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诈死脱身

荆襄战事的消息,传遍天下,北京城中也都有所耳闻。

百姓们虽然不敢明着庆祝,但是也都存了一丝希望,如今的京畿一带,真的就是一个惨字可以概括。

大量的良田被圈地,百姓们沦为家奴,甚至一些原本的富庶人家的公子小姐,也被迫与披甲人为奴。

反抗也不是没有,可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反抗也是徒增伤亡。多尔衮在北直隶三河、昌平、良乡等地进行的屠城,五千人被残杀,史称畿南之屠。

百姓虽然苦不堪言,但是春节还是要偷偷庆祝,躲在昏暗的房屋内,一家人幸存的几口,偷偷摸摸拿出余粮饱餐一顿,晚辈给长辈磕头行礼,就算是过了年了。

城中还有一批人,听到荆襄战报之后,心情更是复杂。他们就是在江南投降,被留在京城为官的汉奸们。

被任命为伪清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的钱谦益,就是其中之一。他少年得志,被人称为文章宗主,说他是“四海宗盟五十年”。

钱谦益一直以为,凭借自己的声望,降清之后必会受到重用。谁知道被发配去修明史了。

如今恰逢新年,钱谦益孤身一人,身处北京城中。院中虽有小厮侍女,都是生面孔,青灯照拂着他日渐苍老的脸庞,堆满了悔恨和哀愁。

在他们离开之后不久,南京城就被光复了,他的全家老小,尤其是娇妻柳如是,被斩于闹市。

消息传来,钱谦益痛不欲生,简直比当初亡国还要悲戚。

不能否认的是,他确实爱柳如是到了骨头里。当初秦淮河畔的柳如是,极其聪慧,精通文墨,擅长琴棋书画,名列“秦淮八艳”。那是个奇女子,宣称一定要嫁一个“博学好古,旷代逸才”的男人。她甚至还宣称:“天下有一人知己,死且无憾。”

被柳如是看中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子龙。陈子龙不但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而且文采风流,震动江南。可惜的是,比她大十岁的陈子龙早已成家立业。对此,柳如是并不介怀,认为能成为陈子龙的小妾也可以。

“宁做英雄妾,不做挫人妻”的柳如是,很快就尝到了做妾的苦楚。倾国倾城的柳如是,遭到正妻的忌妒,被赶出了家门。

不久之后,陈子龙的好友,赋闲在家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在一艘船上迎娶了相识不久的柳如是。这一年,钱谦益刚好五十九岁,而柳如是才二十三岁。依照明末的道德标准,士大夫涉足青楼、狎妓纳妾,会被看作是风流韵事,但要大礼婚娶妓女,则是伤风败俗、悖礼乱伦之举,被视为洪水猛兽。钱谦益爱柳如是心切,全然不顾世俗偏见和礼法名器,坚持用大礼聘娶。因为他的声望实在太高了,此举让许多循规蹈矩的读书人无法接受,舆论哗然,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于是在婚礼当天,许多人站在岸边,捡起石头往他们结婚的船上砸去。

能做到这一步,足见钱谦益的爱心,并非是装出来的。

如今美人一颦一笑似在眼前,但是却已经人鬼殊途,不由得钱谦益痛不欲生。

烛光下钱谦益一口鲜血喷出,倒在桌上,不省人事。值夜的小厮是他刚买来的家仆,见到房中久久没有动静,敲门问道:“老爷,夜深了,要去歇息么?”

小厮一连问了几遍,都没有回应,慌忙破门而入,只见钱谦益脸色如纸,眼看是要不行了。慌忙扔掉手里的灯笼,快步跑去外堂喊人来,将钱谦益扶到内室。钱府的守卫与巡城的清兵相熟,他们本就是清廷派来监视的,打了一声招呼就去寻医。此时正值新年,京城名医吴郎中还未休息,被连拉带拽,心不甘情不愿地为钱谦益号脉医治。

吴郎中神色古怪,他的手刚刚触到钱谦益的脉搏,就知道这老东西在装病。

此时钱谦益却突然醒了过来,他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挣扎着说道:“这位先生,老夫可是命不久矣?你不必忌讳,老夫活了这么久,早就看通透了。你只管实话实说,我在这房中也没有子嗣,若是我当真不行了,这些家产就都交给先生吧。先生贵姓啊?”

吴郎中名叫吴友德,世代行医,到了他这一辈才声名鹊起。这样一个人,势必是极其聪慧的,闻言说道:“小可姓吴,实不相瞒,钱老病入膏肓,再加上心力交瘁,确实已经回天乏术了。我们萍水相逢,钱老如此厚待,我当为您置办后事,您且安心去吧。”

钱谦益眼角一勾,闭眼躺在床上,直挺挺的一动不动。

旁边的小厮一听,心道马上就要换主人了,我若是表现的太过平淡,岂不是落个不忠的名声。新主人就是这位吴郎中,近在眼前,我岂能不表现一番。想到这里,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侍卫在外面听见,破门而入,问道:“怎么了?”

小厮跪地哭诉道:“老爷他不行了,归天了。”

侍卫们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有疑色,只是天黑看不出来。便要上前探查,边走边问:“他害了什么病,这么厉害,说死就死了。”

吴友德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砰砰直跳,忙捂着鼻子说道:“钱老身患的乃是鼠瘟,若不及时处理,只恐传染开来,大大的不妙。”

侍卫们本要上前探查,一听这话慌忙退后,一脸晦气地说道:“那还不赶快处理。”

钱谦益名声在外,就连多尔衮也知道,这是个文人的宗主。他一死而且托身后事给一个郎中的消息传开,京城汉奸圈都被惊动了。再听说他是死于鼠瘟,那些跃跃欲试想要来治丧的,都退避三舍。

吴友德收了钱家的家产,都是钱谦益北上时候,从老家带来的。而且钱谦益曾经在崇祯朝为官,在北京本来也有不少产业。上报朝廷,想要遵从钱老身前遗愿,将他的骨灰带回到江边撒入长江。

一向拉拢文人士绅的多尔衮,无意和一个死人为难,当即同意,而且给开了过往放行的文书。

就在侯玄演顺江而下的时候,一伙人捧着一坛骨灰,顺着运河南下江南。其中一个青衣粗布的老仆,眼中思绪万千。

第三百一十五章 满清的遮羞布第四百四十九章 卑贱第八十四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三百七十三章 当局者迷第四百六十五章 猎熊第四百零四章 黄种人共荣圈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伐,杀!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鲜之殇第五百六十二章 盛典空前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群天才第二十六章 反覆第十九章 千金买八卦第四百二十五章 十七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男人们的浪漫就是一起游西湖、唱军歌第二十五章 三年起步第三百六十八章 当头一棒第五百八十章 蒸汽船和蒸汽车第五百一十四章 宣战第一百三十六章 荆州第四十六章 行动起来第五百四十五章 沙皇的咆哮第二百章 死亡名单第一百七十七章 愿为督帅再死战一次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这个人一点都不封建第五百二十五章 中英建交第九十六章 守不住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兽群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奸佞盖座楼第五百一十六章 投降(给蜗牛加更,谢谢打赏)第五百四十六章 误解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四百零二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破而后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个不留第五百四十八章 挥泪斩旧部第二百一十一 横生枝节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天之刃(第五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诱人的香料生意第三章 清兵来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归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临山东第三百零九章 砸碎人肉储钱罐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群天才第五十一章 我们要比他们残忍一百倍第八十六章 官方海盗第二百七十九章 灰飞烟灭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云变幻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约翰茶楼第四百六十二章 崩溃第九十四章 徐庶不肯留赤壁第一百五十三章 君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七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三百五十五章 我,请战!(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奸佞盖座楼第四百七十七章 平等条约第四百八十三章 夫目前犯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军皆醉,大开城门第五十九章 天下可以没有陈子龙,却不能没有侯玄演第五百四十四章 日本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阁第二百六十一章 来了我杀,不来你杀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约翰茶楼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处不胜寒七十三章 五船北航,是故人归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楼第六十九章 顾有德的野望第一百零六章 游街示众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不光打仗比他强第二百三十二章 杀我族人的朝鲜兵第三十二章 人才第五百零八章 每个人的爱好不同,但都是为了建设大华第五百四十章 没人拍马屁?朕自己来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手遮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让利于民第九十六章 守不住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干了再说第一百七十八章 亲人相见第一百六十三章 决战荆襄(3)第五百六十三章 打进沙俄第一百二十五章 败类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战,只是没有必要第一百八十九章 铁骨铮铮老东林第一百九十六章 真相大白于天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道士下山第六十八章 能让大盗眼红到改行的职业第五百四十六章 误解第四百五十章 定计第三百六十三章 动摇第三百四十八章 来年桃花开遍第三百零二章 这个姿势,再来一次第三百六十八章 当头一棒第二百四十四章 调教萝莉第四百七十八章 派兵增援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惨的一次第六百零一章 过个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