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23

“师父天都黑了,长安城里的佛寺都被太子殿下封禁了,我们今夜住哪里?”嘉尚的意思很明白,现在要不要回萧府。

玄奘闻言盘膝坐下,抬头看看天道:“现在的天气我们今晚就在这里念经吧!”说罢便闭上眼睛,嘴里颂念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其他几个和尚看着玄奘的做派,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们刚才听嘉尚问时心里已经想好了一个地方。

普光犹豫一下直接道:“师父这里离萧老国公的府邸不远……”

玄奘闻言停下颂经,抬头看看天然后看看站在他身边的弟子问道:“佛是什么?”

说罢玄奘又抬头看着天空。

“佛……”

几个弟子相互对视一眼不知道该说什么?

半晌玄奘看着黄昏的天空悠悠道:“佛是无处不在的啊!”

嘉尚闻言怔了怔,眼睛一亮道:“师父弟子明白了,太子殿下今日就是告诉我们不可太执着于外物,寺庙佛像皆是外物。”

玄奘闻言微一点头,便闭上眼眼不再说话。

---------------------

第二天下午李承乾在崇教殿召见了玄奘。

李承乾看着玄奘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道:“玄奘法师这两天可真够忙的,孤王昨天就派人去请你结果到了现在才有空来见孤王。”

玄奘闻言脸色平静地道:“非是贫僧忙,是陛下上午召见了贫僧。”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问道:“孤王听说陛下请你还俗为官,你为何不肯?

玄奘闻言双手一合十,低下头面无表情地道:“贫僧一心向佛无意还俗。”

玄奘以为李承乾也会逼他还俗做官,所以摆一副徇道者的样子。

李承乾见此轻笑一声道:“和尚一心向佛确实让人佩服,不过孤王听说佛家讲究普渡众生,不知和尚可有普渡众生的心愿?”

玄奘神情一怔,然后显出激动的神色,但是很快他又平静下来,依旧面色平静地道:“贫僧虽有此愿望只是有能力低微,恐难担此大任。”

李承乾看着玄奘微嘲道:“和尚果然没什么好东西,借孔夫子一句话,若真是力有不逮也应该半途而废,可是你现在还没有做就给自己划定了界限……”

这是化用孔子教训弟子冉求的话: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玄奘博学多才自然知道李承乾这是化在用论语里的话,于是也不动声色地用孟子里的一句话道:“不知太子殿是欲贫僧挟泰山以超北海还是为长者折枝。”

这是孟子劝谏梁惠王的话,意思是担着泰山去北海我是真做不到,但是像为老人折一根树枝这样的事我可做到。

李承乾自信一笑道:“有孤王在就算是要挟泰山超北海,也是孤王和朝廷大臣的来做,和尚只管做些为长者折枝的小事即可。”

玄奘闻言再不犹豫,双手合十低头一礼道:“贫僧愿意为太子殿下效力。”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道:“如此甚好!大师请坐。”

玄奘闻言谢了坐,便在大殿右的椅上坐下。

李承乾朝身边的小内侍刘葵使个眼色,刘葵便忙把案的《天地传奇》拿起来递给玄奘。

玄奘双手接过一看书皮便抬起头来,看着李承乾想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笑吟吟地看着玄奘道:“这是大师从天竺取回来一部经书孤王找人译了,大师先看看以后就好好宣讲这部经书吧!”

玄奘闻言脸露出欣喜之色,双手捧着书心道:这位太子果然是一位佛性深厚的人。

想到此忙低头去看,只是翻了几页发觉内容与佛经大异。

玄奘精通梵文他取回来经书虽然还没有翻译成汉语,但是他早就读熟了,可以肯定的是里面绝对没有李承乾给他的一本书。

玄奘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李承乾道:“太子殿下,这,这本书中所讲似与佛经不同。”

李承乾依旧笑吟吟地道:“大师这也是一部渡人的经书。”

玄奘不知道李承乾要做什么,或者说他还不敢确定李承乾想要什么,闻言脸露出淡然的笑容地道:“太子殿下想是被小人所欺,这是一怪力乱神之收怎么称作是渡人的经书呢?”

李承乾看着玄奘脸色渐渐地变地严厉起来,知道这个和尚佛学理论精深,若是光跟他讲道理怕是不会就范。

“怪力乱神?

你以为孤王不知道佛祖是个什么东西吗?

你们佛门所讲的十八层地狱哪一层不是怪力乱神?”

“呃……”玄奘一下子无语了。

“你们说十八地狱就是佛经,孤王说这天地至尊乃是天上的玉帝和人间的皇帝就是怪力乱神?”

是的,这部《天地传奇》是李承乾借助后世洪荒混元一类小说改编的,但是中心思想却是把各教都归类的二帝之下,二帝就是天庭的玉的朝廷皇帝。

各教在天的上部分要受玉帝的则封才能得到天地气运庇护,在地上的部分要受到皇帝的则封才能向人间传教,而且各教必须按时向天庭和朝廷朝贡。

这就是臣属关系,而佛门向来仗着自己是外的和尚认为自己是方外之人,对于中国皇帝和朝廷政令都是阳奉阴违。

而老百姓甚至大部分官员因为佛门掌管着十八层地狱以来世因果,为了能修个来世,对和尚都恭敬有加,对他们的违法乱纪行为一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如果玄奘按李承乾这部经书宣讲,那佛门以后就没有与朝廷对抗的资本了。

经过李承乾的几句质问,玄奘已经明白了李承乾的心意,这几天在长安城他也知道了李承乾的一些做法,比如李承乾动用宣传手段打压佛门,而不是像从前的朝廷仅是下命令打压佛门。

玄奘看着李承乾他可以确认李承乾确实想利用佛门以及他,但是他一旦遂了李承乾的意那么佛门也将从大唐消失,他就是佛门的罪人。

玄奘从容起身然后把手里的《天地传奇》放在他坐的椅子上,然后走到大殿中央,双手合十郑重朝李承乾行了一礼道:“谢太子殿厚爱,只是贫读不懂这本经书,怕是难以完成传经重任。”

说着不待李承乾说什么,就转身往外走。

李承乾脸色变得铁青,自他穿越以来这样跟他说着话转身就走的人玄奘是第二个,第一个是长孙无忌,现在正走在去海南岛的路上。

“和尚你妈回来的经书可都在东宫里呢!”李承乾冷冷地提醒玄奘道。

玄奘闻言顿了一下便直接出了殿门。

李承乾看着玄奘走出去,心里冷笑道:玄奘现在你身边可没有孙悟空。

到晚上李承乾回到丽正殿准备吃饭时丘神绩求见。

“启奏太子殿下,萧禹请了法门寺主持和几个西域和尚,说要替玄奘举办归佛法会。”丘神绩面无表地道。

“坐下说吧!”

李承乾看着丘神绩两个眼圈一下面一片乌黑,知道这段时间让丘神绩迅建立东宫在长安城的情报系统,把他累坏了。

虽然得益于现在长安城没有其他情报机构,其他人也没有意识情报的重要性基本没有什么防范,情报系统十分轻松地就建立起来了。

但是这些事情千头万绪让丘神绩耗了不少心血,尤其是让他探听太极宫及李世民的消息,更是使他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看着丘神绩坐下李承乾才淡淡地问道:“可知道他想做什么?”

丘神绩规规矩矩地坐好,依旧面无表情地道:“回太子殿下,萧禹以公主和驸马都尉的名义请了陛下,还有长安城里的很多官员和勋戚,想要借此机会让那些番僧展示佛门神技,别的臣就不知道了。”

李承乾点点头道:“孤王知道了,你派人继续盯着他们,你也要多歇息别把身子累坏了。”

丘神绩闻言起身行礼造退。

看着丘神绩走出去,李承乾喃喃道:“想展示神技引起长安城轰动?然后……”

李承乾虽然一时想不明白萧禹的具体目的,但是这不影响他对此事做出应对,萧禹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借此事重塑佛门在长安的威信……

“太子殿下晚膳已经备好了,请到偏殿来用膳吧!”

李承乾抬头看见是王叶丹从偏殿里走出来,李承乾起身伸个懒腰道:“象儿和厥儿都来了吗?”

王叶丹走到李承乾身边扶住他,一边往前走一边道:“他们俩一直在这里呢,天越来越热了姐姐那边需要静养,臣妾就没有让他们回承恩殿去。”

李承乾抓住王叶丹的柔若无骨的手慢慢地往偏殿走,想着太子妃问道:“这两天后边没有什么事吧?”

“一切都好!”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扶着王叶丹继续往前走。

王叶丹被立为良娣虽然才二十来天,但是因为太子妃苏氏怀孕身子不好,所以东宫的事倒大部分都是由她在打理。

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手腕,出身大家从小知书达理的王叶丹,按照李承乾和太子妃原来的规矩也能把东宫打理的井井有条。

近来李承乾的饮食起居也都是由她照顾,原来和李承乾寸步不离的老鬼空出来去帮着丘神绩搜集情报去了。

李承乾走到门口想起法门寺里有一段佛骨舍利子,既然法门的和尚跳出来了,似乎可以把那段所以佛骨骗来长安城做些文章。

便转身对刘葵道:“去把把王方翼找来。”

王方翼本来就是外戚,现在因为王叶丹的原因更是被加封定远将军、羽林郎将正五品上的武官,因为李承乾一直很赏识他再加上王叶丹的关系,他现在对于李承乾的忠心程度一点也不比薛仁贵和裴行俭差。

内侍去传人李承乾和王叶丹走进偏殿。

“参见父王!”李象和李厥两个向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笑呵呵地走上前去摸摸两个儿子的头道:“免了!”

小哥俩闻言抬起头来,一边一个拉着李承乾的手往摆好饭菜的圆桌走去。

李承乾正在吃饭时刘葵悄悄进来道:“启禀太子殿下王方翼宣到。”

李承乾接过王叶丹递来汤碗,抬头道:“让他进来。”然后低头喝汤。

王叶丹闻言连忙起身要出去,李承乾抬手止住她道:“不是外人,不用回避。”

王叶丹闻言坐下一边自己吃饭一边看着保姆照顾李象兄弟吃饭。

不一时听见铠甲磨擦的声音,王方翼大步走进来抱拳行礼道:“臣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抬头看着英武不凡的王方翼道:“今日你当值?”

“是的!”王方翼头都不敢抬。

“用了晚膳没有?”李承乾随意道。

“臣—臣,臣用过了。”王方翼结结巴巴地道。

李承乾一听就知道还没有吃饭,便直接道:“这里没有外人,坐下来一起吃。”

wWW• ttκǎ n• Сo

殿里伺侯的内侍女官闻言忙给王方翼加椅子和碗筷,王方翼却站着不敢上前。

“快坐下,吃完了我还要让你去办事。”李承乾催促道。

王方翼抬头看着李承乾一家四口围坐在圆桌上吃饭十分为难。

李承乾见此不耐烦道:“怎么还要我起身请你啊?”

王方翼闻言十分无奈地往前挪几步,来到桌边坐下也不敢动桌上的碗筷。

王叶丹见一向威严帅酷的堂兄在李承乾面前像个乖宝宝一样,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王叶丹一笑王方翼的脸都红了,李承乾忍不住道:“快点吃吧!看你妹妹都笑话你呢?”

王方翼此时只想摆脱眼前尴尬的局面,抓起桌上的碗筷飞速地往嘴把拉起来。

待他吃完李承乾示意王叶丹领着李象兄弟先出去,然后把桌上的茶杯往王方翼面前推了推道:“不管怎么说我也是你表哥,你这么怕我做什么?”

不过话一说完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以前王方翼是李承乾姑奶奶的孙子两人是表兄弟,可是现在李承乾纳了王方翼的堂妹,这关系……

李承乾一时说不清楚,便直接转移话题道:“好了不说这些,今日我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

“请太子殿下吩咐!”王方翼闻言立即起身郑重抱拳道,他刚才虽然不适应,但是从李承乾让他座下一起吃饭时心里就明白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让他去。

李承乾见此淡淡一笑道:“不用这么紧张,只是一件小事。”然后招手让他低下头,李承乾压低声音道:“你今天晚就带就人去一趟法门寺……”李承乾如此种种交待一翻。

王方翼一脸为难地出了丽正殿,心想此事虽然不难,但是会不会有损阴德啊?

可是想到刚才李承乾对他态度,显然是志在必得,他要是办不成此事,他这一辈子说不定就完了……

---------------------

看着晋阳公主已经痊愈李世民的心情十分好,想到晋阳公主病了这么多天一直闷在屋子里,便吩咐人给晋阳公主换上男装。

李世民自己也换上便装然带着晋阳公主前往萧禹的府邸,看看萧禹说的佛门的“点石成金”之法。

李世民这几天一直很犹豫到底要不要帮萧禹一把,李承乾近来做什么事也不瞒他确实是一心为了大唐的千秋万代谋划,可是萧禹和长安城里的和尚是他当初对付李承乾的牺牲品他不能不帮一把。

因此明知道此次萧禹举办的归佛会是为了佛门,在襄城公主来请的他的时候,他还是答应介时亲自去看。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要亲自去看,萧禹才能请得动长安城的勋贵官员。

可是李世民依然在纠结,帮了萧禹李承乾那边会善罢干休吗?

李世民虽然是便装前来,但是对萧禹来说依然是不可多得的荣耀,所以在李世民在出宫的那一刻整个萧府就沸腾了。

萧府中门大开把襄城公主和宋国公的仪仗从大门口一路摆到府里正厅门口,威严煊赫,在长安的萧氏一族凡是有官爵的男子都身着官服按昭穆(家族辈份左昭右穆)排列在大门外等侯迎驾。

前来参加归佛会的其他的官员按品级在萧府大门以内列队躬侯,其中站在最前面则是这次归佛的主角玄奘。

从那天出了东宫玄奘就带着弟子再次来到萧府。

虽然这几任萧禹花多少钱,把归佛会准备的多么隆重玄奘都是沉默以对,但是到了今天下午朝中官员受襄城公主的邀请的宾客陆续到来的时候,玄奘还从小佛堂出来与长安城一众高官贵戚寒暄。

以玄奘的非凡经历和卓越的见识,加之他言辞辩给,一下子就成一众高官贵戚中的焦点人物。

众人听了玄奘不远万里去往天竺国烂柯陀寺取经的故事,对他的勇气和智慧皆是敬佩之至。

却没有人注意到玄奘与法门寺的弘法和尚以及他带来几个西域和尚有意无意地保持着距离。

萧禹带着驸马都尉萧锐走进大厅时看见长安贵戚十分追捧玄奘,萧禹也十分高兴,笑吟吟地走进大厅一边向众人拱手致歉道:“真是待慢了诸位贵客!”

大厅里众人闻言都含笑朝他拱手还礼,萧禹又接着道:“老夫请诸位前来,就是要向诸位引荐这几位高僧,只是一直在门前迎客进来晚了,还望诸位恕罪。”

萧禹话刚说完尉迟恭就上前一步笑道:“宋国公此言差矣,这几高僧长安城里谁人不识,何须你来引荐?”

其他人也都跟着道:“就是玄奘大师西去之前就是我大唐有数的高僧,弘法大师更是法门寺的住持大师……”

玄奘和弘法和尚闻言都忙双手合十向众人低头一礼表示谦虚。

萧禹闻言呵呵一笑道:“如此更好,今天请诸位来是一则是因为玄奘大师远从西域归来,咱长安父老理应为他接风洗尘,二则也是西域来的几位高僧有一套佛门的‘点石成金’的神术要在长安里施展一二,老夫就做主特请诸前来一同观看。”

玄奘闻言看一眼萧禹,又看看弘法和尚以及站在他身边的几个西域番僧没有说话。他知道萧禹不说明这几个西域番僧是弘法和尚找来的,是有意把这些和尚往自己身上攀。

果然其他人一听都以为这些和尚是玄奘请来的天竺神僧都有些意动,一个个两眼放光地看着那几个番僧。

虽说中国人向来崇尚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对于毛遂自荐的外来人往往持怀疑的态度,必须有个人站出来说这个什么什么国的人或东西怎么怎么好,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这个人让玄奘来充当无疑比萧禹和弘法都更合适。

萧禹一见众人如此,便仰头叹息一声道:“老夫看着近来佛门僧众颇受人欺压,所以请诸位来见识一翻佛门的广大神通,免得诸位以后信了人言误入歧途,不但江山社稷有忧,就是我们自己死后也不免要下十八层地狱。”

萧禹说到最后叹息不已,好像真得因为西天佛祖的无边法力会导致大唐和这些大臣都要大难临头似的。

可这话说完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个敢接茬的,不说长安城所寺庙的大雄宝殿都被雷霹过,就单单因为这事步及到李承乾,就让这些人不敢随便发表意见。

自从李承乾在玄武门外硬杠了李世民,没过几天李世民还赐死于志宁,流放了长孙无忌,长安城里不知内情的人都笃定地认为李承乾乃是秦始皇转世天命所归。

**在朝廷有意隐瞒下更是被传的神乎其神,薛大鼎和东宫一众武将都快被传成天兵天将了。

这些人又不傻怎么可能为了几个和尚跟着萧禹乱说话?

场面一时颇为尴尬,附马都尉萧锐忙上前缓和气氛道:“父亲大人,点石成金之术从来只是听说可没有人亲眼见过不知真假,儿子可是连陛下都请了,到时候若是点不出金子来可是大罪。”

萧禹正在气头上没留意萧锐提起李世民的用意,以为萧锐当着这么多人说没有见过点石成金之术,是在拆他的台。

便大怒道:“小奴才见过什么?这佛门神术岂能有假,陛下到了自然有几位神僧当众演示,到时候你这没见过世面的奴才也就知道天高地厚了。”

萧禹虽然是骂萧锐听众人耳朵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是听他说李世民来到时那几个番僧还要当面演示,也就都抱着冷眼旁观态度在此等着。

就在此时快马来报李世民已经出宫马上就要来到,萧府上下以及预会的宾客立即各就各位,只有弘法和尚带着几个番僧去往萧府后园里的佛堂前,那里有萧禹准备好的施展点石成金神术全套工具。

李世民在一干护卫保护下骑马在前面慢慢地走着,后头跟着一辆四轮的青油小车,车做的这么别致当然是李承乾送给晋阳公主的。

这辆车装了减震装置,而且里面还垫了厚厚的皮毛和丝绵,人坐在里面还算舒服。

但是李世民依旧担心颠着晋阳公主,怎么也不肯走快。

骑马走在李世民左则的一个大胡子将军,两只眼睛瞪的像铜铃一般,一路上大脑袋像波浪鼓一样左右摇晃个不停。

“万彻你不用看了,长安城现在被承乾治理的针都插不进来。这一路上安全的很,朕只是担心晋阳坐在车里被震着。”

薛万彻是唐朝的一个的传奇,他父亲是隋朝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薛万彻弟兄五个四个是唐朝的大将。

薛万彻的一生十分传奇,他年少时就是以勇武闻名,是罗艺手下的大将。

投唐后是李建成手下大将,他的三哥薛万钧是李世民手下的大将。

玄武门之变时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薛万彻率东宫护卫去攻打秦王府,后来李世民派人挑出李建成的人头东宫护卫星散,薛万彻依然不降带着几十个将士逃入终南山不出来。

李世民非常赞赏他的忠义,所以多次派人去山里宣他们出来,出来以后还委以重任。

上次李承乾在玄武门之外展示了东宫的肌肉,虽然没过几个天李世民就因为看穿了长孙无忌、于志宁和李治之间相互勾结,证明了李承乾确实没有谋反的心思,但是李世民依然发旨把薛万彻和程咬金调回长安城。

薛万彻离长安里较近,先回到长安城就充当了李世民的近身护卫。

听了李世民的话薛万彻扭过头来大声道:“要说俺老薛还真是佩服太子殿下这份本事,俺老薛一回到长安,就听见老百姓都在夸太子殿英明,这两天听那几出东宫排的戏也真过瘾哈哈……”

李世民听他说话跟打雷似的,不由苦笑起来,不过薛万彻提到东宫排的戏听起来过瘾,还认真地告诫他道:“你最近少见承乾,别忘了你前天差一点把那个演法海的人给打死了,那些人都是东宫八风殿的供奉……”

李世民的意思很明白,李承乾是要给这些人出气的。

薛万彻闻言却不以为意道:“太子殿下还能为一个歌妓跟臣为难?”

李世民闻言只是苦笑,知道一时半会儿跟这货说不清楚。

“再说了谁让那法海演的那么可恨?”薛万彻想起法海依旧有愤愤不平。

李世民闻言忍不住道:“你懂什么?那法海不演的可恨一些,长安城里的百姓就那么恨和尚?”

薛万彻虽然性子鲁莽,但到底是初唐的数得着的名将,李承乾这些把戏经李世民一点出来立即就明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妙啊!妙啊!太子殿下果然是英明神武。”

不过他笑到一半,却扭头看着李世民的侧脸道:“既然太子殿下要跟佛门为难,陛下为何还要给宋国公面子,去什么归佛会?”

李世民闻言只是笑而不语,说着着到萧府门前……

帝王心何欢淡淡地说道。'

萧府的小佛堂原来四面都种了竹子遮影,为了准备归佛会萧禹命人把前面的好竹子砍去铺了青石,佛堂院门口还塑了一尊大佛像。

此时夜幕已经落下,整个萧府后园到处都张灯结彩,佛堂前面更是被数十根巨形火把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李世民和一众宾客此时都站在大佛像前面,两眼一眨不眨地地盯着佛像前面鼎里燃烧着的红通通的煤火。

萧禹站在旁边悄悄向李世民解释道:“按照佛经上讲,做这样的大法应该在常年受佛光普照的清净佛寺里。”

李世民闻言不接他一茬,反而扭头看一眼站在右手边的玄奘,玄奘见李世民看过来只是双手合十,低头念一声“阿弥陀佛!”

李世民不知何意,又转头去看那鼎里火光。

萧禹见此也觉得尴尬,但是想到只要稍后大鼎里炼出金子来就能万事大吉。

便接着道:“不过还好老臣平日里礼佛也算有一份真心,所以臣家这小佛堂倒能勉强凑合着能用,也是这几位大师法力高深,心中怀着至诚之念甘愿自降法力为我大唐皇帝陛下演此佛门神术。”

李世民听到这儿,看一眼正围火热的大鼎不停转圈子的三个番僧,见那三个番僧面上神情庄重一边走嘴里还念念有词,显然对此事十重视。心想他们不远万来到大唐又愿意为自己演示佛法也确实不易,不自觉地便点点头。

鼎里的火越烧越旺周围的温度急剧上升,有些对此事不太感兴趣的人,不自觉地就慢慢往外退去。

渐渐站在鼎前的人就显得稀稀拉拉的了,离大鼎最近的那三个番僧此时已经汗流浃背,依然不疾不徐地围着大鼎念经。

李世民看得不耐烦也要往后退两步,向四下看看这佛堂前竟然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心里便有些不悦。

萧禹看见忙道:“陛下此处神僧施展佛法,佛祖菩萨纷纷前来观礼,所以就没有给人设座。”

李世民闻言怒哼一声就要说话,却见站在最前的面萧锐突然指着大鼎惊讶地道:“金,金,金子!”

场间众人闻言,都忙上前走几步然后睁大了眼睛往大鼎里看。

李世民也顾不得训斥萧禹了,急忙往前走两步向鼎里细瞧,果然看见通红的火里有一块指甲大小的黄金,映着火光闪闪发光。

见此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刚才番僧往回石炭时他曾命薛万彻仔细查看过,里只有石炭,现在竟然真得炼出黄金来了,不禁有些惊惧地看着那个番僧道:“竟然真能点石成金!”

萧禹见此老脸笑跟朵菊花似的,洋洋得意道:“陛下说哪里话,若不是真的能点石成金,老臣把陛下请来岂不犯了欺君之罪?”

李世民两只眼睛依然盯着大鼎里的火光想看看火光里还能不能再出来一块金子,点点头道:“萧卿家办事谨慎朕是知道的。”

萧禹见李世民一心盯大鼎就不再打扰他,也抬头往鼎里看去。

又过了一会儿鼎里又显现出几块黄金,众人也顾不得热了,都聚精会神地看着鼎里煤火,希望鼎里能出现更多的金子,连煤火越来越弱都没有发现。

最后鼎里的火彻底变成一堆死火,三个如同从水里捞出来的番僧停下施法退到后面的佛堂里。

法门寺弘法和尚从佛堂里走出来向李世民行礼道:“陛下法事已经结束了,请陛下命人把这煤灰里的金子都挟出来吧!” WWW_тTk an_C○

李世民这才抬起头来深吸一口气,对弘法和尚道:“辛苦几位天竺神僧了。”

弘法闻言忙再次朝李世民行礼道:“为陛下演法岂敢称辛苦!”

李世民示意薛万彻去挟大鼎里的金子,薛万彻接一个白瓷盘子亲自带人走到鼎边上用一个长火钳在里面扒拉起来。

李世民和其他人也不走开就一直看着薛万彻一块一块往外夹金子,鼎里的金子越来越少薛万彻每夹出一块,都要用火钳在鼎里搅上半天,但是每当又夹出一块金子时众人都如放下千斤重担似的长舒一口气。

最后薛万彻在大鼎里又搅了好半天把鼎里的煤灰全搅成了粉,也没有再找到一点金子,才抬起头举着手里的盘子道:“陛下都扒出来了,就这些!”

李世民看着满满一盘子灿灿生辉的黄金,眉开眼笑道:“就这些也不少了起码有二三十两。”

薛万彻一边把装金子的盘子呈给李世民一边拍马屁道:“陛下果然神目如矩确实有二三十两。”

众人见李世民高兴都忙躬身向李世民称贺道:“恭喜陛下,大唐得此神术以后就有用不尽的黄金!”

……

众人一片声称贺时,萧锐已经命下人在竹林另一边摆下酒宴召待李世民和众人。

李世民借着萧府里的灯火,往酒宴那边走,弘法和尚跟在他身后一边一边道:“说起来实在惭愧,陛下亲临三位神僧施法一次也才得了二三十两黄金,若是能在长期有僧众念经礼佛的佛门净土由三位神僧施法,一次必然能得上百两黄金。”

走在旁边的几个人闻言都是倒吸一口冷气,初唐时贵金属极少货币除了串钱就是绢。

黄金更是少得可怜李承乾因为要准备秋天收粮食的钱已经把长安城查封城的寺庙里的铜器都熔了,这也是李世民一直不敢接下旨赦免龙首原的和尚的原因。

众人听说一次施法能得百两黄金都是十分惊讶。

李世民心里却是十分为难,不知道如何知回答,萧禹又在旁边助攻,他也不顾李世民正往前走,拦住李世民就是抱拳躬身道:“臣请陛下赦免还在龙首原受苦的僧众,让他们各回寺庙颂经礼佛,保护佛门清净之地,以便天竺神僧施法点化出更多的黄金以国用。”

李世民脸色阴晴不定,他虽然很喜欢黄金,但是也深受儒家影响,深知怪乱神不可长久,要因此伤了太子的颜面极有可能得不偿不失。

可是看着众人那炽热的眼神,也知道今晚的事情要是传出去必定会有人上书请求赦免龙首原的和尚。但是朝中还有诸遂良等儒生呢,他们岂能同意以此为理由赦免龙首原的和尚?

李世民想到这里还没有喝酒,竟然先头疼起来,正在李世民头痛的时候,萧府的管家火急火燎跑进来道:“回老爷,太子殿下的仪仗已经到了门口了。”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萧禹一时更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不管怎么样,李承乾摆开仪仗前来,他做为臣子都要到府门前去迎接,可是……

“承乾来了,就让萧锐去门口把他迎进来吧!”李世民听说李承乾来了也松了一口气,干脆把个难题交给他解决。

萧锐闻言忙行礼退下,去迎接李承乾。

就在所有人猜想着稍后李承乾和萧禹以及佛门这一场大战会如何激烈时,李承乾柱着拐杖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

“儿臣参父皇!”

“承乾免礼,来坐在朕边上!”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脸色温和地道。

待李承乾走到李世民身边的席位上坐下,与会众人都起身向他行礼。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脸挂着笑意道:“众卿平身!”

待众人坐下,李承乾先是双手举起酒杯向李世民敬了一杯酒,李世民喝了酒给萧禹使眼色,意思是让萧禹主动给李承乾敬酒示弱。

可是李承乾不待萧禹有所动作就是先笑着开口道:“儿臣听说晋阳的病已痊愈,父皇高兴到襄城妹妹这里游乐,所以特地带几个妓人来给父皇助兴。”

李世民闻言还没有说话,坐他身后的薛万彻先大声道:“敢是太子殿下要这里再演一出《白蛇传》?”

此言一出萧禹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李承乾却没好气地道:“演法海的歌妓被你打伤了还没有好,怎么演《白蛇传》?”

薛万彻闻言一脸尴尬地笑道:“那实在是秃驴太可恶了,是臣一时失手就……,臣愿意赔钱给他养伤。”

萧禹和弘法和尚的脸色已经变成铁青色。

李承乾知道薛万彻就是一个夯货,这会儿收拾萧禹重要,便摆摆手道:“现在不说了,明天送两贯钱去东宫就行了。”

薛万彻闻言一怔,想说两贯钱你还找我要,不过李承乾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朝后面摆摆手席间走进来两个年轻人。

“父皇就让他们给您说一段笑话,您听了一乐也就行了。”李承乾对李世民道。

李世民想调和李承乾与萧禹还有佛的门的关系,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拒绝李承乾的请求。

李承乾见李世民一点头,再次给新上来的两个年轻人一个眼神,那个两人便开始说起来。

这一段是李承乾根据现代的相声《拴娃娃》稍做改动的讲给他们的。

主要讲的是邻居告诉一个当官的人,当年你父母没有儿子,所以到处去烧香求子,最后在一个佛寺里他母亲一个人在庙里住了几天就怀孕了。

当众人听说“慢着,我父亲没有儿子,那我是哪来的?”

席间众人都就是一片笑声,尤其薛万彻更是笑的前仰后合。

只是说到这个人的父母去峨嵋山求子时,讲到留下他母亲孤身一人在大雄宝殿里住了七天,下面的人都明白了李承乾这又是在黑佛门了。

及至听到最后邻居说:“老和尚多灵啊!”两个说故事的年轻人退下。

满堂大笑,玄奘神情自若,萧禹和几个和尚则是满面怒容。

“哼!”萧禹实在忍不住怒哼一声。

众人会过意来都有些不好意思,渐渐止住笑声,只有薛万彻依旧双手拍着面前的桌子哈哈大笑。

李世民忍不住回头瞪他一眼,薛万彻才勉强止住笑,但是两只眼睛却一直带着坏坏地笑意看着萧禹。

把萧禹看火冒三丈,忍不住对李承乾道:“太子殿下国之储君怎可忱于此等悝俗之语?”

这是李承乾品味低。

李承乾闻言冷笑一声道:“正要请教萧太傅,《左传》隐公五年,‘春,公将如棠观渔……’怎么解?”

萧禹闻言顿时语塞,李世民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现场的其他人也都被吓的鸦雀无声。

李承乾此时问萧禹的问题是《左传》上记载的鲁隐公将要去棠这地方观看当地人捕鱼,大臣认为这不是国君该干的事(当时鲁国主要是农猎不包括渔)。

这篇主要讲的国君做什么事都应该有规矩,春天应该做什么,夏天应该做什么,观鱼不应该是国君做的事。

李承乾这个时候提起,自然是影射李世民不应该来萧府来点石成金这样的事。

萧禹做这大臣竟然邀请皇帝来看这些怪力乱神的事,几乎可以归入奸佞小人行列了。

半晌弘法和尚淡淡地笑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今日贫僧请来的天竺神僧能点石成金,宋国公请陛下前来观看也是为了国事。”

萧禹亦负气道:“正是!国用乃是国家大事,陛下前来观看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李承乾闻言冷哼一声,森然地看着弘法和尚道:“点石成金,那给孤王点一个看看。”

李世民闻言作色道:“去叫天竺的神僧再演示一遍给太子看看!”

李世民算是看出来了,今天说什么他也是来萧府看了天竺神僧的点石成金了,如果不能把此证实了,以后史书也必然记下他忱于僧术。

但是如果做实了天竺神僧真能点石成金的话,那也可以记成是因为他盛德感天所以来了天竺神僧为大唐点石成金。

“陛下,那天竺神僧刚刚做完法事,法力消耗严重怕是……”

“不是还有几位天竺神僧吗?”

弘法和尚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萧禹打断了,弘法和尚忍不住在心里大骂萧禹是个坑货,但是看到李世民的脸色和李承乾眼神,他把想说的话全部咽下去了。

他来长安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深知李承乾的可怕,知道今天若不能再次点石成金,李世民一起疑心李承乾可能就要了他的命。

看着弘法和尚心事重重地走向小佛堂,李承乾心里冷笑暗道:这才刚开始。

不一时,弘法和尚信心满满地回来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行礼请他们去观看。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走去看看!”

李承乾轻笑一声起身跟在李世民身后,一起来到萧府小佛堂前的大佛像前。

李承乾看见几番僧正往大鼎里装煤块,在灯火下可以清楚地看见,煤块里有的是挖出来未经加工的天然煤块,有的明显经过加工的类似于煤饼子一样的的东西。

“金子就是从这里头烧出来的?”李承乾走上前去指煤块道。

“回太子殿下金子不是烧出来的,烧这些石炭只是为了施法时起火用的,根本的是天竺神僧作法念经。”弘法和尚淡定地道。

李承乾回头看着弘法和尚直截了当地问道:“也就是说现在这些石炭里没有金子?”

不待弘法和尚说话,李世民就阴阳怪气地道:“天竺神僧还没有做法,里面自然没有金子。”

李承乾闻言正要说话一回头看见几个番僧已经把煤都装进大鼎里了,正要点火忙大声道:“慢着!”

说着就柱着拐杖一瘸一点地走到大鼎前,提起拐杖伸到大鼎里指着一块煤道:“务挺过来把这块石炭给孤王打烂了,这里面有金子。”

众人闻言还没有反应过来呢,就见程务挺不知从哪里蹿出来跑到李承乾身边,一弯腰拿出一石炭当着众人的面两手一用力那块石炭就碎了,眼尖的人就从一堆煤渣里看见了一点黄光。

李承乾用拐杖指指,程务挺弯腰从煤堆里捡起一块金子,用手擦去煤灰举起来让众人看清楚。

何欢笑了这一下都傻眼了吧。'

众人一看清楚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好么,原来是这么回事。

到了此时李世民自然明白自己上当了,可是看着李承乾神气活现地看着中间,似是在嘲笑自己便怒声道:“万彻去看看。”

薛万彻看见程务挺一手掰碎了一大块石炭心里早就痒痒了,闻言立即走到大鼎前也弯腰拿出一块石炭,两手一用力石炭边上掉下很多渣子,石炭的主体部分却仍然完好。

薛万彻的脸立即涨的通红,猛地一跺脚再次发力终于把手里的石炭掰成了两半,低头一看里还是黑黢黢的地石炭哪里有金子的影子?

不解地抬头看向李承乾,李世民和其他人见此都疑或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见此淡淡一笑道:“这些秃驴贼的很,这么一大堆石炭里只有几块动过手脚在里面放了金子。”

说着指着大鼎道:“把里面石炭都倒出来孤王告诉你们什么样的里面有金子。”

薛万彻闻言一弯腰抓住大鼎的两根腿,瞪圆了两眼睛大喝一声就把那二三百斤大鼎举在头顶,然后向着旁边的空地上一倾,里头的石炭就尽数落在了地上。

最后再次大喝一声把大鼎向着一边没有人的空地上猛地一扔,大鼎就被他抛出一丈多远,然后才双手掐腰得意洋洋地看向程务挺。

李承乾见此用拐杖碰碰程务挺道:“快去捡地上的金子。”

众人刚才都被薛万彻的无穷巨力慑住一时忘了,此时低头看时在石炭堆里果有点点黄光,不知道何故都露了出来。

李承乾提起拐杖一边往李世民面前走一边向众人道:“这也就是一种小把戏,他们先把石炭砸碎了然后和上泥巴揉成一块块的里头包些金子,等泥干了放在石炭堆里,一般人看不出来以为都是山里采来的石炭。

见他们从石炭里烧出金子来,不知就里的人都错认为是神术了。”

李世民气得脸色铁青怒视着萧禹,萧禹此时也吓的六神无主,慌忙跪下道:“陛下老臣也是上了这些和尚的当。”

驸马都尉萧锐也慌忙跪在萧禹身后。

李世民死死地盯着萧禹,胸口一起一伏想着怎么惩罚他。

李承乾却淡淡地道:“萧太傅这些金子是你给他们的吗?”

“老臣没有,老臣没有!”萧禹慌忙解释道,这要是承认了那就成了合谋欺君了。

李承乾又转头看向玄奘,玄奘依旧神色从容地双手合十道:“贫僧也不知道。”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喃喃道:“看来法门寺的和尚藏了不少金子啊!”

“宋国公萧禹不识大体,笃信佛徒,愚昧不明,竟致番僧当面欺君,宜使远离朝廷,出为小牧,尽除其封,出商州刺史。其余僧徒由皇太子承乾处置。”李世民憋了半天终于对萧禹做出了处罚,这就是贬去他的一切官职出为商州刺史。

今天应邀的几十个平时与萧禹关系不错的勋亲贵戚,没有一个出来替萧禹说一句话的。

李承乾左右看看,叹一气躬身对李世民道:“父皇萧禹有罪商州百姓何辜?

父皇要派他前去祸害?”

跪在地上的萧禹听了李世民的话,面如死灰一般,过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应该谢恩。

却突然听见李承乾说他去做商州刺史是去祸害百姓,怒火攻心一口气喘不过来,吐一口血晕过去了。

“父亲,父亲,陛下……”驸马都尉萧锐跪在地扶着萧禹带着哭腔道。

李世民见状怒哼一声摆摆手,示意把萧禹带下去。

然后看着李承乾道:“太子以为当如何处理萧禹?”

李承乾闻言深吸一口气道:“功是功,过是过,萧禹已经七十多了早就不该再参预朝政了,贬为庶民,永不录用安排他去九成宫养老吧。”

李世民想想萧禹刚才吐血倒地的情形,默默地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李承乾见李世民走了,转过身来似笑非笑地看着玄奘和弘法和尚,想听听他们还有什么说的。

其他来参加萧禹宴会的众人一见李承乾眼神忙都跟着李世民往外走,深怕沾染上这些和尚被李承乾收拾。

“太子殿下贫僧也是被这几个番僧给骗了,求太子殿下开恩……”弘法和尚一边说一边给李承乾磕响头。

李承乾看也不看他一眼,在刘葵带人抬来的罗汉榻上坐下,脸上挂着淡淡地笑意问玄奘道:“玄奘这就是你所信奉的佛法?”

玄奘却是神色平静,一言不发就地盘膝坐下,然后双手合十开始默默颂起经文来。

李承乾冷笑一声,知道玄奘这是在装死猪当然也有些会成装高深。

“从你还没有回到大唐境内就上表说你从天竺国烂柯陀寺取回了佛家大乘经典,原来就是这些愚民之术啊!”李承乾说到此看玄奘依然自顾自的念经。

便接着道:“在孤王看来你弄回来的这些经书是不用译了,直接一把火烧了才干净。”

玄奘闻言猛地睁开眼,看见李承乾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便缓缓闭上眼睛,慢慢悠悠地道:“太子殿下明知今日之事与那些经书无关,何必非要毁去呢?”

“呵呵!”李承乾没想到玄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强,看来想用言语收服他是不可能了。

“王方翼把你从法门寺带回来的佛骨拿来,给弘法看看是真是假。”

法门寺藏着一截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的手指骨化成的舍利子,历史上唐武宗灭佛时曾下旨要法门寺毁去这截佛骨,当时法门寺的和尚只毁去一段假佛骨。

唐朝中后期每隔几十年朝廷都要举办迎佛骨,就是把佛骨从法门寺迎进长安城,每次迎佛骨都十分隆重花费巨大。

韩愈曾因为上书谏迎佛骨被唐宪宗贬去潮州,就有“一封书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诗句。

李承乾先前派王方翼去法门寺告诉法门寺留守的和尚要用佛骨显示神通,营救长安城的和尚,才把这截佛骨给骗来长安的。

弘法和尚一听说李承乾让人拿了法门寺的佛骨,不知道李承乾要干什么,忙爬到李承乾面前道:“太子殿下您您要做什么?”

李承乾不理他,王方翼从盒子里拿出佛骨递到弘法面前道:“和尚看看这段佛骨是真是真假。”

弘法忙小心翼翼接过去,就着火把仔细看,半晌点点头道:“是真的!”说着就要往怀里揣。

王方翼眼疾手快,伸手就又弘法和尚手里抢了回来。

李承乾看着这一切面无表情地道:“砸了!”

弘法和尚闻言再顾不得别的大声道:“太子殿下不可啊!”

王方翼也有些犹豫地看着李承乾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对这一切都视若不见,直接道:“务挺你砸!”

“遵旨!”程务挺二话不说就从王方翼手里夺过那截佛骨,转身往外走两步,把佛骨放在青石板上,然后五指如钩一般扣起一块地上新铺的青石板,高高举起就要往那佛骨上砸。

“太子殿下开恩呐……”弘法和尚已经涕泪横流,他虽然使了一些奸诈之术,但是他能从法门寺来到长安营救被李承乾关在龙首原的和尚,人品其实也不是很差。

李承乾依旧不为所动,看一眼程务挺道:“砸!”

“慢!”不知什么时候玄奘已经起身来到程务挺面前抱住程务挺的胳膊不让他砸下去。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看玄奘道:“你以为你能拦得住?

今日孤王砸了这枚佛骨,明日早朝陛下必然下旨灭佛。”

玄奘知道李承乾说的都是实话,法门寺的佛骨对唐时的佛门太重要了,如果被李承乾毁了,天下佛门必然都要跟李承乾为敌,以李承乾的为人必然要先下手为强。

恰恰佛门刚在这里弄了一出‘点石成金’的闹剧,等于是把刀把给了李承乾。

玄奘通晓儒家经典明白李承乾一句“春,公将如棠观鱼”问住的不光是萧禹还有朝中诸儒,如果满朝的大臣都上疏劝谏李世民不该来看‘点石成金’的闹剧,那么佛门的下场可以想象。

玄奘低下头默默用脚踢开放在地上的佛骨,松开程务挺,双手合十向李承乾行了礼道:“贫僧愿为太子殿下效力,还请太子殿下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