个财迷老丈人的,还剩下一半——五万贯。

特么那得是多大一笔钱啊!

吴宁心说,武老太太还是很大方的!要知道能有这么多钱,他就把王弘义、索元礼那些人给老太太留着了。

还用费那么多劲早早就卖了!?

不过呢,钱多了也有钱多的烦恼。

比如老祖君,那就是个老脑筋。

一口炭窑就卖了这么多钱,老头儿一点都没高兴起来,天天跟吴宁这念叨:“钱是不少,可营生没了。”

“钱有花光的时候,唯有营生才能代代相传!”

“你这个败家的娃子,把老子的营生就这么给卖了!?”

“......”

吴宁除了无语,只剩下无语。

你还不能和老头儿讲道理,封建大家长的劲头一上来,他真抡大棒子抽你啊!

没办法,吴老九守着一大笔钱,却一天安生日子也没过上。

得赶紧想个营生,好让祖君闭嘴。

可是,什么营生好呢?

有炭窑的生意在那比着,吴宁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出什么好营生。

倒是有一个好生意,而且想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初是没钱干不了,现在有钱了,可是斟酌了好久,吴宁觉得时机又不对,只得先放着。

最后,倒是秦妙娘变向地帮吴宁出了一个好主意。

......

——————————

起因还得从吴宁想要远游说起。

其实也不算远,往东两百里就是襄州,然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他想去看看长江三峡。

在后世,吴宁也游过三峡,但却是三峡大坝建成之后的三峡。

虽然依旧山河壮美,但是听长江上的老船工说,大坝没蓄水之前的三峡才是真正的三峡,不知道要美上多少倍。

所以吴宁一直很遗憾,也为之念念不忘。

如今到了大唐,这特么都不是大坝蓄水前了,应该是最原汁原味的三峡了吧?

反正炭窑给了朝廷,整个人也算彻底闲下来了,那何不借此良机,游山玩山?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登时得到了太平、孟苍生、秦妙娘、吴黎等人的一致响应。

没办法,大唐从官到民好的就是这一口儿啊,哪个诗人、文豪不遍游山水?

在大唐当官,除了探亲假、年节假,还得有旅游假呢!

可想而知,这事儿对于唐人得有多大的吸引力。

再说了,太平公主好不容易出一趟京,只在房州一地呆了就快一年了,她当然也想多走多看。

孟道爷是只要离开他师父去哪儿都行。

而秦妙娘、吴黎这些都是普通百姓,可没有文人雅士那样的条件寄情山水,但这不代表普通百姓就不想效仿文人,也出去浪一浪。

吴宁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众人不但举双手赞成,而且是悉心准备。

当然了,各有着重。

像什么路上用度啦,到襄州之后的江船啦,一路的随从侍奉啦。

这不用多说,当然是太平这个公主殿下一手包办。

也许是吴宁那封信的缘故,武则天对于太平上请与吴宁出游之事并没有阻拦。

不但极为大度地让可怜耙耙的李重润和李裹儿也可一并同行,连众人穿州过县,行船过卡的“过所”,都是京城直接发下来的。

而吴宁他们这些人,只要顾好自己就行了。

可是,也别觉得没事儿。

即使是在后世,普通人家出一次远门儿都不算小事儿,更别说大唐了。

就是心理上的那份重视,也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吴黎为了出这趟门,居然把五伯当兵时用的一把钢刀偷了出来,特意向孟苍生请教了几招武艺。

而秦妙娘,表面上倒是没什么,可暗地里下了多少工夫,却是谁也不知道的。

据吴宁观察,这傻丫头,连出去这两三个月,每天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首饰,都安排得极是精细。

......

而正是妙娘置办的几件新衣,让吴宁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个极好的营生吗?哥们儿可以卖女装啊!”

......

第一二九章 天府之国第四九三章 于情于理(二合一)第一四九章 反常第一九二章 漏洞百出的孟道爷第一九零章 最后的阻碍第二零七章 又被混蛋女婿算计了第一四九章 反常第二零四章 江湖是什么(一)第二三零章 七姓十家第三四三章 来自程伯清的指点第五十一章 从心灰意冷到暴跳如雷第三二八章 寻仇第一五零章 玩鹰的反被鹰啄了眼第二七六章 入瓮第四零九章 林羽堂单章:深刻检讨和掏心窝子第五三七章 来了就别走第二九九章 砸了吴宁的家第五三六章 好嘞第一百章 与太平公主的交易第四六七章 再说一遍第二零八章 镖局开业(二合一)第三六七章 抠死你算了第七十六章 心中的猛兽第三十一章 癔症第一一九章 顺水人情第三四八章 宁为一只鸡折腰第八十四章 果然是宁哥第四八二章 枸杞配人参第四一七章 传承第十三章 人情味儿第六十七章 不一样的太平公主第二七二章“嗨~!”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第七十七章 贱人就是贱人第九十九章 猪队友闪开第四九一章 教育熊孩子(二合一)第二二八章 我的殿下啊第一七四章 卑微与圣洁第一一五章 入赘也不是不行第二五零章 憋屈的来俊臣第三零五章 天师道观第二三六章 赔死你第七十三章 不去,累心第四四二章 通天大道第二四五章 凯旋第三二六章 要出事儿第四三二章 权力的感觉有点硌得慌第二六八章 民心第一九六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零九章 林羽堂第三三九章 停还是不停第三五六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渣男第五一九章 朕还记得第四三五章 来了就别想走(二合一加更)第七十章 一对儿戏精第二零零章 救人(二合一)第六十四章 你还是继续“浪”吧第七章 四伯吴长路第五零一章 不干了第四四七章 布局第四三三章 要造反?第二十九章 信义与生存之道第二四八章 你是不是吴宁第二九二章 厨子跑了第四十一章 不干了不干了第五二零章 打回原形第七十四章 吴老九骂街第五零五章 连环坑第四六七章 再说一遍第二二二章 味道第五十五章 卖萝卜第四一七章 传承第三零零章 赴任长安第九十七章 好好想一想第四六二章 造反的都喜欢玄武门第二一八章 三人成虎(二合一)第二十八章 关乎穿越者的颜面第三二四章 一千三百年前的环境污染第三九四章 老十一去沙州第二五八章 当你是弟弟第一九零章 最后的阻碍第三十八章 倒霉的秦文远第三零八章 区别对待第一四六章 烟熏腊肉第四零一章 许你长宁第五二六章 神气第一二九章 天府之国第二四三章 这就是你想要的?第二八零章 代价第四八三章 一个比一个反常第五二六章 神气第一八五章 卖给我得了第一八六章 三个理由第四十九章 喷晕丑舅请假,明日补更和一些写作背后的故事第四六四章 杀无赦第三六四章 狼外婆第一八四章 哭街第三六二章 长安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