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临渊而行

凉州陵城,万里无云的天阴沉下来。

黑云压压,山雨欲来。

高阁楼台上,密密麻麻人影窜动,众人屏息凝神,注视城门下骑马进城的几人。

高台上,原本风轻云淡甚至带了几分轻蔑的儒客,见到为首骏马上衣裳褴褛老人时,大吃一惊,揉揉眼睛,嘴中喃喃一句:莫不是黄有德?

沧海桑田,潮起潮落,江湖薄情,也有记忆。

黄有德三个字,在这代新生江湖里可能鲜为人知,可在数十年前,天下谁人不知手捧天雷的龙虎山天才道士?

出身寻常世家的黄有德,祖上三代可都是正经农民,在京城外百里乡村里,靠几亩田勉强度日。不知是老天给饭吃还是命中注定他要修天道,寻常人八辈子都不可能碰上的机遇,黄有德偏偏是半夜出门撒泡尿功夫,便救了位下山天师。

这天师也是奇葩的很,奄奄一息间抬头望,天上皓月星辰,紫微星闪动,大吉之兆!也顾不得满脸狰狞献血,猛的一抬头,迎面就是刚扒下裤子的黄有德。

两人相对无言,黄有德抖了抖腿,龙虎天师望了望他裤裆。

当时江湖童子尿解百毒的说法盛传,龙虎天师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反正他是被黄有德的童子尿给浇活了,哭着喊着就要收黄有德为徒,任凭乡里乡外百姓怎么劝都没用,一个劲要黄有德跟他上龙虎山。

黄有德爹娘呢,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是山里修道的神仙呢?

千叮万嘱,让黄有德想爹妈时候,就烤个最爱的土豆吃吃。

因为一泡尿的交情,黄有德跟天师上了山,不过他倒也没有辜负自己一泡童子尿。

十岁夏天上的龙虎山,蝉鸣闹闹,而当他名满整个龙虎山时,是两年后的冬天,大雪纷飞,十二岁的黄有德手捧天雷,在山顶烤了第一个土豆。

好似生来就是为修炼天道准备的,年不过弱冠的黄有德,便将寻常天师半辈子学的东西都给学会了,呆在山上百般聊赖的他,在龙虎山顶旁一处肥沃土地,种起了土豆。

他本来期待土豆快快长,这样每年冬天都可以烤个土豆吃,可谁曾想,第一个土豆还没长出来时,他就匆匆离开龙虎山。

当时大玄可乱,老皇帝病危命丧皇椅龙泉,九子夺嫡将大玄闹得天翻地覆,草木腥血,尸骨堆积如山,民不聊生。

黄有德担心自己爹娘,趁着夜色人静,他下了山。

跋山涉水,踏遍尸山血海,他还是晚了一步。

爹娘不是被人杀死的,而是饿死的。

乡里人都说人想要下辈子投胎就得走完黄泉路,可自己爹妈是被饿死的,黄有德怕他们没有力气走完,就将自己怀里还没吃完的土豆都给埋进爹妈墓里。

料理完爹妈后事,黄有德回龙虎山了。

惊蛰下山,上山已是冬至。

自己爹妈没保住,山顶土豆也没种成,不过弱冠之年的黄有德被老天师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说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丢尽龙虎山颜面。

次年,春暖花开,黄有德又下山了,这次不是回家,是入京。

楼台上,原本准备一进城门就将吴家小子骂个狗血淋头的儒生们面露难色,手中半开羽扇又合上,神色凝重,各自看上一眼,没人愿意做出头鸟。

黄有德可是厉害,道儒兼修,道出龙虎山,儒从稷下宫,浸淫十年,在枫兰阁上与吕青衣论道三天三夜,三天里,雷声轰鸣不止,天地崩殂,常人只可远观。

虽然最终黄有德以退三步落败,可天下又能有几人够资格与吕青衣坐而论道?

掰掰一个手掌都能数的过来。

别看天下文人多半数落吕青衣自负,骂的也是最为凶猛,黄有德曾经就有言,一旦真是轮到这等人,坐于高台不出十息定要尿裤子。

高阁楼台并不彰显所谓迁客文人气派,小桥流水也不一定只有财米油盐。

骑于高马上的黄有德,左摇右晃,老脸微红,放下酒壶,目不斜视前方。

身后两匹马跟随,一左一右,一男一女,皆是白衣。

男的俊美出尘,腰间系三尺剑,脸上从容淡定。

女的貌美倾国,手持白银长枪,柔美不少英气。

速度略微慢于三人的马车上,牵绳马夫,出水芙蓉,一身青绿,气质竟有些偏于儒气。

高坐于楼阁之上的儒客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这四人,除了居首位的黄有德衣衫褴褛,形如乞丐,可又说不得,一张嘴指不定就引来天上滚势青雷,将自己劈成两半。

另外三人,气质绝佳,飘飘遗世独立,怎又会与舞刀弄枪之徒混为一谈?

大多高阁儒生才不过举人,气不过十里,这等修为如若挑衅,大败而归还好,若是沦为别人饭后谈资,岂不是直接丢了老脸,谈何立足于文坛之说?

凉人出生的翰林马卿文曾中秋写一《秋风刺脸篇》,大致意思就是说现在文人脸皮太薄,风一吹就能出血,骂一句就跟挖了你家祖坟一样,要死要活。

恍然间,四人愈行愈远,众人面面相觑,放下手中茶杯,并没有因为几人离开而如释负重。

尘埃落定?

众人将目光投向陵城内城,他等是探路先锋,小虾米,死了就死了,轻如鹅毛。可内城,才是大人物栖息地,文满天下的大家之所,风雨变化的重地。

黄有德微微放低速度,进城首次抬起眼,沾了岁月的眸子,还未老眼昏花,陵城内城,儒气浓郁似可撼天,隐隐见有一猛虎扑起,朝自己张开血盆大口,黄有德喝了一口酒,老脸尽是淡然。

临渊而行,家常便饭。

正要驾马进城时,从后头楼阁突然飞出一身影,一个黄裙少女踏风而来。

少女脚踩双辕乌蓬顶,半空中滑落,好似枫叶落地,轻飘飘,又稳稳当当落在吴忧马前。

腰间系一长笔的少女眨眨眼睛,不顾其他人眼神,抬头朝吴忧问:“你可是吴家少爷?”

少女长得可是好看,不过二八,却也是亭亭玉立,美人坯子。

一旁的洛瑾侧于马背,停下马,倾国容颜上勾起一抹笑,往后瞧了瞧曲家丫头,见到如她所料般的苦瓜脸色,洛家千金这才满意大笑。

骑在马上的吴忧也是愣了一下,低眼问:“姑娘是何人?”

“林家林熙月,见过吴少爷。”少女大方欠身行礼,引来轩然大波,她不为所动,只是含笑继续说:“吴少爷长得可是好看,熙月很喜欢。”

洛瑾闻言笑开了花,曲小莲倒是努努嘴,不知所想。

吴忧不明所以,倒也是在林家少女十步前停下马。

林熙月见吴忧不下马,也不在意,眉目含笑,“吴少爷可否给林家一个面子,林家主也是我爹,很想与少爷见上一面。”

陵城林家?

黄有德喃喃一句,恍然片刻,朗声一笑,“吴小子,去看看!”

(谢谢各位大大的礼物和推荐票,小鹿在此谢过~!)

第三章 临渊而行第二十六章 刀亦有心第五十章 曾向天下借万剑第一百三十 家家有本难念经第一百八十六 洛尘是我爹第八十一 好大一股醋味第四十六章 吴晨的剑第一百二十七 凉王论情第四十六章 吴晨的剑第一百六十四 因为是她,也只能是她第十三章 包子第五十二章  看剑学招第二十四章 夜色狰狞第十六章 请君入瓮第三章 临渊而行第一百六十七 你与佛也有缘第一百七十四 青楼遇熟人第一百一十七 渔升第十三章 包子第一百五十一 等你好久第一百六十九 茶楼听曲第一百五十 一杠银枪指青城第十一章 今朝青衣当年梅花第一百四十二 一大摊烂事请第一百四十八 保佑平平安第二章 曾是大儒第一百七十 剑道第一有何用第四十一章 满城倒悬八千剑第一百四十八 保佑平平安第一百二十六  京城走向第十二章 惦记人间三两风第九十一 卸甲与枇杷第四章 铁马冰河入梦来第一百六十九 今日可以入梦来第一百七十四 圣人道第三十四章 雨中论道(下)第三十五章 同样等人第一百三十五 先行一步第十二章 惦记人间三两风第七十一 京城一碗面第一百四十一 白凤对巨蟒第七十 谁说戏子多秋第六十三章 江水清澈第一百二十四 剑阁冠首是个小丫头第一百二十八 唯手熟尔第一百一 归一碎九第十章 洛瑾第一百十 组队去吴家第一百三十 家家有本难念经第二十一章 情之一字第一百四十 万千雷霆梦中来第五十八章 枪破山宗第十二章 惦记人间三两风第四十章 一剑破甲一百二第一百二 再度起风第十五章 剑凤吞龙第四十六章 吴晨的剑第一百二十八 唯手熟尔第六十二章 江湖心眼二十三 出城第一百二十六  京城走向第一百六十六 回镖局第一百七十二 温柔乡第八十九 芳气满楼堂第五十六章 白裙闯山门(中)第五十七章 白裙闯山门(下)第一百六十九 慕容家第一百一十五 可曾记得鹤周天第八十八 情窦初开 心有灵犀第八十一 好大一股醋味第十三章 嘴中草,衣角红第八十五 心意第一百四十九 各怀心思第九十九 吴家人真怪第三十八章 深夜铁甲第十章 青衣长琴抚心事第四章 前朝画,今朝女第十四章 僧人娶亲皇家迎第二章 吴家有龙第一百六十六 什么仇什么怨第十七章 儒仙第一百六十七 你与佛也有缘第十章 青衣长琴抚心事第四十九章 帮你去看看江湖第一百五 都很忧伤第一百二十七 凉王论情第一百一十八 红衣出城第一百六十五 交易第四十八章 一脚两船第七十八 将军卖我几斤道理第一百二十二 被打还会笑第一百六十八 青城第四十五章 如同姐弟第五十一章 纯粹剑修第三十三章 雨中论道(中)第一百六十六 吴晨上山来第一百七十五 托孤第一百五十六 青城山人来人往第一百五十四 三个姐姐都好看第四十七章 来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