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所求

日本局势再次发生了惊人的逆转——被幕府将军德川家齐邀请入境,协助幕府平息“叛乱”的唐军,居然在幕府方面完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对幕府的居城江户发动了攻击。

唐军事先知会了幕府方面,要求舰船停靠江户湾,重装部队在江户进行登陆。所谓的重装部队自然是装备了步兵战车和自行火炮,以及有相当数量卡车的折冲团。幕府方面听说唐军连杀手锏都拿出来了,十分高兴。原本幕府中有一些家臣对幕府如此放纵唐军在他们的土地上行动表示了疑虑,也希望德川家齐能够拒绝唐军利用江户湾登陆的请求。不过老中水野忠成却力排众议,声称幕府能够维系下去的关键就看唐人了,这个时候如果开罪了唐人,那么幕府就会有大麻烦。而德川家齐也不太愿意得罪唐军,而且他本身耳根子就软,就听信了奸佞水野忠成的谗言。

于是乎,由登陆舰携带的大唐陆军折冲团,顺利地在江户登陆了。

与此同时,第三批从奥羽开赴唐军也抵达了江户以北的地区,这是一支由两个大和步兵团和德意志第二旅组成的部队,幕府军并没有对这支部队进行任何阻拦。

然而,这支唐军特设兵团部队却突然袭击了驻扎在江户之外的幕府军,由于本身双方兵力和火力差距就比较悬殊,所以幕府两千多人全军覆没,大部分被打散和俘虏。幕府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折冲团就从江户湾海岸突然出击,攻打江户城。已经投靠唐人的水野忠成更是假传将军的命令,说将军要求唐军帮助守城,特意命人留门让唐军进入。唐军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就进入了江户城。

等幕府军反应过来,武士们开始进行抵抗的时候,唐军海豹部队已经抢入了将军的官邸,将将军德川家齐控制住了。之后江户城虽然仍旧进行了一些反抗,不甘心失败的武士们发动了一些决死的反击,但是毫无疑问在面对枪炮凌厉的唐军时,他们只能是一个个肉靶子。唐军为了安定江户城的治安,在两天内总共杀伤了四千多人,大部分都是幕府的武士,其中包括了相当多地位很高,甚至还是大名藩主的存在。当然也有一些人见机得快,选择了和合作和投降,苟全了一条性命。

几乎在唐军控制江户城的同一时间,在前线名古屋的唐军也突然对幕府军发难,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幕府军一众高层都被控制,大部幕府军在没有什么抵抗之下,就被唐军缴械。名古屋也很快飘扬起了大唐的旗帜。

而在京都的萨长同盟和天皇也听闻了这个消息,变得无比惊愕,而这个时候五千唐军已经抵达了京都外围,但是没有立即发动对京都的攻势。唐军派出了使者,进入京都,直接要求萨长同盟的倒幕军无条件向唐军投降,光格天皇也服从大唐之后对其作出的安排。

这名使者实际上是一个日本人,名叫原田庆三,在大和兵团的兵团政治部任职,军衔是上校。跟大部分的大和兵团中服役的日本人不同,那些人很多就是为了有个好出路,通过当兵拿军饷,同时获得社会尊重。但是原田庆三除了一名大和兵团政委身份以外,同时还是一名大唐国革日本分部的成员,在心底里是认同大唐的,同时也是一个坚定的国际主义者。

随着大唐的宣传,国际主义者数量的增长也是越来越多。在大唐的国际主义者其实有一种跟这个时代比较相合的特征,那就是所谓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感。这种情结其实在另一位面中的美国也有类似的体现,也就是昭昭天命,即美国的扩张和发展是上帝的旨意,这也给美国的拓张增加了一层精神上的支持。

而大唐的国际主义者们也同样有着这样一种昭昭天命式的精神,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上其他的君主制、封建制度,乃至是已经进行了改革的资本主义制度,都是落后的,而且是终将被淘汰的。只有大唐式的国际主义,才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答案。而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国际主义者要有不惜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把自己的有限一生投入到无限的革命事业中,投入到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中。

无疑,已经入党多年的原田庆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出身于中层武士家庭,受过相对良好的教育,后来又来到大唐本土接受大唐教育,高度认可大唐的理念,等回到日本之后,已经跟传统的日本人大不相同。

萨摩藩的家臣在自己其后的回忆录中,曾经这样记录原田庆三:他孤身单人的来到京都城,却像是身后带着十万大军一样,腰板挺得很直,就算鞠躬的时候,似乎都像是一把出窍的太刀一样锋锐,而让人难以直视。他的自信让我们自惭形秽,也同时明白,这场胜利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获得的了。

在撂下话之后,原田庆三也不离开京都,就在京都城内静候萨长同盟和天皇朝廷的回复。而此时,曾经是倒幕大功臣的林子平来到了原田庆三的身边。

“原田君,冒昧前来,是想要求教,大唐究竟想要干什么?”林子平已然颓唐,开门见山的问出。

原田庆三回头望了一眼林子平,然后露出了笑容,他的表情很丰富,不像是一个神华内敛的日本人,反而更像是坦承的唐人,他道:“日本,我们的故乡,已经陈腐了几千年了,这里没有丝毫的希望,人们过着差劲的生活,而武士公卿们也都愚蠢得可笑。应该是到变革的时候了,这是一个能够让日本改变,让人们幸福的机会。”

林子平似乎咂摸出了什么味道,惊讶道:“……大唐难道是要吞并整个日本?”

881 应对欧洲737 贸易经济847 新移民潮943 导弹战750 世界杯(上)211 北海道428 武毅军出战915 低地战役(七)095 风起031 市场中的印第安人606 野心勃勃216 舆情(中)828 成长的美国762 伊斯坦布尔和约170 新领地里的印第安307 制宪会议(上)926 决战日德兰(一)531 新选103 通用和一汽193 远征军抵达新英格兰062 候鸟计划869 联合之心421 六海外领295 新朝新体(上)522 疆域025 战俘478 罪魁199 新的军事改革047 灌溉496 墨西哥特区559 统一计划426 魔都315 购地886 核582 莱比锡战役(十四)424 一七八八(下)539 赤字(下)734 北印度海外领441 入境928 决战日德兰(三)448 新的想法416 红皮书181 郑信599 萃英会(中)874 推诿的欧洲248 京中人心(续)302 广州城破130 兰芳345 江南(七)702 兵力准备822 兜售(上)703 华沙会战(一):紧缺的弹药489 马尼拉湾海战(中)132 不许登岸121 马德里协定563 火的夜晚155 山口洋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236 擒龙(五)244 长缨在手苍龙得缚578 莱比锡战役(十)283 “虚张声势”883 大和238 擒龙(七)882 部署调整600 萃英会(下)839 巧舌如簧463 组织779 拳乱(五)685 再战英吉利(下)430 抵沪223 南固威岛801 调兵遣将237 擒龙(六)301 形势763 调派914 低地战役(六)298 嘉庆538 赤字(中)905 悬殊空战410 英荷战争885 十五年造舰126 闪电快马420 种子(下)142 半殖民地730 小职员509 海军壮大计划939 大空袭伊始953 亚平宁登陆277 直布罗陀645 掘墓201 珍珠港的外来者057 申报项目188 矿工保护234 擒龙(三)922 大征兵536 祭天568 大战的肇始250 城管无敌卢小毛(上)583 莱比锡战役(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