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初会吕蒙正

下山的时候,孙悦对这个书院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敬畏之心了,整个人都是爬在黑四娘背被驮着下去的。

多方打听,终于来到了吕蒙正所在的村子。

“您好,请问这是吕蒙正的家么?”

屋里,一个大约三十多岁年纪,正在做针线活的妇女,笑容满面地抬起了头,只是一看孙悦和曹军的年纪,不由诧异地道:“你们是……”

孙悦笑笑道:“我们是他的朋友,找他有点事。”

妇人暗暗怪,毕竟孙悦和曹军的年龄太小了些,至于黑四姐,妇人倒是颇有眼力,认得出大小王。

“大郎他下地干活去了,我这唤他回来,快坐吧,快坐,家没什么茶水招待,来,吃个寒瓜吧,可甜了,自己家种的。”

说着,这妇人便从井水提了一个西瓜来,黑四姐在孙悦的眼神示意下也赶忙过去帮忙,不一会切开,咬一口透心的凉爽。

毫无疑问,妇人便是吕蒙正的母亲了,孙悦边吃西瓜,一边注意到这吕蒙正家的书桌摆放着两本经书,分别是孝经和论语,不由得笑了笑。

不一会,吕蒙正回来,身只穿了一身短褂,却已经被汗给湿透了,脚还有许多黄泥,看去颇为狼狈,不复当初元灯会见到时那么潇洒,但孙悦却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厮尽管已经这么狼狈了,却依然还是那么帅。

“是你们?”

“吕兄居然还记得我们?”

“记得,我这人脑子好,见过一面不会忘,是曹姑娘让你们来的?”

一边说着,吕蒙正一边从水缸里滔了一碗凉水,咕咚咚灌进了肚,对桌子切开的冰凉西瓜仿佛没看见一般。

“娘,天热,您先到里屋休息一下吧,我招待一下我两个朋友。”

吕母略有深意地看了孙悦和曹军一眼,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回避了。

孙悦瞅着桌的孝经笑道:“我听我阿姊说,吕兄有状元之才,怎么看孝经了?可是要考今年的童举?”

童举所考的六经,毕竟和九经不同,相对来说更注重孝经和论语,至于春秋礼记之类的反而要求的不高,毕竟不是明经,但这东西进士却是不考的,故而孙悦才会有此一问。

“是啊,临阵抱佛脚,突击一下,倒是让孙兄弟见笑了。”

“不知吕兄今年……”

吕蒙正坦然道:“啊,过了年刚好十五,算是擦个边吧,家里贫苦,全靠孤母看顾,举可以得二十匹绢,这对你们来说可能算不得什么,对我来说,却很重要了,听曹姑娘说,孙兄弟也是要考今年的童举的?”

“不错,倒是与吕兄有缘。”

吕蒙正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黑四姐手的花灯,道:“是曹姑娘让你把灯换回来的?”

孙悦点了点头,“不错。”

吕蒙正没说什么,只是很自然地将花灯接了过来,道:“也好。”

孙悦还没说什么,曹军却不干了,这两天他练武练的火气正旺,一拍桌子怒道:“你这书生,好没道理,我阿姊整日在家哭哭啼啼,你却如此绝情,当我们家没人不成?”

吕蒙正闻言叹息一声,从家的角落里也翻出一盏灯来,正是五色琉璃灯,放到桌道:“五彩琉璃,淡白石玉,不配啊,两位兄弟还请将这灯,还回去吧。”

孙悦疑惑道:“不是说,卖了么?”

吕蒙正苦笑道:“田舍乡民,见识浅薄,不识宝物,只卖了三贯多一点,买了些书,本打算等了童举去提亲事的,前段时日才知这灯的珍贵,又给赎回来了,辜负了曹姑娘的一番心意,实在惭愧。”

孙悦将琉璃灯拿起来,瞅着它转了两圈,笑了笑道:“恕我直言,以吕兄的家境,便是三贯钱,也不是一个小数吧,说实话,我今天只是来送灯的,可没想过会再拿一盏灯回去”。

“孙兄弟说这话,却是小瞧了我了,我与曹姑娘发乎情止乎礼,她倒是也拿过些钱过来,我却是没有收过的。”

孙悦点了点头,将琉璃灯交给黑四姐,道:“也好,那我们便回去了,不过吕兄你说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不知是真还是假?”

吕蒙正一愣,点了点头道:“这倒是真的。”

“若吕兄真有如此本事的话,我倒是有一位老师,奉官家之命正在编写唐会要,身边倒是缺一服侍的童子,我看吕兄一表人才,若是有意,我倒是可以帮忙引荐一下。”

吕蒙正大惊,连忙郑重问道:“敢问令师是……”

“司空,王溥。”

“啊!孙兄弟居然是王相公的高足?”

“吕兄,我看你身居陋室,却有凌云之志,将来科举高不过早晚之事,若是到了那时我阿姊尚未婚配,不知……”

吕蒙正郑重道:“自然是非君不娶。”

孙悦笑了笑道:“那你可得抓点紧了。”

………………

出了门,曹军不解地问道:“悦哥儿,咱这次来,不是帮阿姊说和的么?怎么还让你给说分了?若是看不他,又何必介绍王相公与他?”

孙悦看了眼那盏五彩琉璃灯,叹息了声道:“他说的没错,五彩琉璃,清白石玉,不配啊。”

曹军道:“我不明白,咱家又不图他的钱,你不是说他有才么?”

孙悦笑着摸了摸曹军的头道:“等你大一些,明白了。”

说着,孙悦吩咐黑四娘道:“走吧,回家。”

心道,吕蒙正,有点意思。

其实这次来,孙悦是真的打算说和他们俩的,但之前他一直以为吕蒙正是在嵩阳书院读书的,那样的话便是家境差一点也不要紧,可来了才发现,这差距实在是有点太大了,除非他愿意入赘,否则俩人的事根本没戏,吕蒙正会入赘么?很显然,不会。

哪怕是千年以后,家世,都是一个逃不过去的槛,稍微成熟一点的女性也不会去找一个凤凰男,何况是这封建社会呢?感情的世界里,最痛苦的是配不起三个字,两个人都痛苦,与其纠缠,不如断个干净,说实话,这吕蒙正表现的,自己想象成熟得多。

关于吕蒙正的家世,孙悦倒是有一点印象,应该说,他并不是天生的贫苦人家,否则也没机会读书识字了,他的生父应该是有一点小钱的,幼年时的吕蒙正应该也是读过书的,只是他们家发生了一件较葩的事:宠妾灭妻。

封建社会,小三位可是一闻,年少的吕蒙正从此便跟着母亲生活,至于之后的事,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流传的版本却很多,有说他是在尼姑庵长大的,因为日日看佛经,所以才开了窍,也有说是因为他有一次失足落水被神仙给救了,从此传了他一身神通的,反正都是些不靠谱的说法。

不过如今看来,这吕蒙正还真有点凿壁借光的意思,起码这一身志气是不输旁人的,他肯定不会怀疑这吕蒙正的才学,要知道,吕蒙正历史可是状元及第,而且东华门唱名的时候,应该只有三十出头,这在进士里已经算是年轻的了。

将他推荐给王溥,算是在他们俩之间留下一活扣吧,这厮靠旁听都能听出个状元,若是能得王溥教导,万一人家二十多混出来了呢?到时候俩人也未必是彻底没戏。

第四百二十三章 剑指南唐第四百七十四章 身陷重围第三百零六章 如此二货第二百章 父子双投第三百五十九章 处置孙悦第一百二十五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五百三十二章 韩德让的艰巨任务第一百五十七章 惊喜(书单欠更一)第八十章 飘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作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敬酒风波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吻定情第二百零一章 父子 冲突第二百二十二章 为了爱情第五十章 魏仁浦第五百三十一章 得势猖狂第五百五十五章 尴尬第四百零一章 突然一棒子第一百六十七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零四章 外包服务第五百六十七章 王者归来第四百六十一章 夜袭第十五章 老方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顺第五百五十九章 广阳王孙悦第四十五章 事端书有微修,抱歉请原谅第五百一十九章 双簧第二百二十章 让孙悦再考一遍第六十六章 杜太后的交代第五百一十章 硬闯白虎帐第三百世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尘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赵光义的招第八十章 飘了第四百九十章 决战第四百六十七章 捉迷藏第五十一章 雅贿第八十一章 石守信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套第二十四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三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五百四十四章 赵廷美出的主意第二百八十六章 先锋中的先锋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创意的少年第四百八十八章 僵持战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魅力第四十三章 灯谜第三百四十六章 曹彬来访第三百九十章 回家第五把四十六章 家长里短和国家大事第九十七章 出手(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青云路第二百三十一章 准备就绪第五把四十五章 老夫老妻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私两便第四百九十九章 政治游戏第二百二十四章 凉州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奇袭第八十三章 原则(加更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手续费第八十八章 崩溃(中)第三百七十章 跟你要个奴隶第四百九十五章 被针对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请罪书(书单欠更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曹军的天赋第四十五章 事端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南府尹第七十五章 来气第十八章 死中求活之法第七十六章 玉清仙师第三百二十七章 对不起,先知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第五百四十四章 赵廷美出的主意第一百二十章 家务事第四百二十章 赵普来了第四百零二章 一激动就乱说话第四百四十六章 机锋第一百五十四章 刺客第一百三十八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章 父子双投第八十二章 又有分歧第五百二十三章 坑娃的爹第三百六十四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一十三章 妇联第五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君主立宪第一百九十四章 赵德昭相邀第三百四十章 把他们父子踢出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朝中风暴第五十一章 雅贿第四百零二章 一激动就乱说话第九十章 崩溃(终)加更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创意的少年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罚第五百五十六章 聊点正事儿第六十三章 无力第七十八章 神童第五百五十五章 尴尬第一百八十九章 始知英雄亦有雌(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人走茶凉第四百一十八章 扫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