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产(二)

宁泓此刻真是感觉就像是日了哈士奇一样透心凉。

家里的铁器全都被宁槿献给了朝廷。

还有比这更败家的么?

“你把家里的铁都卖了?”

“啊……嗯。”宁槿支支吾吾的点头,对着老爹歉意的笑着。

从腰间取下了袋子,那里面装着一些官铸的银子,都是把家里的铁卖给朝廷后得来的。

除了买布用去了一些外,剩下的都在这里,老实巴交的宁槿不敢私藏半分,全部交给了宁泓。

然后局促的捏着衣服上的布角,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偷偷观察老爹那带着怒意的表情。

银子是够多,朝廷的恩赏却也不是虚言。

但这是问题的关键么。

现在朝廷都开始向民间募铁了,市场上估计铁器肯定也没的卖了。

家里的铁锅,菜刀都没了……还过个鸡毛的日子?

宁泓气急败坏的想教训宁槿,但作为宁泓的独女,却又怎么也舍不得。

女大不中留啊。

宁泓真是深有体会。

宁泓觉得,他的女儿已经彻底把自己当成皇上的人了,一门心思的为皇家分忧,奶奶的,谁能为他宁泓分忧啊。

宁泓质问道。“朝廷募铁,你便把咱家铁都献了,要是朝廷要木材,你是不是要把咱家的梁都给拆了?!”

宁槿摇了摇头,急忙否认。

这让宁泓心情稍微舒坦了一点,做人么,总要有个下限的不是。

“我……我一个人拆不动,得找虎妞来帮忙才行……”

“……”

……

军政分离,是朱慈昨天便实行的改革,政不涉军,军不干政。

中止了后周以来,文人节制武将的历史。

当然这么做肯定也有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出现武将娇纵,割据一方的局面。

然而,现在不是考虑后果的时候,如何将手中的战力提升到最大才是最主要的。

丢掉了文官的枷锁,无疑等于为军队解除了第一重封印。

打起仗来,不要有任何顾虑,放开干就对了。

朱慈从来不觉得自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事实上,他连即时战略类的游戏都没玩过。

但如今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却不得不承担这一切。

一个团队的领袖,能做些什么?朱慈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确,就是打辅助。

考量军队的综合战力,如果将李自成的军队当做lv10的野怪,朱慈认为他的京营顶多只有lv2

等级差距肯定很大,而想要在短时间内让京营升到lv10,找代练也办不到。

朱慈作为辅助,最大的作用便是奶好,加好buff。

饷银给他们充足了,这是一层buff。

发布军改令,让他们以从军为荣,并且没有后顾之忧。这是第二层buff。

加了两层buff的京营,肯定比以往要强悍很多,甚至可以越级杀怪,恐怖如斯。

但李自成军毕竟人多势众,并且是德胜之师士气旺盛,这不是简单的加几个buff就能搞定的事情。

朱慈在战略上和战术上都必须重视这个对手,这将直接关系到大明的存亡。

关于战略和战术,这些都要和其他的将领好好的商量一番才行。

于是就有了这一次的军事会议。

军政分离之后,只讨论军事的会议,自然要和只讨论政事的朝会分开。

朱慈作为大明皇帝兼总督兵马大元帅,两次会议都当是由他亲自主持。

第一次军事会议(以后简称军会)

将京城中所有幸存的勋贵,以及大都督府内担任要职将领都集中了起来。

包括王先通,谢芳,张庆臻,薛义成几个亲信将领。

实际上,对于这么几个人,或者说是整个与会的将领们,朱慈都是完全不放心的。

不放心的不是他们的忠诚,而是他们的能力问题。

一个优秀的将领,对于整场战争有着多么大的影响?朱慈是再清楚不过了。

一个军事天才,足以抗住整个王朝的大旗,这还真不是虚的。

但这样的人才,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反正,朱慈并不觉得这群人中会有哪个人当的上军事天才的称号。

朱慈真心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眼下已经是崇祯十七年。

这个节点上,大明的名将,基本都凋零殆尽。

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都战死了。

洪承畴特么的降了清,西边观音寺里还供奉着这个**崽子的香火。

还活着的有谁?

郑成功算一个,李定国算一个。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们这些牛人,肯定是帮不上忙。

朱慈手中便只有目前的这些资源。

军队孱弱,将校无能,想想就感觉很悲哀。

该做的事情还是需要做的。

至少他们还是忠诚的,能为国家蹈死以赴,这点还是很值得欣慰的。

昨日的只是把军政分离,今日的第一次军会,则是开始讨论军制的革新。

当然,所谓的讨论,只是后世史书上记载的而已,实际上一切的军制革新的方案都是由朱慈一拍脑瓜子就决定的事情。

尤其是这些将领们在听说了朝会上,那些文官被朱慈整的很惨之后。

连带着他们也受到了影响,没人敢忤逆这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年轻皇帝。

大体的改革方案便是。

改五军都督府为军阁,直接对总督兵马大元帅负责,也就是朱慈本人。

军阁设军阁大学士,为元帅的咨询机构,以及最高军令的拟定机构。

军阁下设四部。

第一部,军需部。

负责全军后勤保障,以及资源供给。

负责与户部,工部的对接,军事资源的获取。

负责军队的医疗保障。

负责军户家属的安置抚恤。

第二部,军训部。

负责军事人才的培养。

负责军队思想的建设。

负责军队日常的训练的制定和实施。

第三部,军事部。

负责全国战略的规划和调整。

负责制定军队建设的方案,军队建设安排。

负责筹划整体战略方针。

负责军队的考功。

第四部,军统部。

负责前线作战指挥工作。

负责军官的调度,编制的整合。

负责主要军事情报的收集工作。

……

虽然日更四千……但总没断过吧……看在这点的份上,求点推荐……

第四百一十四章 黎明第五章 茶楼密会第九十五章 头戴绿沿帽第三百二十一章 杀手锏第三百三十七章 左良玉的结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国来朝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明世界杯第三百八十四章 秦良玉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二章 朱慈和多尔衮第二百零一章 柳如是第三百七十四章 进击的秦良玉第三十三章 天下之牛耳(二)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飞自我的武将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点难第一百二十三章 议价第四百四十章 绝望的副将第八十九章 战利品第七十八章 心战第五百零六章 必须严惩第二百五十章 昭仁和宁槿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丧失理智的朱慈第一百三十章 吴三桂的最终决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对毛文龙的平反第四百二十九章 北事又起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第四百三十五章 计取云南(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张家堡第十九章 京城诛奸侫(八)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选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三百三十三章 败战计第四百零五章 御驾亲征第八十六章 毫无素质的皇帝第三百五十九章 潼关第八十九章 战利品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一百三十章 吴三桂的最终决定!第八十六章 毫无素质的皇帝第十四章 京城诛奸侫(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点懵逼的石柱小朋友第三百六十五章 捷报第五百零一章 顺风第四十七章 收民心(七)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陆,山东第三百四十章 张煌言杀降计(中)第二百五十章 昭仁和宁槿第五十一章 稳定京师(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染血的交易第一百五十九章 阵亡与受伤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军部署,大战在即第四百零五章 御驾亲征第四百零二章 奸商(下)第五百零六章 必须严惩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第七十七章 决战前的宁静第三百八十一章 焦灼中的突破第二百五十三章 多尔衮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京内外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龙第四百二十五章 收尾第三百七十六章 狙击战第二百四十五章 战机已至第一百一章 身份转换第一百九十八章 屈膝的满臣第六十五章 可怜兮兮的槿娘儿第一百九十二章 即将被打破的僵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獠牙第十四章 京城诛奸侫(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跳河的钱谦益第二百七十六章 抓捕进行时(1/3)第一百四十三章 阎应元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广宁关的计划第九十八章 三月十八第一百五十章 罪恶,狂欢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明世界杯第四百一十八章 无下限的张献忠第一百零六章 斗转星移第四百一十二章 头疼的锦衣卫第五十二章 稳定京师(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微服私访第一百九十四章 沈阳城的曙光第四百七十二章 凝固第十四章 京城诛奸侫(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破关第三百一十五章 矛盾在激化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落的李定国第三百四十四章 暴跳的李岩第四百六十五章 出嫁第三百二十七章 被干上天的孔家第四百二十四章 西军残党第三百五十七章 号角第二百二十一章 干他丫的棒子第二百三十章 扮猪吃虎阎傲天(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与虎谋皮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落的李定国第一百二十四章 顺丰物流使命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