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回宫

被俘虏的将领中。

李过还算有些才干,但是……他是李自成的侄子,留不得。

牛金星……嗯,这就是个废物,活着浪费粮食,也再见吧。

只有李岩此人,还算是个人才。

此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却是一个心兼天下的人物,看到明末百姓受难,自己搞了个慈善基金会,到处救济吃不上饭的百姓。

却被官府以邀买人心之罪下狱。

直到红娘子英雄救美,把他释放出来,两人拉着小手快快乐乐的投奔了李自成,跟着李自成东征西讨,到处撒狗粮。

当然,作为李闯的谋士,他的眼光放的比较远,却有着情商不足的致命缺憾。

在李闯攻入北京,并醉生梦死后。整个闯军中也只有李岩出言规劝,让李自成别这么作。

当然结果适得其反,为自己之后被李自成弄死埋下了伏笔。

……

此时的李岩,被绑在朱慈面前,等候着朱慈的发落。

只是李岩,倒颇有一份骨气,并没有跪地求饶。“在下既为反贼,亦不得幸免,只求速死。”

李岩眼神低垂着,在牛金星和李过被斩杀之后,他想的是辽宁皇帝也不会放过他,与其求饶失了气节,还是堂堂正正的死去,总归有点面子。

十分好奇于,那个几乎被神化的辽宁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李岩偷偷打量着面前的皇帝,那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却有着一种说不上来的压抑气质。

在这种气质下,常人那怕和他对视一眼,都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是因为他无上的身份,更是因为他那强权之下的浸泡过无数次鲜血的经历,并非是一般人能够刻意装出来的。

便是这样一个人,仅仅是弹指之间,便将闯王的大军击败。

李岩觉得,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以辽宁皇帝的手段,只要不贪图享乐,靠着他的武功足以戡平乱世,中兴大明。

然而他或许看不到了。

“汝便是李岩吧。”朱慈并不在意李岩并没有像牛金星那样跪地求饶,实际上朱慈却有惜其才华,留为己用的想法。

“正是。”

“降不降?”朱慈言简意赅的问道。

降不降?也就是说对李岩来说,他还有活命的可能?这让李岩没有想到。像牛金星和李过根本没有yes,or,no的选项,便直接一棍子打死。

他的待遇明显和那两个人不一样。

李岩懵了半天,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为何会受到如此的特殊待遇?莫非是因为他长的比那两个歪瓜裂枣帅?

“闯王虽是反贼,但待在下不薄,在下本是愚钝,亦感知遇之恩。又怎能背弃主君,贪生怕死?且在下当从贼亦有杀官之举,实在无颜而降,请圣上成全在下。赐在下一死罢了。”

李岩闭上了眼睛,对于朱慈的招降,没有表现出任何出格的激动。

慨然等死。

朱慈起了身,拔出了剑,架在李岩的脖子上,后者没有任何惧色。

“李岩,本名李信,杞县人,因陈奏廷科举舞弊案受到牵连被革去功名,后变卖家资,赈济饥民,陷入狱中……”

朱慈很轻松的说出了李岩的生平经历,这些事情,甚至连闯军之中也没几个人知道,若非亲自去杞县遍访县民,根本无从得知。

李岩顿时惊的说不出来话……莫非天子很早之前便注意到他了?不太可能。又或者天子真的有通天晓地之能?更加无法置信。

总之李岩目前的心情极为复杂,向来冷静的李岩,也因为朱慈出人意料的言语,也变的有些慌乱起来。

“圣上何以知此?”

朱慈笑了笑并没有立刻回答。“天下百姓,皆是朕的子民,百姓不安,朕心亦不安,汝替朕救济黎民,却是大功,足以抵汝从贼之罪,但汝若执意为贼尽节,朕也可满足于你。”

“但是……真的就想这样籍籍无名的死去么?”

“难道不想留着有用之身,替朕救万民于水火?难道不想弃暗投明,将汝所学尽献家国?”

“亦或者……难道就不想再次见到你的那位娘子?”

朱慈的话,句句贴入他的心侃之中,天子就仿佛能看透他的心事一般,将他心中最为迫切的愿望都完全掌握。

而听到这些后的李岩,脸颊上不觉间多了些泪光。

“知遇之恩,朕亦可给你。”朱慈收回了佩剑,伸出了手掌。“做朕的手臂,替朕收复河山,拯救万民吧!”

“那么……最后一次问你,降不降?”

一切的言语都汇聚在李岩那双目之中,凝结成了液体倾盆而下。

李岩的心理防线被击碎,跪在地上,磕头哭道。

“臣李岩,愿降!”

很好,朱慈点了点头。“加李岩武骑尉衔,领军事部侍郎。”

“谢圣上。”

……

战役结束,无论是军阁还是政阁,都在各司其职的忙碌。

军阁忙着降卒的事情,政阁则将大部分精力致力于恢复生产之中。

资源仍然向工部倾斜,军备的生产无疑是重中之重,将部队逐步精锐化,是朱慈都在思考的事情。

忙碌了许久,朱慈暂时放下需要处理的事情,亲自回宫,将胜利的喜悦,传播给他的“家人”

然而实际上,崇祯等人早就已经得到了朱慈以少胜多的大败李自成的事情。

对于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崇祯已经不知该如何评价了。

从被退位开始,崇祯的心情经历过感动,留恋,期待,刮目相看等数次变化。

直到现在,当朱慈大败李自成后,崇祯对这个儿子更是多了一种钦佩。

扶大明于危难,挽大厦于既倒。

现在的朱慈已经能和崇祯摊平心迹的说话了,最主要的大概是因为崇祯已经对能不能当皇帝的事情看的很开了。

“听说吾儿能御鬼怪?”宫中的流言已经穿遍,对京城保卫战的细节更是越描越离谱。

崇祯虽有不信,也不知朱慈又以何种手段,击败了李自成。

好奇之下,如此问道。

这确实是个麻烦事儿。一个个解释显然不可能,不过自己的老爹,朱慈还是不打算隐瞒,大致的解释下当时战役的状况。

……

谢shajia100.币,清雨大人100,第三次亡国500币,剑问100打赏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命所在第八十一章 京城余余事第四百一十七章 秦良玉的应对第四百七十四章 前线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军残党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学习第八十八章 崩盘第七十章 赦免?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知的信件第二百一十八章 镇江城内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嫁第二百六十九章 更让人恐惧的动作第四百三十八章 有点虚第五十三章 政事决议(一)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达石柱第四百五十八章 与虎谋皮第三百五十七章 号角第一百三十章 吴三桂的最终决定!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家彦的家务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下马威第八十三章 亲征军开拨第二百九十八章 护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尾第一百三十六章 出征之前第四百九十九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啪第九十六章 萝莉与正太第三百六十三章 杀降上瘾的张煌言第二百二十二章 平推第五章 茶楼密会第三百三十一章 威逼没利诱第三百八十三章 绝不后退第四百七十二章 凝固第三百九十五章 抓奴进行时第二百一十二章 朱慈和多尔衮第三百五十六章 第一课第十三章 京城诛奸侫(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一章 扮猪吃虎阎傲天(下)第五十一章 稳定京师(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有点虚第二百一十五章 镇江外毛家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匍匐第四百一十三章 闭上的双眼第九十一章 保卫前的安排第二十九章 最后的清剿(六)第二百零七章 沈阳之耻第三百四十章 张煌言杀降计(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绝境的北京城第四百零七章 生死存亡的石柱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广宁关的计划第二百二十四章 威吓第二百八十六章 东林破灭第四十章 登基建元(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沈阳城的曙光第一百九十三章 鞑清军的后退。第二百四十七章 无敌的朱慈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态爆炸的辅政王第四百八十章 索敌第三百五十九章 潼关第五百零七章 觐见第一百九十二章 即将被打破的僵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选第四百四十四章 准备第四百六十三章 临春第四百二十六章 缅甸和沐天波第二百一十九章 福临是你儿子么?第二百九十章 双管齐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与枪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光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并进第三百二十三章 为孔家“正名”第三百八十三章 绝不后退第四十八章 收民心(八)第四百零四章 一个决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啪啪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第四百九十二章 东南视角第二百七十一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军的行进。第四百八十二章 绝望般的压力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问题第一百六十九章 北伐军的行进。第一百一十八章 张家堡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势待发第九十八章 三月十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登州之失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问题第七十五章 灭杀粮商第六十八章 剑法如神第三百零六章 黄得功的野望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一百零二章 谁在包围谁?第四百二十九章 北事又起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六十九章 认知不协调第一百四十四章 封还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