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地之主

天下人的共识,孙悦和孙春明父子,实在是一朵葩。 孙悦索性破罐子破摔,跟自己亲爹也开始讲条件了,孙春明收到回信的时候,简直是哭笑不得。

朝风云波谲云诡,不管是曹彬也好,孙春明也好,谁也不敢让崔彦进留下,这俩人是一定要将此人踢出来的。

至于任韩崇训为防御使,说实话还真是有一点难度,这已经是武人除节度使之外的最高职位了,论资历论功劳他着实还是差点意思,当然,凭曹彬和孙春明的本事不至于没法安排,只是这事儿终究还是曹彬的话语权大些,韩崇训又是尽人皆知的孙悦派,这双簧还唱不唱了?

但是孙悦不管,他在河-北已经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决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不稳定性。至于会不会让人猜出孙曹之间的双簧,重要么?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收了曹彬之后,谁还能管得了他们?谁还敢管他们?

不得不说,孙悦现如今的想法,是越来越霸道了,崔彦进如果懂事儿,那好好合作,如果不懂事儿,那干脆架空他,他有这个底气。

经过了这几个月的发展,如今的蓟州城,早已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纺织厂的出现,让蓟州城繁忙的势头直追洛阳,最关键的是,这是绝对意义的买方市场,纺织厂暂时的产能还不足以消耗整个契丹的羊毛,所以,买谁的不买谁的,完全都是慕容嫣说了算。

所以各部落的头领们,为了让慕容嫣能买自己的羊毛,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拼命的往自家货物夹带私货,如马匹、兽筋、兽皮等物,反正慕容嫣收购的价格也公道,因为各家的羊毛质量实在是差不多,最后买谁的羊毛居然全凭私货的数量多少而决定。

孙悦可是吃够了兽筋不够的苦头了,丝绸怕冷兽筋怕水,天冷可下雨好掌握多了。年年契丹都逼着你冬天打仗,你能有什么办法?这下他终于也有足够的兽筋了,压根没犹豫,直接把整个天雄军的弓全都给换了。

耶律贤也不是没想过集收缴,统一贩卖,然而一来他们契丹还没那么高的集权,此举难免会惹来众怒,二来,人家掌控价格,愣是把走私的价提的官卖高出了一倍。

至于仿制珍妮纺纱机,耶律贤压根没想过,大宋和契丹之间手工业的差距,他们养马的差距还大。

牧民们因为贩卖羊毛,得到了大量的大宋货币,而这大量的大宋货币自然要在蓟州城购买大量的大宋商品,这也使得蓟州的边贸飞速增长的同时,使大辽牧民开始接受大宋货币。

目前,大辽内部基本已经开始接受银元货币了,不同于历史契丹对宋钱的需求使大宋陷入银荒,此时的大宋货币可是以钱庄为依托的半信用货币。

如果这样的情况再持续下去,用不了几年时间,孙悦能控制契丹经济了。

当然,契丹经济大体还是脆弱而原始的,不可能像后世的美帝一样,光凭印美元折腾的全世界没脾气,然而除此之外,另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却是更让大辽内部急的火眉毛。

人口。

燕云十六州毕竟才割让不久,耶律贤台的时间也并不长,胡汉矛盾也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多数的汉人,对原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向往的。

而蓟州的繁华使得它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生活在此地的百姓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于是大量的汉人开始携家带口的,从四面八方往蓟州及其周边迁移。尤其是这些人的商人,他们既了解契丹,又了解汉人,往往在边贸赚了大钱的都是这些人。孙悦为了吸收这些人口当然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之还给出了免税、送粮、送钱、甚至送媳妇等阴招。

契丹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否则若幽州一带的汉人都走光了,他们拿个空的幽州城又有什么用?所以万不得已之下,没脑子的契丹人最终还是用了老办法:杀。

这一杀,直接把耶律贤台几年来所有的亲汉政策给废了,本来稍有平息的胡汉矛盾空前的尖锐了起来,幽州百姓一个个的又一次开始南望王师,得知消息的耶律贤当场吐出了一口老血,晕倒了。

耶律休哥甚至都想重新开战逼孙悦关掉纺织厂了,毕竟战端一开不管谁输谁赢,对民生的打击都是巨大的,然而当他亲自溜达一圈,看了逐州城巨大的棱堡之后,终究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灰溜溜地走了。

“宋恒强,辽恒弱,此消彼长,幽州难保。”

耶律休哥直接给耶律贤写道:要么现在开干,打个大的,虽然胜算渺茫,但好歹也还算有希望,要么,那干脆放弃幽州,退守古北口,从此以后甘愿给宋人做小,因为越拖,肯定越打不过了。

据说,耶律贤收到这封信之后不久病倒了,而不管是毫无理由的退守古北口,还是打一场基本没啥把握的大仗,似乎他都没法去选。

至于一手干成这么大事儿的孙悦,被当地百姓们安了个亲切的外号:北地之主。而且不管是天雄军下下的军将,还是燕云十六州的各地知府,无论辽汉,都觉得这个称呼贴切,连韩匡嗣给孙悦写的信,开篇都是北地之主亲启。

孙悦自然也觉得这么称呼有点不太好,这不是逼着朝廷封自己当异姓王么?这不成了乱臣贼子了么?

于是孙悦安排了笔杆子写了封折子递去,站在河-北百姓的立场希望孙悦可以加封河-北王。旨意倒是没收到,却收到了孙春明的一通大骂,意思是他把折子扣下了,以后这种事儿不许再提,别瞎嘚瑟,这么高调是想当袁绍么?

这些都是正常公事,爷俩嬉笑怒骂之间把国事给商量的差不多了,以他们如今的身份低位,公事还真没什么需要耗费心力的了,反倒是私事儿,公事还要烦人。

如今慕容嫣已经七个月的身孕了,孙春明居然又旧事重提,希望他把大孙子给送回家来给他玩,弄的孙悦很是郁闷。

第一百一十九章 洛阳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谲云诡第一百三十七章 孙春明骂脏话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好惹的慕容嫣第七十三章 义结金兰第三百五十五章 刀已磨好第四百五九章 互相帮衬第四百七十三章 因果律武器李继隆第八十章 飘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青云路第五十一章 雅贿第三百世十九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吻定情第五百一十章 硬闯白虎帐第一百六十三章 赵宋百年天下,必赖此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苟利国家生死已,*******第一百五十二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十六章 怀璧其罪第二十章 一盆冷水第四百八十七章 心中有气第五百零一章 头疼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六十二章 初会吕蒙正第一百五十五章 执法队第三百零六章 如此二货第一百五十三章 慕容延钊之殇第三百章 无法拒绝的催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裂痕第一百九十三章 朝中风暴第二百八十四章 打太极的大佬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袭第四百一十八章 扫黄第五百五十九章 广阳王孙悦第三百二十九章 决胜之战(下)第三百零三章 想飞第一百三十六章 谁在阴我第十六章 怀璧其罪第一百六十一章 孙悦的狠第五百二十九章 同志们辛苦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军中起谣言第四百三十八章 孙悦的套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双簧第九十三章 将门有虎女第一百九十四章 赵德昭相邀第四百六十四章 叫阵第二百一十章 摔不摔第一百六十六章 揭盅第四百四十章 变天第一百七十二章 杀李处耘的办法(欠更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请和第三百四十章 把他们父子踢出去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招喜欢第四百二十六章 敬酒风波第一百零五章 所谓师徒第五百六十四章 著书第三百九十二章 罪魁祸首第二百八十五章 止戈为武第一百八十六章 谁才是大宋的对手第八十三章 原则(加更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憋屈的王全斌第一百八十章 火药的用途(补欠)第二十六章 相扑第十七章 义气第一百五十二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二百八十六章 先锋中的先锋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子要开大第四百三十二章 孙家家学?第三百三十八章 暗涌第二百零九章 初临夏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裂痕第三百五十章 正副运河使第二百九十八章 世界观崩塌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内讧第四百七十九章 死得其所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套第九章 铁扳指第一百五十一章 奇袭第一章 父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恩将仇报第三百八十七章 外室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送一功第五百零七章 失态的慕容嫣第一百零八章 固根(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章 这真不是托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真不会医术啊第四百零七章 赵光美的成长第四百四十一章 分道扬镳第二百一十六章 朝堂上的争吵(下)第一百七十章 赵匡胤请客第二百九十章 白袍第一百八十一章 难产第三百三十一章 请和第五十二章 入股(书单加更)第四百三十七章 单刀赴会第四章 太平第一百零六章 陪侍第四百零三章 大动作第一百三十章 开封府中二三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如此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