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惊爆秘闻

“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应天府城破的消息传到了皇城之内,仁宗赵斌询问群臣的意见,结果投降派和主战派的官员们各执一词,吵做一团,将一个本该严肃庄重的垂拱殿给吵吵成了菜市场。

就在这个时候,听闻局势已经糜烂至此的太后刘娥,也在师师的搀扶之下来到了大殿之中,直言骂起了赵刚和那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们。

摄于太后的威势,众位大臣不敢吱声,全都匍匐在地,大礼参拜起来。

面对群臣的跪拜,刘娥却并不领情,而是毫不理会,径直走到了龙椅旁,很是担忧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儿臣见过母后!”

赵斌看到老妈、老婆全都过来,十分忐忑的给母亲行了一礼,不知道她会对自己说些什么过激的话,心情非常的紧张。

“唉,皇儿,既然你现在已经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就决不能轻言放弃!要知道不管你抵抗或是不抵抗,赵刚那个畜生一旦得势,都不可能放过你,所以这朝堂之上,任何人都可以投降,唯独只有你,是不能够投降的!”

到了这个时候,刘娥也不忍心苛责自己这个儿子,而是将残酷的事实摆在他的面前,帮助他坚定那动摇的信心。

“太后娘娘,宁王殿下毕竟也是先帝所处,您这样当众辱骂,怕是有些不妥吧?况且再怎么说,皇上和宁王都是兄弟,虽然帝位之争古已有之,想必念及兄弟之情,他也不会痛下杀手的!”

只不过听到这番话,反应过来的群臣有些不乐意了,御史台曾巩知道这个时候要靠自己出言直谏了,当即斟酌了一下词语,再次跨步而出,代表众人向着这位威名赫赫的太后进言。

刘娥看了他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也不着恼,而是自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旁边的老太监,

“哀家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管谁做皇帝,你们的官位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所以抵不抵抗的也无所谓。事已至此,本来这个秘密哀家受先帝嘱托,是准备烂在肚子里,带进棺材的,可是目前的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刘公公,就麻烦你念给他们听听吧!”

“谨遵娘娘懿旨!”

刘善堂很恭谨的接过书信,将拂尘甩到身后,展开信纸后大声念道,

“写下这封信时,朕已知时日无多,然身后之事终归是难以放下,故在此说明情况,希望众朝臣能够辅佐泽世,保证大宋江山的稳定。至于宁王赵刚,并非朕之亲身骨肉,乃是晋王之后,况且其人生性阴狠残暴,若其得势,绝非社稷之福……”

老太监念信的声音虽然很大,但也没有到扯着嗓子喊的程度,可其中的内容听在众人的耳中却是如万钧雷霆从天而降,剧烈的轰鸣振聋发聩。

“什么,宁王竟然不是先帝之子?”

“难怪先帝一直不喜欢他,还不顾大家的反对,执意传位给了当今圣上!”

“我说先帝怎么册封一位民女为长公主,原来那位长公主是真正的皇家血脉啊!”

“那位宁王隐藏的好深啊,老夫几乎都被他给骗过去了!”

“如此说来,要是宁王得了势,皇上的安危还真的不好说了!”

真宗临终前所写的内容,将赵刚和湘云掉包的事交代的清清楚楚,听的众位大臣们唏嘘不已,终于知道了宁王为什么起兵,先帝又为什么传位于仁宗的隐秘。

如此一来,宁王赵刚的身份从兄弟的帝位之争,变成了彻彻底底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投降的说法在这个时候也销声匿迹了。

国子监祭酒晏殊听完老太监的诵读,眉头紧锁思索了片刻,抱拳向着太后娘娘施礼道,

“娘娘勿怪,此事事关重大,微臣想要借阅先帝手书的遗信,还请娘娘恩准!”

“这有何不可,刘公公,将先帝的书信传与各位大人阅览,看看哀家所言是否属实!”

事情本就是真实存在的现实,刘娥没有什么好心虚的,很痛快的同意了晏殊的请求。

于是众人相互传阅,从那苍劲有力的笔迹上看,那绝对是真宗赵恒的亲笔所书,比真金还真。

主战派的王安石和曹玮等人自是兴奋异常,直呼苍天有眼,将宁王的身世公布于众,使得天下人共逐之。

这也让那些犹疑着是否偷偷跑去投降的一些官员们稍微打消了疑虑,准备暂时站在皇上这一边,一同对抗宁王叛军。

“好,既然如此,那投降一事便休要再提,若有言之者,作叛国论处!至于抵挡赵刚的大军,哀家一介女流之辈,确是不知该如何是好,左相,你是文官之首,一切的军需物资,哀家就交给你了!”

见真宗的遗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刘娥一鼓作气,临时做着站前的安排。

王安石一听太后将如此生死攸关的重任交在自己手中,顿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触,忙抱拳应下,郑重的做了保证。

后勤保障安顿好后,刘娥挨个的从大臣们的脸上扫过,终于停留在了一处地方,

“曹尚书,如今李帅去了北地,汴京城中的文官武将以你最能打,哀家希望卿家能担负起守卫京师的重担,不求击溃叛军,只要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便是最大的胜利!”

“太后娘娘请放心,微臣一定誓死守住汴京城,将宁王的叛军挡于城门之外,令其不得寸进!”

虽然事起仓促,但曹玮对于自己这段时间操练的禁军还是有些信心,单论守城的话,他还是自觉没有什么问题,当下也是信誓旦旦的立下军令状,神情很是决然。

见士气可用,刘娥接连说了两个好字,这才又宽慰了赵斌几句,施施然的跨出垂拱殿,回避到了幕后。

因为战事的糜烂,仁宗已经许久没有回去后宫,师师原本有许多话想和他说,奈何见局势紧张,知道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也只得将那些话压在心底,只是深情的望了一眼自己的夫君,便道了个万福,陪同太后一起回了后宫。

“众位爱卿,正如母后所说,局势确实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时刻,但自古邪不能胜正,朕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守住京师,击退叛军,还大宋一个朗朗乾坤!”

经过刘娥的宽慰,赵斌也是重拾信心,尤其是师师临走时的那个眼神,更是给了他极大的鼓舞,让他心生愧疚之时,也迸发出强烈的求胜**,瞬间便是一拍龙椅,做起了站前总动员。

于是,在宁王的大军在陈留有条不紊的安营扎寨的同时,汴京城这边也同样准备着守城用的物资材料,双方还未接触,便已经各自开始了战斗前的摩拳擦掌。

这一日晴空万里,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只是太阳光照在那兵甲矛戈之上,反射出刺眼的寒光,更是加剧了这种滔天的杀气。

汴京城南门外,宁王率领大军,列好阵势,便缓缓的来到了城门之下,朝着城门楼上的人影眺望。

城楼之上,仁宗亲自登场,同样目光炯炯的望着远处的大哥,只是他的手已经握成了拳头,身体不自主的颤抖起来。

宁王则是一点都不在乎,骑着马越众而出,缓缓的来到城门口一箭之地,身旁仅有大将呼延赞和雷豹护卫,可谓是胆大到了极点。

“大胆逆贼,见了皇上为何不下马跪拜?”

城墙之上,见宁王亲自前来,想要打开城门,将其生擒活捉的曹玮却被仁宗阻止了行动,只好憋屈在心中,大声的对着下面吼道。

“皇上,微臣甲胄在身,不便行礼,还请勿怪!不过孤王观皇上气色不佳,想必是被身边的这些歹人挟持,身不由己。不过还请皇上放心,孤必会攻破城池,屠灭所有奸佞,救皇上于水火之中!”

一路势如破竹的汴京城下,早已自信心爆棚的赵刚也是收起了之前谦逊有礼的形象,露出了深藏已久的獠牙,望着那个城楼上的皇帝邪笑着,眼神中充满了轻蔑。

看到对方藐视的眼神,赵斌深吸一口气,沉声回道,

“赵刚,朕没有受任何人威胁,倒是你,本是皇室贵胄,如今父皇尸骨未寒,你却趁着外敌入侵之际同室操戈,不仅断了兄弟之义,更是寒了天下百姓之心。朕在此立誓,一定会扫平你的叛军,还天下人一个太平!”

“哼,哈哈哈哈,看来皇上被挟持已久,已经被吓的神志不清了,既然如此,多说无益,就让你身旁这些人的人头让你清醒清醒吧!”

听完仁宗的决心,赵刚只觉一阵好笑,感觉如同是小孩子发的脾气一样,不值一提,于是不再多说什么废话,打马回头,下令让大军攻城。

“皇上,为何不让微臣捉拿此贼,若是拿住了他,平叛将易如反掌啊!”

望着宁王优哉游哉的策马回转,曹玮懊恼的捶着城墙,却因为仁宗的命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离去。

赵斌则望向那位皇兄的背影,目露坚定,

“曹尚书,他毕竟曾经是朕的皇兄,既然他敢单骑前来,朕又何必枉做那小人,想要捉拿住他,那便在真正的战场上吧!”

“是,微臣受教了!”

赵斌的话让曹玮心中震动,看着这位年轻的皇帝,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

只是还不等他再想些什么,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响彻整个汴京城,宁王的大军如同沉睡的巨兽苏醒过来,开始了第一轮猛烈的攻城。

第二十六章 探查病情第三十一章 救人计划第二十四章 老帅的态度第十五章 屡败屡战第二章 失忆第十四章 二劝刘仲甫第三十三章 令人发寒的长矛第十九章 秉烛夜谈第二十三章 那一箭的风姿第二十八章 虚惊一场第十五章 惊醒第五章 变法第十一章 我不吃肉但是我咬第十六章 花灯会第八章 阻击第十八章 开心果第二十四章 誓死不降第九章 生死之交第三章 入院第三十九章 首度破门第三十章 被关禁闭第二十八章 虚惊一场第二十九章 战马第三十二章 落叶球第三章 开宝寺旁第二十章 岳麓书院第一章 战争胜利第八章 拳头才是硬道理第二十三章 抢亲不成反被抓第三十一章 末旦评第二十三章 抢亲不成反被抓第二十五章 定计第二章 惊爆秘闻第二五章 逃第九章 医务室的变动第二十四章 激斗第十四章 初夜第二十七章 高老大出场第四章 机关兽第三十一章 颁奖第二十九章 暖床丫鬟第二十五章 现身第四十七章 嗑药第四十一章 抉择第四十二章 血狼会的一贯作风第十七章 陶六登门第十五章 骑射老师第七章 约见第二十三章 难熬的夜第三十六章 甘泉定点第二十四章 誓死不降第十七章 江南织造徐家第一章 重生第十七章 劫亲第十三章 同居第二十九章 论装逼与藏拙的技巧第二十三章 会合第九章 伤心的瑶瑶第四十章 路遇狄青第十六章 宁王再上书院第七章 皇帝的行踪第十二章 制敌第三十章 剑棍之争第十八章 一支滑翔翼引发的血案第十八章 绿野仙踪第十章 绝杀出动第十章 开张第二章 后事第四十五章 协商第二十四章 大刀王武第十八章 开心果第二十六章 诡异的气氛第十三章 惊变第四十五章 亢龙有悔第十五章 古今无类之妙手第二十五章 再见小姨第三十一章 离去第三章 北疆战报第五十一章 一口盐汽水第二十五章 现学的换装第四十章 进击的胖子第十四章 攻心为上第八章 与宁王的对话第三十一章 末旦评第六章 宁王起兵第十章 赵刚的离京第二十三章 墨家矩子的传人第十七章 攻守第二十六章 四大白富美第二十九章 论装逼与藏拙的技巧第二十七章 追赶的强哥第三十六章 夜色的美好第七章 天字一班第二十三章 潇湘馆的发展方向第三十章 吐血第三十八章 突发变故第三章 往事不堪回首第十一章 敢饶天下先第二十章 藏书楼第十六章 忘忧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