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幕府之使

“幕府绝不会善罢甘休的,请记住!”

看着一身和服的日本人转身离去,李胜安没有丝毫情绪波动,甚至连多说一句话的欲望都没有。眼前这个色厉内荏的家伙名叫松平康福,身份是德川幕府的西丸老中,老中一职是德川幕府中的重要官位,协助将军处理全国政事,一般四到五名,相当于阁员。

老中一般是石高两万五千石以上的谱代大名,松平这个姓是德川家的旧姓,松平康福在幕府中虽然不及最受宠信的田沼意次,但是也是具有一定实权的。

大唐在石狩平原建立势力,后来又将函馆的松前藩消灭,松前家的家督跑到江户去向将军德川家治哭诉,尽管松前藩这种没什么实力的外样小藩,将军是不怎么在意的,但是外部侵略者占领了日本的土地,他不得不关心一下。

由于田沼意次作为老中,重视商业发展,而田沼意次得知大唐是汉人在海外所建立的国家,商业立国,而且极为富有,之前跟清国做生意都是上千万两白银的规模,所以田沼意次居然建议,将松前藩转封到其他地方,就此放弃虾夷地,与唐国交好,谋求与唐国做生意,从而改善幕府糟糕的财政。

这样不体面的政策,即便田沼意次是将军宠臣,也在幕府中受到了极大非议。幕府中的反田沼派,借此为由对田沼意次大为攻击,甚至还有幕府武士因为愤恨而剖腹,总之是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将军德川家治决定,派出重臣松平康福作为使者,前往札幌,与唐国进行谈判,希望收回松前藩的函馆领地。作为交换条件是,幕府可以承认唐国在石狩平原一带的统治,并且开辟与唐国的贸易,使唐国成为既清国、朝鲜和荷兰之后,日本第四个正式贸易国。

只是松平康福还没有出发前,九州那边就传来消息,唐军出兵清国,将清军打败,攻入清国京师,甚至掳走了清国的皇帝。不久又有消息称,清国选择向唐国屈服,一个被唐人扶立的新皇帝组建了新的朝廷。

这使得幕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唐国的实力,幕府对于唐国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关于大唐有着各种传言,他们没人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幕府不清楚大唐国家所在的位置,也不知道她的历史。德川家治甚至询问了来日本的荷兰商人,荷兰人表示,大唐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国家,建立在偏远的阿美利加洲,周边没有什么敌人,而且军事强大,曾经将英国打败。

德川家治当然猜出了唐人武力强大,要不然也没法击败日本向来仰视的清国了。关白大人一生没能实现的伟业,唐人实现了。虽然严格来说,唐人本身就是中国人。于是,德川家治赋予了松平康福更大的谈判空间,如果唐人态度比较松弛,那么尽可能要回松前藩的土地。如果唐人态度坚决,那么幕府以和为贵,尽可能不要跟唐人发生冲突,双方签订和约什么的,即使松前藩要不回来也不要紧。

只是,将军大人想的是很好,他却不知道,唐人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中,日本已经是一块腌制好的肉,准备架上烤炉炙烤了。而另一方面,松平康福是一名坚定的反田沼派,田沼意次支持与唐友好,双方进行贸易。松平康福就要坚决反对这些,他们支持重农抑商,同时对外强硬,坚持武家的传统。所以,松平康福来到札幌之后,没有被札幌的一派近代化景象镇住,反而仍旧倨傲。

得到总督李胜安接见的时候,松平康福甚至拒绝交出武士刀,并且喊出不让佩刀不会谈的口号。最后李胜安做出了让步,允许松平康福佩刀进见,当然李胜安也增加了一倍的保安,并且保持跟松平康福的距离,刀子再快也快不过冲锋枪的子弹。

不过松平康福鲁莽地上来先指摘唐人的“侵略”,然后蛮横地要唐人退出整个虾夷地(北海道),并且赔偿幕府的损失,否则幕府就要兵戎相见。在李胜安知道自己无法理解这种脑残的逻辑之后,直接对他说了不,也就有了松平康福威胁李胜安、转身就走的那一幕。

跟随松平康福的幕府武士简直都要呆了,他们中有田沼意次的人,没有想到松平康福居然如此直接地把与唐人的关系搞得如此冰冷,而且还用武力威胁。谁都知道,唐军极为强大,不仅是打败了小藩松前藩的程度,他们都已经成功击败了清国了。

幕府虽然承平日久,但是内部的矛盾也不少,首先本身日本封建体制下,大名都保有不小的力量。以史为鉴,当年镰仓幕府虽然好运地有神风挡住了蒙古人,但是也因为外部的入侵计划了本来存在的国内矛盾,最终使得镰仓幕府灭亡,日本进入南北朝时期。

唐军甚至根本不用打赢,只要削弱了德川幕府宗家和御三家的实力,给了其他大名可趁之机,那么日本的乱世重临几乎就板上钉钉了。这些日本武士们都不是政治白痴,松平康福的作死让他们大惊,可是松平作为主使,没有人能僭越,代表幕府跟唐国达成什么协议。

松平康福自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风险,可是他只能行险一招了。如果跟唐人媾和,那显然就顺遂了田沼意次的立场,那么他们反田沼派在幕府中更加寸步难行了。而如果挑起一场对唐国的战争,只要取得一定胜利,主战派的他们就会获得极大的政治果实,从而打击田沼意次。这其实就是一场豪赌。

而貌似器量窄、眼光差的日本人在民族性里,就充满了豪赌的气质。不过此时松平康福却已经开始计划对唐作战的事情了。跨海作战幕府没有这个实力,所以他最好能激怒唐人,让唐人跨海来攻打日本。他觉得,东北地方的仙台藩和秋田藩距离虾夷地最近,应该是唐人最先打击的地方。借此幕府能够削弱两大强藩,而在日本本土作战,幕府军队以逸待劳,有天时地利人和,自当可以取胜。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225 大沽口之战(上)241 擒龙(十)197 只接受无条件投降346 江南(八)077 解释(上)095 风起769 孙先生639 梅斯战役(上)831 无妄之灾450 推翻358 红颜醉(九)794 鸡头凤尾427 国之强304 天津条约749 波斯164 唐人的智慧412 转让751 世界杯(中)568 大战的肇始761 割肉会谈650 炮兵指挥官878 汉堡条约432 忧思196 逗你玩346 江南(八)368 东南亚海外领076 潘振承263 伏击330 贫瘠的日本731 殖民大时代061 贸易需求444 乘警789 西逃路(上)316 德意志佣兵732 插手印度295 新朝新体(上)321 奇峰093 毒蛇822 兜售(上)677 军国550放弃抵抗337 教育623 龙骧855 调停808 新建军计划294 臣工582 莱比锡战役(十四)867 驻军权548逆转来逆转去544松平之政586 南圣胡安628 事变再演?003 碰头会878 汉堡条约093 毒蛇794 鸡头凤尾467 白山踏平234 擒龙(三)206 法兰西买买买561 多特蒙德的铁匠838 青年说307 制宪会议(上)790 西逃路(中)480 墨西哥城之战(中)688 殖民新说776 拳乱(二)374 上海的生意(上)186 伸手要钱755 对奥斯曼的满满恶意929 决战日德兰(四)621 第三十三套演习方案596 没有后台的革命(下)059 奢侈品贸易815 宗族瓦解(下)421 六海外领826 大片021 雇佣兵存续469 奥夫雷贡844 方案952 法国战役737 贸易经济386 吞武里之战(二)439 遭遇战187 禁鸟枪834 纽芬兰海战(上)889 新的时代357 红颜醉(八)877 德国斡旋436 孟加拉湾中的舰队450 推翻710 华沙会战(八):自得253 丰台大营942 火箭军777 拳乱(三)033 不小心745 贼窝440 聂拉木432 忧思167 《费城协议》527 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