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逻辑辩证分析法来读楚汉历史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不喜欢的可以跳过。

(一)谈谈《史记》这本书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而当这个胜利者建立的朝代绵延数百年,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没有哪个胜利者会在史书上故意抹黑自己,要么一碗水端平严格按照史实来,要么就是或多说少的抹黑对手和前朝亡国之君。

这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不承认这一点的人都是自欺欺人。

司马迁的《史记》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那是在大不敬罪名下,遭受腐刑之后,在坚忍和屈辱中写成的!

此种情况下要写一本史书,汉朝得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史记》?

汉朝皇帝一想到自己下令腐刑的人正在写一本传承千古的史书,能不多加关注严查核实内容吗?

从古至今,有太多的人才写不出东西,但挑毛病都是一把好手。

这种高压之下,司马迁敢胡乱编排刘邦和项羽吗?是想让全家都来个腐刑吗?

所以,司马迁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贴近历史的真相,做到有理有据,辩无可辩,舌战群儒也能胜之。

但是,汉朝要的是一本完全符合历史的史书吗?

不是的,刘邦在整个建立汉朝的过程中,干过太多狗屁倒灶和背信弃义之事,使得刘邦得天下并非正统。

若仅仅是有关刘邦个人的声誉也就罢了,有很多都是会动摇国本的东西,决不能让相关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流传出去。

但司马迁撰写《史记》在当初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如果单纯的把《史记》毁掉,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于是乎,就有了汉朝两次大规模删改、多次增补《史记》的事实。

为什么是两次呢?

因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删改这种情况了,他为了给后世留下真正的历史,又偷偷抄了一本,总共写了两本,只交上去一本。

而另一本交给了自己的女儿保管,秘密传承下去。

上交的那一本当时就遭到大量删改,并且保存在皇室宝库中,不允其他人看。

司马迁女儿保管的一本,因其嫁给了杨氏,最终落在杨家手里。

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把该书内容向社会传播,但是篇幅流传不多,很快就因为杨恽遇害中止。

东汉时期,《史记》终于得以广为流传,但却是在又删改为十余万言的前提下。

可以说,这时的《史记》已经面目全非,沦为了维护汉朝统治者的工具,其最关键的作用还是证明刘邦反叛项羽建立汉朝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可为什么删改之后的刘邦记载,依旧有很多黑料呢?

讲真,汉朝的皇帝其实已经无力去洗白刘邦的人品了,实在是有些事迹太出名,顶多在能力上给刘邦多添点彩,然后再极力抹黑项羽,借此反衬刘邦。

而且刘邦是个连自己亲人都坑的狠角色,使得刘邦后面的汉朝皇帝也没心情冒着被世人嘲笑的风险去给刘邦洗的太白。

被推下车的汉二世对刘邦肯定没有好印象,不可能为刘邦去掩盖,而且他也没有机会给刘邦人品遮羞,因为和刘邦同时代的人还有不少,有些事迹不说人尽皆知也是流传广泛,根本遮不住的。

哪怕是汉文帝对刘邦的印象也是极差,八岁的时候就被封去了和匈奴接壤的代郡,而且其母薄姬还不允许跟随照顾,直到刘邦死后,母子才得团聚。

汉景帝因为刘邦的刘姓王分封制度,承受了七国之乱的恶果,又因为和亲之策养肥了匈奴,同样难受得很,似乎也没理由昧着良心去给刘邦的人品洗白。

汉武帝时期,国人已经明白和亲无用,反而会把匈奴喂的越来越贪婪越来越强大,终于下定决心奋起反抗,并且成功站起来了。

司马迁也在这个时期写了《史记》,汉武帝虽然下令删改了很多内容,但有关刘邦人品的不光彩事迹还是保存下来了不少。

诸如慢而辱人、贪财好色、推子下车、分一杯羹、称帝后屠杀项羽旧部、把彭越做成肉酱给英布吃、屠城夷三族等等。

但是,涉及到皇位和江山稳固的问题,汉朝皇帝就不能不管了,刘邦反叛项羽的正义是必须要坚持和证明的,抹黑项羽也是必要的。

只不过项羽的有些事迹同样家喻户晓,不是想抹就能抹掉的,故此史书中才有了项羽善的一面。

如果项羽仁爱的那些事迹是假的,汉朝为何要让这样的内容出现在史书上?证明刘季杀了一个仁爱之人有什么好处?项羽既然是个魔王,那就按实际情况写呗,反正已经删改《史记》了,为何不把假的内容一块处理了?

所以说,史书上有关项羽善的记载都是真实的,辩无可辩的,汉朝不敢乱改的。

(二)辩证的看问题,你会发现更多真相

或许有人会问,那些项羽的黑料就一定是假的吗?项羽就不能是个精神分裂双重人格,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吗?

刘邦不也是一会儿人称宽厚仁爱,一会儿冷血无情吗?

我们用现代刑侦的逻辑思维来考虑此事,通常情况下,谁得利谁就最有嫌疑。

假设项羽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为什么刘季和其家人犯在项羽手上的时候就什么事都没有呢?

难道说刘季有上天庇护,项羽一遇上刘季就善心大发智力变负?一边顶着彪悍贼滑的帽子,一边又干出各种无脑蠢事。

比如刘季想为关中王,但子婴这个正主不除,刘季如鲠在喉,项羽就残杀子婴又火烧咸阳大失秦人之心,把秦人民心送给刘季。

千万别说秦人的人心是刘季用约法三章自己挣来的,约法三章的内容就是不让杀人抢劫盗窃之类的基本法则,哪怕是暴秦时期这些也是不被允许的。

项羽是在巨鹿之战的时候就已经失去秦人的人心了,因为项羽在巨鹿之战杀了二十万秦军,这是血海深仇,但远不如坑杀降军更能诋毁项羽。

又比如刘季想反叛项羽没有借口,项羽立马就阴杀义帝又弄的天下皆知,多贴心。

还有项羽去齐国平叛,又是一波屠城,失去齐国人心,完美助攻刘季。

那真是项羽所到之处无不残灭,然后项羽一走立马就恢复了往日繁华,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反倒是项羽的军队常常吃不上饭。

项羽要真干了那么多坑杀屠城恶事,人都杀光了,章邯被封王之后的兵马哪来的?刘季一招手就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打光了再招又是几十万,带主角光环的召唤师啊?

仔细品读汉朝史书就会发现,有关项羽的记载大多都跟这些项羽黑料有关,哪怕是表面上有褒扬项羽的意思,也暗含着项羽的不义,纯粹的正面记载少得可怜,可就因为这么点正面记载,司马迁就被扣上了项粉的帽子。

项羽仁而愛人,这句话绝对不是司马迁瞎编出来的。包括一些为战马和受伤士兵流泪,被冠以妇人之仁的记载,都能证明这一点。

另外,或许修改《史记》的那些人自己都没有注意,项羽在整个从起义到败亡的过程中,项羽都一直在以安天下为己任,并为之努力。

秦国暴政百姓苦不堪言,项羽站出来推翻了秦朝,并放缓了称帝步伐,迅速止戈停战,让百姓休养生息,安了一次天下。

刘邦野心不死,利用田荣挑起战争,项羽又是竭力的促成停战,包括派人游说韩信三分天下,还有和刘邦的鸿沟协定,都是为了早日止戈。

最后一次,项羽是有机会返回江东的,凭借长江天险胜负犹未可知,但是他却选择了自刎而亡,单方面结束了楚汉争霸的战乱。

当然,自刎的原因并非只是为了这一点,但项羽确实是用自己的命结束了这场战争。

而且项羽救下的不仅仅是江东的百姓,这场战争持续的越久,全天下的百姓都要跟着受苦,刘季统治的区域为了供给百万大军异子相食的惨剧恐怕都稀松平常了。

退一万步讲,项羽上山打游击,熬个十年,等刘季死了再起兵,甚至不用等刘季死,等到刘季残杀功臣的时候跳出来振臂一呼,这天下也未必会再姓刘。

但这与项羽安天下的本意相悖,项羽没有选择这样做。

只可惜,项羽最后为安天下做的努力再次化为泡影,刘季在位八年发动战争一个接一个灭掉了所有异姓王,仅存的一个长沙王也是原来的长沙王用自己的命和所有实力换来的。

再加上白登之战打匈奴,刘季无脑乱冲葬送了汉朝可以匹敌匈奴的军事实力,从此任匈奴欺辱,直到汉文帝继位后百姓才真正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哪怕是刘邦死了,他留下的吕氏祸根也依旧给天下带来战火。

项羽真的错了,哪怕他上山打游击,这天下的安宁也能比刘邦得天下来的更早。

这些都是我从汉朝出品的史书中读出来的,汉朝很伟大,但不代表刘邦是个明君是个好人,也不代表项羽就是十恶不赦的反派。

当然,即便我用汉朝修改的《史记》证明了项羽是个仁爱大英雄,对某些人而言也依旧是徒劳,因为在他们眼中《史记》是一部私史,非官方的,就差给定性成野史了。

我就纳闷了,写书的是汉朝史官司马迁,其父也同样做过史官,《史记》成书后又在官方主持下大规模删改了两次,增补数次,这还能算私史?《汉书》都大量引用《史记》里的内容,这能叫私史?

有些专家真的可以去吃屎的。

(三)骗人骗到底,黑人黑全套,但在逻辑分析下,假的就是假的

言归正传,那些篡改历史的人,怎样证明刘邦反叛项羽夺取天下是正义的呢?

很简单,只要往项羽身上泼脏水,证明项羽是不合法不合理,活该被反叛的就行了。

而且刘邦在反叛项羽争天下的过程中就已经这样做了,其所列举的项羽十大罪状全都是有鼻子有眼,蒙骗愚民足够。

在《史记》之前还有一本史书名为《楚汉春秋》,作者是陆贾,和刘邦同时代的人,这本书就已经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化过的了,只不过有些事人尽皆知,没法去掩盖。

但是到了删改《史记》的时候,很多记载都已经死无对证,可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特别后面那次删改更是如此,而且汉朝皇室一直把持着《史记》没有让其流传出去,添油加醋抹黑项羽粉饰刘邦并不难。

做戏做全套,有关项羽的记载从一开始就处处透着诡异,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说项羽学这个不成学那个也不成,好像一无是处,可为什么这样一个人却能连战连捷,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从无败绩?

我看应该是学这个也学的快,学那个也学的快才对,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领悟,不然凭什么年纪轻轻的就能统领天下诸侯?

另外,项羽这个人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道德准则的影响,言谈举止很显然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像刘邦张口就辱人。

士可杀不可辱这种思想更是被项羽体现的淋漓尽致,侮辱项羽的人,项羽必杀之,杀不掉宁可自杀也不接受屈辱投降。

还有关于项梁和项羽杀殷通起兵的描写,实在是过于详细了,高度体现了项梁和项羽的不仁不义,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殷通是项梁朋友这件事就有待商榷,就算是朋友,交情也深不到哪去,项梁在楚地知名度极高,殷通这种关系的‘朋友’项梁多的是。

真实的情况多半是项梁为了在会稽郡立足,才不得不认下殷通这个场面上的朋友。

其次,会稽太守想起兵反秦,却说要项梁和桓楚领兵,而这个桓楚正逃亡在大泽乡,具体在哪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借机把项羽叫进来杀掉了殷通。

看似殷通把项梁当至交找他来商量起兵反秦的事,也有了项羽出场的借口。

但仔细一想问题就大了,桓楚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凭什么和项梁并列?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桓楚不知道犯了什么罪逃到了大泽乡,为什么没有被义军重用?

需知大泽乡可是在会稽郡治吴县八百多里外,殷通连桓楚在哪都不知道,为什么就非要指名道姓的要桓楚领兵?

桓楚知名度这么高,为什么有关桓楚的记载最早就是杀殷通这件事?

而桓楚的另外一个记载,恰巧是与项羽杀宋义有关,是桓楚把项羽杀宋义这件事报告给楚怀王的。

别忘了在刘邦给项羽安排的十大罪名当中,就有项羽杀宋义这一条,桓楚这个龙套演员恰巧又在此时登场了。

最后,假如殷通是项梁好友,又是真心起兵反秦,项梁又真的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借机夺了殷通的军队。

那这件事怎么会流传出去的?甚至连双方的对话每个细节都被记载到了史书里,真正的知情者不应该只有项梁和项羽两个人吗?难道项梁不知道这样做有损自己的形象吗?

可事实上项梁有因为起兵的事毁掉了政治形象吗?

非但没有,而且项梁成了武信君,各方势力包括刘邦都来投靠项梁。

所以项梁和殷通的对话包括杀人的动机都只是一个拙劣的谎言罢了,目的就是黑项梁连带着黑项羽。

真实的情况已经掩埋在了历史长河中,但我也可以脑补出一些,肯定比史书上记载的更符合逻辑。

殷通见大泽乡起义声势够大,不满足一郡太守,就起了自立为王的心思,但是陈胜吴广起义尚且借了天命和楚将项燕的名义,他直接反秦能有人追随吗?

可巧的是项燕的家人后代就在会稽郡,用这个活招牌不比陈胜假借项婴名义高明得多吗?

所以殷通就找来了项梁,让项梁当面旗帜或者说是傀儡,而项梁将计就计把项羽这个项婴后人带去见殷通。

殷通自然要对项梁和项羽有所防备,武器是带不进去的,奈何项羽武力盖世,抢把剑还不是轻松加愉快?

于是乎殷通就悲剧了,项梁借机夺了会稽郡,成功起义。

还有一点也能证明项羽杀殷通不仁不义纯属污蔑,假设这件事真的,那么刘邦在列举项羽十大罪状的时候,首先就应该把这件事放在前边,可是根本只字未提。

除了上面提到,其他有关项羽的黑记载也大都经不起推敲,有一定逻辑能力的人都能发现问题。

而且有很多通过考古界给出的证据,已经可以证明项羽是被冤枉的了。

关于项羽屠城的问题很多人已经谈过了,我也分析过,不想在这重复了。史书中确实也用屠这个字眼来描写项羽的凶名,谁让笔在人家手中呢?

但是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等等史书中,刘季及其下属屠城的记载都比项羽要多。

倘若屠城就应该被千古批判,而刘季屠城又是板上钉钉的事,那该怎么维护刘季的正义形象呢?

当然还是靠抹黑项羽了,不光屠降兵,而且还要屠百姓,妇女儿童都不放过,什么无不残灭,大火三个月不灭等等,最次也能给百姓一个大家都屠城的印象。

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看老酒侃这些有关楚汉的分析,可以去我老书那边的作品相关看看,里面有一些详细的分析文章。

第132章 久别重逢第495章 夺舍第168章 萧何之危第549章 新位面第299章 天崩地裂第192章 平安归来第372章 惊变(一)第596章 过去第355章 少年第319章 永夜(三)第360章 全灭第333章 永夜(十七)第323章 永夜(七)第57章 走阴陵(二)第152章 气运神龙第161章 力拔山兮气盖世第297章 横刀夺爱第487章 青元子第209章 立斩樊哙第224章 带飞第518章 灭虫第132章 久别重逢第327章 永夜(十一)第267章 昆阳决战(四)第519章 螟虫之母第599章 乌巢第623章 大结局 重逢!第167章 不得了的秘密第234章 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第196章 易立太子第605章 放马过来第53章 一人足矣第526章 神战第465章 搞定第340章 无敌之师第182章 大风歌第595章 战!第125章 东城之战(二)第354章 再谈白登第56章 走阴陵(一)第533章 出手第399章 传位第410章 证明第558章 痛第538章 抓捕第51章 疗伤第426章 良策第511章 反攻第521章 虫神第55章 抠神第536章 现代位面第176章 结界开第378章 心意第220章 坠落第139章 以剑换命第136章 天马第147章 无敌第413章 易筋经第166章 天降人头第344章 长生第99章 迟到的援兵第524章 十息第465章 搞定第589章 线索第27章 突围(五)第480章 消失第258章 夜袭第604章 绝招第540章 天罚第52章 贴脸抛射第8章 垓下鏖战(一)第448章 屠国第234章 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第526章 神战第251章 投降第597章 护驾第395章 神通第169章 绿兄绿弟第258章 夜袭第498章 崛起第334章 永夜(十八)第491章 约战第132章 久别重逢第602章 成魔第232章 妙用第192章 平安归来第56章 走阴陵(一)第215章 捉歼第27章 突围(五)第320章 永夜(四)第120章 宁死不渡第178章 融魂第482章 苦战第268章 昆阳决战(五)第587章 伯符第125章 东城之战(二)第616章 神境第493章 一起第292章 昆阳决战(二十九)第288章 昆阳决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