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军医很重要

江南小镇的农家小院内,侯玄演带着几个亲兵杀鸡宰鹅,也不进柴房,就在院中架起篝火,连烤带煮。

很快香气散发开来,浓郁的肉香让人食指大动,侯玄演大马金刀地坐在地上,屁股下垫着一把长枪。

侯玄演解开酒囊,灌了一口,几个亲兵一边吃肉,一边高声笑道:“干饮无味,我等为大帅高歌一曲,也算是佐酒歌。”

侯玄演笑骂道:“就你们几个劣货,还会唱歌?”

胡八万扯着嗓子笑道:“大帅,您就仔细听就是了。”

七个近侍亲兵,勾肩搭背围着篝火,顿了一下齐声唱道:“冰销夏日,叶碎秋霜,风严草衰,日寒江净。赳赳武夫,明明号令,执戟前驱,边隅已定。”

声音雄浑大气,侯玄演听得如痴如醉,一时间有些忘情多饮了几口。深秋风寒,灌进口中,更添了几分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气概。

吃饱喝足之后,几个亲兵不知从哪弄来一个浴桶,灌满了偏热的温水,腾腾热气汇聚成白烟,侯玄演一时贪杯面色酡红,跳进浴桶中,将身上的尘灰和疲惫一同洗掉。

半夜时分,躺在床上的侯玄演突感腹中绞痛,他吃的开心,却没想到酒喝多了再加上凉风灌得太多,闹起肚子来。腹泻虽说只是小病,但是一夜窜稀七八次,还是差点要了他的小命,躺在床上再难下地。秦禾慌忙去军中传军医前来,开了几剂药这才止住了腹泻。

古镇的里长带着这个宅院的主人,哆哆嗦嗦地跪了一地,吓得魂不附体。国公吃了他们家的鸡鸭鹅肉,差点拉肚子死在床上,那时候可真是千古奇闻了。

侯玄演挣扎着坐起身来,看着地上跪着的人,皱着眉头说道:“胡闹,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快把人放了。”

秦禾转身怒道:“你们听见了吧?我早就说了,国公爷不是那种不明是非的人,偏偏你们要在这里哭哭啼啼地前来请罪,还得我白挨一顿数落。”他本来就没抓人,只是这些人自觉得肯定会被治罪,硬要前来求饶。秦禾手忙脚乱,一时没有赶出他们去,让侯玄演看到了。

里长和此院的主人家,这才千恩万谢地退出院内,侯玄演耳边瞬间清净不少。

侯玄演躺在床上,算计着清兵到来还需要两天多的时间,自己应该能恢复。这次突如其来的病,也让他意识到这个药物匮乏的时代很多看似寻常的小病,也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军中士卒每天趟风饮雪,刀兵相搏,还不知道要多少人死于救治不及时。

“叫朱大典和吴易来见我。”想到这里侯玄演决定,问询一下军中的伤员医治问题。朱大典和吴易都睡在了大营中,距离古城倒也很近,片刻功夫就赶了过来。

朱大典上前关切道:“听说国公身子不适,现在可大好了?”

侯玄演摆了摆手,说道:“别说大号小号的事了,我来问你,咱们北伐军中患病的伤员一般如何救治?”

朱大典还真知道此事,捏了捏胡子,脱口说道:“一般打完仗之后,伤残严重的都搬到附近的城池中,让当地的官府衙门召集郎中救治。轻伤则由我们营中的随军郎中救治,一般裹伤抹草药的活,伤得不严重自己就干了。”

侯玄演凝思片刻,问道:“随军郎中共有多少?”

“一个游击将军,下属千人约带郎中一人。”

侯玄演一听,摇起头来,说道:“不行,太少了。体弱多病的士卒,是打不赢硬仗的,我们要的是健全的士兵。从现在开始改革随军郎中制,发榜下去从江南遍寻名医,兴建医学馆。凡是有意学医者皆可报名,以外伤为主,学成之后入伍随军,救治一人则记一功。论功行赏,救人等同杀敌,救人一命如同杀敌一人。

当然,这是长久之计,至于眼下...嗯,就招募一批郎中入伍,告诉他们只要立下足够功劳,可以加官进爵,赏赐金银。”

朱大典一听,这可是个大活啊,真的按照国公爷的话去做的话,对于升斗小民,平头百姓来说,这相当于多了一条康庄大道。到了明朝,郎中医者的地位,降到了谷底。在宋元时期,行医是个令人尊敬的职业,那时候也是古代中医地位的顶峰,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的“黄金年代”。在宋朝的诸多皇帝中,甚至有很多皇帝对医学颇有了解,我们如今对医生称“大夫”、“郎中”皆源于两宋,以古代官职称呼医生,也证明了医生社会地位的大幅提升。“医者仁术,儒者之事”,儒生不再以知医,反而成为很多儒士的必修课。

但是到了明朝,宋元时医学的良好环境已经荡然无存,从统治阶级以下对于医学的歧视,导致了医学发展的迟缓。

“夫艺人术士,匪能登乎道德之途。”

科举制度也逐渐变为以八股文为考核标准后,愈发僵化的思想和世人对为官入仕的渴望,使医学的发展在明朝得到了不小的阻力。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匠户制度,但医者的待遇却远不如元朝。以太医院官职为例:元朝太医院最高职级为正二品,明朝初年降为正三品,后又降为正五品。

长舒了口气,侯玄演心道,医务兵这么重要的兵种,是可以大大减少战损的。而且有了这群人,对于军心士气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普通士卒一点小伤就可能破伤风而死,有很多人负伤之后都是九死一生。

“这件事非同小可,不能等闲视之,我这就亲笔写信,通告文渊阁三大学士,务必尽快办好此事。谁要是拖拖拉拉,办事不力,影响了进度,别怪我不客气。”

朱大典如今是统兵大将,自然乐得见到这样的改革,说道:“国公放心,此事看起来繁琐,其实做起来不难。但是药材之类的,可不便宜,而且军中若开此例,耗费恐怕不少。”

侯玄演财大气粗,刚刚在淮安发了一笔横财,心中底气十足,冷哼道:“钱,不是问题。”

第四十九章 愿追随小候大人死战第三百五十六章 欲扬先抑(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战,只是没有必要第三百零五章 狭路相逢第九十二章 总有那么一群汉儿,誓死不降第五百九十三章 两个小弟的道路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第三百四十九章 凶名在外第三百七十章 两处战场第六十三章 尽收江浙第八十五章 杀你全家第六百零四章 阵和阵的对决第三十九章 起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快马风字营第三百四十九章 凶名在外第一百九十九章 弑君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暗棋第三百一十七章 满清的援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壶第一百五十一章 换家战术,互拆基地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使馆的雏形第六十三章 尽收江浙第四百五十一章 归途第二百零六章 焦头烂额第一百三十三章 皮岛人永不为奴,嘿嘿,真香第二百五十章 有人骂你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会个啥?第三百四十九章 凶名在外第三百四十一章 谁是内奸?第四十六章 行动起来第二百二十七章 风云际会第四百一十八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爱新觉罗跑跑第一百五十五章 某等愿替胡八万一死第四百零二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的生财之道第四百一十一章 男人们的浪漫就是一起游西湖、唱军歌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末文人好风骨第九章 古寺避雨第一百六十一章 决战荆襄(1)第四十三章 苏州顾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破天之刃(第五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谁是内奸?第二百六十五章 岭南官员换血第一百三十一章 表露心志第六百零九章 江山壮丽(大结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壶第二百零二章 佛也发火第四百四十七章 陈圆圆说我比你强第四百零八章 启用旧将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回家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我要学习第四百六十四章 胜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强敌第二百一十七章 骄兵,哀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战略第四百五十二章 释然第一百四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三十七章 标题很重要第五百八十七章 刑侦改革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三百八十四章 实业兴邦第四章 杀人练胆第四百一十四章 是大炮让他们变得热情好客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个不留第七十八章 穷寇莫追第四百九十三章 萌芽第三十章 比惨第五百五十五章 送你出宫第四百二十六章 还需要一个功劳第四百四十九章 卑贱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言立县尊第二百零七章 前路漫漫第四百八十八章 杀戮开始第四百七十四章 兵马虽少,灭一国足矣第二百三十二章 杀我族人的朝鲜兵第二章 仙人抚我顶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这个人一点都不封建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么大的功劳讨个媳妇不过分吧第四百四十八章 结仇第一百零七章 骂我的人不配有小JJ第二百一十八章 今日,你必死第二百八十三章 蹩脚的计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天之娇女第一百六十三章 决战荆襄(3)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标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决战荆襄(3)第六章 前路何方第二百九十三章 退守淮安第二百五十五章 润滑油第十八章 初到太湖第四百七十八章 派兵增援第四百九十四章 这有何难第五百二十九章 下诏第三百零二章 这个姿势,再来一次第二百五十五章 润滑油第四百零六章 中日友好盟约第二百零一章 这个误会大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奸佞盖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