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兵者诡道也

靖北军的大帐内,杨展已经先一步到了,张煌言掀帘进来,先是告罪道:“来迟一步,两位久等了。”

杨展笑道:“张大人不必拘礼,我们也是刚刚来。”

张煌言慢步走进帐中,心中升起一丝疑惑,这么早就召集三位主将,难道是有什么大事?

夏完淳从袖子里拿出一道密卷,往前一递说道:“沧水公,你看这个。”

张煌言一看材质就知道是潜象营密信,潜象营若说负责传送密卷,多半是皇上亲笔书信,而且是需要保密的。想到这里张煌言心中一紧,肯定有大事要发生。

展开一看内容果然没让他失望,足够石破天惊,朝廷中枢经过商议决定出兵漠北,征服准噶尔。这可真是个大动作,没到漠北之前,他不了解大漠的事,或许还不会如此震惊。准噶尔可不是一般的小汗国,乌梁府天天面对着他们的压力,出兵和罗刹人交战时候都得小心防守西边的准噶尔人。

“辽东一线就放弃进攻了么?”

“阎将军已经上奏天子,直言辽东往北冰天雪地,不适宜大军进攻,罗刹人的重镇和人口还有军队都在西部,只要拿下罗刹国的西部,他们就完了。”

张煌言眉头一皱,说道:“准噶尔虽然虎视眈眈,但是毕竟还没有发生嫌隙,用这个理由攻伐是不是有些...”

原来侯玄演的书信中明示,就以和罗刹人勾连,妄图夹击靖北军为由出兵。

“这不是莫须有的罪名么?”张煌言低声道。

杨展一听这话,就有对侯玄演不敬的意味了,这些京官一直留在陛下身边,真的是被皇上的好脾气惯坏了。杨展这些封疆大吏,可不敢随意说出这种话,被有心人告上一本,没事也恶心半年。毕竟京官没有兵权没有地方财政,说他们谋反都没有人相信。

杨展沉声道:“张大人慎言,准噶尔陈兵边境,本就是一种挑衅。再说了我们总不能把全军百万人安危寄于准噶尔人的身上,万一他们趁机攻击我们侧翼,到时候悔之晚矣。”

准噶尔整个汗国,包括旗下大小部落都是信封伊si兰教的,攻击性非常强,不排除他们会趁机南下的可能。后世的满清就是从康麻子一直打到了十全老人。期间他们一度拿下了拉萨,控制了整个西藏,是一股绝对不容小觑的力量。

张煌言自知口误,既然是朝廷中枢做出的决定,考虑的自然比自己全面。而且抛开个人的道德,先征服准噶尔的确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直捣罗刹腹心,省下了在北境万里冰封的苦寒之地血战。

夏完淳见意见统一了,就说道:“那我们就做好准备,到了三四月份准噶尔汗国刚刚走出冬季,粮食和储存的肉也差不多快吃完了,战马的牧草也应该所剩不多,正是我们进攻的绝佳时间。

杨展突然提高了声音,说道:“我有一个主意,你们听听看行不行。”

“蜀国公请说。”

杨展轻咳一声,说道:“我们就通知准噶尔人,说我们要借道伐罗刹,他们若是同意我们就进入其国之后突袭。若是不同意,讨伐的理由不就有了么?”

...

一阵尴尬的沉默过后,杨展讪讪地说道:“兵者诡道也,能够减少士卒伤亡,就是我们这些为将的最大的责任。毕竟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翘首盼归的家庭,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个个普通士卒,是百万人中的一个,但是在各自家庭,这可都是顶梁柱主心骨呐。”

两人默默点头,打仗从来不是什么高光伟正的差事,若是堂堂正正决斗,那是匹夫之争。

边关大将必须拥有一定的决定权,这件事根本不用禀报朝廷,夏完淳就派出了自己的使者。

一来现在就开始商量借道,显得很诚恳,若是事到临头再行通知,准噶尔人也不是傻子,肯定想得出其中有诈。

而来也可以以此为理由,多派出一些斥候,刺探准噶尔的情报。

反正就算他们不同意,也不会一下子否决掉,肯定会有个长期扯皮的过程。

征辽元帅阎应元率兵入山海关,经过大同往靖北行军,绵延几公里的队伍一路上引人驻足观看。

从满洲撤走之后,为了防止此地的人再生异心,阎应元留下了两万人常驻沈阳,并且从朝鲜和日本借调各五千兵马,进入西伯利亚雪原和罗刹人的探险队斗智斗勇。

刚刚立国的李德久和完全掌控日本的德川家光欣然同意,事实上日本和朝鲜的火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领先中原王朝的。后世满清几次出兵,都借兵朝鲜,用他们的长枪队对付沙俄。日本比朝鲜还要发达,因为他们是个岛国,而且国力偏弱,很早就受到了荷兰、葡萄牙这些国家的影响。

当然现在他们的技术,比之华人落后不少,很多装备都是来自登州水师的支援。这些倭兵和朝鲜兵凶狠程度不亚于罗刹人,他们之间的交手真可谓将遇良才棋逢对手,只要捉住了俘虏残忍度就跟比赛一样,节节攀升。

倭兵和朝鲜兵的优势就在于满洲给了他们足够的支持,不管是粮草还是武器,甚至是保暖的衣物,都从来不会短缺。

满洲平定之后,同样有大批的汉人涌入,这里的耕地肥沃,号称黑土地,粮食矿场都十分丰富。再加上当初为了重建满洲,招来了打量的工厂,许多人干脆在此设立分厂,也留住了一大批的工人。这些人的家眷越过山海关,前来投奔,就在此定居下来。

登莱水师也在觉华岛设立了一个大的分布,觉华岛位于宁远城边,曾经被努尔哈赤屠戮一空,至今翻刨土地还有尸骨累累,但是这里确实是个很好的地方,适合驻军。按照大明的旧制,辽宁这一块是属于山东布政司的,所以登莱水师在此立军也是名正言顺。只有沈阳以东,才是传统意义上的满洲。

总之山海关以北,有了无数汉人的迁徙定居,慢慢地繁硕起来。

第四百四十三章 绝望第五百四十五章 沙皇的咆哮第五百六十四章 加强皇权第一百九十八章 被托孤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六十三章 动摇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驾崩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一百六十五章 决战荆襄(5)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六百章 老子最酷第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第一香饵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荆襄第二百八十七章 杀父夺女第三百六十四章 决堤黄河第四百七十九章 瘦马第三百零三章 调兵遣将第二十六章 反覆第二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四百一十章 登高望远第二百二十八章 真英雄第四百零六章 中日友好盟约第一百三十章 朝堂如集市第八十一章 都是汉奸,一视同仁第五百五十五章 送你出宫第十二章 佛门屯水,净化世间第三百六十八章 当头一棒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会个啥?第三百四十七章 要当爹了第八十九章 黑云压城第三十七章 人心游戏第二百三十五章 龙抬头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约翰茶楼第一百零四章 礼轻情意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隐患第一百四十六章 虚惊一场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三十四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零一章 断脊之犬第二十章 山人自有妙计第三百一十四章 英雄第二百九十五章 满清和南明第五百零一章 远渡西洋第三百零八章 北伐建筑队第三百八十九章 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一百四十一章 渡江第二百一十六章 烧死少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第四十五章 静夜玉生香第三百八十一章 少女和皇帝第四百六十六章 肉坦第一百二十一章 长沙整风运动第三百六十五章 骂声载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保靖州土司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奸佞盖座楼第四百三十六章 国运久长第二百六十六章 狼烟再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五百五十章 我有特殊部队第四百九十五章 连环计第二百二十一章 酒楼第二百四十五章 五月开恩科第一百八十一章 归家第五百零一章 远渡西洋第三百八十一章 少女和皇帝第四百八十一章 杀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三军皆醉,大开城门第五百八十章 蒸汽船和蒸汽车第三十章 比惨第五百五十一章 养狼当犬第六百章 老子最酷第六十七章 一本正经第四百五十八章 沐家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统最纯正的海贼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荆襄第三百零八章 北伐建筑队第三百六十九章 誓杀吴三桂第一百八十五章 挡路的就杀第三百九十三章 晋商第一百六十三章 决战荆襄(3)第九十四章 徐庶不肯留赤壁第三百七十七章 军功升官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上柳梢头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随第三百一十七章 满清的援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毒计第二百二十二章 清洗第八十四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百八十二章 月上柳梢头第三百六十七章 午时已到第五百六十二章 盛典空前第三十八章 第一恶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未雨绸缪第五百四十三章 空谈泯人性,腐儒害国家第三百四十一章 谁是内奸?第一百五十四章 再也不让你流血了第五百三十章 又来?第七十九章 一群和平爱好者第三百四十五章 骄兵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