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大荒

兄弟就是兄弟。

看似那些是非对错、前人恩怨横亘在吴老九、吴老十,还有吴家兄弟面前。可是,他们毕竟是从小就在一个锅里捞食,在一个坑头睡大的兄弟。

这些年,他们又共同经历过那么多的崎岖坎坷,现在怎么可能因为几句是非道理就分得开,成得仇的呢?

那一双双向吴老十伸出的手臂,已经给出了答案。

兄弟,就是兄弟!你往后若不负兄弟,那又何必计较前尘?

拉起吴老十,众人并肩回到长宁郡王府中。

一进门,就见太平公主已经在府内等着他们了。

咱们的公主殿下一见吴启又回到从前的轻松之态,就知道他应该是过了这道坎了。

立时得意地对吴宁笑着炫耀道:“怎样?本宫就说吧?老十不是不经事的憨货,早点告诉他有什么不行的?”

又撇了一眼吴启,“就算经受不起,只要大巴掌下去,打也打清醒了!”

“......”

“......”

这话说的吴老九和吴老十都是一脸的黑线。

吴宁是确实心虚,太平对吴启用的这通“棍棒底下出孝子”,虽说是简单粗暴了点,可谁能想到,真就让她给蒙对了。

而吴启,此时是一脸的无语,毕竟让太平扇了巴掌可不是什么光彩事情。

“殿下....”

“咱能不能...不再提这事儿了?”

“怎么就不提!?”太平把脸色一冷,愤愤道,“从今往后,你得叫我皇姐!当姐的教弟弟,那是天经地义!”

瞪了眼吴启,“以后好好听你九哥的话,再使小性子给他添乱,看本宫怎么教训于你!”

“......”

吴启又没话说了,心里头直嘀咕,吴老九是你亲弟弟的时候,好像不是这个待遇啊?

抬头看向吴宁,似有深意地抱怨一句,“九哥,要不......咱俩换换得了?”

“嗯?”

吴宁神情有些恍惚,被吴老十这么一叫,方回过神来。

有些慌乱答道:“算了,不换。还是你来吧,给她当弟弟可不容易!”

“哈哈哈......”众兄弟大笑。

......

话是应景的玩笑话,可是吴宁回答时显着有点心不在焉。

太平和吴老十,包括吴家兄弟几人,还有孟道爷,都看出了吴宁的异样。

太平出声问道:“老九,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啊?”

“呼......”吴宁长嘘一声。

现在众人可谓毫无嫌隙,再不用他刻意隐瞒什么了,于是实话实说道:“有,而且还不是一件。”

“......”众人一脸的不解。

吴宁也不再卖关子,对众人解释道:“其一,就是四伯的处境。”

“武承嗣已经放言,要派官兵去剿灭都老峰。其言非虚,多半近日会有动作。”

“如此一来,四伯他们的处境就危险了。”

众人一滞,气氛立时凝重起来。

沉默良久,倒是孟苍生先开了口:“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亲自走一趟,把你四伯他们接到咱长路镖局,暂且藏起便是。”

吴宁想了想,当下也只有这一个法子了。

见吴宁点头,孟苍生也不迟疑,转身回房去收拾行装,准备明日一早便出京南下。

孟道爷走后,吴宁眉头仍然不见舒展。

大伙儿更是好奇,“老九,还有什么事儿?”

只见吴宁看着厅外的夜色,喃喃一句:“朝廷的问题才是当下最大的问题,大荒将至,希望可以熬过这一关!”

“嗯?”

大伙儿一愣,“大荒将至?”

所有人心中都升起问号,“这风调雨顺、无灾无难的,哪来的什么大荒?”

“老九,你是不是搞错了啊?”

吴启开口道:“今年各州官员述职的奏折我都看过,皆言是难得的好年景,怎么会有大荒?”

只闻吴宁无奈道:“也正因如此,这场灾荒来的才更加凶猛!”

.....

————————

接下来的日子,如吴宁所料,武承嗣最宠爱的背锅儿子就这么让吴长路给弄死了,他哪肯罢休?

没过几天,武承嗣就真的派两万禁军,兵发湘西密林之地,去剿灭吴长路。

而就在禁军到达之前,孟道爷前一步到了都老峰。

可是,让道爷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扑了个空。

不光是都老峰上的山寨,就连同峰下的苗寨,也早已经人去山空。

对此,孟道爷却是没有过多的忧虑。

想来,吴长路料到武承嗣会报复,杀了武延秀后,就带着众人,弃寨而走了。

至于去了哪儿不重要,只要人活着,长路镖局不怕找不出来。

而另一边,吴宁所谓的“大荒”,也终于露出了端倪。

而这一露不要紧,可谓是石破天惊、倒海倾天之势,差一点就把大周朝的昌隆世道毁了个干干净净。

......

按说,大周朝近几年可谓是风调雨顺,长江、黄河更是温顺无灾,是不可能出现什么大荒的。

可是,正如吴宁所担心的,大荒之年真的来了。

八月,也就是吴老十刚刚看清自己是谁还没过几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长安八水槽监便上报了一个噩耗。

那就是,近三月来,行船槽税的数额竟锐减了近半之多。

这可把监国太子武承嗣吓了个半死。

要知道,槽运之收虽然占朝廷财政的比重不大,但是却有着预测长安民生的作用。

说的时髦点,长安是一个属于需要外部输血的超大型城市。之前也说过,靠长安本地自有的生态循环,是养活不了这个近两百万人口的巨无霸的。

无论是粮米、盐茶,还是民生百货,那都得靠外来供给。

而这些民生必需品进入长安的主要运输渠道,就是漕运。

那么,漕税减半说明什么?

说明:近三个月内,向长安供给的外部给养,少了将近一半。

这还了得?

都不用到坊间去走访,武承嗣就知道,长安要出大问题。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这三个月来,随着外部供给的骤减,城内各家商铺已陆续出现了货物短缺。

有些小一点的商铺,甚至因为无货可卖,只得关门闭店。

一时之间,长安城内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

......

短短三个月,长安城内的物价已经上涨了近五成。如果不加以遏制,未来物价还会更加快速上涨起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武承嗣哪能不惊出一身冷汗?急招各部首官商量对策。

为稳定长安民心,朝廷急令各州商户向长安加运货物,以解长安物资短缺之急。

可是,已经晚了。

令是下去了,却不见效果,往长安运送货物的商船不但没见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

要知道,长安可是生活着近二百万的人口,消耗有多惊人,可想而知。

这近一个月没有大宗货物运入,加上巨大消耗,长安城内物资短缺的情况愈加严重,一些生活必需品已到了哄抢的地步。

到了九月,槽税再减七成,渭水之上,几乎看不见有商船往来。

这时候的长安,已经不是物价飞涨了,而是除了粮食因今岁关陇粮产大丰之利暂不紧缺之外,其余的像丝、茶、盐、瓷等与民生相关的百货,几乎全部断贡,民怨沸腾。

而且,粮食的供给充足也只是暂时的。

想想,一百八十万张嘴等着吃饭啊!如果河北诸州,江南之地再不向京中运粮,那长安城用不了两个月就得闹饥荒了。

大荒将至,吴宁一语成谶。

大荒之年,真的来了!

......

————————

抱歉让大家等了这么长时间,一会儿发一个单章,和大伙儿解释一个清楚。

第一零六章 冒险第一一二章 吴宁半年的收入第一七九章 三峡排帮第四五八章 太仓促了吧第四一零章 为家一战第三十八章 倒霉的秦文远第一零八章 初次登场第三八七章 黑!真黑啊第二零八章 镖局开业(二合一)第二二零章 一对儿傻子(二合一)第一五九章 吴启归来第一零六章 冒险第七十五章 误会有点大第六十章 不知道是谁,就被坑了第四八九章 尚有迷局未解(二合一)第七章 四伯吴长路第一六七章 吃亏第一零二章 探监第一六九章 一不小心就上纲上线第二十六章 最后的老兵第二二六章 名臣风骨,当世栋梁第二八一章 局第三五九章 夜谈第六十章 不知道是谁,就被坑了第十章 什么是贵族第一五九章 吴启归来第三五四章 开莊第三四三章 来自程伯清的指点第四九六章 恶名不可加身第四一零章 为家一战第四八零章 招摇过市第三十九章 王府长史王弘义(求推荐)第二五零章 憋屈的来俊臣第三二零章 罗利的艳遇第九十二章 来自武老太太的恐吓第一一七章 发家得从忽悠开始第三三九章 停还是不停第四五四章 最残忍的方式第五十五章 卖萝卜第一五四章 深入研究女士内衣(二合一)第一三六章 翻脸不认人第五十一章 从心灰意冷到暴跳如雷第四四九章 反常第二八四章 套话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第九十章 打板子第三一二章 多吃多占第九十四章 真相渐露第三九五章 不想做第二个李谌第三四五章 拒绝第二九七章 明争暗斗第四七八章 和我们没关系第一八二章 抄诗魔咒第五四零章 后悔了第五四五章 凉薄父子第七十七章 贱人就是贱人第三七八章 难题如何解决第二八八章 爆炸肥的肥缺第四五九章 计成第五二七章 一拧一个圈第七十一章 贱人吴宁第一三五章 皆大欢喜?第二三七章 压缩饼干和自热包第四零九章 林羽堂第四二九章 疯魔第二八三章 宽容第一二八章 踩武则天的麻筋儿第四六一章 太平有点晕第四四二章 通天大道第三四九章 不差钱第九十九章 猪队友闪开第五四一章 没一个是过日子的人第三七九章 丝绸之路第三九四章 老十一去沙州第二三八章 武则天真正的意图第一一六章 收购炭窑第二四二章 城下休整第九十章 打板子第一三八章 众口铄黄金第三一八章 可怜的富贵人第二七零章 丧尽天良第三二九章 傻汉子老十一第四八四章 不间断的意外(二合一)第二六六章 布置第二三三章 别和中原人比嘴皮子第五三八章 新的问题第二三九章 两个身影的重合第五零五章 连环坑第一六九章 一不小心就上纲上线第九章 奥妙只在一锅鲜汤第三九三章 暂缓立储第一九六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五四章 深入研究女士内衣(二合一)第五零六章 拉偏架扯淡番外(两个男人的攀比)+新年寄语第二四一章 不做局中人第三七八章 难题如何解决第三五二章 春风得意吴老十第三七三章 逗她玩呢第二六五章 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