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兴庆宫内的争执

(每次上传,主角名都会自动变成杨曦,需要改很多次才可能有一次显示正确,让人无语!起点这是怎么了???)

在来兴庆宫的路上,杨晞已经坚定了请命率军急救潼关的念头!

上天既然让他在这个时候穿越来到大唐,一定是“派他”来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的;既然他负有这样的使命,那他就要义不容辞地站出来,请命率军救援潼关!

他在后世时候领过兵,参加过多次接近实战的演习,也指挥过许多次实际的行动,而且也杀过人!虽然古代的军士行动方法与后世时候有非常大的区别,但军事学院毕业再入伍的他,在上军校时候也曾研习过古代冷兵器时候的战法,对古代战争的方式并不陌生,实战经验又丰富,要是能领一队精锐之师,他自信能有办法改变潼关被叛军占领这个结局的!

穿越前所看的那本《安史之乱》教给了他许多御敌的办法,可以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城下的办法,只不过有没有用却是不知道。但杨晞知道,事情已经这样了,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率军救援潼关!

要是迟了,那任何针对潼关防守做出的计划都成为空淡和泡影!

更重要的是,现在军情危急,潼关陷落在际,要是没有他这样横空出世的人插上一脚,那历史依然会如原来那般发展,很快潼关失守,随即皇帝李隆基逃跑,长安被叛军占领,御驾逃至马嵬坡时杨国忠、杨玉环这样的著名历史人物被杀于乱军之中,大唐陷于长久的内乱之中,盛世就此终结。

可能他凭着穿越人的未卜先知能力及特殊身手,可以避免身死,但那样也太憋屈,太狼狈了!

体内留存的那份血性让他无法忍受自己的命运变成那样悲惨,也不希望自己身处的时代陷入进一步的动荡之中,因为这种情况下生出的许多顾虑,让杨晞没太多犹豫就站出来请命。

震惊中的杨国忠终于明白过来,恶狠狠地瞪了眼杨晞,并低声吼道:“晞儿,你怎可如此?还不快闭嘴!”杨国忠希望杨晞只是一时冲动而说,赶紧喝斥让他不要再说这种荒唐之话,让皇帝笑话。

十七岁的少年人,从未从军入伍过,要率军急救潼关,还以为是闹着玩的吗?

杨国忠有点后悔带杨晞进宫来了!

但杨晞却是自信满满,同样低声地回答杨国忠道:“父亲,你放心,要是真的让孩儿领一支人马去救援潼关,孩儿自信能利用潼关天险,守住城隘,将叛军阻击在潼关城外,替父亲长长脸!”

杨国忠还再说什么,但这时候李隆基开口说话了:“国忠,原来你和四郎已经合计好了,想必一定讨论出可以御敌的良策,快讲来朕听听!”

杨晞抢在杨国忠之前请命,杨国忠的脸色虽然变得难看了,但并没有当殿表示什么,李隆基进一步相信了这是杨国忠父子进宫前就商量好的事。他猜着一定是杨国忠担心哥舒翰的兵败受责,因此和儿子合计后,当殿来演这一场戏了!演戏当然有筹码,父子两人一定合计过什么御敌之道,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责罚杨国忠的李隆基想听听父子两人合计了什么。

“陛下!臣有罪,请陛下责罚!”杨国忠长叹一声,又跪在地上,准备将原因说明,并当殿训斥杨晞的胡闹。但在他跪拜行礼之时,杨晞却上前一步,将他搀了起来。

在杨国忠的吃惊和茫然中,将他搀扶起来的杨晞长身而起,冲脸有惊喜之色露出来的李隆基作礼道:“陛下,哥舒翰虽然惨遭败绩,但他还是率近万人马逃回潼关,据关而守,沿途肯定设下路障,以迟滞叛军的行进速度!而安贼之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还有战场要打扫,官军的残部要清理,要想连续作战,直扑潼关,非常有难度,不太可能马上尾随尾追击,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立即派将率军士急救潼关,确保潼关不失!潼关不失,长安就无忧矣!”

在杨晞开始讲述之时,武部尚书韦介素、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武部侍郎萧华、宪部侍郎房琯、太仆卿张垍、京兆尹魏方进等不少重要大臣先后来到殿内。

他们已经知道潼关兵败的消息,正自惊慌!进殿的他们看到杨晞在皇帝面前慷慨陈词,越加的惊异,不过杨晞所讲,马上吸引了他们,他们在向李隆基作礼后,全都站在一边,听杨晞陈述。

凭着前身残存的记忆,杨晞认出了韦见素、陈玄礼等朝中重臣及杨国忠的亲信魏方进等人,其他人他是不认识的。

但正讲的激情的他,看到李隆基这个老头子对他所讲的很有兴趣,无视这么多人的先后到来,继续慷慨陈词:“陛下,潼关关前道路难行,哥舒翰出关时候所带的辎重、毡车,还有殉国将士的遗骸,已经将道路堵塞,贼军只有将这些阻碍之物清除之后,才能行进!如此至少要费一天或者一夜时间才可,也就是说,即使贼军以最快速度行进,也要明日早上或者下午才可以抵达潼关城下!”

“要是朝廷倾全力救援,趁贼军未破潼关城前,遣大军急救潼关,加强潼关的防守力量,贼军一定不可取!要是迟疑不定,必定延误了军情,所以请陛下速速决定,遣大军救援潼关!请陛下恩准臣领军救援潼关,要是救援不力,不能阻敌,甘愿听候陛下的任何处罚!要是兵败,小臣也会以身殉国!”

说着扑通一声单膝跪地,行了一大礼后,再次大声请命!

杨晞如此举动,及请命时候那傲然神态不只把李隆基和杨国忠惊住了,连韦见素、魏方进这样杨国忠的亲信,还有对杨国忠很有成见的陈玄礼、萧华也不禁为之侧目!

杨晞所陈之言,太有男儿豪气了,这与他们印象中的杨国忠及杨国忠儿子完全不同。

殿内来了这么多人,杨国忠是有苦说不出。他现在不能斥责杨晞,要是他斥责杨晞,一定会被皇帝及其他大臣认为他贪生怕死,儿子请命出征都要阻止,当殿请求皇帝责罚他都有可能;但他知道自家孩子的性子,如此少年人,怎么会能力领军呢?寄希望于杨晞解潼关之困,无异于痴人说梦!

自己这个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竟然敢当殿请命?杨国忠很是不解,震惊异常!

复杂的心情让他呆呆地站着,不知道说什么,以前的机灵和随变能力完全消失了!

殿内诸人的目光不断地在杨国忠和杨晞身上徘徊,见杨国忠暂时没有反应,很多人马上认为这是杨国忠授意所致,今日是在皇帝面前演戏,马上就有人跟着站出来发表意见。

韦见素首先上前奏言:“陛下,臣认可杨四郎所说遣大军急救潼关之说,这也是现在唯一能救潼关之道!不过不应由杨四郎所领,陛下应该遣其他善战的将领统领,并马上出发,不然潼关危矣!”

魏方进也马上站出来,表示了与韦见素相似的见解。他们是看出来杨国忠的尴尬,清楚这位权势滔天的皇帝宠臣此时不方便驳斥儿子所说,只能由他们代劳了!

两人都把今天的情况理解成杨国忠在和自己的儿子演苦肉计!

见有几人猜到他的心思,将他难以说出口的话讲了出来,杨国忠松了口气,正正衣襟,正想说什么时候,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却站了出来,发表了与前几人不同的意见:“陛下,臣完全认可杨家四郎所说,应遣大军急救潼关!如今朝中善战的将领全在外统兵,能有效驾驭潼关诸将的人更是没有,臣自觉也没这个能力!而杨相公在朝中威望最高,要是由杨家四郎领军救援,凭陛下的手诏及杨相公的威望,杨家四郎一定能统御众军,将叛军阻于潼关城下的!”

陈玄礼的冷热嘲讽杨国忠当然听的出来,包括其他人也都听出味了,但并没有人马上站出来反驳。因为现在到底是非常时期,许多人包括韦见素等人都不知道皇帝现在的态度,不敢乱发表意见。即使想反对陈玄礼话的人,也在思索着该怎么说才好!

而这时候,武部侍郎萧华站了出来“慷慨陈词”:“陛下,臣觉得在灵宝兵败这件事上,杨相公负有最重要的责任!哥舒元帅一再上表请求,不能出关作战,只能依潼关而守,不然必败!是杨相公一再要求令哥舒元帅率军出关作战的,如今哥舒元帅大败而归,臣觉得不仅要责罚兵败的哥舒元帅,杨相公一意孤行,强令陛下同意让哥舒翰出战的重罪也要一并处罚!但如今是非常时刻,想必陛下也不会同意在此时责罚杨相公!想必杨相公也是知道自己的罪责重大,因此想让自己的儿子率军挽回败局以赎罪!臣也认可让杨家四郎领军救援潼关,要是杨家四郎能成功将贼军阻击在潼关城下,那才可以免除杨相公一部分罪责?还请陛下同意让杨家四郎率军急救潼关!”

第134章 豁出去了第146章 内斗开始第114章 姑姑,你的身材真好第47章 援军的情况第11章 准备出发第15章 你到姑姑身边来第154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91章 杀猴骇鸡第82章 杨国忠病重第109章 想请姑姑帮忙第80章 全军停止攻击第12章 危急的潼关前线第154章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第78章 长安来的故人第25章 计划第88章 我也是这么期望的第18章 陛下一定会同意此事的第81章 用处第86章 杨国忠去逝第156章 没兴致了第70章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70章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52章 火药的威力第117章 杨玉环刻意的挑逗第155章 史思明第89章 你想置潼关数万军将士于死地吗第33章 李亨到潼关第26章 训练继续第52章 火药的威力第74章 攻击开始第77章 再击第28章 循序渐进第17章 可惜啊第25章 更艰苦的战斗还没到来第100章 我要娶你当妻子第114章 全面改革,永远昌盛第85章 杨玉环的逆袭第82章 你用什么当回报第141章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第80章 不给唐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第91章 虚情假意第18章 没想到的人第84章 要严惩陈玄礼第66章 暧昧的感觉第12章 郭七娘第94章 要是他有异心第47章 机会来了第83章 杨国忠的最后吩咐第9章 顾忌第92章 重责二十大板第22章 多谢姑姑提醒第38章 各异的心思第23章 死皮赖脸第35章 惊呆了第146章 内斗开始第61章 吐蕃的事第26章 安庆绪的命令第48章 人生之大事---结婚(下)第70章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第27章 玉成好事第70章 哀叹与欢喜第30章 巡城第111章 演戏第41章 血战开始第98章 杨玉环的蛊惑第69章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第30章 巡城第17章 可惜啊第5章 坏家伙第46章 杨玉环的主动探望第22章 战斗即将开始第30章 四郎,不要……第2章 意外情况第79章 情况危急第104章 惊天疑问第6章 意外的结识第42章 痛打落水狗第66章 暧昧的感觉第41章 出手第135章 利益的交换第19章 李亨的建议第3章 朝堂上的争论第5章 坏家伙第36章 挺是恼怒第81章 江山如此多娇第99章 皇位传于何人为好第18章 没想到的人第100章 心惊肉跳第2章 太子李亨的反对第139章 再次密谋第113章 军制改革第117章 杨玉环刻意的挑逗第66章 出征诏令第33章 李隆基的布置第77章 再击第23章 潼关的血战开始了第6章 公子,奴婢已经及笄了第46章 露马脚了第25章 计划第15章 果断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