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点将征辽

金陵城中,侯玄演在校场检阅三军,准备点将征辽。

许多军中已经很久不见的老将,在此披挂前来,当先一个就是齐国公李好贤。

在他身后,烈火营当年的旧将,再一次聚在一起。当初侯玄演已经派了一群人前去靖北省,但是烈火营四年血战,几乎没有歇息,涌现出无数的战将。

刘勇、刘黑七、陈鹏杰等人围在李好贤身边,尽管他已经不再是统兵大将,但是四年北伐打下来,烈火营始终尊他为帅。

在堵胤锡的身后,则是忠贞营的旧将,九江侯堵胤锡、襄阳侯高一功并排而坐,袁宗第、郝摇旗等悍将也都到场。

浙江钱肃乐、郑遵谦、孙嘉绩等人,在校场之左,安然端坐。

从湘西归来的彭柱泽,带着一群狼兵土将,看着台上的侯玄演,战意颇高。

李好贤跟堵胤锡关系不错,歪了歪头笑着说道:“王爷还是老样子,往台上一站,恍惚间到让我觉得这是荆襄长沙城。”

堵胤锡深有同感,会心一笑,荆襄是他的主战场。北伐四年,他为侯玄演守住了湖广的门户,力抗四大汉奸和两个鞑子亲王。虽然不像夏完淳和李好贤一样攻城略地,稍显名头不足,但是没有人怀疑他的功劳。人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就是这种国之重将。

侯玄演看着台下的旧部,心潮澎湃,北伐功成之后,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波动了。富贵安逸的生活,容易消磨人的斗志,也难怪刘备当年有“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的感叹。

侯玄演直起腰杆,扬声道:“诸位,马上就是新年了,今日把大家叫来,却不是为了提前庆祝新年。北伐我们打了四年,打赢了,拿回了我们的土地,救出了我们的百姓,但是仇并没有得报,恨尚未有得消。“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满洲建奴与我等汉人,便是百世不解之仇,非有‘荡平满洲,杀尽仇寇’方能消我之恨。今我布局已成,西有靖北雄兵,东有入朝倭兵相助,蓟辽陈兵百万,江南带甲战将千员。兵强马壮、钱粮盈满、恨意未消,此正是兴兵伐寇,报仇雪耻的时机。

我今征辽,师出有名,名曰‘雪恨’,刀锋有指,指向建奴。更有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人,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无以告慰先人。”

李好贤脸色涨红,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出列道:“王爷,末将愿为先锋,追随王爷征辽雪恨。”

侯玄演轻笑一声,这个李好贤跟当初没有什么区别,一路莽出了个北伐第一功,尚未改掉这个热血沸腾的性格。

而且这一次李好贤请命正中侯玄演的下怀,他这一次可不只是为了征辽,还要拿下这最后一个战功,好登顶九五之尊。所以这一仗打下来,自己的心腹嫡系必须得到足够的封赏,也算是从龙之功的好处。

“正要你做东路军统帅,去山东、河南收拢各府兵马,前去蓟辽待命。”侯玄演拿出一个将印和佩剑,赐给李好贤,着他前去。

李好贤上前领命,侯玄演说道:“朝中赋闲诸将,尽你先行挑选,半个月后我和你在北平相见。”

台下的烈火营旧人,纷纷露出兴奋的神情,这一回他们又可以并肩作战了。

李好贤归队之后,侯玄演目光炯炯,看向堵胤锡。

堵胤锡闻弦歌而知雅意,站起身来,说道:“下官也愿随王爷出征。”

“好,湖广、陕甘兵马任你抽调,半个月后到北平待命。”早有亲兵将准备好的将印、佩剑捧出,堵胤锡领命而退,心中一股暖意上升。身后的忠贞营旧将,也都脸色欣喜。

侯玄演望向浙江系将领,众人推着郑遵谦出列,侯玄演说道:“义兴伯,调浙兵来金陵,组成中军,咱们一起北上。”

郑遵谦取了将印,领命而归,浙江系的将领纷纷上前,和他私语起来。

侯玄演摆了摆手,说道:“这一次从金陵、苏州、杭州、长沙、成都、福州等地的讲武堂中,推举合格者参战,参战人数不得少于讲武堂中的学子数量的八成。嘿嘿,我送别卫国公朱老将军时候,他说‘这些小子辈的想要夺了咱们的风头,恐怕还得等几年。’话虽如此,我们也不能不给后辈留机会,将来的仗还多着呢。”

众将闻言一怔,不解其意,征辽一旦成功,哪里还有仗可打。连漠北都置省了,难道还要往西打不成?

侯玄演无心的一句话,引起了下属们的猜测,却不知道他心中的丘壑。将来几十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仗打。

江南几个大工厂,在军队的订单刺激下,不断扩大规模。但是仅仅扩大规模,总有个饱和的时候,这时候他们就要想办法了。于是各种技术应运而生,中国人什么时候缺少过发明创造的智慧了,四大发明冠绝整个人类,至今也不得不承认是文明前进的重要的一步。

在金陵和扬州,已经有工厂开始使用蒸汽动力了,虽然还不完善也让侯玄演很是欣喜。

他需要做的就是给汉人创造一个土壤,自己的同胞们绝对不会让他失望。技术先进到一定的时期,就是一个时代变革的开始,到时候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橡胶、矿产、木材的无限需求。

这些东西,都不是白送的,都需要强大武力的保护下,才能去和白皮人争夺。

侯玄演也不会现在就跟他们解释,有些事非得等到事到临头,不然根本无法说清楚。

点将完成之后,侯玄演在府上大摆宴席,邀请这些旧日部将赴宴。王府内热闹非凡,恍如当年的军营一般,觥筹交错间,不知道多少的故事,在席间被重新提起。

有豪迈自豪的战事,也有战死的英灵伙伴,酒入喉中,滋味各不相同。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个喜欢给人戴绿帽子的少爷悲惨的一天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海关内外第一百七十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零一章 一张科举零分卷的诞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第五十六章 衣不解甲,马不卸鞍第一百九十章 论大明皇帝为何经常死的蹊跷第二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五百就是一章 生辰第二百二十五章 顺王不顺第三百六十一章 破而后立第十九章 千金买八卦第四百六十四章 胜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洞房花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千秋伟业功已成第四十章 一个乱字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辈第一百一十五章 迂腐文人,轻浮伶妓第八十六章 官方海盗第一百五十章 了不得,这里有人有恋父情节...第一百七十三章 亡国与亡天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来了我杀,不来你杀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门第三百八十七章 莫须有的罪名第二百六十章 黑化的侯玄演第五百七十章 毁其根基第二百四十六章 鸠占鹊巢第三百零七章 洗澡第五十二章 三个小小斥候第二百九十六章 江浙道第一百零二章 清洗第二百五十四章 碎壶第二百八十一章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第四百三十五章 山海关第四百二十章 拿回南大门第一百四十章 再临镇江第二百零四章 船坞承包制第三十三章 专欺老幼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干爹,你说的不算了第五百章 奉旨写刘备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直爽第七章 岂能独活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早就预料到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调教萝莉第二百零四章 船坞承包制第一百零六章 游街示众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屠杀第四百八十一章 杀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奸佞盖座楼第九十一章 敌我营中,心境各不相同第一百六十章 张献忠第八十五章 杀你全家第五百四十章 没人拍马屁?朕自己来第三百六十六章 有本要奏!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臜小人能有什么手段第三百五十二章 花林出兵(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表露心志第一百九十七章 生来就是天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我早就预料到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除夕第四百一十三章 戴着九旒冕招摇过市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是为了永乐大帝杀他全家第六百零四章 阵和阵的对决第四百八十六章 后宫空虚第一百一十三章 心情复杂的大木第六十九章 顾有德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龙挂升腾第二百一十章 劫粮第三百一十五章 满清的遮羞布第五十章 我还要主动出击呢第五百四十六章 进军!决战开启第一百七十六章 这么大的功劳讨个媳妇不过分吧第五百九十三章 两个小弟的道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保靖州土司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现端倪第一百九十五章 为吾皇吊丧哭灵第一百九十章 论大明皇帝为何经常死的蹊跷第五百九十三章 两个小弟的道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末文人好风骨第二百七十张 阵前杀降第八十三章 喝花酒、X女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立志第三百四十二章 小侯心中的盛世第十三章 大好男儿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会个啥?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伐,杀!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第三百九十六章 追击第四百九十五章 连环计第二百四十六章 鸠占鹊巢第二百六十二章 自己动第二百零三章 忠与不忠第五百三十三章 修法前夕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上柳梢头第三百零六章 到底是谁吃福建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欲扬先抑(第二更)第五百零一章 远渡西洋第一百一十七章 美丽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