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7章 并不可怕的流民

劳力们从中午一直搬到了傍晚,才搬完了所有的东西。

在此期间,寇季、刘亨等人也没闲着。

寇季带着府上的匠人们,在泥地里清理出了一块地方,垫上了木板,开始营造烧水用的大灶头。

刘亨则带着人,扒了瑞圣园的墙壁,用墙上的砖石,营造了一个巨大的水池。

李迪在傍晚的时候到了北城门外,见到寇季带着人在营造大灶头、水池,疑惑的凑上前问道:“修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寇季随手把手里的泥胚子递给了一个府上的匠徒,搓了搓手上的污泥,道:“烧水,给那些流民们泡一泡,驱除一下身上的寒气,洗干净他们身上的污秽,这样就不容易生瘟疫。”

李迪听到营造的大灶头、水池,是给流民们用的,并且是用来防止瘟疫的,就催促道:“那该多造一些。你们既然扒了瑞圣园的西墙,那就干脆把其他三面墙一起扒了。

上面的砖石足够你们营造好几座大水池。”

“朝廷不会怪罪?百官们不会弹劾?”

寇季疑惑的盯着李迪。

拆毁皇家园林,那可是一则重罪。

若不是刘亨在他到北城门外之前,已经对瑞圣园动手了,他一定不会动瑞圣园里的东西。

李迪瞪起眼,喝道:“借皇家一角,为流民们栖身,有何不可?你要真担心百官们弹劾,大可以把这件事推到老夫头上,老夫一力承担。”

寇季赶忙摆手道:“那倒不用……”

寇季之所以追着李迪问清楚这件事,就是害怕刘亨因为私毁皇家园林的事情,惹上麻烦。

如今听李迪这么说,那就说明特殊期间,拆毁皇家园林的罪责并不重。

既然如此,那他就没必要再担心。

李迪哼哼了一声,对不远处正领着手下人扒墙的刘亨喊了几句,让刘亨多叫些人,快点扒,快点建好水池、灶头。

寇季见李迪急吼吼的在催促刘亨,察觉到了一些什么,他凑到李迪身前,小声问道:“流民要到了?”

李迪阴沉着脸,点头道:“前去探查的斥候已经回来了,第一批流民已经涌到了汴京城外十里处的地方。有人或许会连夜赶过来,但是大批的流民,应该会在明日到达汴京城。”

寇季神色凝重的点点头,询问道:“粮食还没到?”

提到粮食,李迪脸色更难看了,“那群天杀的都该死……朝廷的文书已经送过去了快三日了,他们的粮食还没有运到。

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耽误一刻,就会有流民因此丧命。”

就在李迪咬牙切齿的骂人的时候,慕崇抹着额头上的汗迹,喘着气走到了寇季面前,拱了拱手,道:“寇工部,第一批东西已经尽数卸下了。

我们三人就不再这里多留了,我们还要回去催促第二批、第三批的东西。”

寇季赶忙拱手还礼道:“有劳了……”

慕崇没有多言,对寇季拱了拱手,对李迪拱了拱手,带着他的人手离开了汴京城北城门外。

李迪望着慕崇等人远去的背影,皱眉道:“你在借助商贾们的力量在帮你安置流民?”

慕家的生意做的够大,又是皇商,所以朝中的官员对慕家有印象。

慕崇近期为了忙活交子铺的事情,一直盘桓在汴京城内,李迪见过他一面,所以知道他的身份背景。

寇季点点头,道:“算是吧……”

李迪沉声提醒道:“商人们狡诈,重利轻义,你跟他们合作,小心被他们吞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寇季淡然笑道:“但是他们办事效率足够快啊。我问他们要了一些东西,他们很快就给我送到了这里。”

李迪沉吟了片刻,对寇季吩咐道:“带老夫去瞧瞧……”

寇季点头,带着李迪绕过了刚刚修建的水池、灶头的位置,到了距离他们不远处,对方货物的地方。

首先入眼的是,堆放的整整齐齐的木料,木料被侵湿的牛皮绳捆着,一堆堆的堆成了一片。

在木料后面,是一个个用皮毯子包起来的四方堆。

整整齐齐的四方堆,足足有上百。

李迪看着这些东西,愣了又愣,他疑惑的回头问寇季,“里面都是什么?”

寇季盯着那些四方堆,道:“药材、石灰、石料等物,用牛羊皮毯子包着,是为了防潮……他们怕我来不及帮流民营造住的地方,一家还添了三千顶帐篷。”

“药材?帐篷?石灰?石料?”

李迪愣愣的重复了一下这四样东西。

四样东西中,任何一样都比粮食难搜集。

李迪神色复杂的在那些四方堆上瞥了一眼,背负着双手,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回到了南城门的军帐里以后,李迪草拟了一封文书,丢进了宫里。

宫里很快给予了批复。

都亭驿的八百里加急,连夜把朝廷批复的文书,送到了各处押送粮草的督粮官手里。

文书上的内容很简单。

限期,明日五更时,各处先遣运粮队伍,务必把粮食运送到汴京城外。

迟一个时辰,斩督粮官。

迟两个时辰,斩护粮将校。

迟三个时辰,斩都头、部头。

……

迟五个时辰,一体斩决。

五斩令下发到了所有运粮队伍里以后,押运粮草的督粮官们終于慌了,他们不敢再在路上耽搁,连夜打着火把,押送着粮食往汴京城里冲。

遇到了大水阻路,又或者淤泥挡路,他们就干脆用手提肩扛的方式,运送粮食。

……

李迪在北城门处受到了刺激,回去以后下达了五斩令的事情,寇季并不知情。

在李迪走后。

寇季找上了孟惟忠送过来的匠人们,会同寇府、曹府、刘府、李府的匠人们一起,连夜在北城门处的空地上开始规划营造屋舍的事情。

由于流民们安置数量较大,不可能一股脑的堆放在一起,也不可能按人头给他们营造屋舍。

所以寇季规划了几个区域,打算分开安置。

首先搭起来的是帐篷,在屋舍没有营造好之前,帐篷就是流民们暂时安置之所。

屋舍需要等到流民到了以后,从中挑选出了青壮以后,才能开始营造。

但是区域,寇季得先规划好,避免生乱。

匠人们除了连夜搭建帐篷,营造水池、灶头外,还用泥胚营造了几处五谷轮回之地。

寇季一直带着匠人们,忙到了翌日清晨,太阳初升的时候。

李迪派人告诉了寇季一声,说是第一批的流民到了,让寇季早做准备。

由南、东、西三方而来的流民,会在东、南、西三方的城门处,喝一碗热粥,暖和了肚子以后,才会被送到寇季所在的北城门处。

由北而来的流民,则会被寇季直接吸纳。

北城门处也设有粥棚,由寇季直接管辖。

西南方应该是受到了洪水侵害最严重的地方,所以最先涌到了汴京城的,也是西南方的流民。

流民们在西城门、南城门,讨了一口吃的以后,就被带到了北城门处。

第一批流民送到北城门外的时候,汴京城里一些等着看寇季笑话的百姓、王孙公子,一个个凑到了北城门外,驻足观看。

一些王孙公子们还跨着马,在流民队伍的两侧来回奔跑,似是在看什么新奇的东西。

寇季吩咐了一声刘亨,让刘亨带着皇城司的人,把他们尽数拿下。

流民队伍在一个官员引领下,到了寇季面前。

寇季看着那些流民,心里五味杂陈。

他们衣着破烂的到不多,大多人一无所有,仅有一些人拿着锅碗瓢盆一类的东西,还有人挑着担子,担子里坐着孩子,还有三两个人推着独轮车,车上有妻儿老母。

或许是因为他们之前在南城门口喝过了热粥的关系,所以他们脸色也算红润,就是有些脏兮兮的。

他们像是一个个受惊了的兔子,看到谁都是一副害怕的神情。

也不说话,就是睁大了眼睛,齐齐的盯着你。

能让人一眼记住的,只有他们那不带任何感情的白眼仁。

寇季在流民们注视下,走到了流民们面前,朗声道:“本官寇季,添为管勾工部公事,负责诸位今后的衣食住行。”

寇季话音落地,流民们依旧愣愣的看着他,没人说话。

寇季唯有继续说道:“到了我管辖的地方,我希望诸位能够遵守我的规矩。”

流民们依旧看着他,没有说话。

寇季盯着他们,又道:“你们中间可有族老、乡老?”

听到寇季询问族老,流民群中才有了一些反应。

两位年迈的老者,在流民们簇拥下,出现在了寇季眼中。

两位老者见到了寇季,先齐齐施礼。

其中一位老者介绍道:“寇工部,小老儿乃是开封府治下,祥符县,小王乡,陈氏宗族族老陈敬。”

陈敬指着他背后的流民为寇季介绍道:“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是我小王乡的人。”

另一位老者介绍道:“寇工部,学生乃是开封府治下,祥符县,李王乡乡老,王田升。”

王田升指着身后的流民道:“这些百姓当中,大部分都是我李王乡受灾了的百姓。”

寇季听过了二人的介绍,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看向王田升,疑问道:“本官面前,你自称学生,可是有功名在身?”

王田升神色倨傲,嘴上却谦逊的道:“谈不上什么功名,淳化年间,太宗开恩科取士,学生侥幸在开封府秋闱中被取中。”

寇季闻言,缓缓点头。

他对陈敬、王田升二人吩咐道:“既然灾民中,有不少人是你们二人所在的乡里的百姓,那么你二人就应当配合本官,安置他们。”

“小老儿(学生)遵命。”

寇季给陈敬、王田升二人说了一下流民安置的流程。

他二人听完了以后,用及其粗暴的语言,给流民们大致复述了一遍。

流民们偏偏就喜欢听他们二人粗暴的语言。

等他们二人给流民们解释清楚了寇季是做什么的,要帮流民们做什么以后,流民们看着寇季的目光多了一些信服。

所以,随后不论是寇季把他们扔进了泡着石灰的水池子,还是扔进了热水池子,他们都没怨言。

流民们洗过一番后,寇季给了他们一些干净的衣服,让他们换上,然后给他们指定了暂时歇息的帐篷。

在路途中染上疾病的,送到了大夫们坐镇的帐篷里医治。

无病无灾的青壮男女,一人喝了一碗预防疾病的药以后,被寇季分派出去做工。

青壮的男子,跟随着匠人们,去清理木料,夯土成墙(用木柱绑起来,留出一定的距离,填充进去湿土,然后人力捶打,一点点加高,变成墙壁)。

青壮的妇人、女子们,被安排着去割干草,捡洪水冲下来的枯枝、枯树等物。

还有一部分妇人,被分派到了一座水池旁,清洗流民们换下来的衣物,等晾干了以后,缝缝补补,交给下一批的流民穿。

寇季发现,在陈敬、王田升二人配合下,流民们出奇的温顺,挑事的、说闲话的、怨天尤人的,很少很少。

偶尔有一两个说闲话的,不等寇季开口,陈敬、王田升二人就会冲上前去,给他们一脚,然后把他们祖宗十八代扯出来数落一遍,骂的他们抬不起头。

寇季让刘亨、曹佾二人带来的镇压流民当中闹事的人手,愣是没有用上。

李迪在寇季安置流民的中途,过来了一次。

他押送了一批粮食,交到了寇季手里。

叮嘱了寇季一番,这些粮食要供给流民吃多少多少时间以后,就离开了。

其实他押送粮食过来是假。

过来看看寇季如何安置流民,才是真的。

眼见着寇季借着流民中的乡老、族老,把流民安置的妥妥当当的,他也就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因为在他眼里,寇季做的这一切,远比朝廷以前任何一次赈灾做的都要好。

他心服口服。

他只是在临走的时候,小声的提醒了一下寇季,“第一批赶过来的流民还好,没有饿太多时日,所以很好管束。但是往后来的流民,可就没那么好管束了。

记得一定要小心应对……”

第0315章 工部!工部!第0789章 一条最漫长的路第0606章 寇季差点没被吓死扬帆远航(十八)第0121章 见刘美第0368章 虎字军入京第0207章 刘娥想翻身?(为‘Smile流心’万赏加更!)第0841章 气炸了的赵祯第0554章 阳关大捷第0969章 寇季提出的两个百年国策第0831章 半斤和八两(今晚回来晚了,就一更……抱歉)第0502章 自作自受的张元(今晚一更,有点事,抱歉)第0943章 悲惨的赵润第0237章 寇准是个狠人第0472章 君无戏言!第0719章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第0895章 说打就打,一点也不拖沓第0655章 斗智斗勇第0297章 洞房第0458章 偏向虎山行的李迪第0637章 说杀你就杀你,谁也保不住,少爷说的第0134章 坑爹第0224章 辽军大败第0737章 郊祭第0274章 兰花苑第0221章 冷清的上元节第0038章 祖孙相见第0241章 辽皇指名道姓要见寇季(补昨天的欠更)第0599章 疯狂的资事堂,疯狂的大宋权臣们第0140章 司水郎中(今晚有事外出,回来晚了,抱歉)第0402章 内庭三宰借东风第0193章 辽人要征讨西夏?第0609章 高粱河车神(三更一万二,求月票!吼吼吼!)第0274章 兰花苑第0747章 音韵书籍的重要性第0464章 杀威棒第0517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0298章 毕昇第0399章 句句诛心第0875章 我大宋也有官员不够用的时候第0886章 有点难熬的寒冬第0482章 小人就想带人去吓唬他们一下,谁知道对手不经打第0452章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第0029章 调虎离山,釜底抽薪第0808章 顽固派妙用第0177章 出宫第0306章 来自于李老倌的算计第0236章 曹玮怕了……第0862章 让人绝望的大决战 (高考加油!)第0552章 重创铁鹞子第0507章 杀气近……第0568章 黄头回纥覆灭第0361章 购马之事,尘埃落定第1006章 惊天变!!第0691章 顺化渡(求月票!)第0472章 君无戏言!第0463章 波澜起第0011章 万花楼(求推荐!求收藏!)第0243章 辽皇耶律隆绪不会弄死寇季?第0033章 回府第0081章 太子学武?(二合一)第0204章 御史发难第0773章 请战!第0664章 李德明的盘算第0907章 懂事的儿子,憨憨的爹第0414章 关键人物第0923章 你们做好一起去死的准备了吗?第0262章 夺人财路(求月票!求订阅!)第0715章 文臣才是最难对付的……第0693章 朱能的想法有些丧心病狂(6000字大章!)第0366章 命运中的雷州第0349章 财帛动人心第0859章 前所未有的危局第0874章 胜仗好打,俘虏难安(今晚一更,明天补!)第0857章 送别第0633章 给你脸了?!第0857章 送别第0416章 采女们的命运第0893章 让高丽王主动来臣服!(三更一万八!!)第0901章 班师回朝(一万八…………)第0979章 大星陨落第1020章 赵祯出京第0451章 朱能出征第0394章 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第0315章 工部!工部!第0533章 人心贪婪第0023章 你方唱罢,我方登台(两章合一)第0208章 年关将近第0232章 林特死了……第0869章 封王?!第0624章 各方反应第0299章 陆铭的选择第0277章 王钦若栽倒了……第0776章 天圣字典第0616章 我不死,你心难安第0420章 石破天惊,圣贤出世扬帆远航(四)第0682章 君臣论战第0853章 穷追不舍!(今晚一更,有点事出去一下,明天补……)第0404章 火弩流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