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 中心

白南这次实质性迁都,在洛杉矶不是没有引起争议。对大部分工商人士来说还好,国家开发华夏故地这一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不亚于北美本土,又有三万万人口的庞大地区,怎样看都蕴含着比北美本土更加黄金的商机。对商人来说,赚钱就好。而更何况,大多数实业家和企业家都是移民,能够回乡经营也算是夙愿了。

但对于很多已经习惯洛杉矶的繁华的公务员群体来说,被派去仍算是落后的华夏故地工作,显然不算是一桩美事。

白南不喜欢强求,下发的调遣书是可以申请撤回的,不过调遣书的分配职务不是平移,而基本上都是升职,拒绝调遣之后很可能多年得不到升迁。对于一些有进取心的人来说,虽然去华夏本土任职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同样也是巨大的机会。

有人甚是不解,大唐现在的根基是在北美西海岸,国家命脉的工商业都齐聚在此,按理讲治理华夏故地仍可以用以前的设置特区的形式,可是白南却选择了将治理中心迁移到京师的方式。

白南这么做的理由很充分,对于大唐北美本土各州而言,架构和模式都已经固定了。大唐虽然是单一制国家,但是有些方面又类似于联邦制国家,各州有着充分的自主权,国政院颁布国家发展计划,各州按照实际情况和国家部署,能够自由自主地进行在地发展。即便是一些新成立的州,也同样可以按照这种模式治政,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在近些年来,随着白南逐渐地推行国政院的简政放权,人们慢慢发现国政院的工作越来越提纲挈领,重点项目工程可以建立专项办公室,地方事权扩大而更有效率。再加上国家有严格的司法和监督体系,不担心地方会搞出荒唐出格的事情。这样一来,国家中央出现了很大规模的职员结构性过剩问题,一些政论分析人士曾经屡次做出批评,但是国家并未整改。直到现在所有人才看懂了,总统果然是走一步看三步,早就想到了今天的局面。

国政院几乎整个平移到京师,大批原本算是冗员的公务员被分配到了华夏各地,不仅不存在冗员,而且实际还有大量的公务员缺口。

舆论上一直在讨论在兼并华夏故地之后,大唐如何保证大洋两岸的团结和齐心,不会因为利益问题而出现分歧甚至走向分离。另一个讨论重点是,如何更好地让华夏群众接受大唐,而没有被外来统治的异化感。

白南的最终答案有些出人意料也有些让人意料之中。白南抵达京师的第三天,大唐正式宣布原大清帝国主权辖地,正式并入大唐共和国。大唐改革原行政体制,取消本土划分,裁撤中华联合特区、墨西哥特区、夏威夷海外领、澳洲海外领和新西兰海外领,取消本土州制,在华夏、北美以及大洋洲地区成立各省。比如西海岸三州正式改为珈州省、冈州省和卑诗省;墨西哥特区拆分成了七个省;新西兰南北二岛变为两个省,澳洲拆成了五个省。

在华夏,上海和香港改为直辖市,塘沽在规划中被并入天津,并着手建设天津新城,成为由直隶改名成的河北省的省会。京师确定北京的正式名称,单独划为行政专区,未来的发展上也将突出政治和文化职能,特别是保护古都风貌,因地适宜搞工业,而不是盲目大上重工业。

这样一来,大唐实际上变成了双首都。名义上洛都仍是大唐首都,但实质的国家职能已经迁移到了北京。洛都以首都之名,仍旧集中着整个北美的最优资源,而北京则真正变成了政令出之所在。

这势必对洛杉矶而言是一种削弱,但是谁都知道洛杉矶作为大唐首都不存在无限发展的可能,而作为移民上升阶段,大唐一直很排斥洛杉矶不断地集中移民,因为大唐希望更多地将移民分布在广阔的土地上,而不是集中在少数城市。

大唐总统坐镇北京,国家中心迁移,对于前清官员和华夏的政治势力来说,也是一个极为强烈的信号。这可以解读为大唐无意遥控华夏的发展,而将华夏作为国家的中心。这告诉前朝官员和政治力量们,大唐不是闹着玩的,大唐的决心是充分而坚决的,不要抱有丝毫侥幸。当然对很多仍带有****理念的人而言,中心的保留也使得他们松了口气,而对一些见风使舵的人而言,正统观念也成功可以转嫁到大唐身上来了。

对普通百姓而言,似乎只是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更不会觉得是外来者控制了国家。

当初白南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做了深思熟虑和下了决心的,他可以很明确地预见,不做这次实质性迁都,以现在的通讯和交流手段,大唐难免要在华夏设立一个统筹的行政中心,单独地再建设一套班子。而存在巨大优势的这套班子,也许只需要三十年的时间,就能让华夏完全超过北美各州,利益的分歧极有可能使得双方走向分离和对抗。中国这个名字不是闹着玩的,国家中心论虽然是没有人挂在嘴上但却是绝不能忽略的东西。

这个国家不存在各地均衡发展的问题,所以必须有一个中心。北美作为中心,显然不符合作为人口多数的华夏人的期望。所以白南干脆将北美去中心化,以扁平的政治模式处理。他不会担心在北美人口增长之后是否会出现对立的情绪,因为到那一天后,互联网甚至量子通信之类的东西肯定已经搞出来了,那个时代是真正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时代。居住在洛杉矶和居住在北京的人只需要轻轻移动拇指就能够联络,也不用害怕争夺中心的问题了。

迁移北京对发展华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更好统筹发展,搞全民脱贫,而彻底掌握移民输出地,对于大唐更好在全球移民也是有重大利好的。

790 西逃路(中)819 目送(番外)148 糊弄285 山海关891 人口大迁移752 世界杯(下)491 胁迫372 不列颠买买买184 苴洲岛456 灾难114 揉圆搓扁的命763 调派905 悬殊空战816 百大厂建设281 兵源009 苏醒的苏穆里172 圣奥古斯丁846 Z计划182 展示军火195 五轮之后你再上593 蒂****特斯811 接见322 拆迁526 升龙城下846 Z计划203 檀香山065 父子064 被勒索550放弃抵抗695 让步441 入境728 意大利统一761 割肉会谈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587 移民之议(上)342 江南(四)386 吞武里之战(二)818 新舰名221 接近札幌273 电厂076 潘振承800 就职326 废帝309 太平洋铁路517 钢铁011 信仰荒漠910 低地战役(二)396 吞武里之战(十二)418 世界540出口增长339 江南(一)175 大唐五大建设518 阮惠586 南圣胡安269 是破坏者也是拯救者872 伊斯坦布尔危机279 战事总结709 华沙会战(七):诱敌深入584 新德国833 加拿大民兵414 坑136 投诚大唐751 世界杯(中)532 竞选054 “铁血”568 大战的肇始229 喜闻乐见带路党870 巴尔干之乱(下)939 大空袭伊始369 新兵团935 决战日德兰(十)727 瓜分瑞士170 新领地里的印第安122 夏威夷种植园537 赤字(上)398 曼谷华民160 女儿790 西逃路(中)131 打探婆罗洲878 汉堡条约555回到德意志730 小职员920 前总统的未来学(下)650 炮兵指挥官943 导弹战719 华沙会战(十七):鹰击792 报应不爽643 不知道地狱在哪但知道莫斯科在哪812 朝鲜561 多特蒙德的铁匠307 制宪会议(上)027 新内阁838 青年说511三级会议683 再战英吉利(上)596 没有后台的革命(下)575 莱比锡战役(七)868 巴尔干之乱(上)208 售法巡洋舰450 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