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 太子殿下又唱曲

太子殿下准备在龙虎山再待几月。

随着这个消息从龙虎山向大玄皇都蔓延开去,满朝文武都被惊动。要知道刚出城时太子殿下可是号称只是离开半月,眼瞅一月快过去,原本就超过期限的他,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皇上底线。二皇子党羽可是乐意见到这等场面,一个个小题大做的递上奏折,无一例外是声讨玄承熙。太子殿下党派的大臣们没有想的那么着急,能从头至今跟随在其身后的大臣更是高枕无忧。只要陛下一天不宣布废储,他们就一天不用慌张。毕竟玄承熙纨绔的名声已经声名远扬,现如今不过是在密密麻麻的罪行中多添上一笔,无伤大雅。

今日朝会,果不其然如蔺如所料得,一开场站在二皇子身旁得势力就开始挑起矛头,太子这边倒是以不应应万变,任凭他们如何口吐飞沫,全程淡定如初,时不时还会插上一句,看似推波助澜,实则借机转移话题。

皇帝陛下得态度也是很明确,奈何龙椅下的大臣说破嘴皮,不为所动,最后这件事不了了之。

这两父子好像心照不宣一番。

马卿文今日也是为了此事上朝,作为朝中为数不多的中立派,退朝时分自然不像有党羽的大臣们一般结伴而行。他也是识趣,一退出朝堂便朝着宫外走去。

“马学士,如何匆忙可是有什么急事?”

就在马卿文还在庆幸今日的风平浪静时候,一个苍老声音在身后响起,青衫学士闻言一愣,脸上泛起苦涩,这个声音不用多想都知道是谁,无可奈何的转身,马上走到自己身前,朝堂上除了皇帝最具威严之一的人物——两朝丞相蔺如行礼。

行礼后果,马学士苦笑道:“丞相大人这是有什么事情吩咐在下吗?”

就算是当今圣上都要卖三分薄面的蔺如哈哈大笑道:“怎么,没有事情都不能请马学士叙叙旧?”

马学士并不像其他大臣见到老丞相那番阿谀谄媚,只是平淡道:“老丞相有话直说便好。”

蔺如笑意不减,摆摆手将身后若干势力内的官员驱散,随后笑道:“马学士,陪老夫走上一段?”

丞相家府与马府的方位没有丝毫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两个相反的方向。

身为大学士的青衫文人正在琢磨怎么拒绝,谁知老奸巨猾的蔺如根本不给其拒绝机会,笑道:“无妨,我们走南门。”

马卿文闻言一愣,又一苦笑。

老丞相通常走的是皇宫北门,看来此行是有备而来啊。

事已至此,马学士只得硬着头皮点头道:“好,丞相先行。”

蔺如没有客气的往前走,两人一前一后,相隔半步拒绝,他也并不在意,走在两道朱墙之间,环顾就算是寻常过道皆是富丽堂皇的皇宫官道,笑问道:“马学士,你入宫为官多久了?”

马卿文粗略一算,平淡道:“有十二个年头了。”

蔺如嗯一声,感慨道:“真快啊,从刚开始见到皇帝陛下都抖索的毛头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如今刚在天下眼皮下耍油条的老臣。”

马学士不以为然道:“丞相可别夸小子,容易飘然。”

蔺如哈哈一笑,随后问道:“我得考考你,你说从南宫门走到这,要多少时辰?”

整整十二年的必经之地,马学士不暇思索道:“一个时辰足以。”

老丞相嗯一声,便没了下文。

马卿文也不知从哪来的兴趣,居然破天荒提问道:“那蔺大人,您入朝为官一辈子,可知从南大门到大殿可需多少步?”

老丞相似乎笑了一声,随后笑声越来越大:“哈哈,你这个问题可问对了人。不过老夫在回答你之前,可得问问马学士,你可否清楚这个答案?”

马卿文估摸一阵,回答道:“上千步。”

老丞相只是摇头/

蔺如感慨道:“年轻时候,也曾对这个问题产生过兴趣。从宫门口到大殿究竟要多少步才能走到。”

驼着背负手行走在朱墙中央,苍老的眸子里满是岁月味道,朦胧间好像是回到之前,第一次上朝时情形,那个时候自己当真是一步一步数着从宫门口到大殿的距离。

马卿文不知为何停下了脚步。

蔺如站在原地,转身笑道:“这个答案,老夫可是整整数了五十年。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泛白,用了整整五十年才走到大殿里。等真的到那儿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是迟暮老人,再也走不动了。”

马卿文目光复杂,怔怔出神。

……

京城外,龙虎山顶。

一袭赤袍的太子殿下坐在凉亭里的椅子上,面朝云海碧波,琉璃之境,妖美容颜上是微眯双眸,一手抛出,一手回揽,嘴中念念有曲有词,戏剧腔调一上,如痴如醉,动情不已。

腰间系着女子短剑的侍女从后头走来,刚入凉亭便听见娓娓动听的戏曲之音,柳眉一皱,大步入亭,见玄承熙毫不在意,还沉静在戏子世界里,一狠心,将手中茶杯狠狠放在桌上。

一声清脆,玄承熙缓缓睁眼。

第一眼就瞧见脸上冰冷的亡国公主,不由一笑,打趣道:“今日的茶水没放毒吧?”

齐雨貌美脸庞上冷笑不断,道:“有,天下剧毒,毒死你!”

玄承熙一笑置之,拿起茶杯没有思索的一口饮下,随口问道:“三小拿来的金丹你吃了?”

齐雨只是点头。

太子殿下笑问道:“感觉如何?”

齐雨歪着头:“没什么感觉。”

太子殿下无奈一笑,听三小真人说这金丹可是给齐雨打基础,多吃几颗加以辅佐是能登仙的,此登仙非龙虎山的证道登仙,而是实实在在用境界破而立道,倒是觉悟天道一辈子,才有可能在万分之一概率下得到登仙,其他的大多是入了另一个天道。此天道便是真正的死了,就跟山下百姓一般,死了就是死了。

太子殿下忍不住吐槽道:“齐雨啊,你说若不是本宫一直管着你,是不是一座金山给你都会败光?”

齐雨冷笑道:“前提是太子殿下有一座金山。”

太子殿下哈哈一笑道:“你要是想要,就算再难,本宫都给你挑来。”

齐雨只是哦了一声,也不跟玄承熙争论一些口舌,快速将茶杯收拾好,便退了下去。

玄承熙也罕见没有出手阻拦,只是重归于座位上,哼起不知名的小曲。

歌声朗朗,从山顶传到山腰处。

龙虎山腰的龟驼碑,一位在这座峰上长大的青年俊雅道士换了一身装束,云履白袜,以一根尾端刻有太极图案的紫檀木道簪别起发髻,倒骑毛驴走在山间道上,手里不捧书,而是将挂在驴脖子上的木剑握在手中,这是当年那个姑娘送给他的,寓意断烦恼斩烦根。

年轻道士看了一阵,便将木剑收好,把驴子拴在一棵老树下,轻轻跃上龟驼碑,望向被云雾缭绕的上山神道阶梯,小时候上山,那时候他面黄肌瘦,脚力孱弱,龙虎漫天鹅毛大雪,石阶堆满了厚厚积雪,道士们根本来不及扫雪,于是他便被年迈师父背着,据说大师兄在玄龙虎兴那块牌坊下等了一天一夜,上山的时候他偷望了几眼大三小,每次三小师兄都会笑脸相迎,像富裕街坊家里一座刚好暖和却不烫手的火炉,他清晰记得那会儿大师兄才只是两鬓霜白,等他长大,便悄然与师父一般满头银霜了。

三小师兄着实不像是山下人口中的三小神仙,还不是一样会在打坐悟道时候偷摸进厨房,一样会在冬日扫雪时候找个精心准备的借口逃脱,同样也会在自己情窦初开时候拿这件事情取笑自己五六年。龙虎山上剑道马上要大成的三清道士愁眉苦脸一叹,盯着木剑出神,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苦心钻研工巧之意,夜以继日至今还只是小有所成,但这剑道是三日不见练一次,便已快到大成之境。

三小真人不知何时来到峰顶,轻声笑道:“呦,三清小师弟,在这里感慨春秋呢?”

站在龟驼碑上的三清道士回头,蹲下身,苦着脸问道:“三小师兄,你不在山顶炼丹,跑到山腰作甚?红薯地里的红薯刚被太子殿下踩个稀巴烂,也还没到栽种季节啊。”

三小真人一阵肉疼,脸上还是哈哈笑道:“算了算了,只要太子殿下开心就好,一片红薯第而已,还能比自己性命来的重要?全当是卖个殿下人情,以后等他登基时候,也好借着这份情面讨个衣食无忧不是?”

蹲在石碑上的三清小道士揉了揉脸颊,叹气道:“三小师兄,你这表情搭上你这番话,着实没有什么说服力。”

三小真人装不下去了,双眼通红,欲哭无泪,那日太子殿下在齐雨身旁睡着,两个道士都以为此事翻篇了,但谁曾想,第二日太子殿下便风风火火趁着太阳微亮时候起个大早,闯入自己寝屋二话没说就拉起,还在与无量天尊在云端下棋的三小真人双眼朦胧,彻底清醒时才发现太子殿下正一脸坏笑的盯着自己,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太子殿下便吧唧一下踩烂一个红薯,三小真人那叫一个心疼啊,看着自己费尽心神半年的红薯地毁于一旦,还不能出声,百般痛苦下,还不得已伸出大拇指,称赞太子殿下英姿煞爽,踩个红薯都能踩出不一样的风貌来。

当然,玄承熙也没有将红薯地全给毁了,都说做人留一线,自己是借着挖红薯的借口出城,到时候入城总不能空手而归。随意将剩余的一片红薯全给收走,只留下三四根长相丑陋,明显发育不良的红薯留给三小真人,也算是留个念想。

三小真人在太子殿下走后,抱着那三四根红薯,整整哭了一个早晨。

惊心动魄,满山人都知道。

三小真人又被太子殿下欺负啦!

三小真人做了个擦泪动作,随后又是收起玩笑心思,担心道:“你这剑道马上就要形成剑意锥形,怎么,还是放不下所谓奇门遁甲?要不听师兄一句劝,就走剑道如何?”

三清小道士摇头道:“既然答应师傅要将奇门遁甲给真正领悟,那便不能失言。就算再剑道有天赋如何?山上现在就有个先天剑胚,未来的女剑仙,山下还有个身怀剑骨的吴家少爷,更是有百万修剑武夫,这点小聪明,如何能成天下第一?”

三小真人想了一下,点头作罢道:“随你吧,只是按照你这个练法,何时是个头?”

这一刻,山中暮鼓响起,雾霭灵犀般散去,龙虎山峰风景尽收眼底。

三清小道士站起身,眺望而去,怔怔出神。

三小真人插袖微笑道:“太子殿下又在哼曲了,也不知太子殿下的内力到底是何境界,小宗师还是大宗师,你说此人怪不怪,明明不走武道,奈何一身杀人本领再加上浑厚的内力,早在第一次上山前就能挤入江湖一线高手水平,那时候他才几岁,现在匆匆十余年,照例来说早该再上一层楼。不过你还真别说,太子殿下要不是身居高位,当真可以考虑一下去那九重楼,那身段,那姿色,那唱功,还不是分分钟就占个头牌?”

三清小道士笑而不语,双目同样看向山顶处。

那里有个红衣太子,坐在凉亭里面哼着戏曲。

明明一脸纨绔,不正经,却偏偏能让龙虎山顶的所有天师信服。

包括自己的师傅。

其实太子殿下第一次上山时候,龙虎天师并没有外界传闻那般软骨头,所有弟子手持拂尘列阵,准备拼死一战。

可太子殿下只是将龙虎山上能说上话的天师拉在一间屋子里,也不知抛出多少诱惑,最终不消耗一兵一卒就将龙虎山收入朝廷麾下。

不。

三清小道士微微一笑,与其说龙虎山归于朝廷座下,不如说归顺于太子殿下。

师傅曾说过,太子殿下命格尊贵,是大富大贵,跟着准没错。

现在看来,可见一斑。

三清小道士感叹道:“师傅唉,太子殿下又在山顶唱曲了!”

第九章 笑问卧龙值几钱第一章 馒头和萍果第一百六十九 慕容家第四十七章 来看姑娘第一百七十四 圣人道第五十三章 山道两旁尽开路第七十八 将军卖我几斤道理第一百六十九 蜀州起雾了第十二章 丫鬟第一百五十二 青城山的见面礼第一百三十五 先行一步第一百七十 那就做马卿文就好第一百七十一 麒麟之子第六十八 对苹果说萍果第六章 舍不得第八十六 不能让文人家姑娘比下去第一百五十四 三个姐姐都好看第九十七 一碗苦粥第一百二十四 剑阁冠首是个小丫头第四十四章 人心隔肚皮第三章 答案第十章 洛瑾第一百七十三 青楼第八十五 心意第一百七十二 原来如此第一百七十三 有姑娘找少爷第一百二十二 被打还会笑第九章 约定第一百六十五 交易第一百二十七 凉王论情第六十五章 好坏的江湖第六十二章 江湖心眼第四十九章 帮你去看看江湖第十一章 今朝青衣当年梅花第十九章 子房六剑第一百五十三 渔升破阵第一百四十三 看见她的高兴第六十一章 哀天下大势第十五章 剑凤吞龙第一百一十九 天下最美风景第七章 赌注第一百一十六 一剑断大江第一百四十九 各怀心思第六十章 兵不厌诈第一百六十九 茶楼听曲第一百二十九 三家汇聚小凉亭第一百三十一 你也姓吴第六十六 终究是学样子第十三章 嘴中草,衣角红第六十五章 好坏的江湖第一百五十 一杠银枪指青城第七十二 顾清明第一百章 不敢不练剑第一百二十八 唯手熟尔第一百四十四 有气运在凉州升起第一百七 拿你练剑第二十五章 浮华清梦,谁与同享第一百二十八 唯手熟尔第七十七 好人坏人第五十四章 人心所指第一百二十六  京城走向第一百六十六 回镖局第六十章 兵不厌诈第十章 青衣长琴抚心事第一百五十八 太子殿下又唱曲第一百六十九 慕容家第四十九章 帮你去看看江湖第十二章 丫鬟二十章 重楼第一百七十三 青楼第七十五 学剑第二十九章 爱吃烧饼第一百五十九 皇姑姑第九章 笑问卧龙值几钱第一百五 都很忧伤第一百六十七 大长生和剑仙第三十四章 雨中论道(下)第三十六章 水龙送行第四十五章 如同姐弟第九十五 起舞弄清影第一百六 上辈子撞了桃花仙第一百五十一 等你好久第三十一章 险胜第三十五章 同样等人第二章 曾是大儒第八十九 芳气满楼堂第一百四十二 一大摊烂事请第九十六 先手十招第一百一十七 渔升第一章 馒头和萍果第一百七十三 青楼第五十二章  看剑学招第一百六十六 回镖局第一百一十八 红衣出城第一百八十八 醋坛翻了第六十章 兵不厌诈第七章 高山流水第一百一十一 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