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有厉利己

卦诗曰:

瞥然一棹去如梭,

万里风波得意过。

十倍钓鳌终有得,

蓬瀛此去无多路!

连山宫中,恭送完东夷族众至亲。他们刚刚离去,神农就脸色凝重,看向女娲想要问起什么。

宫门口黑影一闪,低头进来一人。女娲连使眼色,神农也不是莽撞之人,赶忙变得笑容可掬,打起招呼:

“黄龙兄弟,你忙闲下来了吗?”

黄龙也是春风满面 看起来心情不错,见他招呼,也是连连点头。 一边亲昵地靠近神农一些,深情崇拜地说道:

“记得当年,外祖父大人说我有些悟性,才传授易道与我。可如今神农兄好学博闻,把它掌握的神出鬼没,足见老祖大人真有先见之明啊。我真的越来越觉得,这真是个充满神奇、高深莫测的学问了。今天得空,我特地向你多多讨教。”

女娲一听,只暗自叹息,表面上含笑看着神农,也不插话。

神农摇摇头,眉头微皱,似乎陷入深思之中。因为他都无法想象,即便黄龙天赋异禀,也未能料到那事。

黄龙却倒是平时和他共同语言太多,今天又再逢知己,自是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再看神农,双手合拢,低头是沉思半晌,才低声回答道:

“兄弟此言差矣,你先教授我,怎么能说向我讨教?”

黄龙摇摇头,高声回应:

“俗话说得好,达者为师。怎么分什么前后?你觉得易预之道是从哪里来的?”

听他这么问,女娲也是侧脸凝视着神农,想听他怎么说。

“我是这么认为的。当初,祖父太昊大人定卦图符,就是通过观察普通的山川日月,从中搜索出自然规律,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衍化而成。正是因为老人家敏锐的捕捉到这些信息,而且化繁为简,才开创了易道这一不朽预测术。”

这话一说,不但黄龙,连女娲也是啧啧称赞。黄龙更是对神农双手一拱,然后就连挑大拇指,由衷地说道:

“族长大人高见,黄龙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一直还很疑惑,最近大家都在质疑,易预之道的路只能全都要走天地诡异的方向。再请问一下,我们该怎么修习易预之道呢?”

“只要我们多实践锻炼,并全身心的做出客观的判断,大家就都能灵活自如的掌握了。所以我说,易道从生活中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什么鬼神之说,而实实在在是个应为所有人掌控的宝贝!我们有必要统一思想,广而告之,集思广益,避免异端!

才能让易预正道更好的面对未来,趋吉避凶。”

女娲频频点头,是赞不绝口:

“神农,你真可谓掌握太昊易道真谛了!当初,正是本着面对未知趋吉避凶的目标,太昊他才长久的坐于高台,仰观苍天俯察大地;终于见龙在天,河图显现,又有白龟之助,人神协力百折不回,成就了易道之术。你继续说还有什么发现,又怎样才能统筹兼顾,发辉我们的聪明才智,全心全德的继承太昊的初衷。”

黄龙则接过话题,突然想起来一个地方,只兴奋地说道:

“外祖母,我有一提议,请神农兄长到传教八卦台,当着族中民众的面讲授易道,将我族的易预之道告知天下,您认为行么?”

女娲满意的点点头。却发现黄龙左顾右盼,突然问道:

“老祖母,我母亲上哪了?她可一直都是与您形影不离呀?”

那女娲的眼前,忽然闪过一幕原野,雷电交加,接着从天而降一只巨大的神兽,龙首鹿身……

她脸色凝重,微蹙蛾眉答道:

“她应该是到田野,查看收成去了吧?其实,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应该在家里安全呀!黄龙,你就张罗负责那易预宣化,因为若再任其发展,真的就后患无穷了。”

她面色严肃而迫切,不由分说拉着神农就向外走。神农心中有些不安,见黄龙早走了,而女娲又和他边走边计议。于是又有娥陵季风等人,都汇合过来,人们越聚越多,直奔那重新修葺过的更高大雄伟的传教八卦台。

此时日头西下,天边的云彩被那将落的太阳渲染的无比辉煌。八卦台新修盖的穹顶在夕阳下,显得熠熠生辉。

而天气也随着徐徐的晚风,而凉快了不少,正是饭后消暑纳凉的好时光。所以八卦台附近,一到傍晚就天天人头攒动,这也是女娲特意吩咐的惠民之举。

而女娲也常常到这来乘凉,果然一见到她们,大伙都争先恐后的向她问好,她也微笑着不断与大伙寒暄几句,这才登上了八卦台。

女娲清清嗓子,她神色逐渐凝重下来,显得不怒自威,而周围的喧嚣迅速沉寂下去。这才说道:

“先皇太昊说过,同人于野,是为了能聚集起来,商议大事的。神农是太昊眼中的君子,他光明正大,秉性中和,以正道为行为准则,忠于华族民众,体察天下苦衷,潜心于易道之术。我们说太昊就是上天的太阳,就让我们把他创建的八卦之术发展成如火如荼,明烛天地,照亮隐幽,上情下达,君臣齐心,解析物类,明辨是非!你们想听么?”

大伙顿时兴趣高涨,气势如虹高声应答:

“想!!!”

初九:有厉利己。大畜第一爻,知道有危险,应该就要停滞不前,这样才不犯灾祸。

一爻动,用生体的卦象,变为用克体,自然需要谨慎从事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利有攸往第一百九十一章 恒其德贞第一百三十八章 君子得舆第一百六十二章 由颐厉吉第六十七章 其汇贞吉第四十二章 开国承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何校灭耳第十二章 龙战于野第一百七十九章 戚嗟若吉第九十九章 随有求得第一百二十二章 噬肤灭鼻第一百八十三章 执其随吝第五十七章 履虎尾咥第七十八章 同人于郊第六十三章 无往不复第二十七章 于泥致寇第五十章 牵复之吉第一百九十九章 壮于趾征第一百一十二章 至临无咎第五十三章 有孚挛如第五十二章 血去惕出第一百三十三章 剥床以足第十八章 泣血涟如第八十五章 谦谦君子一百八十六章 咸其辅颊第七十二章 先否后喜第一百八十二章 咸其腓凶第一百三十九章 远复无悔第四十二章 开国承家第三十八章 王三锡命第二十七章 于泥致寇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盈袛平第一百零六章 裕父之蛊第一百二十八章 贲其须发第五十八章 愬愬终吉第三章 终日乾乾第一百一十七章 观生进退第二十三章 童蒙之吉第一百三十五章 剥之无咎第一百三十三章 剥床以足第七十八章 同人于郊第七十八章 同人于郊第一百三十九章 远复无悔第一百三十三章 剥床以足第一百九十一章 恒其德贞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恒其德第一百二十五章 噬肉得金第一百三十八章 君子得舆第三十八章 王三锡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噬肤灭鼻第一百四十四章 迷复凶灾第一百零三章 干父之蛊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吝无咎第四十二章 开国承家第三十六章 终朝三褫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行独复第十八章 泣血涟如第六十三章 无往不复第一章 潜龙勿用第四十二章 开国承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观生无咎第一百零四章 干母之蛊第十七章 大小贞吉第一百四十六章 利有攸往第十三章 磐桓居贞第一百二十六章 何校灭耳第一百四十章 休复之吉第三十三章 食旧德贞第九十八章 系小失大第一百二十六章 何校灭耳第一百四十四章 迷复凶灾第一百九十九章 壮于趾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有厉利己第一百七十一章 来之坎坎第一百九十四章 执用黄牛第一百四十五章 无妄往吉第一百零六章 裕父之蛊第一百四十三章 敦复无悔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天之衢第八十二章 其彭无咎第一百二十八章 贲其须发第一百四十八章 可贞无咎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盈袛平第二章 见龙在田第一百五十九章 拂颐贞凶第一百六十六章 栋隆之吉第十七章 大小贞吉第一百一十六章 观利女贞第一百三十四章 剥床以辨第九十一章 鸣豫之凶第一百五十八章 拂经丘颐第一百零六章 裕父之蛊第九章 含章可贞第四十九章 复其道吉第一百零八章 高尚其事第四十章 师左次吉第一百四十九章 无妄有喜第三十九章 师或舆尸第六十三章 无往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