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鲁迅先生

这个世界啊,简直是烂透了。

---鲁迅

在那个年代的文人中,最喜欢的是鲁迅先生。

由于文笔比较尖锐,虽说没有鲁迅先生的那种直击人心或者说让人醒悟的力量,但是某些时候对这个世界的一些浅显的看法也让我身边的人觉得我似有先生风格,何其有幸。

受之有愧,愧不敢当。

我喜欢鲁迅先生狂人日记时的意气风发,喜欢孔乙己时的疯癫,喜欢先生文笔的尖锐,喜欢对于这个世界的独特的视角。

先生是当代文学史上一颗永不磨灭的星星,生于乱世之中,发光于百家争鸣。

鲁迅先生也是当今白话文小说的奠基人或者说第一人。同时又在影视作品中更加形象的了解到立体的他。

影视作品中,演技高超的前辈们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倔强与不羁,让我们在百年后的今天还能更加生动的豫才先生。

后来,追寻先生的路上。

在对鲁迅先生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的了解中,不断地接触到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

其中,我十分喜欢先生的作品《坟》,尤其喜欢先生那独立于第三视角的立论。在那个年代,古代旧文化和新文化交锋十分激烈,文中的呐喊和彷徨,那个时代独有的文笔色彩不可复制与替代。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先生在我心中是一个怪怪的酷大叔,他生于忧患,死于病患,生不过半百,却千古长存。他是那个时代的开拓者,唤醒了众多愚昧无知的国人们,在手无寸铁的旧时代,凭着尚未完全冰冷的一腔热血,靠着紧握手中的一只软笔,书写那个时代的文人风华。

将军没起兵,秀才造了反。

他是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的旗手,也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尚未百年...

而今已是风华正茂,我常常会想,如果鲁迅先生生于繁华的现在,会不会新文化运动就不会成功,所谓的白话文小说就根本没有,或者说是直接落后与当代文明好几十年,又或是现在我我们还在之乎者也。

当然,在人的一生中总是存在着各种关系,先生亦是凡人。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个孝子,以至于世界上多了一个至今都还会被人想起或者为之称赞的女子‘朱安’,对很多关系看的十分清晰明了和透彻的先生也做了人世间的凡人,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子,即使是被母亲蒙骗还是成了婚,他曾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是啊,没有爱情,只是生活中多了一个不熟悉的陌生女人而已。但是啊,又可能是先生那时心中尚有理想抱负未实现,时机不符吧,误了朱小姐,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最后呢,坚毅的先生也遇到了让他为之柔软的女人许先生。

鲁迅后期的文章多了很多柔软,也多了很多爱和家庭,而他的前期文章主要带有很强烈的批判和讽刺的色彩,在所有的表达中呢,更是把所谓的杂体现得淋漓尽致,先生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落后困苦的时期,所以杂文就是它了解那段历史最好的方式。

方方面面吧,先生说出了他对那个社会的绝望和想要的光亮。

鲁迅是‘在绝望中生出希望’的那个人,是在泥潭中奋力挣扎的救生绳。

社会在他眼中已经是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人性在他面前早已是遍体鳞伤。

对于他的研究,我了解到生命的生生不息,在黑暗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在绝望中迸发的勃勃生机。没有什么是不可跨越,人生最大的事莫过于生死,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时间呢,不会对任何一个人留情,不管是谁,不管你对人类文明做过什么,也不管你在人们心中能存活多少年。

我一直相信:“人只有一辈子,五年也好,十年也罢,死了就是死了,终会变成化石回归自然,身后繁华也好,衰退也罢,全都与自己无关了”。

对于先人,保持缅怀与敬畏,对于文化,保持血脉与传承。

先生永存,至今犹在。

传世千古,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