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后天保时代(4)

高伯逸说的“五军都督府”是个什么玩意呢?

其实只不过是宇文邕改革府兵后禁军统帅机构的另外一种说法罢了,本质是一样的。

禁军两级化双轨制,分为最精锐和次精锐,全职业和半职业,不止是现在的北周,就是历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南宋,都是执行着这样的制度,自然是有其科学和适应时代潮流的一面。

从这个角度说,邺城禁军的下五军虽然不够精锐,也有其存在的土壤,这也是为什么高伯逸不同意高洋彻底废除这支军队的最主要原因。

北齐有着充沛的人力资源,不说现在,就是历史上被北周灭国的那一段时期,史书记载的都有大几百万户,约两千万人。

两国连年征战并未让北齐伤筋动骨。

但来北齐军队成分里,来自均田制的自耕农参军比例却低得吓人。均田制尚未被破坏,军队里却已经没有最好训练的自耕农,这是非常不正常,甚至历朝历代都是不多见的!

有恒产者有恒心,自耕农参军,可以和土地政策挂钩,保证部队的士气和兵员管理,而且还省钱。隋唐赫赫有名的府兵,就是脱胎于自耕农。

北齐实行这样的制度,有着天然存在的土壤,不说毫无压力,起码是潜力巨大。所以高伯逸非常确定,高洋不会抵触这种制度。

这就好比从前是烧柴火的,现在烧煤炭,由于煤炭没有消耗,自然满世界的都是煤炭,很长时间内都不用担心缺煤。

另外,五军都督府只负责指挥军队,不负责训练和招募军队,这也是高伯逸为了架空政治对手而采取的釜底抽薪之计。

指挥的人不负责练兵和招兵,自然是控制了将家奴混进特定队伍里,试图将国家军队转为私人军队的行为。

当然,斛律光等人会大为不满,也是可以预料的。只是,谁让他们这次站队没有站好呢?

目前邺城禁军门派太多,头头脑脑的,人人都能玩政变。这样不仅高洋晚上睡不着觉,就连高伯逸也会担心哪天死在内讧里。毕竟,他又不是每天都住军营!

长此以往,别说是跟晋阳六镇鲜卑恶斗了,就是邺城的基本盘,都没办法保证坚如磐石。

所以邺都的禁军常备军,只要有神策军一支队伍就行了,其他的所谓“禁军”,以后都要采取府兵类型的轮换宿卫制度!

分散部署,分散训练,有事才能集结,而且到了京畿以后还要定期轮换!

高伯逸计划将北齐(除了晋阳地区以外)划分为若干“军区”,凡是参与均田制的农民,都能在家乡所在“军区”参军,并享受减免徭役的待遇,农闲时在“军区”内参与训练。

不同“军区”之间定期轮换队伍,防止刺史们拥兵自重。并且选拔精锐士卒担任邺城宿卫,接受五军都督府的节制。

而五军都督府的“五军都督”,直接听命于“京畿大都督”,它下面有五军,每一军的指挥官,都是领军都督!

这一招神来之笔,将从前位高权重的“领军都督”,降低为只能在战时指挥一军的战场指挥官!

名字还是那个名字,里面的实际内容,已经完全改变。

五军都督府管辖的禁军在宿卫期满后,再分配(未必是各回各家)到指定军区内继续训练。

农忙时,直接在当地“军屯”里劳作,收成抵自家户籍所在地的各种税收,家人不跟着队伍一起走,依然在原有户籍。

服役期满(五年)后回户籍所在地,并重新参与均田,服役期内获得的军饷和斩获奖励,均可带回或折算成田地。本人退役后,可指定家中适龄直系亲属代替其继续服役。

还有许多细则,高伯逸一时间没有想到,后面慢慢再补充。

他并非只会玩弄权术之人,此次五军都督府改革,乃是瞄准着五年后乃至十年后的大局而定的,若只是想夺兵权,高伯逸有的是办法,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

高洋死后,北齐政局定然动荡,到时候需要一支规模大,战力强的禁军,四面征战。对内要能镇压六镇鲜卑,夺取晋阳。对外要能抗衡北周,还要在江淮震慑南陈!

没有足够的兵员,是绝对不行的。

其实直接改革下五军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支大军的兵权不在自己掌控内,何不借高洋的手,大力收拾一番呢?

将奏折写完,高伯逸伸了个懒腰。

这次又抄了宇文邕的作业,嗯,杨坚的也抄了一点,不过无所谓啦,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竹竿,你去把杨素、李德林他们叫来,对了,那个叫秦方太的长史也叫来。”

坐在书案前的高伯逸,对着门外吆喝了一声。

三人来了以后,高伯逸将刚刚写的奏折递给杨素说道:“你们三人传着看一下,看完说说想法。”

杨素最先看,看完后对着高伯逸拱手行礼,恭敬说道:“主公算无遗策,此军改大妙,卑职没什么要说的,甘效犬马之劳。”

杨素果然如鹅王日志里面说的那样,对着自己就只会拍马屁。他定然是有想法的,不过现在不想说而已。

高伯逸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主公,即使轮换,也不能保证禁军完全可靠。就算在所谓的军区训练,这些人也是成建制的,他们依然会有被拉拢甚至叛变的可能。

甚至各地禁军之间更是会报团取暖。”

李德林忧心忡忡的说道。其实他还担心一个问题,只不过现在也不方便说。

秦方太原是高澄家的幕僚,后来是被高伯逸要过来的。他看了这份奏折以后,沉默了很久都没有说话。

“你觉得如何?”

秦方太操办过很多军务,大小都有,实际经验比在场的所有人都要丰富,他的话,分量实际上是很重的。

“主公,耗子药虽然好,但哪怕毒死耗子没问题,也要想想,耗子怎么样才愿意把药吃下去啊!”

哈?

听了这个比喻,在场诸人都面面相觑。

“你是说,下五军军改,阻力会很大?”

高伯逸疑惑问道。

“不错。主公,恕卑职直言,此军改一出,禁军将彻底成为君王之军。现在恰逢乱世,无论是斛律光也好,高睿也罢,他们这些人,会自愿丢掉军权,甘心当一枚乖巧的棋子么?”

秦方太问了一个拷问灵魂的问题。

第190章 玩命自黑第603章 朱门酒肉臭第1292章 躺平的韭菜第418章 突厥入寇第57章 阳谋第403章 独孤薇雅第1297章 无言的结局第433章 慷慨赴死第1017章 特战先驱(完)第421章 神勇无敌鱼俱罗第386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305章 夜空中最亮的星第1218章 东风破(1)第256章 追涨杀跌第17章 大理寺狱三日游(北齐神探?)第508章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第234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第301章 幸运和不幸第1043章 最后的气节(中)第373章 没那么简单第565章 梦断昆河(2)第1229章 雒水河畔的一声巨响(下)第601章 前浪死在沙滩上第1247章 指鹿为驴第425章 阴谋进行时第656章 赵郡李氏的潜藏实力(下)第765章 审判日(完)第477章 兵者诡道也第1046章 长远布局第1087章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上)第230章 谁是熊孩子第712章 不好糊弄的老实人第199章 反向操作第909章 发扬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4)第1080章 蓄势待发(完)第69章 天有不测风云第1308章 善水者溺于水(上)第737章 高屋建瓴(上)第62章 神来之笔第405章 行踪初现第987章 世间的套路千篇一律(中)第四卷总结及第五卷介绍(顺便求票)第355章 砍瓜切菜第950章 大义与人心第255章 胜利的号角第1005冰雪雄城(中下)第755章 建康风云(完)第265章 右勾拳第一卷总结(顺便求推荐)第1188章 人心向背(下)第1346章 灞水河边论英雄(下)第930章 未为可知的经济战争第1178章 大佬的游戏(完)第415章 温柔的手腕第763章 审判日(4)第1198章 天意不可违(上)第562章 昆阳煮酒(上)第883章 意外(上)第169章 其实不想走第1337章 英雄总倒在黎明之前(上)第840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第41章 投降输一半王琳,一个读作大将军写作社会人的江湖大佬(下)第256章 追涨杀跌第627章 捉钱令史第1295章 罪恶的根源刚刚苏醒就倒下第1240章 年关将至(1)第450章 高洋的暗箭第1118章 伐无道,诛暴齐(1)想不到吧,秦叔宝祖祖辈辈都是北齐铁杆第1294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第911章 跑路王与墙头草(上)第292章 无知是福第1250章 时代的曙光(完)第308章 问计第1章 这个男人来自未来第1207章 猛虎的凝视(2)第794章 奸臣的艺术(下)第842章 以静制动第771章 新年“快乐”(1)第55章 你认不认识兰陵王第170章 长线布局第1009章 一路向北(2)第700章 伴君如伴虎第1048章 洛都阴云第408章 借力打力第149章 佛说:有兵祸!第151章 司马消难的忧郁(五更,爆发了)第1136章 人生寂寞如雪(上)第124章 救错了人第592章 朕想御驾亲征可否(上)第435章 复仇的火焰第958章 兰陵王破阵(上)第748章 来不及告别第1117章 马王爷有几只眼(大章节)第455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第571章 步步紧逼第1079章 蓄势待发(4)除了人,北齐与北周各自的优缺点第790章 暴虐与狂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