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章 老子要钱

吴老九也是日了狗了,你们这帮人就不能来点新鲜的?张嘴就钱钱钱的?

还我有钱,我可以买地!?俗不俗?俗不俗吧?

都是世勋之家、高门大户,怎么格局就这么小呢?

有些东西,是钱能解决的吗?

这就不是钱的事儿!

“呼!!”

刚刚打发走了杨承佑他们,吴宁瘫坐在厅中,很是疲惫。

“可特么累死了我!”

太平公主与武崇训在侧,咱们公主殿下颇有几分幸灾乐祸。

“呵呵,还有你受罪的呢!你那城造方案一天不出,怕是一天也不得安宁了。”

武崇训则是百无聊赖地研究着太平府上的摆设,插话道:“幸好先生住在姑母这里,否则,还不被他们烦死?”

吴宁瞟了他一眼,这些天与武崇训也早就混熟了,不客气道:“你怎么在这儿?怎地?李裹儿又把你甩了?”

武崇训面色一苦,“说是上街采买了,说什么也不让我跟着。”

吴宁:“......”

吴宁心说,当然不能带着你了。

李裹儿是与巧儿一起上街的,用李裹儿的话说,武崇训是认识巧儿的,不能让他知道巧儿在长安,所以不带他去。

所幸这货心比较大,亦不会注意到什么。

可是,吴宁深深地看了武崇训一眼,他总觉得,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小正太,其实比谁都聪明,比谁都会做人。

......

暂不去管武崇训,对太平道:“这眼见下午已经过了一半儿,我想不会有人赶着饭点儿来走关系吧?”

太平一笑,故意与吴宁做对道:“那可说不准,兴许就有不长眼的,这个时候就到了呢。”

正说着,高泰急匆匆的小跑而入,“启禀殿下,上官婉儿府外求见!”

“谁?”

三人皆是一怔。

“上官小婉?她怎么来了长安?”

吴宁看着太平苦笑,“还真让你说着了。”

......

三人不敢怠慢,起身相迎,把上官婉儿迎到府中。

一番叙话方知,上官婉儿此次来长安,是专程来给宣城公主宣旨的。

“宣城长公主?”

太平脸色垮了下来,有点不是滋味了。

怎么宣城就成了长公主了?

要知道,长公主这个头衔比她的无论是品阶,还是名望,都高了一个档次。

不快道:“母皇好生偏心!”

“也没什么。”在上官婉儿面前,吴宁不能那么随性,只得好言道,“陛下心怀宽仁,这是好事儿,公主殿下当高兴才是。”

浅台词却是:老太太宽仁,你怎么小心眼儿了呢?

太平白了他一眼,也因为上官婉儿在此,不好说太多。

转向上官婉儿,“上官才人此来,不会只为宣旨吧?”

要是只给宣城传旨,那也根本用不着上官婉儿出马。

上官婉儿礼貌地向太平颔首,“殿下所言甚是,婉儿此行却非只为传旨,陛下还特地嘱咐婉儿来看看子究先生的城造之务,可有进展。”

吴宁接话道:“大概年后,方可向陛下禀报细节。”

“上官才人若是不急回朝,可在长安暂留几日,到时连奏折一并带回去。”

шωш.тTk Λn.¢ ○

“也好。”

上官婉儿居然答应了。

好吧,按说年关将至,百官皆休,上官婉儿不应该这个时候还忙于公干,武老太太也不应该这么不近人情,大过年的让上官婉儿“出差”。

其实则不然,概因在唐宋时期,年关并非是最大的节日,冬至才是。

古人视冬至为寒去署往的节点,也是新的一个耕作周期的开始。

所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不是过年,而是冬至。

唯有下山坳,因为吴家人的传统与别处不同,才会更注重年关。

所以,在上官婉儿看来,在长安过年,且多留几日等穆子究的奏折一并带回去,就跟后世端午节在外出差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多留几天也挺好,毕竟......

毕竟长安不有个帅哥儿呢嘛!

......

“还有!”

上官婉儿想起临行前,武则天的嘱咐,对吴宁道:“陛下让婉儿给子究先生带个话。”

吴宁不以为意,“什么话?”

“陛下说,改造长安之事,陛下甚为重视,全都仰仗先生之才,陛下也是放心的。”

“陛下客气了!”吴宁谦虚着。

这点事儿对他来说,本来就没什么难度嘛。

“不过....”上官婉儿话锋一转,“不过陛下又说,依先生所言,可能耗资不菲......”

“怎么?”吴老九心里咯噔一下子,没事儿你提什么钱啊?

果然。

只闻上官婉儿道:“陛下言,朝廷库虚,已无余账,子究先生若是要修,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

吴宁汗就下来了。

喂喂喂!!

喂喂喂喂!!

没这样儿的啊!自己想办法?这老太婆她也说的出口?

一脸无语,“我记得去岁还说国库存充裕呢?再说......再说刚打掉了七姓十家,怎么就.....”

下半句没说,不过心里却在呐喊:老太太的腰包应该是鼓的不能再鼓了,好不好?

只闻上官婉儿淡然一笑道:“先生不知,这还是先生之过啊!”

“我?”吴宁更不淡定,“关我什么事儿?”

上官婉儿道:“本来,这几年商事甚通,风调雨顺,再加上抄末十家之财,国库确有余账。”

吴宁急道:“那怎么又没有了呢?”

只见上官婉儿一摊手,“不是先生觐言,要拓展三地吗?如今川黔、北方皆有雏形,唯西域一直搁浅。”

“而我大周若想长久立足西域,吐蕃是不得不防之患。所以,陛下想着,必须要抓紧治服吐蕃,才能完成先生的谏言。”

“因此,从入秋开始,已经整肃军备,调动各军向西集结了。国库余财现在都属军资,不可妄动啊!”

“......”

吴宁彻底无语了,这老太太还真能折腾。

刚灭了突厥,她又想打吐蕃?这是要趁还能动弹,把大周朝四面的祸害拔个干净啊!

正想着,结果上官婉儿还没说完,下一句话把吴老九汗都吓出来了。

“陛下还说了....”

“说什么?”

“陛下说,不但长安城造之资先生要自行筹备,而且.....”

说到这儿,连上官婉儿都有点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不过,还是说吧,反正那是老太太的意思,和她无关。

一咬牙,“而且出征吐蕃军费甚巨,陛下恐国库不足,还想让子究先生帮忙筹措一二。”

“......”

“......”

“......”

一屋子的人都懵了。

太平心说,还是老太太狠!这是不给牛吃草,还得让牛挤奶的节奏啊!

怜悯地看向吴宁,只见这货早了平日的淡然从容,脸气由白变黑,由黑变绿,眼神之中除了怨毒,就是无奈。

久良....

吴老九猛然蹦了起来,疯了似的往外跑。

“快!!!”

“快把杨承佑他们给我追回来!!”

“老子要钱!!”

......

,(加更四,求月票!!!)

第七十章 一对儿戏精第一零八章 初次登场第三六九章 明抢第一一九章 顺水人情第八十九章 圣心难测第三九四章 老十一去沙州第四零三章 母獒第一二四章 饼形图表与柱形图表第五十六章 白送秘方?第四二零章 日落日升第一五一章 英雄第四九九章 牛耕马战第四一三章 气恼第三一九章 世间的无趣第四六五章 帅,是原罪第三一七章 一个字:乱!第一二二章 赌上命运第二七二章“嗨~!”第五二三章 玩死我吧第四二二章 援军——夕阳下的希望第五三零章 小妾和陪房丫头第五四一章 没一个是过日子的人单章,以及下月更新计划第二五四章 从不同的角度观史第二八八章 爆炸肥的肥缺第二三一章 来自武则天的评价第十六章 低调第一二三章 吴宁的《醒世方》第一四四章 好坏一锅烩第九十二章 来自武老太太的恐吓第一五五章 女装代言人第五一一章 养狼,还是养獒第五四六章 高手过招(一)第二九五章 失控的宣泄第二五五章 文明的支点第五三三章 生意火爆第二八四章 套话单章:答疑与感恩第四八四章 不间断的意外(二合一)第二二零章 一对儿傻子(二合一)第三四七章 挤兑武则天第二三零章 七姓十家第三零一章 李二惹的祸第二一四章 八年之后(二合一)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第三五八章 这绝对是亲哥第三四一章 赏食邑五百户第五一八章 最后一顿第三五三章 闹哄哄的年关第二五五章 文明的支点第三六三章 小地方来的人,格局就是小第一八三章 许愿不还第一五一章 英雄第五零八章 吴老九慌了第五一八章 最后一顿第九十二章 来自武老太太的恐吓第三二二章 舒服了第三二九章 傻汉子老十一第三七九章 丝绸之路第四九六章 恶名不可加身第四七零章 飘起来的武承嗣第五四二章 狠人第三四一章 赏食邑五百户第五十六章 白送秘方?第四零五章 妇人之仁第三七五章 心疼第三九三章 暂缓立储第二十四章 被嫌弃的孙伯安第四一八章 民族之魂第二五九章 换相第一四七章 傻瓜第一四一章 此非正义第三九五章 不想做第二个李谌第三零一章 李二惹的祸第五四一章 没一个是过日子的人第十五章 高估了虎子的觉悟第二八二章 霸气第四一三章 气恼第二八零章 代价第四五三章 比咱们公主殿下还可靠第九十二章 来自武老太太的恐吓第四三五章 来了就别想走(二合一加更)第四四零章 比翼双飞的节奏?第二三八章 武则天真正的意图第八十七章 东郭先生与中山狼第五一七章 同病相怜的老哥俩儿第三五一章 棋在变,人在变第七十三章 不去,累心第一九五章 山村之夜第七十九章 疑云乍起第三七九章 丝绸之路第一三四章 两份奏折第九十九章 猪队友闪开关于30万大军1月粮草值不值得跑路的问题第一五二章 来自吴宁的长信第三八六章 感觉好像被坑了第五二五章 放下第四一二章 布置第二七二章“嗨~!”第二三七章 压缩饼干和自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