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封官

侯玄演连哭带闹,终于换来了这群士绅的慷慨解囊。

这群人不同于朝堂的文官,他们祖上几辈都有钱,不至于被金银迷了眼。当初崇祯没钱发饷银,想要官员们捐一点,那些张嘴闭嘴为国为民的官员,一个个比一个抠门。到最后李自成打破北京城,麾下大将刘宗敏将他们全部搜刮一空,还有不少人被虐待致死。

侯玄演虽然满嘴歪理没个正行,但是有一点是对的,苏州城破了,他们拥有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苏州的士绅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出钱。

顾有德实在听不下去他的胡扯,他们扯旗造反,干的事掉脑袋的大事。偏偏自己这个孙女婿,一副吊儿郎当的痞赖样子,如何能放心让他守苏州。他拍了拍桌子,决定一举定音。

“玄演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老夫做个表率。玄演你赈灾练兵,所耗费钱粮,不管多少,我们顾家出三分之一。剩下的由各位共同承担,如何?”

侯玄演巧妙地掩饰过眼里的震惊,这才对自己捡来的媳妇娘家刮目相看。不是谁都有这种开空头支票的魄力的,这需要强大的自信,说白了,就是你可劲造,多少钱我都出的起。

既然有了顾有德的这番表态,其他家族也不好在说什么,不管心甘情愿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都捏着鼻子答应下来。

就在众人聚集在衙门口,唧唧喳喳算账的时候,从海上来的两个人,一路上偷偷摸摸终于进了苏州城。

苏州虽然四面环敌,但是并没有闭城,反而大大方方开城纳民。

侯玄演也不是很害怕,自己手里的兵马冲出去北伐复国,是痴人说梦。但是守住一座苏州城,绰绰有余。毕竟能打的不是被多尔衮招回北京避暑去了,就是被阎应元拖在江阴。其他的都是些小鱼小虾,没有这个胆量来打苏州。

侯玄演粗略一算,距离洪承畴抵达江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内,没有必要风声鹤唳吓唬自己。

进了苏州之后,两人直奔衙门而来,到了门口就被侍卫拦住。

“什么人?”

“我们是福州来的,烦请进去通报一声。”

福州如今是大明的陪都,守门的兵士不敢怠慢,声色和气下来,说道:“那你随我一块进来吧。”

小兵进到一对土豪中间,找到了侯玄演,趴在他耳朵耳语一番。

“快快有请。”侯玄演站起身来,整理了下衣装,一脸喜色。

他们虽然占据着别人苏州府的衙门,行使着城主的权利,但是说起来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正式的身份终于来了,比侯玄演估计的快了不少。

这主要得益于,大明的海上如今是郑芝龙的天下,所以他们才能这么快抵达苏州。

两人进到衙门内,见到这么多人,明显一愣。

其中一个开口问道:“哪一位是嘉定侯玄演,候公子?”

侯玄演装作不知情,背起双手,仰着头道:“我就是侯玄演,你们有何事?”

两人微笑着打量着他,然后开始脱衣服...

这一下猝不及防,连侯玄演都差点起了误会。

等他们去掉外面的粗布衣服,露出里面的宫装,侯玄演才明白过来,合着这两个是小太监啊。

其中一个小公公笑嘻嘻地说道:“候公子,我们是福州来的,奉了陛下的旨意,特来传旨。”

说完脸色突变,从一个喜笑宴宴的小太监,变成一个高冷无比的小太监。这是传旨太监的必备绝活,因为传旨的时候,必须庄严肃穆,不能嬉皮笑脸。所以要传旨,先变脸。

“侯玄演接旨。”

满屋的土豪跟着侯玄演跪了一地,接圣旨如同见皇帝,他们虽然有钱,这样的事还是破天荒头一遭。

“奉天承运皇帝,诰曰:...”

这句话一出来,跪着的人就忍不住发出惊叹。原来皇帝传旨,这个第一句话是很有讲究的。只有封赏高等官员,才会用“诰曰”。一般的就是诏曰,当然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各有不同的含义。

传旨小太监轻咳一声,示意众人肃静下来。

“近来清逼江南,人无固志。贼臣有屈膝之议,举国同蒙面之羞。思高祖创业之艰,退一尺即失一尺;为中兴恢复之计,早一时即易一时。...”

侯玄演听着长篇大论,心里暗骂,快点说给老子什么官不就完了。

经过了一番催人尿下的空话,终于重点来了,小太监摇头晃脑地加重了语气:“今有嘉定侯玄演,忠心体国,满门忠烈。驱逐清兵,光复苏州,功莫大焉。特封侯玄演为江浙剿恢总督,总揽江浙军政大权,特准便宜行事。”

这其实是极不厚道的一个封赏,官职虽大,但是毫无作用。因为江浙现在除了苏州,不是在鲁王手里,就是在清廷手里。

好在侯玄演所求的,也不过是个名号而已。有了这个名号,一切就都名正言顺起来。

至于地盘、势力,那些都可以慢慢地来抢了。至少现在顶着这个“江浙剿恢总督”的大旗,抢起来都是合法的了。

顾有德意味深长地看着侯玄演跪着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自得。他的这次投资,又一次证明了老家伙的眼光和魄力。

小太监宣读完圣旨,又恢复了正常的表情,笑道:“恭喜督师大人,贺喜督师大人,圣上提起您,都赞不绝口,说您是咱们大明的岳飞岳武穆呢。”

候玄演心道,这个比喻可不怎么好,一个惨死风波亭,一个偏安江南,老子要做打得元朝哭爹喊娘的徐达,也不要做岳飞。

心里虽然这样想,脸上一点都没表达出来。他笑着说道:“两位小公公一路辛苦,快去后院歇息吧。来人,带两位去后院用餐歇息。”

两个小太监一走,屋里的氛围就和上午时候大不一样。

眼前的候玄演,不再是他们扶持的苏州城主,成了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

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刀高举第一百二十一章 长沙整风运动第五百五十一章 养狼当犬第五十二章 三个小小斥候第三百七十九章 阅兵授勋第一百八十九章 铁骨铮铮老东林第五十七章 秦淮妓女和洪承畴第八十八章 不解风情的小侯大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间少年,生作死别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四百一十八章第六百零六章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第三百七十七章 军功升官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六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还需要一个功劳第二百七十一章 安逸就是死亡第二百六十六章 狼烟再起第一百四十章 再临镇江第三百七十三章 当局者迷第五百三十五章 夹在中间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九十章 百无一用的几个书生第四百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百零三章 忠与不忠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县巨富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二百零二章 佛也发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军皆醉,大开城门第二百六十七章 渡江北伐第四百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九十章 嚣张第四百五十六章 缚道大师侯玄演第二百零六章 焦头烂额第三百六十五章 骂声载道第五百四十三章 空谈泯人性,腐儒害国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胜败兵家事不期第九十七章 炭烤野猪第九十七章 炭烤野猪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熙第一百五十五章 某等愿替胡八万一死第四百九十二章 蹭喜酒第一百一十二章 郑芝龙的海盗哲学第三百七十三章 当局者迷第四百零二章第四百零三章 来自日本的草寇第七十二章 姑苏城下,十里连营第一章 死而复生第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五百八十二章 接班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克星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性第四百七十五章 齐聚金陵第三十九章 起火第四百八十八章 杀戮开始第二百九十九章 乐观精神的消亡史第四百二十五章 十七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恶之源郑芝龙第六十七章 一本正经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个不留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末文人好风骨第八十二章 地方豪强第五百六十六章 举国哗然第二百零八章 悬崖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恶之源郑芝龙第四百零一章 一张科举零分卷的诞生第二百二十九章 内阁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零六章 到底是谁吃福建人第六百零一章 过个好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结仇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荆襄第五百八十七章 刑侦改革第五百就是一章 生辰第三百零八章 北伐建筑队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兰总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五十四章 借你脑袋一用第五百一十二章 奇怪的酒楼第六十九章 顾有德的野望第五百零二章 立军为民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回家的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我要学习第九章 古寺避雨第三百四十九章 凶名在外第四百四十九章 卑贱第五百七十一章 平等条约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朝上民第三十二章 人才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洞房花烛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五百五十四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五百九十章 嚣张第二百三十四章 整风巡视第三百一十七章 满清的援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夫目前犯第五百五十三章 吾皇好叼,建议封禅第四百八十七章 采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