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战略反击(上)

“四郎,我们把大军撤回对岸吧!”

齐军淮河大营里,高长恭正在读兵书,没想到在河对岸的秦方太,直接过河来找他!

“怎么了?你不守河对岸粮仓,来这里做什么?”

高长恭不悦的训斥道。

“四郎,卑职已经以四郎的名义,将大部分粮草转运光城郡(今河南省光山县),除非周军孤军深入,才能烧毁粮仓。

四郎,如果我没有料错,此番高大帅已经败了,我们放弃这里的大营,固守对岸,还能维持防线!”

卧了个槽,你想害死我啊,假传军令?

高长恭的脸都气红了。

对岸的粮仓,你他喵的下令搬运到相邻的郡?(光城郡挨着北义阳郡)

“秦方太!你的狗胆怎么能如此的大!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罪行!”

“四郎,我一个人死,好过我们这一堆人死,你现在不撤退,很快就撤不走了。

最新的战报在这里!”

秦方太大大方方的将一张带血的纸递给高长恭,上面写着攻占随县的段畅,力战不降。但城门被人打开,现在已经被侯瑱俘虏。

守军突围的寥寥无几,几乎全军覆没。

“四郎,信是段畅的亲兵送来的。

此人还说在路上看到了很多齐军尸体。四郎,等你想走的时候,已经晚了!”

秦方太跪了下来,苦苦的规劝!

古代打仗,受限于交通与联络的限制,当主帅或者主将做出决定之后,往往一天乃至几天后才能显示出效果。

这时候就很考验对战场局势的判断力。

如果敌人都打来了,才知道要准备防御,干脆洗洗睡吧,还当什么主帅啊。

此时此刻,很明显秦方太就比高长恭想得要远。

“如果我撤了,那高大帅是不是……很危险?”

高长恭沉声问道。

这个时候离开,放弃营地,回到对岸,确实可以把残余的齐军带回邺城。

可是也会被高洋军法问责。

因为主将高归彦失踪或者死亡,你这个旗下的大将居然活着回来了不去搜寻,这明显是要吃板子的行为。

秦方太作为参谋,才智和品德都不缺,唯独缺了大局观。

“高大帅…很可能被围攻了。留在这里或者不留,都没有什么影响。”

果然,秦方太是高长恭的幕僚,自然不会考虑高归彦的死活。要知道,高归彦跟高欢不是一脉,秦方太一家是跟着高澄混的,怎么可能给高归彦面子!

而为高澄儿子高长恭出谋划策,则是人臣的本分。

“那我就更不能走了!我要守在这里,直到有高大帅的消息。”

高长恭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对着秦方太说道:“帮我披甲,我要去巡视大军。”

战败的消息肯定会零零星星的传来,这个时候稳定军心非常必要。而主将雄赳赳气昂昂的出现在军营里四处游荡,就是稳定军心的不二法门。

兵法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正在这时,传令兵急急忙忙的冲进来,大声叫道:“高将军,高大帅在天河口被王琳军和周军伏击,大败。现在正带着人突围,请高将军赶紧去增援了,迟了,高大帅恐怕…凶多吉少!

送来口讯的人刚刚死在了大营里,全身是血,好惨啊!”

晴天霹雳!

秦方太果然料中了!

高长恭吓得有点抖,随即冷静下来,对秦方太道:“我要点兵,你去把我那一千装具骑兵都凑齐。我要去救援高大帅。”

高长恭还没动,胳膊就被秦方太拉住。

“刚才我劝四郎撤退,是因为我也没料到高大帅会败这么快。现在不行了,请四郎点齐兵马,以镇军固守营地,以那一千装具骑兵为预备,死守淮河大营!”

“败军会陆陆续续到这里的,四郎守住浮桥,让高大帅带着残部退到对岸,然后我们再找机会过河,退到光城郡,如此就算是收兵了。

卑职之前将粮仓搬迁到光城,高大帅估计也会退到光城,四郎……此时不能轻动。

装具骑兵一旦被伏击,根本发挥不出威力,四郎要三思啊!”

穿装具要时间,你穿着装具走不远,不穿的话被突袭没办法,所以率骑兵营救高归彦根本就不是什么好点子。

倒是守在营地里,用装具骑兵以逸待劳,打退各路神仙,才是正确的展开方式。

不得不说,秦方太的话确实是说到点子上了。

“你说得对,是我太冲动了。”

高长恭有一种预感,自己被那个蠢女人放回来,似乎就是一种宿命,这个宿命让他在此战中挑起大梁,在此战中成为中流砥柱。

在此战中,跟高伯逸兵戎相见!

“那好,你去安排镇军的防卫,我去召集那一千装具骑兵,我们分头行动。

此番齐军能不能回邺城,就看我们这下能不能建功了!”

高长恭激动的拉着秦方太的手说道。

不过对方却没有他那么乐观。很简单的道理,敌人已经收拾了高归彦和段畅,那么自然也能腾出手来拔掉齐军的淮河大营。

估计申州城里的周军,已经在淮河对岸四处寻找齐军的粮仓所在了。

秦方太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暗暗庆幸。

没了这批粮草,齐国的光州恐怕最后都要沦陷,到时候高洋的怒火,不是一般人能接得住的。

现在齐军淮河大营的位置便于进攻,却不利于固守。高长恭当机立断,带着大军退到伏龙城,这座窦毅当初修筑的小城附近。

然后以这座城为根基,在城外三面(有一面是靠着淮河)布置木栅格,将大营安置在了此地。

此城背靠三座浮桥,方便渡河。此外两岸之间本来就建立了渡口,有不少船只可以方便运兵。

可以说是一处撤退的绝佳桥头堡!

……

听从高伯逸建议出击的窦毅,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如果攻击齐军在对岸的营寨,自己手里不过四千府兵,好像不太够用。(主要是弄不清虚实,被反杀那就郁闷了)。

而寻找粮仓的位置,又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

窦毅判断是齐军有所防备,将粮仓后置了,拉长了补给线。

这么做有利有弊。

好处就是可以最大可能的保护粮仓。

坏处就是拉长了补给线,敌军断粮道的可能性更大了。

很难说哪种最有利,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怎么做。

“窦将军,我们要不回去的时候击破齐军淮河大营,至少去试探下虚实,怎么样?”

副将看到窦毅面色不好,小心翼翼的建议道。

第539章 图穷匕首见(本卷完)第437章 高都督别来无恙呼第549章 狂风暴雨罩长安(完)第1181章 举足轻重(下)第349章 风陵渡第196章 世间残酷又冰冷的大道理第1181章 举足轻重(下)第889章 巨人离场(上)第425章 阴谋进行时第935章 燃烧军团(4)第1328章 看不见的力量第104章 感觉活得像个人第1226 章 最后的战役(下)(本卷完)第472章 同年同月同日生第1194章 河阳之战(2)第929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589章 无路可退第143章 都是小人物,说什么大话第59章 朕带你长长见识第1350章 诸神的黄昏第23章 野蛮年代第925章 奉旨讨逆(下)第537章 失一升,收一斗第773章 新年“快乐”(3)第1171章 家国情怀(1)第632章 有门道还热闹第306章 无情最是帝王家第454章 节外生枝第1289章 人傻,钱多,速来第1313章 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第112章 闭门羹第508章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第566章 梦断昆河(3)第456章 地动山摇(上)第762章 审判日(3)第434章 人间有正气第718章 踢假球第580章 其人其事第527章 战略反击(下)第74章 无形的大手第909章 发扬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4)第82章 决战三台之巅(真的猛士)晋阳六镇鲜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第1276章 乱世之末(中)第500章 晚来了一步第369章 风声渐紧第345章 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除了人,北齐与北周各自的优缺点第91章 令人窒息的会面第106章 此事得找崔季舒第1063章 改革的春风(1)第1032章 四面楚歌(1)第1337章 英雄总倒在黎明之前(上)第139章 上干货,噎死你第9章 莫欺少年穷?第847章 经济制裁(1)第464章 邺都妖影第313章 暂避锋芒第819章 狼又来了?(下)第563章 昆阳煮酒(下)第224章 风雪夜,袭巴州第134章 勿以善小而不为第1106章 讨价还价真买卖(中)第696章 反向信息传递第966章 血战滏水河(7)第1020章 一边倒的屠杀(上)第135章 巧妇糊弄无米之炊第565章 梦断昆河(2)第1033章 四面楚歌(2)第102章 长广王的谋算第156章 我只是个莫得感情的和尚第850章 经济制裁(4)第1065章 改革的春风(3)第839章 是非关乎实力第307章 这就是政治第1324章 恶意满满的夸赞第1153章 不妙的预感(上)第1098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下)第777章 新年“快乐”(7)第1336章 雪崩(完)第837章 不同寻常的朝会第658章 穷则思变人之常情第1248章 时代的曙光(1)第1264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995章 你非要我偏不(上)第219章 战争不是砍人!(月底求月票)第141章 斛律光的弟弟?第939章 燃烧军团(完)第714章 男人的傲气第930章 未为可知的经济战争第606章 城里套路深第600章 强势回归(加更求票)第699章 四两拨千斤第121章 浪里白条高二郎第994章 凛冬将至(完)第61章 借题发挥第447章 寻找强援第597章 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中)第256章 追涨杀跌第593章 朕想御驾亲征可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