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杀我族人的朝鲜兵

经久的浓雾过后,清流关上往四周看,尽是一片残灰色。

当初的一阵大火,已经过去了半年,余烬仍然遍布山野,饶是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惊人,恐怕没有个百八十年恢复不到当初的郁郁葱葱了。

“几次北伐,都功亏一篑,说起来不是满清抵抗的强,每次都是我们背后有小人作乱。这一次我已经扫平四方,安定了南方,势必要犁庭扫穴,收复中原。”侯玄演的嗓音略带疲惫,连日的奔波终于来到清流关,还没来得及休息。

阎应元虽然默然不语,但是脸上的神情明显也是很振奋的,这真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了。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等满清在北方稳住了脚跟,恢复生产供给军备辎重,想要克复北方一座座的雄关险塞,大城大邑,难度要翻上几倍。

而且侯玄演也不想让北方的幼童,从小在满清的奴化下长大,头上被剃了辫子不可怕,就怕心里生出一根小辫子,那就彻底没救了。还记得后世辛亥革命,革命军要求百姓剃掉辫子,有人捧着长长的猪尾巴,大叫:这是祖宗传下的东西啊,不能剪啊。这可真是赤裸裸的讽刺,是心里长了辫子的典型。

山下的清兵来来回回,布置着守御工事,凤阳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凤阳府超过半数的青壮男丁都被押到山上做苦力,砍了脑袋要震慑当初的北伐军。没成想,一把大火送他们偿了命。虽然参与屠杀的汉八旗和绿营都被烧死的差不多了,但是满八旗的清兵却都在济尔哈朗的偏袒下,逃下了山。伥已灭,虎未死,仇恨还没有报完。

凤阳府大小城邑内,不知道多少夫人依门盼良人归来;父母哭瞎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儿的身影;小小幼童还没有懂得什么是孝道,就已经失去了孝顺阿爹的机会。几万颗人头从清流关滚下的那一刻,让侯玄演彻底明白,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永远都别指望你的敌人比你预期的心软。

漫山的业火,烧得尽白骨累累化作青烟,烧的尽屠刀为铁水,却烧不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仇恨。

阎应元见他默然无语,只当侯玄演在考虑战情,不禁压低了声音问道:“国公,我们什么时候攻下山去?”

侯玄演恍若未闻,他的心还沉浸在山色中,幽深僻静的山脉绵延起伏,五尖山、皇甫山、磨盘山、张八岭、老嘉山、长山、芝麻岭,形成江淮分水岭。所谓环滁皆山也,就是这样的地势。

北伐军下山之后,济尔哈朗的抵抗势必是倾尽全力的,一场场的可以预见的血战就在眼前。而此地不过是各处战场的一个缩影罢了,其他战场也是一样的情况。自己的准备时间,不过才一年有余,跨越整个中华大地的北伐,势必耗费巨大。自己的储备,能坚持半年就是极限,必须在这半年的时间,完成北伐大业。

好在满清入关以来,屡出昏招,一次次地挑动北方汉人的反抗情绪。要是他们采取怀柔政策,侯玄演还真不一定能够确定,自己打不打得过。毕竟北方汉人要是有一部分铁了心当汉奸的话,满清的战力将提升一个很大的档次。就像是忽必烈麾下的汉兵一样,调头往蒙古打,打得正宗的蒙古兵丢盔弃甲。

阎应元见他不回答,也不继续追问,静静地等了一会,见侯玄演还是默然不语,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阎应元声音拔高了一些再次开口:“国公?”

侯玄演怔了一下,这才惊醒,问道:“丽亨,什么事?”

“末将想问国公,我们什么时候打下山去。”

侯玄演长舒了口气,背负双手仰头道:“二月二又称龙抬头,是蛰伏一冬的万物复苏的时候,就好像我们汉人经历了这么久的暗无天日的灾难,也要重新惊醒将敌人撕碎。再过三天就是二月二,我已经派出传令兵通告各处,约定二月初二这天,一起进攻。”说到这里,侯玄演一脚踢飞了眼前的小石子,骂道:“我倒要看看,这群野猪能挡住我的几路大军。”

侯玄演有这个底气,因为前几次北伐虽然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是都不算无功而返。每一次杀伤的清兵数目可观,彼此实力此消彼长,到现在可以说北伐军已经全面占据优势了。南方还有水字营和湘兵看家,确保自己的后路无忧,这一次就是天王老子,也别想打断侯玄演的北伐了。

“自古以来北伐者,大多含恨而终,不外乎两点:朝中有奸臣昏君、手中无精兵猛将。现在我们手握北伐军未尝一败,朝中君臣鼎力支持,四海民心人望所归,这一回是万无一失,哈哈。”

阎应元轻笑两声,当做是附和了,侯玄演知道他的性格,也不往心里去。

就在这时,一个小兵从山脚下爬了上来,气喘吁吁的,未曾张嘴说话先喘了七八口。

小兵喘匀实之后,一口气说道:“国公,阎将军,山东传来战报,火字营一路高歌猛进,谁知道打到济南府的时候,突然来了很多清兵的援军,打得火字营措手不及,只好放弃攻打济南,退到泰山修整。”

“哪来的援军?”侯玄演和阎应元用时问道。

“是蒙古人!”

侯玄演点了点头,满清搬救兵搬到蒙古,他并不奇怪,而且早就料到了。他轻笑一声,说道:“丽亨不用担心,蒙古人成不了气候,在草原上他们被满清杀狗一样的屠戮,到了中原还想在汉家儿郎头上耀武扬威不成。”

小兵神色一变,继续说道:“国公,那济南周遭郡县,被屠戮一空,杀得十室九空,遍地尸首。”

阎应元怒道:“斩不尽的蒙元小儿,敢尔!”

侯玄演强忍着怒意问道:“济南府被我们围了,他们身为满清的援兵,不追我们的火字营,杀害百姓作甚?”

“回两位大人,杀人的不是蒙古人,是朝鲜兵。他们国内空虚,来的时候朝鲜没有拨下军粮,满清也拿不出粮食,于是许诺他们所过之处可以自行向汉人征粮。此令一出,朝鲜兵入关以来烧杀抢掠,凶残狠毒,比满人和蒙人还要凶恶三分。他们入关的人数是两万人,一路上杀得平民已经不下四万了。”

朝鲜以前是大明的忠实藩属国,但是自从满清入关以后,他们的态度就急转直变,变成了满清的忠实狗腿子。朝中当权的这一派,早就想要出兵帮助满清占领大明全部领土。这一回入关,从将军到士卒,是军纪最败坏的一支。清廷为了笼络人心,都下令责骂他们太过嗜杀,已经引起了民愤。但是朝鲜兵浑然不觉,他们就像是撒欢的猎狗,在满清主子面前跳来跳去,试探着他们的底线。

侯玄演气极反笑,脸色铁青沉郁的难看,心里似乎有无数的蚂蚁啃噬自己的血肉。咬着牙的侯玄演,一字一句地说道:“告诉李好贤,杀不光这些畜生,我就拿他的脑袋祭奠死去的亡魂。”

小兵被越国公的语气吓了一跳,普天下谁不知道李好贤是侯玄演的心腹爱将,竟然咬牙切齿地说是要他的脑袋,这要不是气的极点是不可能说出口来的。

传令的小兵应诺一声,起身就走,只剩下两个人继续在此。若是一般的将领,此时肯定知道上来劝慰一番,但是阎应元天生也是沉默寡言,于是两个人一起在山顶,吹着料峭春寒风,相对无言。

傍晚遮阳的乌云,和这条突如其来的消息一道,给侯玄演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

山东泰泰安州,李好贤的大帐就设在城门下,火字营众将齐聚一堂。

李好贤是山东人,南逃这么久终于带兵杀回了故土,那种激荡的心情在进了山东之后荡然无存,遍地的白骨死尸,萧索的村落小镇,百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处境还算是稍微好一点的济南府,这一次除了城内,也遭到了血腥的屠戮。毫无任何道理,举起屠刀就要杀人,李好贤统兵多年,就没有见过杀平民如此残暴的军队。

撤兵时短暂的交手,李好贤发现这些朝鲜兵的战力不强,武器也不行,盔甲更是不堪。稍微一碰,溃逃的极多,将士也无能约束三军。但是探子回报,他们杀起平民来,简直就是恶鬼出了阴曹地府一般,各种惨状不堪直视。

他们的友军蒙古人和满清兵马,也不禁纷纷侧目,虽然都不是好东西、都杀戮平民,但是手段这么残忍的,还是引起了他们的不适。

朝鲜之所以如此痛恨明朝,只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被满清打的差点灭国,最重要的原因是大明的袖手旁观。

大明曾经“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复,最终还是异常艰苦地赢得了抗倭战争,帮助藩属国朝鲜,将日本人赶了出去。那时候朝鲜对明朝恭顺有加,感恩戴德。

但是到了天启末年,大明已经无力支援被满清攻打的朝鲜,坐视这个东北屏障落入敌手。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前番帮了你不但没落到好下场,这次自己灭国就归咎到大明不出兵的身上。这种流氓思想支撑着朝鲜举国上下对大明的痛恨,仅存的一伙心向大明的臣子,还被清除一空。

李好贤脸色已经不是铁青了,甚至变得有些发紫,传令兵带来了西边的命令,侯玄演的话一次不落的传到了火字营的中军大帐内。

环视四周,所有的部下都带着怒意,李好贤扬声道:“我李好贤何德何能,就这一颗脑袋,祭奠几万百姓根本不够。希望你们能够助我,杀尽朝鲜贼人,保住我的脑袋还是其次,主要是为百姓报仇。我李好贤,谢过诸位了。”

李好贤天假雄材,世资武力,与士卒同甘共苦,每逢上阵冲锋在前,营中人人归心。一见他如此表态,恨得咬牙切齿,毛发直立,帐中诸将一起站起身来,单膝跪地道:“我等势必死战,为将军洗刷耻辱。”

火字营其实并非败逃,他们将济南府围住,蒙、朝援兵赶到,若不撤走就会被反包围。到时候城中的清兵冲出来和援兵前后夹击,火字营就是再强,也难免要吃亏。撤兵时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他们遇到了朝鲜屠民的事情,事情顿时变了味道。不管初心如何,他们的撤兵导致了朝鲜人肆无忌惮地屠杀平民。

再加上他们一直以侯玄演的心腹自居,如今却得了如此严厉的命令,所有人的心头都憋着一股气。恨不得现在就能拔刀厮杀,才能一缓心中的憋闷。

第一百九十章 论大明皇帝为何经常死的蹊跷第一百零六章 游街示众第四百二十七章 中日联军第一百二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九十章 百无一用的几个书生第一百二十章 三只蠢驴第三百九十九章第三百五十章 豪门阔少侯傲天(第二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后宫空虚第一百四十五章 智激大木第三百一十七章 满清的援兵第五百五十一章 圣上想在这里设一个总督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强敌第一百九十一章 毒蛇吐信第五百零一章 远渡西洋第三十一章 封官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网第七十七章 烈火焚腥,一溃千里第二百四十三章 只手遮天第七十七章 烈火焚腥,一溃千里第四百五十一章 归途第八十七章 他就是一个人肉存钱罐而已第八十三章 喝花酒、X女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高处不胜寒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鲜第二百四十八章 洞房花烛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战荆襄第二百七十九章 灰飞烟灭第一百章 洗干净等死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汉奸标本第一百六十九章 沉船洞庭湖第五百一十三章 屠华往事第四十一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第五百八十九章 军营第二百九十二章 兵临山东第四百六十七章 怅然第九章 古寺避雨第二百一十七章 骄兵,哀兵第五百八十章 蒸汽船和蒸汽车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言立县尊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营西征第五十二章 三个小小斥候第二百六十一章 来了我杀,不来你杀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约翰茶楼第八十五章 杀你全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沙皇的咆哮第五百九十二章 公子世无双第二百三十九章 叛国资敌第五十七章 秦淮妓女和洪承畴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间少年,生作死别第二百零九章 小镇第一百八十九章 铁骨铮铮老东林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英雄第四百二十九章 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第一百一十二章 郑芝龙的海盗哲学第三百七十八章 征辽元帅第五百六十九章 惊闻噩耗第五百二十章 小奴毒计,釜底抽薪第二百八十一章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第六十章 把手伸向绍兴第九十一章 敌我营中,心境各不相同第一百六十九章 沉船洞庭湖第十四章 帅不过三秒第九十二章 总有那么一群汉儿,誓死不降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县巨富第一百一十九章 强敌第九十二章 总有那么一群汉儿,誓死不降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间少年,生作死别第二百七十九章 灰飞烟灭第五百二十九章 下诏第二百二十一章 酒楼第一百二十三章 快马风字营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辈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托孤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美丽的误会第三百七十四章 千秋伟业功已成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干了再说第五百九十章 嚣张第五百二十六章 招标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云变幻第五百四十七章 鞭笞第五百四十七章 鞭笞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个不留第十五章 江左少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败类第五百七十五章 秀儿,造化钟神秀第四百六十一章 满汉最后一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三百零三章 调兵遣将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终之战开启第一百九十七章 生来就是天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还需要一个功劳第一百七十八章 亲人相见第二百一十八章 今日,你必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才少女第三百四十五章 骄兵必败第三百四十七章 要当爹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你不能冲第二百五十八章 东南西北第一百七十九章 嘉定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