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你的血统就是你的保命符

清流关前,北伐军冒着雨进入了清流关,提前占领这处雄关,免得清兵去而复还。

山上葱郁的数目,已经化作飞灰,无尽的罪恶和尸体,都随着青烟消散。

人世几回伤往事,不变的是山形依旧,改青绿为灰黑。大火烧到第三天的时候,烟柱高达千米,就连山下的北伐军也不得不退避三舍,躲避烟熏。

暴雨冲刷下,青石板路泥泞不堪,侯玄演迈步走向阶梯,靴子已经染成黑色。幸亏这场连阴的暴雨,不然光是扬起的灰烬,就足以让此地无法通行。

漫山遍野的灰烬,被雨水冲到了山间流淌的清流河中,这条被称作“微婉流淌碧云带,堤翠桃红霞鹭飞”的滁州母亲河,连续几个月的河水彻底变黑,从此之后被叫做黑水河。

“江淮分水岭,东南麓诸山。过了此山就出了江淮,故国风光已经许久不见了,上次得至北境,还是崇祯爷时候的事了。”朱大典虽然故乡是浙江金华的长山村,但是他宦海生涯,最风光的时候都是在北方。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出任章丘知县,竟然不到三年时间爬到了兵部右侍郎的高位。这个山村走出的泥腿子于人情练达一道,实属炉火纯青。

侯玄演望着黑乎乎的清流关,这里面持续七天的大火,焚尽了多少尸体。随风飘走的一缕青烟,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耶娘妻子昼夜盼望归来的良人。

一队队的北伐军,从山间走过,沿着清流关往前走。因为不知道清兵的动向,所有兵将都提着十二分小心。渡江以来几场战事,一场比一场惨烈,每次都在突袭和被突袭遭遇战中,陷入厮杀。由不得这些老兵,提高警惕行军。

侯玄演找了一块石头,蹭掉脚上已经影响走路的黑泥,沉吟道:“过了清流关有两条路,其一是北上凤阳,和济尔哈朗决战,痛打落水狗。其二是东进淮安,与李好贤的火字营夹击淮安清兵,兵临山东。诸位大人觉得,那一条路好走。”

“打凤阳,凤阳虽大却没有高墙大城,一马平川直抵中原。”

“打淮安啊,拿下了淮安过山东就是畿辅,收复神京则北伐成矣!”

“我觉得打凤阳好,忠贞营和伪清四藩王在中原打得不可开交,我们要是能打到中原,北可望陕甘,西可图汉中接连川蜀,全盘局势都打活了。”

“淮安拿下了,我们有无数的辎重可以走盐道运达,打到哪都是主场。进了中原局势错综复杂,只怕是困难重重。”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起来。只有阎应元在一旁闷声不语,侯玄演诧异地望了他一眼,出声问道:“丽亨以为如何?”

阎应元皱了皱眉头,叹道:“在江浦时候,我听张名振说郑芝龙的水师在淮扬沿海耀武扬威,无数的粮食、火器、火药被他从水上运送给淮安的瓦克达,满洲建奴如虎添翼。我只怕...火字营独木难支啊。”

福建郑家太有钱了,这么多年的积累加上控制了东南航道,让他们有了雄厚的资本。福建土地贫瘠,但是郑芝龙可以从南洋的番人手里,购进大批的粮食,付出的代价也不过是允许他们走东南这条航道而已。盘踞在澎湖一带的郑家水师,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荷兰和佛朗机人在这一带的实力,是当之无愧的海上一霸。

本来淮安的瓦克达就是满清在江南一带获取战略资源的重要棋子,只是侯玄演派人在扬州清洗商人之后,瓦克达失去了源头。但是郑芝龙与他们的突然联手,让他重新获得了新的途径。郑家的财力,足以比肩扬州所有的商人加起来。

侯玄演心头怒意横生,郑芝龙一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没想到一旦为害,就是国贼级别的。这个控制了东南沿海三十年的巨寇,看来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好对付。

阎应元说完,侯玄演并没有表态,下面的将领短暂的安静过后又陷入了争论。

姜建勋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言论,但是别人都是讨论的热火朝天,他也插不上话。他本来以为自己咳嗦两声,大家都是文明人,而且是自己人,肯定给他三分薄面,停下来听他发言。谁知道别人连看都没看他,姜建勋只好铆足了劲,大喝一声:“诸位,请听我一言。”

山腰上的众将,包括侯玄演在内,都被他吓了一跳,纷纷侧目。

姜建勋满意地清了清嗓子,对侯玄演说道:“下官以为北进凤阳转战中原不如前去淮安,中原的忠贞营即使战败,我们还有荆襄、湖广、川黔以作缓冲。层层递进,我们的势力是绵延有力的,不至于被人一拳打死。但是扬州则不同,有了郑芝龙的水师,满清甚至可以把精兵运过江南,在浙江腹地登陆,扬州若是丢了,长江天堑形同虚设。我们的腹心苏州、松江、金陵全都暴露在敌人的进攻范围内。”

侯玄演听完,惊出一额头的冷汗,说道:“厚土营留下守住清流关,水字营随我前去淮安,淮安是天下漕运盐运的腹心,拿下淮安就等于断掉伪清一条臂膀。”

阎应元点了点头,抱拳道:“下官定当守住此关。”

清流关是江淮门户,只要守住此地,清兵从应天府就没法南下。淮扬一带,也就不会有满清的援兵。除非是多尔衮肯让守在畿辅的两黄旗两白旗主力南下,支援淮安。

失去了厚土营的北伐军,沿着来安河,往淮安进军。来安河和清流河组成了一个碗的形状,正好在清流关的小河口注入清流河,汇聚成一条河。

一个月后,大军来到衡阳,这里的百姓久在满清的淫威下,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大明的军队。

衡阳城外的一个小镇,当地的士绅推举谢员外,带着大家凑出的粮食,前来缴保境粮。几十个剃了头的百姓,将辫子藏在四合帽内,跪在路边等候着北伐军。

过往的北伐军不明所以,疑惑地望着这群奇怪的百姓,但是也没有人驱逐,毕竟他们对自己毫无威胁。

侯玄演骑在马上,正好看见这奇怪的一幕,拍马上前诧异问道:“老丈,这是何意?”

谢员外不敢抬头,埋头道:“各位军爷辛苦,这是小镇的一番心意,愿各位念在我们一片孝心,饶过本镇的乡亲一命。”

秦禾附到他的身边,给侯玄演讲解起来,原来在满清占领的地方,有一条的规矩。过往的清兵行军,这些沿途小镇必须缴纳保境粮,否则便要屠尽镇中百姓。此地的老百姓不知道北伐军的身份,还以为又是清兵过境,这才跪在路边等着缴粮保平安。这是各家各户凑出的粮食,有很多都是其中的小民最后一口救命的粮食。

侯玄演拔出剑,将他的帽子挑开,吓得谢老员外瑟瑟发抖,只当他要当街行凶。

侯玄演轻轻一割,吹毛立断的宝剑将他的金钱鼠尾辫割去,这才将宝剑插回腰间。

“老丈你记住,我们汉人绝不剃发,他们强迫你们实属无奈,但是我侯玄演到了的地方,汉人的身份就是你最大的保命符,不需要什么保境粮。”

第五百六十七章 华式殖民第二百九十八章 乐观就完事了第四百零二章第六百章 老子最酷第五百四十七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朝上民第五百九十八章 六国同盟第六十四章 乱世的好人和坏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营西征第五百一十六章 投降(给蜗牛加更,谢谢打赏)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使馆的雏形第四百七十四章 兵马虽少,灭一国足矣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千六百刀,活剐弑君者第四百八十一章 杀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渡江北伐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临山东第一百六十四章 决战荆襄(4)第五百九十四章 窥破第一百零九章 乡亲们,北伐军成立啦!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五百四十六章 误解第三百四十一章 谁是内奸?第二百五十二章 龙挂升腾第四百九十九章 克星第一百九十章 论大明皇帝为何经常死的蹊跷第三百一十章 中国式的家长侯玄演第二百八十六章 割下首级八万第三百零一章 不败将军的威名第八十章 跟我去杀人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十二章 佛门屯水,净化世间第四百一十六章 海波已平第四百八十六章 后宫空虚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能拿我怎么样?第一百三十章 朝堂如集市第五百三十八章 从严从重处理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壶第五百七十一章 平等条约第三百七十三章 当局者迷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末文人好风骨第八十章 跟我去杀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狼烟四起第九十五章 血战常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智激大木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标法第三百零三章 调兵遣将第五百九十八章 六国同盟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第三百二十章 血仇不报将不还第二百三十五章 龙抬头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手遮天第四百零一章 一张科举零分卷的诞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亡国与亡天下第四百一十章 登高望远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二百二十七章 风云际会第一百二十一章 长沙整风运动第五百二十四章 狼烟四起第四十三章 苏州顾家第四百六十九章 很厚道的侯玄演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天之刃(第五更)第一百四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十六章 信侯爷,死光光第四百五十八章 沐家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关第五百四十八章 抢陆渡河第五百一十五章 洋酋海军尽殁第二百一十章 劫粮第三百九十章 坐收渔利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臜小人能有什么手段第四百九十四章 这有何难第六十章 把手伸向绍兴第三百九十五章 兽群第八十一章 都是汉奸,一视同仁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战哈密第三百六十四章 决堤黄河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营西征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门第一百章 洗干净等死吧第五百零六章 贤者时间第三十五章 小城江阴第四百五十三章 断案第五十二章 三个小小斥候第二百九十八章 乐观就完事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连环计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门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后的将星闪耀第四百四十五章 子民第五百三十八章 从严从重处理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个喜欢给人戴绿帽子的少爷悲惨的一天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干爹,你说的不算了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也不容易第一百章 洗干净等死吧第五百二十四章 狼烟四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败而不溃的清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长沙整风运动第三十五章 小城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