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大定修盟约

七金山大战之后,周军停下了脚步,这一战的损失还是巨大的,除了兵卒损失之外,各类马匹、辎重也消耗的也很大,特别是火药几乎消耗一空,同时因为伤兵激增,药材也消耗殆尽,徐皓月急命燕云转运使运送各种物资北上,大定城内的粮草被付之一炬,城内百姓都没了粮草,要粥及这些百姓,周军的粮草骤然紧缺起来。

周军便在大定城外驻扎,因为大定城多数民居、屋舍被焚毁,所以周军并未入城。城内的契丹兵马投降之后,周军收缴了他们的武器、盔甲,每百人编为一队,负责出城打扫七金山战场上的辽军尸体,此时天气炎热,那么多尸体不尽快处理势必会引发瘟疫。城内的契丹百姓也纷纷出城跟着收敛尸首,哭号之声十里不绝。

尸首被收集起来后,都是用火焚化,到和白甲军处置自己战死兵卒尸首的方法差不多。数万人一同焚烧尸首,那气味也是十里之外皆可近闻。

几天之后战场打扫完毕,周军押着契丹俘虏开始重建大定城,城内百姓也加入到修建队伍中来,清理城内焚毁的房屋,重新伐木建屋,原来大定城墙也重新修建。周军以工代赈,干活的百姓和俘虏才能从周军那里领到粮食。俘虏和契丹各族百姓见周军倒也没有屠城或是流放他们,大多都安心留下重建大定城。

徐皓月在看了大定城的地势后决定重新筑建此城,他打算将大定城建为燕云以北的屏障重镇,这里也将成为对北面契丹、奚、渤海等各族和大周互市的地方。

当张从颜掌握了耶律喜隐部兵马后,燕云的物资也运到了大定,诸将之中赵顺平、陈子剑二将坚持要带领白甲骑兵留下戍守,徐皓月便命二将领三万骑兵屯守大定,并且扩建大定城,同时寻机支援张从颜攻打上京。

当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南边的消息也送到了徐皓月手中,出征湖南武平、荆南的张永德、曹彬、潘美几部兵马都获得了大胜,武平、荆南已经平定,武平节度使周保全、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归降,两人已经被押回京城,封了个闲职最后在京城终老。

张永德、曹彬、潘美平定武平、荆南之后,以后蜀不服大周王化为由,引兵从归州(今湖北秭归)出发溯江而上,直入夔州伐蜀,另一路由大将王全斌、崔彦进率领自剑门(今四川剑阁北)入蜀,开始了灭蜀的战争。

徐皓月知道后蜀国主孟旭如今已经老迈,而且奢靡不堪,国内政局混乱,此战定然是可以一鼓而定。北疆之事暂时平定后,徐皓月留下赵顺平、陈子剑二将镇守大定,自己带同韩令坤、刘逸轩以及白甲军诸将回师京城。

临行前徐皓月将“若是让被征服者哭号,那征服者就未竟全功。”这句话留给赵顺平、陈子剑二将,让他们善待北疆百姓,不论是契丹人还是汉人,只要在大周治下便是大周百姓,当一视同仁。

自此二将带领骑兵镇守大定,重新筑建大定城,广开互市,招收百姓开垦土地、放牧牛羊,花了十年的功夫将大定城建为燕云以北第一大城。他俩善待各族百姓,严令商人买卖公平,遇到北疆遭受风雪灾害时,仍然保证粮价平稳,深得北疆各部族牧民百姓爱戴。

之后十余年间,北疆各部族之间也经常爆发小规模的战争,赵顺平、陈子剑按着徐皓月的注意,平衡各部族之间势力范围,保护、联合弱小部族,对抗强横的部族,防止有部族坐大,并且在大定城约齐北疆各大部族族长举行了会盟,让他们恪守盟约,禁止部族之间相互攻伐,对于违抗盟约的部族,白甲骑兵带领其他部族的骑兵联军一一扫平,保证了大周燕云之地的安宁,让中原在今后数十年间并未再受到北疆游牧民族的骚扰。

白甲骑兵五年一个轮换,在二将手下轮换的骑兵已经好几茬,但二将一直没有再回中原。两人都在大定娶妻生子,直到终老塞外。据说二将去世之时,四面八方赶来致祭二将的部族百姓竟达十多万人。而二将创立的大定部族盟约一直在草原上流传下去,直到女真人兴起才被废除。

却说徐皓月、韩令坤、刘逸轩等人率兵回到幽州之后,西北传来好消息,魏仁浦出使夏州大获成功,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同意夏州李氏交出兵权,全族迁往京城居住,享受高官厚爵,不再领兵。

李彝殷如此爽快答应,一来是周军从三面对夏州形成了合围之势,二来便是七金山之战,周军大破三十万辽军的确让他胆寒,所以听从了魏仁浦的劝说,交出兵权全族内迁。

和李彝殷一同迁往内地的还有银州防御使李光俨、李继迁父子等人,后世西夏创建者李元昊便是李继迁之孙,夏州、银州李氏的内迁,让西北党项族失去了旗帜性的人物。后世曾今威胁宋朝百余年的西夏,也烟消云散。这一次徐皓月甚是平静,这一切都是计划好了的,再没有前面收复燕云之地之时的激动了。

徐皓月当即上表朝廷,设置西夏路,让杨业、折赛花夫妇出镇西夏路,防备吐蕃、西昌回鹘。杨业夫妇出镇西夏路之后,多次击退吐蕃、西昌回鹘的兵马,在柴宗训亲政那年,周军在杨家将的率领下攻灭了西昌回鹘,威名赫赫的杨家将也成为大周西北边陲的定海神针。

回到燕云之后,出兵西北的曹云、鲜于冰等将也回师燕云,各路周军齐聚幽州,都是凯旋之师,自然是欢声雷动。徐皓月传令犒赏三军,在幽州城内大宴诸将,大家都高兴了一回。

席间说起北疆战事来,徐皓月才恍惚发觉,席间少了很多人,李逸、朱凌峰、陆昆仑、张从颜、赵顺平、陈子剑,都是自淮南就跟随自己的将领,想到一个个熟悉的面孔离开,他不禁闷闷不乐起来。

几天之后,徐皓月上表朝廷,奏请鲜于冰出镇幽州、冼冰出镇武州,史彦超出镇云州,开始对燕云兵马进行轮换。戍守边陲多年的白甲军将士都是欢欣鼓舞,他们中不少老兵已经征战多年,这次北疆战事平定,他们总算可以衣锦还乡了。

十余日后朝廷诏命到了幽州,准了徐皓月的所请,诸事安排妥当之后,徐皓月便即带领韩令坤、刘逸轩、曹云、高超、张兴淮、米信、崔翰、田重进、李怀义诸将以及十万白甲军、禁卫军班师回京城。

……

大周都城汴梁,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家家户户的屋头上都是落满了白皑皑的雪花,奏捷的信使连续传回大周军队的捷报,让汴梁城一次次的欢腾起来。

茶肆勾栏、市集弄坊间往来的商人越来越多,热闹劲丝毫没有被大雪所阻拦。

汴河桥畔的大茶肆之中,人们津津有味的听着说书人讲述着白甲军大战七金山的故事,虽然北征大军尚未回到京城,但他们事迹早已经被传得街知巷闻。

大家伙正听得兴致高涨时,城南一片锣鼓鞭炮欢呼声传来,数匹快马疾驰而来,茶肆里的人们都飞奔道门口观望,只见数名军中信使策驰而来,一边疾驰一边高喊道:“蜀中大捷,蜀国国主开城归降!”

夹道观看的百姓们都欢呼起来,茶肆门口观望的几名汉子纷纷叫好起来,其中一名汉子赞道:“如今朝中有徐大将军主政辅助幼主,的确令人心安,先主没有完成的遗愿看样子在他手上便能成功。”另一名汉子点头道:“这倒是,不过这伐蜀的大将好像是驸马爷,没徐大将军什么事吧。”

先那名汉子皱眉斥道:“刘三你这厮懂个屁,徐大将军掌军国大事,朝中但凡军马之事皆出大将军奇谋妙策,大将军领军至今从未败过,大周的军马自然也不会败了。”

那刘三笑道:“敢情是托了徐大将军的鸿福啊。”

那汉子哼了一声道:“那可不是?大将军杀伐果断,契丹人三十万都被灭了,也出了二十年前汴梁被契丹狗占了的恶气。”

那刘三叹道:“只可惜啊,大将军只是个臣子,也不知道能主政多久。”

那汉子瞪眼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那刘三嘿嘿笑道:“说书的不也说了汉初名将韩信的故事,你说韩信和咱们大将军可像?”

那汉子大怒骂道:“你他娘的狗嘴里尽喷粪,当今太后温婉贤德,岂会是吕后那种恶毒婆娘?”

旁边几名汉子听了这话,吓得脸色一变急忙拉住那汉子道:“张大哥慎言,让人听了去便是一场大祸事,快走、快走。”几名汉子急忙拉着那张大哥和刘三隐入人群中去了。

大家伙都只顾看报捷的热闹,几人说话都没多少人留意。但茶肆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了几个少年孩童,当中一个眉清目秀,年约十岁左右,听了这话眉头一皱,问旁边一个站着的少年道:“这韩信的故事我也听师父说过,秦翰,你说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几个人怎么会拿韩信和徐大将军比较?”

那站着的少年秦翰面色一变,低声道:“是那几个蠢汉胡言乱语说的,陛下别往心里去。”

那坐着的少年面色一沉道:“说了让你叫我少爷的,你又忘了。”

那秦翰躬身赔笑道:“是小人忘了,少爷,天色不早了,该回去了。”

那少年摇摇头,狡黠的一笑道:“我和徐子茗、张林宇他们俩约好了在大相国寺见面的,咱们现在过去,难得出来一趟,这么急着回去做什么?”

秦翰吃了一惊道:“原来少爷出来是另有目的,难不成大相国寺除了徐子茗、张林宇还有别人在等少爷?”

那少年笑了笑道:“不错,今日是萧绰的生辰,我先前说了要为她庆贺的,你别扫我的兴致,回去也不许和母后说起,否则小心你的舌头!”这少年竟然便是大周当今皇帝柴宗训!

第二章 驿路静如来第四十八章 舌如灿莲花第二百八十六章 佳人释兵权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下依哝语第二百零六章 旦夕下蔚州第二百八十四章 历史的命运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石印步痕第一百四十五章 亲族岂无情第二百四十五章 急下新武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无妻儿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阳浮桥散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三百二十章 相逼意若何第三百零九章 相国寺铜像第三百四十章 吾躯归故土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乱初定时第一百零九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当驭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纸上谈兵略第二十九章 心意难转圜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体也相同第六十九章 兵法岂无敌第一百七十四章 旧识领兵来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主谓己错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林树顶伏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敌是友焉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将符彦卿第三百二十一章 遗孤若转机第二百二十四章 醉后欲畅言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三十一章 病公子仲高第七十七章 正阳败神武第一百七十六章 敌在草山坡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对是错焉第三百三十四章 龙亭赏诸将第二百一十二章 辽主至沙河第二百零九章 涿州筑京观第一百三十六章 知退方有进第三百一十章 冷风吹凉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辽备战休第二百二十七章 十万精锐骑第二百五十五章 昔日信诺言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类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将符彦卿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将符彦卿第二百九十章 其势在必行第二百八十二章 御花园定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战魂今何在第一百零五章 噩耗恶英主第十八章 雌威震官军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云传捷报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监下军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军第三十章 月下传太极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烛夜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九十章 飞雪漫白幡第三百零七章 以退欲为进第九十章 飞雪漫白幡第二十四章 忠义无尸骸第一百九十六章 春日会群臣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丧诸国祭第六十九章 兵法岂无敌第一百三十三章 占城稻花香第三百零八章 宣政殿许婚第六十八章 英氏秘往闻第一百六十二章 虚实惑敌计第一百九十四章 陈桥瑞雪来第九十五章 夜袭武王庄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军第八十四章 暗夜奋厮杀第二百八十四章 历史的命运第二百一十章 闫沟破晓伏第一百七十五章 临战话别请第二百六十九章 晨曦朝露凝第五十章 青竹翠纸甲第二百八十三章 回府乍闻惊第六十一章 暗月杀人夜第一百八十五章 榷税五十万第九十五章 夜袭武王庄第一百一十四章 善假于彼错第一百七十章 无信则不立第十章 恶虎啸山岗第一百零四章 英山城会盟第一百四十七章 奈何蠢如豕第二百三十章 谋算若失算第四十四章 两心尚不知第一百九十章 龙亭初建时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袍岂无义第一百章 白甲军营号第一百三十一章 金陵唐主诏第二百零五章 步卒逆骑冲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无妻儿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鲜于冰第八十六章 白甲荡离殇第三百三十三章 当局者亦迷第三百零一章 事出有蹊跷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叶莲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隐军南下第五十七章 言行当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