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1 俄土再战

完蛋的除了奥地利帝国以外,还有土耳其。

塞尔维亚跟奥地利反目成仇,明明对土耳其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夺回巴尔干地区,但是土耳其是真心没有力量了。土耳其国内此起彼伏的起义已经消耗了太多土耳其的力量,土耳其贵族仍旧希望用封建制度掌控国家,可是逐渐兴起的资产阶级以及对于国家不满的下层民众们,屡屡地用暴力来对抗苏丹政府。土耳其的军队会发生倒戈去支持起义军,原本前一天和善恭顺的市民也有可能将刀子插入总督官员的肚皮。

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在加紧工业化的时候,土耳其却因为内忧外患进一步在衰落着。1798年多国讨伐土耳其之后,土耳其本国的工业能力提升有限,甚至gdp在之后还有几年是负增长的情况。土耳其屡屡跟自己东部边界的库尔德斯坦发生边境摩擦,库尔德斯坦虽然是一个新独立的小国,人口也不算多,但是背靠大唐,能够直接从大唐天方海外领获得大唐支援的各种武器装备,有唐人的教官指导,所以对土耳其威胁巨大。

巴尔干战争可以说是耗干了土耳其最后一滴血,在土耳其不得不撤出巴尔干的时候,土耳其军中发生了哗变,一些中下级军官站出来,开始大规模搜捕贵族,并进行血腥的夺权。

这个好时机被俄罗斯人看在眼里了。上次的欧战,沙俄是最凄惨的输家之一,十多万军队的惨败让沙俄认清了自己与大唐的差距,甚至还爽快地将远东地区完全割让给了大唐成立了大唐的东瀚海省。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继位之后,采取了更加四平八稳的国家政策,中心思想只有四个字,富国强兵。这位沙皇拿出皇室的大部分资产来,聘请来自大唐和欧洲的优秀人才,开办工厂。他还要求每一个贵族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投资工业,农奴制也最终被完全废止。这一系列的举措自然引发了反对,不过亚历山大一世得到了军队中一群打算奋发图强的中青年的将领的支持,对反对者进行了血腥地血洗,被搞死的贵族的家产被分给追随沙皇的人,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噤如寒蝉,老老实实地听从沙皇的命令。

在这种条件下,沙俄的工业提升也很快,尽管相比西欧国家还是差一些,但怎么都强过土耳其了。

土耳其败于巴尔干,并且陷身内战,让亚历山大一世忍不住动手。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世仇,亚历山大一世要在这时候进行一个彻底的了断。

亚历山大一世集结了近30万俄军,这也是远超过上一次的动员,几乎是俄国能够发动的全部兵力了,俄罗斯之所以这么大胆,还是看准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俄罗斯不仅自己出兵,而且还拉上了刚刚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他们的目标也是很大——将土耳其人赶出欧洲。

俄军取道罗马尼亚,跟罗马尼亚军队一起攻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贵族也起兵响应,本来就防守空虚的土耳其不堪一击。俄军的推进速度不如德国人,但是也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从罗马尼亚一路杀到了马里查河河畔。

土军节节败退,土耳其苏丹想要跟俄罗斯议和,但是亚历山大一世怎么会愿意跟土耳其媾和,沙俄一方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就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亚历山大一世的愿景已经变成了攻克伊斯坦布尔,恢复君士坦丁堡之名。

这对于整个斯拉夫民族和东正教来说,都可以说的历史性的,所以沙俄的军事行动,得到了广泛的斯拉夫民族和东正教势力的支持。

在另一位面的历史中,第十次俄土战争俄罗斯也具备机会一路杀到伊斯坦布尔,但是英国人冒着不惜跟俄罗斯决裂的风险,将地中海舰队开到了马尔马拉海,阻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那场战争中,俄罗斯人已经背负了十万死伤,大量的物资和军费的消耗,可俄罗斯人不得不就此打住。

而在这一位面里,英国人管不到这里了。尽管英国仍旧比俄罗斯强大,在地中海也有直布罗陀、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基地,可英国的话语权并不是世界第一。并且从利益角度出发,英国现在不用搞什么欧洲平衡,英国最大的敌人的大唐,任何一个强大起来的欧洲国家几乎都是大唐的天然敌人,所以英国反而希望俄罗斯能够进一步扩张,以挑战大唐在欧洲的地位,并给英国创造更好的战略环境和机会。

至于大唐,俄罗斯根本不觉得大唐会在这个时间点插手。虽然几年前大唐刚刚干掉了美国。但是加上之前统一的华夏,大唐有太广阔太优越的领土去开发,对于国际上的其他问题的兴趣已经衰落到了历史低点。兴趣是一方面,能力则是另一方面。大唐是具备摧毁欧洲任何一支国家军队的实力,但大唐为什么要帮土耳其对付俄罗斯呢。

欧洲国家一直认为大唐是不嘴上提的反绿国家,对于土耳其没有好感,那么俄罗斯对土耳其动手,大唐并不应该会干涉。

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俄军一路奏凯,土耳其军本身战斗欲望就不强,加上本国内部的太多破事,所以被俄军摧毁得非常快。

俄军也是装备有飞机坦克的现代军队,反观土耳其,自1798年之后,一共只英国和德国进口过总数七十多台坦克,甚至还分开装备在不同部队。俄军也没什么空军,但至少有个侦察力量,这也让俄军在战场上比土军占据更多的情报优势,可以打得更主动。

即便是土军把守的要塞,俄军也出动大炮和飞机轰炸,效率比起以往提高不少。在新时代的战争中,攻击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以往战争中防守可以凭借的地利和要塞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弱。

272 天地会起事512 大革命的开幕161 远征军准备起航(上)826 大片571 莱比锡战役(三)821 对天空的向往701 白南解决方案919 前总统的未来学(上)389 吞武里之战(五)216 舆情(中)235 擒龙(四)488 马尼拉湾海战(上)930 决战日德兰(五)913 低地战役(五)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929 决战日德兰(四)257 当唐军(下)530 越南海外领663 小规模殖民392 吞武里之战(下)804 廓清228 路况688 殖民新说957 沙俄已杀831 无妄之灾131 打探婆罗洲444 乘警663 小规模殖民090 边界划定485 三宝颜511三级会议489 马尼拉湾海战(中)959 大一统833 加拿大民兵355 红颜醉(六)028 阅兵震慑863 粮094 真正的国力536 祭天297 新朝新体(下)130 兰芳472 巴亚尔塔港暴乱(中)114 揉圆搓扁的命228 路况956 大毁灭者(下)628 事变再演?414 坑753 合同441 入境674 初战英吉利(下)035 顺利和不顺利的贸易397 吞武里之战(十三)041 土包子756 五国之议460 西海岸战区(上)689 海军丰收月381 财政017 遇袭454 洛佩兹696 金钱执政054 “铁血”313 新战区新装备800 就职308 制宪会议(下)857 海军演练788 拳乱(十四)447 跳火车(下)911 低地战役(三)669 真正图谋(下)576 莱比锡战役(八)485 三宝颜025 战俘551武士处理194 求战304 天津条约672 初战英吉利(上)314 英国人的求购314 英国人的求购192 阴暗面542九零工程542九零工程255 武卫军054 “铁血”111 最终抵达557 第一国际大会(中)870 巴尔干之乱(下)819 目送(番外)629 新的三个条件919 前总统的未来学(上)025 战俘472 巴亚尔塔暴乱(中)912 低地战役(四)400 暹罗立制487 征调684 再战英吉利(中)904 覆灭黑海舰队958 德意志之死534 大选299 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