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古怪的军令

莫名其妙的一条命令,实在是太奇怪了。

从大局上来说,西南方面的绝对领导无疑是王全斌,从小局上来说,新军的直属领导也应该是崔彦进,就算单纯从他个人来说,他的领导也应该是监军王仁詹啊。

卢多逊按说应该是秦州的权知州赵光美的领导才对啊,当然,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赵光美能给卢多逊脸才怪呢。

隐隐的孙悦就觉得哪好像不太对,但是好像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等孙悦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回到秦州之后,韩崇训二话没说直接就把他给放倒了,这可怜的孩子,明明说好了是三兄弟一起闯天下,结果就剩他一个人孤军奋战,关键那俩还立下了大功。

明明走之前说好了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回来,结果再回来时已经将近小半年。

若不是李沆勉强算是得力,不但做好了本质工作帮赵光美做好了秦州的政务,还帮着他参赞了不少的军务,他都快被军改这点破事儿给逼疯了。

孙悦笑着解释道:“我这不也是帮着新军开拓业务么,军委在关中一代足足批了六个水泥厂,需要用工数万人,你这军改工作不是好办多了?”

“呵呵,你们俩在西北吃肉,好家伙现在都拿你们跟班超裴矩相提并论了,结果连跟骨头都没给我留,合着还得谢谢你们喽?”

“嘻嘻,别生气么训哥儿,那河西走廊上的事儿都是虚的,后蜀的战功多实在呀,这才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呢,我跟你保证,伐蜀有功我不跟你抢了还不行。”

韩崇训无语地看着他:“我是指挥使,你是都监,一根绳上的蚂蚱,你告诉告诉我什么功劳不是咱们俩一块分。”

“哈哈,这个……外边的天,是真蓝啊,对了训哥儿,我给你带礼物了,我媳妇不是骑走你一匹青海骢么,你看看我给你带什么了,上好的青海骢二十匹,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你的亲随的,至于你,嘿嘿,传说中的汗血宝马,送你了,够诚意了吧,归义军给朝廷的,一共就三匹,两匹进京,一匹给你送来了,消气没?”

“你给我滚一边去,少转移话题,三大王呢?他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不知道,他可能还得浪一段时间。”

韩崇训无语地道:“你们俩还能不能分得清哪头轻哪头沉了,啊?下个月崔帅就要率军过来了,就作为前军先锋驻扎在秦州,结果咱们秦州的知州却没了,到时候谁招待?人家跟我老子是平级的,三大王不在还怎么镇得住场面?失礼不失礼?”

孙悦无所谓地笑道:“他要是挑理就让他有本事去找三大王去啊,跟咱有什么关系,咱一当小兵的,服从命令听指挥,让干啥干啥呗。”

韩崇训苦笑一声道:“正要跟你说这个呢,你说,咱听谁的命令?”

“啥意思?”

“咱这新军,三千多是咱自己的老班底,从京中跟咱带出来的,剩下的将近七八千人都是原来的忠武军整编的,到时候崔帅来了,万一他跟王老将军有什么地方冲突了,咱到底听谁的?原来三大王在,咱们是想听谁的听谁的,本来咱也是殿前司,算是身份特殊,谁也不太指使得动,多少还能有一定的自主权,可现在没了三大王,咱特么就是俩婆婆中间的那个儿媳妇呀!”

孙悦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一块,一时间也是没了主意,问道:“你爹没给你写封信,给个指导思想啥的?”

“写了,我爹啥都没说,就让我听你的。”

孙悦也没了主意,只好道:“走一步看一步吧,崔帅和王老将军也未必就会不和,真要有什么矛盾,尽量不去掺和就是,实在不行,那就大事上听王老将军的,小事上听崔帅的。”

“那,卢多逊呢?”

“啊?”

“转运使卢多逊,圣旨里特别写了一条说让你归卢多逊节制。”

“你是说,他会和两位将军的意见相左?他凭什么?区区一个文官,连枢密院的编制都没有,凭什么在这种国战上指手画脚?他不就是负责运粮运补给的么。”

“他如果真的只负责运送补给,特意加的这一条还有什么意思呢?唉,反正我是懵了,打个仗而已,咱头上仨领导,如果王仁詹跟王老将军再闹出点什么事儿来那就是四个,我特么脑子都大了。”

孙悦也没强到哪去,前世看史书的时候就光看个热闹了,设身处地在其中才知道事情有多复杂。

按说这种军事行动中掺杂政治势力乃是大忌,可是这世上,哪又来的跟政治无关的军事呢?

四个领导中,崔彦进和王全斌分别代表着禁军大佬和地方半军阀,都是老大中的老大,这没什么可说的,而王仁詹的背后则应该就是代表着赵普了,那赵普的对手么,自然就是赵光义了。

谁不知道,卢多逊现在是赵光义的头号马前卒,按说这种军事上的事儿,应该没有赵光义说话的份的啊,可人家不但来了,还拥有节制自己的权利,这未免太诡异了些。

所以眼下这局面,要么就是赵匡胤老糊涂了,乱派人,要么就是,这其中有什么东西他不知道,而且是足以影响此战胜负走向的大变数。

孙悦对此是百思不得其解。

结果仅仅几天之后,他就再不用思了,因为,转运使卢多逊,居然亲自屈尊降贵,跑到他们秦州来了,没等孙悦他们摆下酒宴给他接风洗尘,这位转运使大人一张口,一条啼笑皆非的命令把他们都给整懵了。

令,秦州都监孙悦,带两千人,随他去金州,征调民夫?押送粮草?

韩崇训仗着自己有个当殿帅的老爹当场都摔杯子了,怎么个意思啊这是,拿我们当三线部队用呢?拿我们当厢军用呢?老子是精锐好不,老子是要打前锋的啊!

当天晚上,他们的新军答应就炸了,在后方押运粮草固然安全,说实在的那剑门关如果真要去爬,那根本就不是人打的仗,可是他们是精锐啊,精锐自然有精锐的脾气,往好了说那叫荣誉,往实际里说那就是战功、就是金银财宝,先锋固然危险,但事后先锋赚的也多,他们的这些新军中,原来从开封来的,那都是殿前司的精锐,后来在秦州本地政变的,那也是忠武军的精锐,天生就应该是要打先锋的。

于是当天晚上,卢多逊住的地方就被围住了,大有今天不给个合理说法,丫就弄死你的意思。

第一百章 出手(终)第四百二十三章 剑指南唐第一百六十四章 跟李处耘赌命!第八十四章 面试第四十二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五百零九章 所谓女强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势如破竹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中大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收获第三百四十七章 国之重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剑指南唐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服也得憋着第十三章 莫道读书无用处第五百零一章 头疼第三百三十五章 谈判第五百七十章 死的不利索第四十七章 同去同去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创意的少年第四百四十六章 机锋第五百二十三章 坑娃的爹第四百八十四章 贼特么彪第三百章 无法拒绝的催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孙悦训话(上)第七十四章 宰相也有年少时第五十一章 雅贿第五百四十三章 求助第五百三十一章 得势猖狂第三百零七章 第二次翻脸第四百四十三章 影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孙悦的狠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罚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客说两句第二百零七章 孙悦的建议第四百八十二章 失控第五百二十一章 窃权私分第五百三十章 捷报第四百五十七章 辽军南下第三百零八章 符彦卿来访第五百五十一章 孙悦的条件第八十三章 原则(加更二)第四十二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危险的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你怎么不戴帽子呢?第五十四章 开业前的琐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扫黄第五百六十一章 你怎么不戴帽子呢?第二百二十八章 拒绝情怀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招喜欢第四十一章 见面礼第三百四十六章 曹彬来访第二十章 一盆冷水第六十一章 嵩阳书院第五百七十四章 低龄化朝争第四百六十四章 叫阵第四百六十九章 军中矛盾第四百五九章 互相帮衬第四百一十八章 扫黄第一百六十二章 孙悦的软弱第一百五十八章 独立行动第三百三十一章 请和第三百五十六章 民乱第四百二十四章 扬帆起航第五把一十二章 官僚第六十六章 杜太后的交代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好惹的慕容嫣第一百七十八章 女魔王第三十八章 旗楼赛诗第一百一十五章 调动第三百零五章 杯酒再释兵权第五百一十九章 双簧第二十四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魁刘欣第四百七十五章 将计就计第一百二十七章 御史台还去不?第一百四十一章 小悦哥要上战场第四百八十八章 僵持战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古怪的军令第四百八十八章 僵持战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妇联第二百九十七章 细思极恐第一百章 出手(终)第六十六章 杜太后的交代第三百八十八章 众怒难犯第四百四十七章 赵光义的招第一百八十六章 谁才是大宋的对手第四十九章 慕容兄弟第八章 与赵匡胤的初相见第六十七章 滑板俱乐部第四百七十九章 死得其所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子要开大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石三鸟之计第七章 上元夜第三百六十二章 有女折氏第一百二十九章 手续费第四百二十六章 敬酒风波第九十四章 准备动手第三百八十二章 忠孝两难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帝也敢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