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赵光义的招

孙悦等一众燕王党是在当天晚得知消息的,说是赵光义有意想让吕端来临时干一阵权知河-南府,这是一个较麻烦的事。

一般小鱼小虾,以他们如今的势力和能力大可以动之以威,可吕端却不同,只是人家一个参知政事干的好好的,你桄榔一脚给踢开,降职成一个知府,人家能乐意么?

洛阳再怎么特殊,权知河-南府也只是一个知府而已啊。很明显,这是在梳理政事堂了,这其几分是赵光义的意见,几分是赵普的意见,还真不太好说。

别看孙悦之前放嘴炮放的挺凶,真到了份他真的敢弄死吕端么?也许是真的敢的,但却要赵廷美同意才行,否则很容易变成了孙家父子揽权了。

太祖曾经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只希望这次他真的不会糊涂吧。

按照孙悦自己的分法,吕端应该是属于维稳派的,这个派别完全是按照孙悦的个人想法胡乱去区分的,不一定准。大致现如今的朝廷可以分成四派,势力最大的是这一支维稳派,典型是曹彬和吕端这种。

你说对赵光义忠心吧,谈不,可是他们却要全力维稳,使国家不至于分崩离析,使老百姓可以平平稳稳的渡过眼前的这道坎,继续过他们的太平日子,为了这个目的,他们将坚定不移的执行赵光义的统治。不过同样的,一旦有了一个势力赵光义更大的,足以取而代之的,改换门庭对他们来说似乎也不算什么负担。

除此之外最多的应该是观望派了,典型是石守信之流,是手里有点小兵,又没什么真正决定胜负的力量,对赵光义完全无感,想干点啥事又不敢,想静观局势之后再去做决定的,简单来说是不作为,既不忙着效忠也不急着捣乱。按照赵廷美的意思,他们这些燕王系其实也是较适合瓜分到这一波的。

还有一派则是完完全全的保皇派了,也是那些以前较忠于赵光义的人,如明面的卢多逊,以及不太好确定到底是不是的薛居正。

最后,还有一派不确定到底有没有,那是野心派,目前看来,也是符彦卿疑似是有一点这方面的意思,不过孙悦却觉得,他一个八十多岁时日无多的老头,应该不会那么da:n“te:ng,与其注意他都不如注意注意重揽大权的赵普。

所以站在赵廷美的角度来看的话,如果吕端可以听话的话,倒也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至少他真的可以对孙家父子进行一定的制衡,至于他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现在连孙悦也不太看得准了。

所以吕端这么个人物,一方面既能满足赵光义钳制赵廷美,一方面又能使赵廷美制衡孙家父子,两重属性,而且还因此让孙家不太敢对他怎么样,不得不说人家这一手玩的很高明。

当然,吕端这么大的官肯定也不是赵光义的牵线木偶,以后的洛阳会怎样,谁也看不清。

这还只是洛阳一城一地之变动,赵光义的手腕客观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甚至在这些政治斗争方面赵匡胤都要强出不少,这种帝王手段被他使了个淋漓尽致,于平稳愣是完成了他的翻云覆雨。

这样满朝的武百官在洛阳又待了两天,在燕王党的带领下参观游览了一下洛阳城,顺便给日后迁都的政治立场打打宣传,然后这么一哄而散了,并没出什么幺蛾子,虽然这段时间他们几乎天天都在串联。

日子似乎回到了应有的轨道,一过是两个多月,至少看去风平浪静,跟以前时区别并不算太大。

直到,在这暗流涌动的时局,勉强坐稳了位子的赵光义终于开始出大招了:科举。赵光义开始以一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手段,近乎暴力的开始破局了。

科举怎么能称得是破局的手段呢?呵呵,那要看你招多少人了。

唐朝时,一科科举通常也招十来个人,多的时候也很少超过三十,哪里出缺补哪里,而宋朝的赵匡胤时期,稍微扩编了一下,一科大概招四十人左右,从没超过一百。而赵光义,大笔一挥愣是录取了足足四百余人!

满朝武都傻了,朝廷一共才多少空缺啊!莫非这新官家有意修个什么旷世书,急缺笔杆子?结果赵光义的用法让人大跌眼镜,这一科录取的这么多人里,没几个浪费的,他居然全都委以重用!四百多人,全部!

怎么用的?很简单,扔到禁军里去,扔到边境重镇去,扔到洛阳去,扔到一切他掌握不太牢固的地方去,也不跟你们这些大佬们抢饭,让他们大量充斥那些六品七品的,看起来并不怎么重要的,但却是最基础的位置去。

我这个新官家没有军功,你们不服是吧,没问题,你们这帮骄兵悍将过战场不是了不起么?不是瞧不起我么?老子不跟你们玩了还不行么,老子摆弄那些读书人去,这帮蠢萌蠢萌的白纸总是绝对忠诚于我这个新官家的吧。

那些骄兵悍将凭什么跟我这个官家叫板啊,不是因为底下那些大头兵都听你们的么,可是任何军队里,也没听说过将军直接指挥小兵的吧?你不还是得靠那些层甚至低级军官么?我也不动那些你们的狗腿,我把这个阶层扩大一下不得了么。

类来说,好后世明明一个团里只有六个营,团长直接指挥六个营长是了,现在还是这六个营,我特么一口气给你塞三十二个营长,各自配合各自牵制,你指挥去吧,莫说造反了,打仗你能指挥的明白我都算你丫有本事,算因为不能服众而起不到分权的作用,恶心恶心你总是可以的吧。

宋朝三害的冗官是这么来的。

至于此举会不会降低军队的战斗力,那些新科进士会不会打仗,士兵的训练是不是会被耽误,这些重要么?好像是挺重要的,可跟江山的安稳起来,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拒绝情怀第一百九十章 始知英雄亦有雌(中)第九十四章 准备动手第七十二章 验讫第五百五十六章 聊点正事儿第四十四章 如此亲戚第三百零五章 杯酒再释兵权第二百八十八章 遭遇第一百零八章 固根(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赵廷美出的主意第一百八十章 火药的用途(补欠)第五百六十八章 但愿情谊依旧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再是好弟弟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还是杯酒释兵权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不咋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战神第六十九章 你到底是谁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方诸侯韩德让第三百二十九章 决胜之战(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话天下大势第六十二章 初会吕蒙正第三百六十九章 澶渊之盟第一百九十九章 孙春明之能第四百零五章 震荡第四百二十二章 权谋第四百章 这真不是托书有微修,抱歉请原谅第三百世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招喜欢第一百六十四章 跟李处耘赌命!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顺第四百八十六章 会师第五十三章 滑板车第一百二十二章 成婚第九十六章 出手(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心中有气第一百六十六章 揭盅第二百二十章 让孙悦再考一遍第二百九十四章 憋屈的王全斌第四百五十四章 再见李继隆第三百七十三章 韩德让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三章 超级大生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真不会医术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割袍断义第四百零六章 故人来投第五百零六章 炸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套路第四百五九章 互相帮衬第一百八十五章 老子也有孝顺徒弟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著书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再是好弟弟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喧宾夺主第三百五十五章 刀已磨好第九十九章 出手(我还下)第四百零四章 贼船第三十一章 曹妮儿要上学第一百二十四章 父慈子孝第三百八十九章 厌烦第三百三十七章 善后第二十章 一盆冷水第四十一章 见面礼第八十七章 崩溃(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送钱的和尚第一百五十五章 执法队第五百六十一章 你怎么不戴帽子呢?第五百零四章 举荐第五十七章 后周三相第二百九十八章 世界观崩塌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孙都监第二百一十四章 狼与狗第三百五十五章 刀已磨好第三百零八章 符彦卿来访第五百六十九章 造反第三百四十七章 国之重器第五十二章 入股(书单加更)第三百零五章 杯酒再释兵权第八十章 飘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子要开大第五百二十章 曹彬妥协第四百零七章 赵光美的成长第四百七十四章 身陷重围第二百九十七章 细思极恐第三十七章 青楼女子第三百零二章 杀得好第三百零四章 外包服务第一百五十六章 怼第一百二十四章 父慈子孝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顺第二百二十九章 孙悦的提议第七十七章 大事件第三百九十六章 赵光义的力量第三百七十四章 魅力第五百七十五章 初见端倪第一百九十一章 始知英雄也有雌(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执法队第四十四章 如此亲戚第五百七十四章 低龄化朝争第一百零一章 物伤其类第四百零三章 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