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不能把自己也坑了

“年轻人果然很有想法啊,当我们这帮老头子还在为苏联松口了要出售苏27一事感到高兴的时候,你都已经想到了要趁火打劫等等其他方式去挖苏联的墙角。虽然我对这事非常的不看好,但依然被你刚才说的想法吸引了,不在于这事成功的可能有多低,而是在于这事成功之后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以及它所带来的一条崭新的先进军事技术来源。”

听到沉默良久的刘司令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杨辉就知道这事儿有戏了,只要大领导有这个想法,杨辉就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在案列前,把挖墙脚这种事做大做强。

“就是这么个理儿,我们现在打着巴西那边公司的旗号先去试水,成与不成都和我们共和国关系不大,既不会影响我们和苏联两国之间的邦交,在也不会影响到现在正在谈的苏27引进,反正这事成了是一本万利,不成也无伤大雅,所以......”

话都说到了这里,最后的结果似乎也就不用猜也能大致明白,刘副主席最见不得的就是这种机会。

也不用太多的思考,直接就是给出了最后的结论:“这是你们西南科工自己的事,你这个做总经理的就自己看着办吧,不过你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其实先要把这边公司的事给理清楚,还有巴西那边透露的jf-17舰载机项目你也可以去仔细合计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借鸡生蛋最好。”

就这一句话,里面就包含了至少三条信息:挖墙角的事上面现在不管,也就算是默许了;其次要杨辉在干这种事的时候注意安全,并要把这边公司的事先处理好;最后又是念念不忘的航母舰载机项目。

就这些,全都是杨辉早就有了计划的事,要做起来自然也是顺理成章,这就只需要猛的点头表示没问题就行。

“一定、一定,西南科工这边已经完成了总公司制度改革。现在的几家新成立的子公司都已经步入正轨,很多事情都可以直接由下面的子公司处理,实在不行现在还有以前的老领导在公司,只要不出太大的问题都能解决。”

这就是西南科工改制之后的好处。其它的先不说,光是总公司这里的繁琐工作就能减轻好多,这也刚好腾出时间来让杨辉去倒腾各种好东西,这对杨辉、西南科工、共和国都是好事。

至于说安全问题,这就只能说是尽人事知天命了。杨辉只能说是尽最大努力自保,但你要去做这种灯下黑的事儿,不冒一些风险是肯定不可能的,特别是第一次做这种项目,就更加需要有杨辉亲自出面主持,只要成功了一次之后,后面也就不需要再去干这种高风险的事。

“这是一定的,反正您就放心好了,至于jf-17的舰载机改型,我会在这次前往巴西商谈涡扇10a发动机的时候和巴西那边好好商量一下。争取把这个项目拿下,毕竟是我们经手研制的第一款舰载机,西南科工还是有这个想法的。”

对于这舰载机项目,杨辉自然是有些想法,就在来之前他才私下去找巴西那边带队的问过,虽然没有得到一个比较靠谱的回答,但有这模糊不清的一点消息就够了,研制舰载机这样的大事可不是什么三言两语就可以搞定的,关系到大笔资金的投入、以后战机的采购、能不能收回成本、单机采购价格等等。

这些问题杨辉都知道,因此在这个时候也没有说出个具体的情况。即便是面对军副主席,它同样也只能给出上面那样的一个棱模两可的回答。

“这就好,先把正事儿做了之后,你再说其他的。反正航母舰载机的事还是要上心的,我个人对航母还是相当的期待,没有自己的航母我始终不甘心啊,你是没有体会到过我上次在美国航母上参观时的经历,那种感觉...........”

航母吗?这事的确要看天意、看国力,上一位面共和国不也有了航母吗。不仅改造了前苏联的,同样还自己制造了这种超级大国才玩儿的起的东西。

在上一位面,到最后这位老人家最后都没有看到共和国的航母服役,这也算是一大遗憾,在16号交接服役的前一年去世,这不得不说是这位95岁老人一生的遗憾。

但这个时候,杨辉却思考着现在刘副主席如此重视西南科工在航母舰载机上的发展,又联想起上一位面共和国航母的发展历史,首先在建国后的七十年代就开始考虑过在一款两到三万吨的航母,当时还从法国搞到了埃塞克斯级的部分图纸数据,甚至从刚刚建交关系看似不错的日本那里也搞到了一些二战中的日本航母图纸。

不过最后这些努力却都在八十年代下马,因为国家的经济太困难才不得不以失败告终,之后就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候也是刘副主席在任,这才考虑并咨询了西班牙巴赞造船厂提供的两万吨航母方案,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现在想来,这刘司令恐怕在这个时候也是在考虑航母的事了,上一位面考虑到没有合适的轻型舰载机最后西班牙巴赞提供的方案不了了之,但这以位面的西南科工若是把jf-17做出来,那巴赞提供的航母方案恐怕就有些看点了。

要说西班牙提供的那套方案,实际上就是可以看成法国战后建造的第一款克莱蒙梭级航母的翻版,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很多民船技术来制造,这在当时共和国这样的穷人看来,其实还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所以,杨辉就怕到时候海军或者高层忍不住就把那西班牙整出来的坑爹货给继续下去,那时候才就是真的把自己给坑了进去,先不说这条航母适不适合共和国,就说到时候共和国在96年台海危机之后,美国还会让西班牙把航母建造完并交付给共和国?

这种事可不是没可能,而是一定会有可能,没看到上一位面毛子从法国订购的西北风最后就给跪了吗,强入毛子那么刚烈动不动就要射导弹的家伙,在加上高卢鸡这一流氓,最后都没能抵挡住美帝的压力,不得不把这事儿给黄了。

就共和国加上西班牙这样的体量,搞得还是可以弹射固定翼舰载机的航母,美帝不跳脚才怪,到时候要求把项目一停,你还真就拿他没办法,搞不好几年之后,这东西就得要被便宜给了三哥,那才是......

所以,在杨辉现在看来,搞舰载机确实很有潜力,但就怕西南科工把舰载机做出来之后,把海军也框了进去,到时候即便别人不会说什么,杨辉自己也要后悔死。

基于这种情况,航母舰载机项目还需要多方考虑一番,如何能够借鸡生蛋培养了西南科工的舰载机研制能力的同时,还不会把自己人坑了进去,或者说最好的一种结果是共和国确实能够在2000年之前搞到一艘可以使用的航母。

第八百二十六章:方案内部公开第九百三十五章:换一款雷达第六百二十五章:如何运输是问题第九百四十四章:再次为订单发愁第八百四十章:艰难的抉择(上)第五百零八章:隐身第二十七章:不务正业搞航模第四百九十七章:大IDF第十三章:巧遇第六百七十八章:倒爷还是军火贩子?第五百二十六章:血的竞标会第二百零二章:捡了宝的佬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来,大胆试一试第一百六十三章:不算圆满的圆满第七百三十七章:都是有野心的人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斗争第四百六十章:核心机的各种测试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都拉出来溜溜第一百五十五章:重回二所第三百二十九章:先下手为强第五百二十三章:电子战技术第四百九十七章:大IDF第一百九十二章:各方心思第七百五十六章:冲喜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沉渣泛起第八百二十八章:天生的隐形设计第七百零四章:放弃才能有更广的路第一百五十八章:这风险值得冒第七十八章:谢连发的安排第三百一十一章:核心机三部件第九百六十一章:自发性维持秩序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跨入新时代(一)第五百八十四章:出发第九百一十五章 确实有些困难第九百二十六章 时代的落幕和拉开第六百八十九章:还能打航母的主意四百八十八章:苏联的设计习惯第八百五十七章:无人机的尴尬之处第四百三十九章:熟悉的分手原因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二批人才第六百六十七章 这情况真心奇怪第四百四十二章:正面对喷第八十一章:老朋友第六百六十章 低成本精确弹药第九十四章:截胡是肯定会有的第二百五十二章:平等的合作伙伴第三百零一章:同门相残(完)第三十一章:这就是宿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载金归来第八百九十六章 420厂的野心第四百三十七章:八方云集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好!要大力发展第七百五十三章:政府出手了第四百二十二章:给猴子收尸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峰回路转第二百八十六章:吃亏了?第九百二十八章:我帮你完善啊第三百三十五章:来自西飞的函件第二百零九章:一个阶段的终了第二百六十一章:合作愉快第一百零五章:方案汇报(二)第七百四十章:我们刚好适合第一千零三十章:外销型号第八十章:CATIA第九百零一章 有所小成第一百七十四章:会议的重点第三十一章:这就是宿舍第二十章:新的气动方案第一千零八十七章:拍拍屁股走人第一百章:发动机才是正主第五十七章:动平衡第三百六十五章:一切安全第八百一十章:两个法国人第五百六十七章:大势已成第三百四十六章:这简直就是枭龙第九百五十八章:整合式电子战系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就是这种感觉第二十五章:预料中的原因第一百八十章:起飞范保罗第二百一十三章:我冒这个险第八百四十八章:好好的交代在这里第十四章:抵达基地第三百八十七章:这才是真正的低成本枭龙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公开、公众、公示第一百八十四章:航展开幕第七百九十三章:一发命中第九百二十四章 神器易主第三百九十九章:来来,我们互利共赢!第五百七十四章:这是大好事啊第二百二十六章:熟悉的威胁论第六百二十二章:都很有想法第九百四十二章:以退为进第三十四章:大包干,大计算第六百二十八章:我们有自己理念第八十五章:一定要快第二百五十七章:学做毒馅儿饼第八百零九章:良心制作第一千零八章:摩擦、摩擦第九百零七章 隐身潮流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