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9月2日

9月2日

圣临节

为了庆祝这一盛大节日,帝国上下所有的工矿企业和政府机关放假5日,这也是大洋帝国最隆重的法定节日,从上到下高度重视。

恰逢圣临节50周年盛典,帝国本土及海外州大小城市装点一新,处处繁花盛景,旌旗招展, 透露出节日热闹氛围。

布里斯班码头

全身戎装的皇家禁卫军士兵排出整齐的队列,闪亮刺刀上膛,在码头围出一个巨大的广场,参加盛典的数十万老百姓们只能在士兵队列的之外,挥舞着手中的旗子参与盛典。

码头周边的建筑窗口,阳台上全都站满了人,这些房主的亲朋好友在几天前就已经住了进来,因为布里斯班码头附近的10多个街道,在两天前已经实行了封锁。

直到今天凌晨时分, 才彻底解封。

在码头广场上

搭建了巨大的观礼台和迎圣门,红山巨龙的皇族徽章旗帜迎风飘扬,共有九九八十一面,端得气派万分。

来自世界各国的尊贵嘉宾,包括国王政府首脑,亲王,大公以及上流贵族们,在观礼台上一一就坐。

皇储李思元率领着170多位皇子皇孙,皇重孙恭立于迎圣门下,神态异常恭敬。

帝国271名皇家海陆空军将官,在皇家陆军莫如峰元帅,李栓柱元帅, 段祺翔元帅, 卞春松元帅, 皇家海军张道儒元帅, 祝清溪元帅率领之下,沿着迎圣门两侧一字排开,将星璀璨, 一时间蔚为壮观。

上午九时许

西藏红衣喇嘛吹响了99支大法号,另有99支大法螺紧接着奏响,悠长而肃穆的法号声响彻天地,似乎徐徐揭开了历史的面纱。

霎那之间

钟磬齐鸣,数百名僧人口宣佛号,敲打的木鱼开始诵经,令整个盛典蒙上一层神秘让人头皮发麻的宗教色彩。

远处湛蓝天空飞来银色机群,在布里斯班上空拉出道道彩烟,这种新奇的方式,引起围观群众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

此时湛蓝的海面上,一艘小火轮突突的靠近,李福寿一身青衣站在船头,深邃的目光看向远方,似乎回忆起50年前的那一幕。

在小火轮的身后

以帝国皇家海军六艘公爵级战列舰为先导,一艘又一艘仿佛小山般巨大的钢铁舰艇浮现在水天相接之处,高大的钢铁三角桅杆直冲天际,烟囱冒出的黑烟已经渲染了半边天际。

一艘接一艘巨大的战争怪兽出现在水天相接之际,排成了一眼看不到边的长龙阵列,劈波斩浪向着布里斯班码头方向而来。

隔着近20公里远

都能感受到皇家舰队那种无可匹敌的粉碎性力量,带着碾压一切的狂暴, 这与前面一页扁舟形成巨大的反差,深深的印入所有人的脑海中。

这一切,令所有观礼者哑然失声。

50年弹指一挥间

此时的李福寿心中感慨不已,

当初踏上布里斯班码头的是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人,如今他已垂垂老矣,两鬓斑白,虽然身姿依旧挺拔,但是在冰冷海风的吹拂下,寒风直透骨髓。

呵呵,不服老不行啊!

小火轮稳稳的靠上岸边,李福寿一撩长衫衣襟,顺着踏板走上了布里斯班码头……

霎那之间

万千鞭炮炸响成一片,“嗵嗵嗵……”礼炮声有规律的响起,皇储李思元率众大礼参拜,一众皇子皇孙全都跪倒在地,口称;

“吾等帝国臣民(不肖子孙)恭迎圣驾,圣君在朝,革故鼎新,天佑大洋帝国也!”

皇家禁卫军士兵行持枪礼,而身后的数10万民众,早已经齐刷刷的割麦子一样跪倒在地,他们泪流满面的看着码头上一席青衫老者,高声喊道;“皇帝陛下圣明,天佑大洋帝国也!”

群众的呼声宛若滚滚浪潮,响彻天地间。

李福寿见此情景,心中感慨的扬起了手,对四周数十万群众频频回应,再次引发山呼海啸般的祝福声。

此刻海上的大舰队拉响了长长的军舰气笛声,仿佛数十辆火车在山间呜响,声势惊人。

李福寿已经来到迎圣门下,抬手让众将官和皇子皇孙们都起来,看着这些老泪纵横的手下和眼眶红红的皇子皇孙们,李福寿也感觉到鼻头发酸。

老一辈开国元勋凋零大半,这里大部分已经是第二代了,怎不令人嗟叹?

他招手让六位全身戎装的元帅跟在自己后面,走上高高的检阅台就座。

21响礼炮过后

检阅海上分列式已经正式开始,一艘又一艘宛若小山般庞大的钢铁战舰驶过,皇家海军官兵沿着船舷站列,在经过检阅台时鸣响汽笛,所有的官兵齐刷刷的敬礼。

皇家海军舰队分成两列纵队行进,一艘又一艘经过主席台前的海面,队列长的看不到边,整整一个半小时才看到最后压阵的航空母舰,庞大的舰体仿佛就是海上城市。

……

圣临节盛典刚刚拉开帷幕,这仅仅是第一道开胃小菜,皇帝圣驾在布里斯班行宫简单休息后,紧接着就会出席盛大的国宾晚宴。

第二天

将在红河谷胜利大道将会举办盛大阅兵式暨百万群众大游行,以及在大明宫博物馆举行的皇室招待晚宴,都是顶级的庆典活动。

至于同一时间举办的数十上百场上流社会晚宴,那就规格稍低一些,用于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

红河谷

节日的红河谷大都市五彩缤纷的灯光,将整个城市渲染成不夜天,大大小小的饭店酒楼戏院人潮涌动,汽车川流不息,汇聚成一幅繁华景象。

沿着胜利大道的路灯上,全都悬挂上了大红灯笼,仿佛一条红色的灯笼河流,格外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某个大酒店门口

俞鸿云上校从酒席应酬中出来,已经颇有醉意,他看着这里离家并不远,便准备趁着酒兴一路走回去。

离开近十年,他想亲身感受一下,这座伴随自己成长起来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现今的风采。

俞鸿云上校是世界大战时期,赴欧的第2集团军某中校装甲坦克营长,如今与家人已定居在克里米亚共和国,生活的美满幸福。

他如今是敖德萨驻军某师上校副师长,业已进入高级军官行列,家中妻妾七人,儿女成群,俨然是当地上流贵族社会的一员。

此次返回帝都,是做为盛典阅兵军官方阵中的一员,接受圣上的检阅。

在军官方阵中,有来自克里米亚,利比亚,西亚汉志殖民地(阿拉伯半岛靠波斯湾一侧),莫桑比克及北美各共和国驻军,他们是皇家陆军的一个缩影,代表着曾经的荣耀和开疆拓土的功勋。

俞鸿云这辈子唯一遗憾的是由于位卑职低,从来没能够有机会朝觐皇帝圣颜,难免引为遗憾。

克里米亚卫戊司令部的几位将军长官,有幸能够在圣临节现场,恭迎圣驾笠临,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当今圣上

乃是所有皇家陆军军官心目中图腾,顶礼膜拜并宣誓为之效忠的圣君,这次有机会加入军官方阵接受检阅,那是无上的荣耀。

走在灯红酒绿的大街上,这座大都市被灯光映照的亮如白昼,人们扶老携幼穿着体面的衣服逛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色。

圣临节是举国狂欢的节日,人们往往选择在节日里驾车出游,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在风景秀丽的山川草地上野炊,享受汽车生活的自有乐趣。

大洋帝国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粗略估计各种车辆的保有量已经超过800万辆,几乎每17个人就有一台车。

汽车的普及,让代表自由生活的汽车文化应运而生。

由此延伸的产业链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从繁荣的石油市场,汽车维修市场,二手车市场到遍及各地的加油站,零售商店和公路旅馆,形成了代表繁荣生活的汽车文化。

而大洋帝国汽车文化的影响力,已经传染到北美各国和欧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整个帝国超过1.3亿人的庞大数量,能够参加明天盛大阅兵仪式的也不过数百万民众,绝大多数的国民只能在现场通讯社报道中,瞻仰帝国圣君的风采。

想到这里

俞鸿云上校心中就像揣着一团火,迈开大步,挥动有力的臂膀走起来。

道路上往来的电车坐满了乘客,商铺明亮的店堂里,选购商品的顾客往来不绝,听说一直要营业到夜里10点。

繁荣的市场经济,用店铺租金节节攀高。

俞鸿云家族是开酒店的,对此感触颇深,现在一处酒楼的租金动辄上万金洋,若非家族早年购置了许多固定产业,按时交租都是沉重的负担。

租金高,店铺的生意更好,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早些年前往悉尼墨尔本打拼事业的三弟和四弟,如今也都成为了腰缠万贯的富商,家族酒店开到了帝都长安,生意同样火爆。

俞鸿云这次回来,心中也存着划分家产的心思,老父亲鱼头哥已经80多岁了,久卧病榻,风烛残年也就是眼面前的事情。

自己这一支远走欧洲发展,偌大的家族产业,自己作为长房长子肯定要拿大头,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最早开设在胜利大道上的鱼头哥大酒店,五大开间,楼上下共三层,如今仅物业就价值170万金洋以上。

再加上老宅和20多家连锁大酒楼,这笔丰厚的产业高达数千万金洋,遗产主要由四兄弟瓜分。

保守估计,也能分到上千万金洋。

这笔巨款如果带去了欧洲,俞鸿云可以在当地购置上万英亩的大牧场,可以购置敖德萨码头股份,发展航运公司,几乎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到时候

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再给儿子说上一门好亲事,最好当然是帝国贵族家庭,那就再没有遗憾了。

俞鸿云从龙的太迟了,既没有赶上立国南北之战,也没有赶上征服吕宋战争,羊毛战争,只赶上了一个世界大战。

第2集团军在东线战场上表现不错,为集团军司令段祺祥上将赢得了一个元帅头衔,帝国一等公爵爵位。

作为第2集团军下属某师某团某坦克营长,俞鸿云在战争中表现堪称出色,也只不过赢得一个终身贵族从男爵爵位。

从内心中

他希望欧洲地区有战争才好,利比亚也行,这样就有机会建功立业,封妻萌子,光大门楣了。

可惜,如今的欧洲歌舞升平,马放南山。

19年那阵子

波俄战争爆发,那时候可把俞鸿云激动坏了,第2集团军上上下下翘首以盼,摩拳擦掌的准备干预。

只要帝国一声令下,第2集团军必然像出笼的猛虎一般扑向敌人,逮谁灭谁……

可惜,等了个寂寞。

80多万波兰军队呼啦啦的从乌克兰平原上推过,占领了明斯克, 占领的基辅,气势汹汹的向莫斯科掩杀过去。

等到苏俄军队击退了大股白俄叛军,集中力量又将波兰军队杀的丢盔弃甲,100多万军队“呼啦啦”的从乌克兰平原上推过,一直杀到华沙城下。

从始至终

俄波两国军队都谨慎的保持着与克里米亚共和国的距离,最近的距离边界线也有50公里以上,压根也不给发飙的机会。

他们就是再傻也知道,军队战斗力距离德国人差了老远,更别提威震世界的大洋帝国铁甲雄师,那是把德国军队都打得屁滚尿流的强大存在,绝对招惹不得。

第2集团军距离战争最近的一次机会,就这么眼睁睁的溜走了。

全军从上到下都大感惋惜,但却毫无办法,更没有人敢动歪心思。

大洋帝国皇家陆军没有“下克上”的传统,一旦出现军队擅启边衅的情况,那么有一大堆军官要人头滚滚。

举凡知情不报者,盲从者皆杀无赦。

主使者及参与图谋的一众军官,皆杀无赦,剥夺一切荣誉,贵族封号,家族子弟永不录用。

所以,即便有少数军官脑袋发热,也有没有其他人敢于起哄跟随,干系实在太大了。

()

第128章一连串组合拳第875章固海计划第466章汽车与铁牛350第276章几万吨的贺礼第1024章专心内政第86章一首歌曲的力量第774章潜在力量第57章奇货可居第698章一脚踏进坑里第628章南北战争爆发第1043章地标性工程第699章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第1120章赴欧第383章柏林会议第249章布里斯班河隧道第277章世界牌桌第1062章宣战第1043章地标性工程第187章喜讯第546章深夜魅影第793章安心种田第1061章芍药花号事件第894章潜艇和西雅图第392章得哭死第885章剪刀杀第564章野兔成灾第797章惊闻第636章犬牙交错第381章矿石运输瓶颈第390章官运亨通第527章土著叛乱第721章总督的焦虑第695章刘公岛第388章考察军官第230章墨西哥餐厅第579章开战第1084章来信第874章一波肥第92章雏鹰计划第154章新型火炮的困扰第1082章盘点新的十大城市第735章撕破脸第895章各方在行动第396章建设家乡第801章暴起发难第957章军事战略第870章巴尔干火药桶第646章磨洋工第532章侵蚀第649章三根硬骨头第233章警钟响起第901章野心勃勃的“C”计划第294章南行列车(六)第437章大半年过去了第257章泗水港困局第381章矿石运输瓶颈第353章背锅侠第81章红河谷子爵第738章国力竞争第50章来自故乡的亲人第216章吊靴鬼第1126章遗憾第714章1896年第335章第124章技术合作第52章万家生佛第293章南行列车(五)第660章武王第82章漏风的篱笆第290章南行列车(二)第740章饭要一口口吃第927章进馋第947章开启谈判进程第575章边境摩擦第97章翁婿第431章尘埃落定第466章汽车与铁牛350第204章一把梭哈第612章抢装备第744章科学没有国界第787章要不要发展潜艇?第60章摊牌第657章噩耗传来第343章杂草一样的土著第1134章三年后第379章澳洲人口分布新格局第23章酒馆交锋第927章进馋第281章功亏一篑第292章南行列车(四)第305章不满声音第756章世纪末的躁动第232章登陆幸运海湾第34章奥克兰见闻第360章矛盾第739章送上门的麻烦第409章人兔大战第859章《布里斯班》条约第1149章唐族第682章形势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