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回 “谢家宝树”与寒食散

陆英正在闲逛,却有人来寻找,言道其师父李玄阳命他赴太傅府,晚间与太傅宴饮。陆英折步往东,沿秦淮河来到太傅府,入得府中寻到李玄阳。

这太傅府乃是公产,谢和为官主政十余年,并未在建邺营建私第。朝廷赐下前朝旧臣宅邸以为太傅处理公事之用。

今日太傅府前院东西厢各值房并无外官旁人,只有李玄阳师徒及谢氏子孙在中厅列座。如侄辈车骑司马谢穆度,散骑常侍谢长度,隐逸不仕的谢道通。

太傅长子早亡,次子谢琰在军中未还,侄儿谢玄领军在外,皆不在京中。还有孙辈东阳太守谢该,尚书郎谢澹,驸马都尉谢混,骠骑长史谢重,著作郎谢裕等。

另有太傅侄女谢道凝,谢道蕴,道凝嫁杨家长公子杨元琳,后在谢太傅干预下离异。道蕴嫁与杨逸少之子杨叔平,也就是杨子敬的兄长。此女少有才名,文笔极佳,今日亦归家省亲。

众人厅中列座饮酒,只有谢太傅娓娓而谈,其余子侄皆陪饮静听。

太傅道:“老夫青年时志在林泉,惟愿隐居东山,寄情山水之中。彼时与逸少等每日欢饮,吟诗作赋,流觞曲水,好不惬意。夫人曾对我言,大丈夫不思富贵乎?

“老夫对曰:恐怕我不想要也免不了啊。哈哈,富贵功名于世人为念念所求,在我而言不过探囊取物耳。老夫之志,岂在安享富贵?执政十五年来,虽无大功,终于不曾让社稷在我手中倾覆,夫复何求!”

谢太傅一生爱敬夫人刘氏,中年时也曾起过纳妾之念,但又惧怕夫人不允,便暗示侄儿谢玄等人去游说刘氏。

侄儿们对刘氏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儿大丈夫该当光耀祖宗,开枝散叶,叔父子息稀少,叔母可择良家女子为叔父侍妾,以尽孝道。

刘氏反问道:“这诗经《关雎》是何人所作?”

侄儿回答:“乃是圣人周公所作。”

刘氏道:“若是周姥所作,当无此言。”意为周公是男人,自然认为窈窕淑女值得爱慕,如果是他老婆周姥作诗,肯定不会有这种话。

侄儿们只得作罢。谢太傅也不敢再言。

李玄阳笑道:“世人皆言,谢公不出,奈苍生何!可知太傅当年出山入仕,是顺天应人,拯救斯民。”

谢太傅笑着打断道:“老夫初为大司马征西参军,亲眼见证了大司马灭蜀北伐,震动中原……世事难料,大司马薨逝后,老夫接掌朝政,于今也许多年了。”

言罢举起酒来饮了一盏,闭目沉吟道:“当年老夫曾言,子弟诸儿何预人事,而一意欲使其佳才艳艳?”

唯有幼度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此言大妙!试问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你等兄弟子侄,就像我谢家的香兰宝树。当自强不息,承继家门,老夫行将老矣,往后就靠你们自己啦。幼度领军在外,朝中之事,你等多留心。”

众人听他言下之意,似已决心避位让贤,不免皆惊惧不安,唯有谢道蕴心内戚戚。

只听道蕴言道:“叔父,我谢氏门中,奕世累才,群从兄弟,不忝前人。叔父何必伤怀如此!”

此时天降瑞雪,纷纷扬扬。谢太傅看着院中飞雪,举盏吟道:“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散骑常侍谢长度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太傅笑而不语,望了道蕴一眼。谢道蕴揽衣坐起,

赏过庭中白雪,回首轻笑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击节赞叹,畅饮一盏。众人亦附和称赞,举杯共饮。

谢太傅又转向陆英笑道:“陆郎,公子如玉,惊才无双,此次北行其功大矣。何如弃道为官,为国效力?陆郎想为何职,老夫禀过陛下,定教你如愿!”

陆英起身谢道:“太傅,陆英不敢言功,稍能为朝廷分忧,分所当为。我本闲散野人,不堪为朝廷官宦。还是在师父身边学道修身,偶尔赏玩山林更得寸心。太傅不必为我萦怀。”

太傅道:“有功弗居,草视富贵。陆郎好气度!既然你无意为官,老夫也不强求。只要衷心为国利民,在朝在野亦无不同。”

又劝勉了陆英及儿孙几句,太傅道:“老夫午后服了散,如今大雪飞扬,正是发散的好时机。”言罢披衣离席,径自往院外走去。

当时贵人多服食五石散,其方托始于汉人,由曹魏时何晏首先服用。关于五食散中的“五石”,抱朴子所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亦有医家认为是“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

尽管“五石”配方各不相同,但其药性皆燥热剧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并产生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慢性中毒。

传说何晏耽声好色,服了五石散后,顿觉神明开朗, 体力增强。何晏本是后汉大将军何进之孙,其父早亡,其母尹氏被魏武帝曹操纳为侍妾,他因此成为曹操养子,深受曹操喜爱。

何晏生得俊美不凡,皮肤白皙,人称“傅粉何郎”。又精于诗赋,擅于清谈,为名士之翘楚。在他的带动下,五石散广为流传,成为名士贵族争相服用的药石。

然而,许多长期服食者都肌肤溃烂,生长痈疮,无法洗澡,故多穿旧布衣,只怕磨烂皮肤,增加痛苦。更有甚者因中毒而丧命。

服散之后先热后凉,必须饮酒,必须冷食冷衣,然后在空旷处快步行走,边走边呼喊,使药效发散,称为行散或发散。

五石散中的药石价格不菲,许多穷士服食不起。但却学名士穿一身破旧衣裳,于大庭广众之下噗通倒地,大呼小叫“散发了,散发了”。

由于名门望族贵戚子弟多服散,所以穿旧衣,不洗澡,行事癫狂成为当时潮流,天下之人争相效仿。穿一身整齐干净的绫罗绸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士高门,只会被看作暴发户。

谢太傅着一身棉布禅衣,脚上趿拉着木屐,敞露胸怀,在院中疾走。此时药效上来,浑身燥热,精力倍增,只有如此方能挥发掉药石之力。

他儿孙中亦有平日服散者,只是今日未敢在尊长面前放肆,故不曾服。如冠军将军谢玄谢幼度就是资深服散者。

谢太傅发散罢,回至厅中,须臾又浑身发冷,却不能穿厚衣,吃热食,那样人非死不可。仍需冷衣冷食,甚至冷水浇身,故而五石散又称寒食散。

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8回 八公山上老君庙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49回 小儿辈大破贼第182回 华亭鹤唳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93回 月下闲话第150回 意外来客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38回 郭家水寨金刚怒目第149回 玉玺迷踪第33回 胡贼敢尔第118回 顺平公主采邑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85回 跨海远击黑狮岛,走脱倭奴二十三子第99回 元象宗二道士第74回 咄咄怪事第91回 大狐一弓,马河内第49回 小儿辈大破贼第148回 连破五关入佛门第123回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86回 太子大胜高尚书 王子再败慕容永第157回 易理大家第182回 华亭鹤唳第33回 胡贼敢尔第48回 半渡而击之?第36回 怀县古城郭三爷第188回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第123回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108回 代国王孙年一十五第32回 丈仙钓与邋遢道人第175回 内外忠贞之士,往来仗义之人第70回 潜龙勿用第30回 帐中夜话第89回 忠臣爱子第150回 意外来客第167回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第10回 钢刀怒斩单于头第71回 抚有方夏?第149回 玉玺迷踪第131回 男儿意气自横行第33回 胡贼敢尔第37回 白马泉寺宋演擒敌第26回 朱家父女第183回 郁洲山岛第130回 繁华过尽人归去第68回 长生教主第26回 朱家父女第57回 朕则崩矣 终不改号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53回 难养也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108回 代国王孙年一十五第5回 且看我来投箭第48回 半渡而击之?第190回 建邺诸人第100回 斗罢强敌望长安第105回 无异门韩旭第62回 土豪刁氏第31回 马疾关外归行迟第97回 肯为堂倌刺伪帝第145回 雍州刺史第71回 抚有方夏?第161回 汉家骠姚将,驰突匈奴庭第147回 金像寺佛塔第167回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第11回 才离虎穴,又向龙潭第174回 大玄洞外闻隐秘第83回 天降陆神仙第17回 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二)第178回 王爵不受,假节太守第119回 丑娘服惊马第32回 丈仙钓与邋遢道人第52回 乐游原上女郎蹴鞠第123回 强中更有强中手第166回 洞房香暖帐 鸳鸯散第44回 小仙翁抱朴子第140回 廷尉任上除一人第96回 韩延顺来访第27回 皇长子大将军第32回 丈仙钓与邋遢道人第151回 接二连三第180回 何人毒我?第177回 明月赋第65回 姑苏城外第115回 翠屏峰夜话第174回 大玄洞外闻隐秘第80回 关中乱第58回 忠义,奸佞?第14回 “禹山至宝”第111回 夜闻箫声几曲第25回 不做道士,应也很好第114回 乾坤大阵第112回 北魏立国第95回 知死而不辟 勇也第79回 急难又曾见谁人第136回 官升九卿爵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