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进退两难

武则天的本意是让三路大军今夏只向前推进两三百里,主要以诱敌聚兵为主,可没让他们推土机似的这么往前冲啊!

如今,黑齿常之和李多祚已经打过了积石山,这意味着,后世的青海地区和黄河上游尽数攻陷,归于周土。

魏元忠更过分,已经顶到了逻些城的眼皮底下。

原本武则天为南路军安排的进军路线,就是一条抄后路的路线。

魏元忠相当于是战略迂回到了吐蕃的后院,其进兵路线是最长的。

可是,谁能想到魏元忠这么野?一个抄后路的,却是进兵最快,都要打到吐蕃王城了。

现在难题却是摆在了武则天面前,怎么办?接着打?还是退兵?

接着打,那就是让黑齿常之和李多祚继续前进,与魏元忠会师逻些城下。

依他们现在的士气,也许一举攻下吐蕃王城,把吐蕃就给灭了。

但是,问题来了,要是不能一鼓作气呢?

毕竟是王都,吐蕃必全力反抗,不留余地。

万一三路大军不能速战速决,被逻些城拖住了呢?那可就完了啊!

要知道,本身入藏作战,就困难重重,高原气候就能让从平原上过去的兵卒去了半条命。

能取得当下的战果,已经是奇迹了。

可一但被吐蕃拖住,进入冬天,那更加寒冷的天气,将会给三路大军带来致命的打击。

理智告诉武老太太,不能冒这个险。

不能让三路大军再前进一步,甚至就地固守也不行,应该撤回来,来年再打,徐徐图之。

毕竟,以往中原军队都是这个策略,春时开战,入秋退兵,以保证兵卒不因气候的恶劣而发生减员。

这么做,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是,你说要只往前推个二三百里,那退回来也就退回来了,不心疼。

现在都打到逻些城下了,再退回来?

武老太太怎么就那么不甘心呢?

打还是不打,进还是退?

一时之间,犹豫不决,陷入两难之境。

.......

朝中的文武百官和武老太太差不多,是进是退,也成分歧之势。

求稳一派与老太太想法一致,若不能速战速决,四十万大军可能熬不到来年开春。

“陛下!”这一派以李贤、武承嗣、武三思、岑长倩等人为主。

“左右军资充裕,大可退兵休整,来年再战。何必兵行险道呢?”

而主战一派,声音也很大,以狄仁杰、卢嵩之等人为首。

“说得轻巧,此时若是退兵,来年吐蕃各部必有防范,万难像今次这般直取王都。”

“陛下!千载难逢之机,切莫迟疑啊!!”

“陛下!!”这回岑老爷了可没和狄仁杰一伙儿。

“吐蕃地寒,入九月就已经飘雪。再过一月便大雪封山,寸步难行了。留给三路大军进攻的时间,远没有想像中那么充裕。”

“非也!”狄仁杰摆手道,“逻些城与中原城池不同,防御甚松,加上虽是王都,但却不能自足。”

“我们三路大军就算久攻不下,也可断其补给,修寨固守,把吐蕃人困死于王都之内。”

李贤则道:“那我军补给怎么办?”

李贤非是庸人,一言就切中痛点。

“我三路军不但不敌高原寒冬,切补给粮道比吐蕃人更长,更艰难!!”

“入冬之后,大雪封闭四野,可能粮草运都运不上去。怎么办?”

李贤说的极为重要,群臣一滞,有些甚至被其说动。

狄仁杰也是低头凝神,细想一二,猛的抬头道:“魏王殿下忘了穆子究进献的兵粮了吗?有此兵粮,粮草之事当不足一虑。”

武则天:“......”

武则天脑仁儿直疼,心说,还不如不议。如今两方争执,更议不出个结果。

......

“要不,问问在长安的穆子究?”

一旁的上官婉儿,突然一句,把老太太说的一愣。

“穆子究?”

“嗯!”上官婉儿点头,“此人智计无双,且时有奇谋,是进是退,也许子究先生有不同见解。”

武则天一想,对哈!那小混蛋别看平时奸猾,可是在正事儿上还是有点用处的,也许他能有些办法?

“那就...问一问穆子究吧!”

得,此言一出,下面的文武百官全都不乐意了。

你不能什么事都打穆子究啊!不然你要我们干嘛使的?

再说了,现在就两个选择:退兵?还是进兵?

两个选择都有实施的理由,也都有利有弊,他穆子究就是会飞,他也逃不开这两个选择,怎地?他还能玩出花来?

连狄胖子都有些忍不住吃醋,怎么又是吴老九?(费话!他是主角。)

现在,狄胖子都怀疑老太太是不是知道了吴宁的身份,否则换了谁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事事沾光吧?

且话说回来,特么就算亲儿子也没这么使唤的啊,招记恨!

但是没办法,武则天金口一开,下诏问穆子究,那就是问穆子究了。

大伙儿都得等着,看看这个智计无双的穆子究能有什么新鲜东西。

......

老太太的旨意快马加鞭到了长安,吴宁接旨一看,问吐蕃战事的?

太平公主看了,还有点为吴宁鸣不平:

“母皇也真是的,这种难题怎么又推到你身上来了?”

一脸嫌弃,“进退两难?这才是真正的进退两难之境,你提什么都不讨喜。”

吴宁淡然一笑,“很难吗?”

太平皱眉,“不难吗?”

“我看一点也不难!”说着话,吴老九随手拿过纸笔,“只需四字便可全解。”

“四个字?”太平无语,看把你能的。

可是,接下来吴宁真的就在纸上只写了四个字。

折入信封,放入折匣,“给陛下送回去吧!”

“这...这就行了?”

太平愕然,那四个字她是清楚看到了的,“什么意思啊?”

吴宁大笑,“以陛下之能,一看便知!”

......

神都洛阳。

这问计穆子究的旨意,一去一回,就算快马加急也得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关于进退之争亦是不见停息,反而越吵越烈。

当吴宁的回奏放到老太太手里的时候,狄胖子和岑老爷们他们还在下面争个不停呢。

“行了!!”武老太太一脸愁容,这帮臣子却是一刻都不让她消停。

“能不能让朕清净片刻?”

“......”

“......”

大伙儿都不说话了,狄胖子更是直接撇嘴:

什么清净片刻?不就是吴老九给你回信了吗?

倒要看看,这货是怎么答复的。

......

第一七五章 又是吴宁第三三一章 同衙为官第一七九章 三峡排帮第二九三章 拜访狄府第四四一章 他是哪蹦出来的第五一五章 来公的小心肝儿第三一四章 嗷......第五四七章 高手过招(二)第四五一章 没懂第一一七章 发家得从忽悠开始第二八三章 宽容第三八零章 咱还是一伙的吗彙报一下近况第一四八章 换着扛雷第四四六章 倒打一耙第三五三章 闹哄哄的年关第四七七章 非她不娶了第五二二章 打劫第一零七章 过年第四一零章 为家一战第三九六章 耍无赖第五零二章 二桃三士聊聊天第一六零章 这兄弟没法做了第二九三章 拜访狄府第一一九章 顺水人情第一零一章 你还是叫我姐吧第五三一章 还缺点什么第一零七章 过年第三七一章 瞩目第三十八章 倒霉的秦文远第四一四章 胎死腹中第五四七章 高手过招(二)单章:深刻检讨和掏心窝子第三三二章 这活干不下去了第三二八章 寻仇第五零二章 二桃三士第六十二章 被亲爹嫌弃的孙伯安第三七六章 不要脸了单章:答疑与感恩第二十七章 四伯的诗句第五一五章 来公的小心肝儿第一八六章 三个理由第九十七章 好好想一想第一二零章 欢喜冤家第四九零章 世事无常第一四三章 苗头第五零一章 不干了第五十二章 下山坳要挣大钱了第二四六章 女侠饶命第四四四章 真相大白?(为“一罪防锈”加更)第二八二章 霸气第一一二章 吴宁半年的收入第一零九章 汗毛炸立的可能第二二六章 名臣风骨,当世栋梁第三八四章 血镖旗第五二一章 有接班的没有第五二八章 兜比脸干净第三三九章 停还是不停第一五一章 英雄第四二三章 三十万援军(三合一)番外:吴老九的世界杯第五二三章 玩死我吧第九十章 打板子第四五四章 最残忍的方式第二零二章 来了群卖石头的(五千字)第七十一章 贱人吴宁第三九五章 不想做第二个李谌第二六九章 够嫁八辈子的横财单章:深刻检讨和掏心窝子第十章 什么是贵族第三零六章 改变行程第一六六章 明抢?第三六八章 自己做主的武崇训第二三零章 七姓十家第二七八章 真香请假,明日补更和一些写作背后的故事第二三七章 压缩饼干和自热包第四八九章 尚有迷局未解(二合一)第二三六章 赔死你第一六五章 夸的防不胜防第五一五章 来公的小心肝儿第七十一章 贱人吴宁第七十六章 心中的猛兽第二九一章 吃醋第一零三章 来的正好第二零二章 来了群卖石头的(五千字)第六十章 不知道是谁,就被坑了第二六一章 众生相第三十九章 王府长史王弘义(求推荐)第三七八章 难题如何解决第四九一章 教育熊孩子(二合一)第六十八章 圆滑油腻小少年第一一八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第二九四章 不是元凶,胜似元凶第二六零章 再次出现的密信第二四八章 你是不是吴宁第三六二章 长安招商局第一五七章 尽一点孝心可好?第三十章 老狐狸与小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