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回 且看我来投箭

宋演被他一激,不想在庾小姐面前露怯,只得应道:“如此只得从命。”于是起身上前接了竹箭,对三人抱拳施一礼。

在厅中挽起衣袖,也不多说废话,只轻抖手腕一箭投出。众人眼前一闪,只见竹箭击中壶口后沿,未入壶又急速弹回,飞回宋演手中。

宋演再次抖腕投出,正中壶耳,又疾速反弹回来。如此反复接箭投出,或击中左耳,或击中前沿口,或击中后沿口,或击中右耳,每次都能弹回手中。他双脚不动,身躯不晃,单用一只手来回接箭投箭。

众人看得瞠目结舌,直到宋演返骁五十余次,才轰然喝彩,赞佩不已。

却看宋演右手才投出一箭,左手快速再抽一只竹箭,待右手接到反骁之箭,双手齐挥,口中喝一声“着”。

只见两只箭各挂一壶耳,一箭首前尾后谓之豹尾,一箭首后尾前称之龙首。

宋演笑道:“献丑献丑。”拍拍手自回去落座。

杨谧啧啧赞道:“昌明兄果然好箭法!令人大开眼界。以前但见书中记载,汉武帝刘彻时郭舍人可一箭百余反,尚未能全信。今日方知世上有能人。尤其这龙首豹尾二只倚箭,不但技法精绝,更兼寓意佳妙。好!好!好!”

杨卓君也叹道:“人外有人!宋兄令小女子叹为观止!”庾氏兄妹亦各赞誉有加。

宋演举盏开怀笑道:“雕虫小技何足挂齿!诸位公子谬赞了!宋演愧不敢当!”众人又饮一盏,提议分对弹棋。

杨卓君提出要与宋演捉对,实欲报一箭之仇。

杨谧却安排卓君与元德为对,宋演与文倩相敌,自己来作督官。理由是庾氏兄妹为客,不便兄妹相残。

而轮到陆英时,他笑着推辞不擅长此事,众人也不勉强。

于是几位贵介公子女郎摆下两副局棋,分坐两边。宋演对文倩,二人相对一礼,会心微笑。

宋演低头看那石局棋盘,但见:局则荆山妙璞,发藻扬晖,丰腹高隆,庳根四颓,平如砥砺,滑若柔荑。棋则玄木北干,素树西枝,洪纤若一,修短无差。

这弹棋之戏始自深宫,磨石为棋盘,四方之形,中间隆起,四角低,盘面光滑,称作局。棋子以树木制成,每方六枚,共十二子。对弹之时以弹入对方圆洞多者为胜。

宋演草莽之人,于这高门雅技实不擅长。每弹之时,或用力太过而棋子堕地,或谨慎小心而弹不中棋子。不多时,石局上已剩不下一二枚棋子。

反观文倩颇精此道,葱指轻动,或拨或撇,轻描淡写之间,棋子纷纷入洞。

宋演朗声笑道:“女公子棋高妙手,宋演实难抵敌。这就认输了罢!”

文倩掩唇微笑,望着宋演道:“公子承让了。”

二人既已分出胜负,便转而观战杨卓君与庾封之对弹。但见二人驱子布阵,互为拦阻。十二棋子阵若星斗之列,动若流电之光。一时批驳散乱,一时奋振唐唐。

终局之时,棋子剩下单枚,一局结束,竟是杨卓君六子全入洞,庾元德尚余下一子。

卓君笑意盈盈望向众人,杨谧笑道:“元德,这一局在下不偏不倚,断定舍妹为胜!元德没有异议吧?”

庾封之起身笑答道:“令妹技高一筹,在下当然甘拜下风!”

众人各自欢笑,又回座举杯畅饮。命人撤去箭壶棋局,重奏歌乐,不胜和乐之景。时至正午,杨谧又命人奉上午膳,几人用膳毕,庾氏兄妹在园中略赏了一阵景,

即告辞而去。

陆英兴致缺缺,仿佛满怀心事,也早已告辞离去。

杨谧留下宋演独处,二人来至外书房。杨谧对宋演道:“昌明兄,今日相邀,不单为饮酒游戏,尚有一正事相托。不知昌明兄可愿助我?”

宋演笑道:“杨公子莫要寻我开心。宋演一介寒士,有何能助公子之处!莫不是有什么仇人,要我去刺杀不成?或者有哪家公子与你争风吃醋,要宋某去打他一顿?”

杨谧摆手道:“昌明兄,不是玩笑。真的是正事,国家大事!在下不敢轻慢,昌明兄愿为国效力否?”

宋演见他说的严肃,心下狐疑,但说为国效力,自是求之不得。只是苦于出身寒门,家贫如洗,又无贵人相助,求仕无门,参军无路,因而至今漂泊。

当下正色道:“大丈夫处世,谁愿老死无名,寂寂埋没于荒草乎?宋演平生所愿,不外乎拜将封侯,光耀祖宗。为国效力固本心所愿!”

杨谧赞道:“如此就好!宋兄也知北汉将欲侵伐我朝,百万大军秋来南下,国家有累卵之危,社稷有倾覆之难。江月楼奸人乱我民心,汤山墅刺客欲行不轨。这皆是你我亲眼所见,可想而知江淮以南、荆江各地类人类事必不在少数。

“太傅虽向来澹然,万事不萦于怀。当此之时亦日夜忧劳, 苦思对策。昨日有人献策,欲派人暗往北地一行,联络心向我朝之旧臣、豪族。于北汉主南征之时,在他后方起事,与我谢将军内外呼应,破敌卫国。

“在下特向太傅举荐了昌明兄,言兄勇略过人,武艺无双,正可担当重任。太傅答允由兄领典校一队,自任校尉,负责此行宿卫防敌,保护使节安全。但我方潜入敌后,无所依托。那北汉国密谍探马也甚是厉害,实在是凶险万分。不知昌明兄可愿涉险?”

宋演不加思忖答道:“凶险纵有万分,宋某从来不惧!只是此行深入虏庭,人多容易惹来嫌疑。一队人马是否太多了?”

杨谧问道:“依兄所见,带多少人合适?”

宋演道:“两三人即可,兵不在多贵精。况且此非战阵杀伐,几十人与几个人在敌国异乡并无不同。若是深陷重围,纵使几百人也无济于事,不过徒增伤损!”

杨谧点头称是,又问:“昌明兄还有其他需求吗?可一并告知在下。”

宋演回道:“远涉山川,千里侦伺敌后,必有熟知江河地理之人,最好是经常往来北方腹地的。其次,我等自来居于江东,不熟习北地方言,这是最容易露出破绽的。懂方言的人也该有。还有,南北气候不同,风俗多异,难免水土不服,有人畜染病。应该有精通医术之人随行。”

杨谧笑道:“昌明兄果然胆大心细,思虑周详。请放心,在下今日就禀明太傅,尽早挑选得力人手,定不误兄。”两人议罢,留宋演在府中暂歇,杨谧急急出行,往太傅府而去。

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161回 汉家骠姚将,驰突匈奴庭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陆泽第191回 瓦官寺疑案与京师暗流第49回 小儿辈大破贼第50回 腊日第106回 当街耍把式第72回 权柄更替第1回 四维智能,喜从天降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40回 二位奇女子,三个古怪人第158回 夜观乱战第169回 痛失大界营 国运何堪提第120回 乘舟直入大陆泽第177回 明月赋第61回 汤山吟诗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86回 太子大胜高尚书 王子再败慕容永第42回 父为九州伯 我为五湖长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168回 尔虞我诈胜而败,屡败屡战成一功第111回 夜闻箫声几曲第87回 阿房城空门不入 终南山力搏熊虎第182回 华亭鹤唳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现迹第153回 以一敌五,还看我家娘子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77回 胡作非为第143回 多事之秋第149回 玉玺迷踪第137回 吴郡陆氏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150回 意外来客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171回 救人第165回 功遂敌已退,得意娶娇娘第9回 我欲刺杀大将军第174回 大玄洞外闻隐秘第14回 “禹山至宝”第39回 一篙渡河逆水去第105回 无异门韩旭第182回 华亭鹤唳第59回 簪缨醉卧第65回 姑苏城外第123回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75回 上清宗万宁宫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101回 黄雀还在后第172回 斩去贼头一剑,换孤心,十年苦恋第163回 收起刀枪斗计谋第189回 雪衣与黄裳第130回 繁华过尽人归去第146回 襄阳城外第155回 江陵城遇旧第125回 申屠柔影第49回 小儿辈大破贼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149回 玉玺迷踪第177回 明月赋第124回 惊变第49回 小儿辈大破贼第107回 胡僧那迦初现迹第62回 土豪刁氏第121回 公主何在第47回 风雨欲来第33回 胡贼敢尔第133章 扬眉吐气语阿谁第144回 云梦双翅虎,汉南地上蛟第67回 江左第一奇男子第168回 尔虞我诈胜而败,屡败屡战成一功第138回 故主旦夕崩第95回 知死而不辟 勇也第12回 北汉元象宗第164回 沙场争雄男儿事,女郎何故怒冲冠第41回 衣锦未还乡第86回 太子大胜高尚书 王子再败慕容永第122回 竹笠女子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32回 左右为难第74回 咄咄怪事第2回 华亭由来,汤山别业第132回 左右为难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89回 忠臣爱子第152回 是非之地是非人第15回 大手印第23回 可敢与我射猎?第65回 姑苏城外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庙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134回 英雄一怒第123回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