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0121【道茶】

林灵素来到京城之后,与另外几百个道士,共同寓居在太乙宫等着考试。

黄裳那边人手奇缺,在京城各道观招临时工。

没有工钱,只提供伙食,但每天可拿出一个时辰,任由临时工翻阅那些道经。

报名者寥寥,他们本就能免费吃住。

林灵素却飞快报名,他是为了去看书!

此君幼时家贫,从小就被扔到庙里,做了好些年的小沙弥。因不堪老和尚虐待,逃出寺庙做了道士。但只是没有度牒的野道,平时跑江湖,学得一些幻术戏法。

他说自己拜蜀山道人赵升为师,但凡脑子正常的,都晓得他在胡说八道。

因为赵升是《神仙传》里的人物,是张道陵在人间的最后一个弟子,跟着张道陵一起升天做了神仙!

林灵素非常厌恶和尚,他幻术有成之后,往来于两淮地区。只要是钱花光了,就跑去寺庙里白吃白喝,还用幻术镇住和尚不敢动手。

十多年的跑江湖经验,外加幼时做过和尚,让林灵素对佛道科仪都非常熟悉。

他的宗教实操已修至满分,只缺坚实牢固的理论基础。

主要是道书难寻,不像互联网时代,动动鼠标键盘就能随便阅读。

林灵素连个师父都没有,所能接触的,也只是市面上的普通道经。他完全就是自己瞎琢磨,然后跑去找正经道士辨经,一点一点的积累道经知识。

因此,跟林灵素接触过的道士,都觉得此人在歪解经文。

“这一屋子经书,你们分门别类整理好,”黄裳对几个临时工道士说,“每天申时,你们可以自行翻阅,但不得把道经带出去。”

林灵素看着满屋子道书,两只眼睛都在发光,他缺的就是这玩意儿啊!

等黄裳离开之后,几个临时工道士,立即冲进去整理经书。

他们跟林灵素一个想法,想弄几本珍贵道经看看。

因此一边整理书籍,一边寻找自己想要的,放在旁边等着阅读。

终于有差役来提醒:“申时到了。”

道士们立即拿起道经翻看,林灵素选了个靠窗的位置,疯狂恶补自己的理论知识。

此君着实聪明,记性也好得很。

每天还要做读书笔记,根据自己二十多年的经历,修补调整道教的某些不足之处。

比如道教科仪,林灵素就觉得还不够完善。儒家祭祀可以借鉴一些,佛教科仪可以借鉴一些,通通塞进道教里面,让道教科仪变得更庄重、肃穆、神秘、威严。

“隔壁又在吵架了!”一个临时工道士说。

“快去看热闹。”

林灵素也跟着过去,隔壁房已经吵作一团。

那些都是正经道官,数量又增加许多,足足有二十人供黄裳调遣。

他们争吵的内容是《西游记》,内丹派非常喜欢,打算进献给皇帝。外丹派喜欢小说故事,但厌恶佛教,认为此书不宜外传,普通百姓看不懂内涵,只知道唐僧取经,会导致佛教影响力变大。

还有一些道士认为,此书可以进献给皇帝,但必须进行大篇幅修改。

吵来吵去,也没个结果,《西游记》就躺在那里吃灰。

林灵素面露不屑,一本取佛经的书,有什么可吵的?等自己发达了,便让佛陀也改改尊号。

其他临时工还在听人吵架,林灵素已经回到屋里,继续搞道教理论研究。

有诸多道藏做养分,林灵素的知识一日千里。几天时间学到的东西,比在民间一两年都多,但因为完全靠自学,他所理解的道经,许多地方跟旁人不一样。

能从京城几千个道士当中卷出来,林灵素是肯定有本事的。

他懂得气象,懂得幻术,还懂医术。

最重要的,常年跟三教九流打交道,他能够洞悉人心!

一旦得到面见皇帝的机会,宋徽宗撅撅屁股,林灵素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

却说林灵素在东京恶补道教理论,薛道光则背着行囊一路西行。

道书都是不传之秘,一般人很难见到,而今师祖的道诗,竟然大量出现在小说里。

薛道光要去看看,究竟是哪位师兄写出《西游记》。

他身上有正规道牒,皇帝又崇信道教。途中遇到驿站,薛道光只要拿出道牒,不但能够白吃白住,还能免费使用交通工具。

一个多月时间,他竟从开封到了汉中。

而且神采奕奕,丝毫不见疲惫之色。

来到兴元府城外,只见郊区田野当中,种着大片大片不知名的庄稼。

还有几个弓手,在附近来回巡逻,见到有人靠近就呵斥:“此乃海外仙粮,也是你们能看的?快快滚开莫扰了仙气!”

仙粮?

薛道光闻言走过去,问道:“哪来的仙粮?”

他梳着道髻,又穿着道衣,弓手不敢怠慢,拱手说:“这是八行士子朱成功他爹,从海外仙人手里得来的种子,提学请了些种在职田里。”

薛道光从汪齐之口中得知,《西游记》作者便是朱国祥、朱铭父子,而那朱铭正是八行士子朱成功。

难不成,朱国祥真是自己的师弟,而且还去海外访过仙?

薛道光又问:“这仙粮叫甚名字?”

弓手说:“唤作玉米,亩产数石。提学说了,仙粮有仙气,凡人受不得。今年收获之后,只奖励些种子,给有福有德的士绅。小民胆敢偷种子,全部抓到大牢去!”

“亩产数石……”薛道光有些明白了,点头赞许,“却是个好官。”

越不让人种,种的人就越多!

那几块玉米地,每天都有人来偷瞧,关注度已经拉满了。

弓手又指着行间的红薯:“这是仙薯,也有仙气。”

薛道光微笑着离开,对自己那位师弟更感兴趣。

他拿着道牒,去驿站弄了条船,顺水而下,隔日便来到洋州城外。

官船靠岸,薛道光抱拳道:“多谢相送,告辞!”

船夫没给啥好脸色,以前驿站只招待官员,现在竟然还要接待道士,他们忙活半天也没额外工资。

薛道光笑了笑,抛出一枚银钱。

船夫连忙接住,发现不是铁的,也不像是铜的,顿时笑语相送:“道爷慢走。”

薛道光有钱,虽然不多,却也大方。

他不把钱财放在眼里,花光了再挣就是。

他没再去驿站受白眼,走进码头外一家食肆:“两碗米饭,一盘炒肉,二两米酒。”

“好嘞!”店伙计热情迎接。

道教金丹南宗,虽然后来被划归全真道,但他们此时并不忌荤酒。

特别是那五位开派祖师,一个个“身通三教,学贯九流”。他们可以出入王侯将相的府邸,也可以跟社会底层百姓厮混,能与和尚论禅,也能跟儒生谈诗。

还能,喝酒提刀砍人!

“郎君,买来了,买来了!”一个家仆冲进店里。

有年轻人正在店里吃酒,待那家仆奔来,忙问:“可是那君子之茶?”

家仆拎了拎手里的东西:“全是一等君子茶。”

年轻人笑道:“这便妥帖了。”

家仆买来的茶叶,有些是木筒包装好的,为了防潮还刷了一层漆。筒面雕刻有梅花,刻着“君子茶”、“征君”、“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字样。

也有不少散装的,用油纸给包好。

郑家卖得极贵,一等绿茶进价不到90文,在洋州的售价却达到300文。

似乎不算太奢侈,但这是洋州啊,这里是产茶地!

当然,郑家卖茶也有成本,店铺税、散茶税且不提,运输和市场推广才是大头。

给知州送礼、给州判送礼、给知县送礼,甚至连兴元府那边,都去给官员送过礼。不求别的,只求当官的能用绿茶待客,那些绿茶也是免费赠送。

有的官员不收,有的官员收了也不看,有的官员连面都见不着。

过程有些曲折,但效果已显露出来了。

转运使觉得绿茶还不错,而且喝起来方便,于是用绿茶招待了几次客人。

消息很快传遍转运司,接着又传到兴元府衙,再传到南郑县衙。没把绿茶当回事的官员,连忙去翻找郑家送来的礼品,也跟风用绿茶来招待客人。

一来二去,兴元府的富商们,纷纷打听茶叶来源。他们除了自己喝,更是想买来送礼!

传播如此迅速,纯靠炒作是不行的,主要还得绿茶自身过硬。

年轻人打开油纸包闻了闻:“香味不闷,清幽高扬,确实是好东西。这郑家麻烦得很,有好茶叶不在兴元府卖,还得让俺们来洋州一趟。”

家仆说:“郎君,兴元府的茶酒醋,都被吴家、黄家、陈家买扑了,郑家不能去那里开店。”

“也对,得等那三家进货。”年轻人点头说。

年轻人手捻着茶叶,嘀咕道:“君子茶,君子茶,俺却还没喝过,不晓得滋味如何。去让店家烧壶水过来!”

开水是现成的,店伙计很快拎着水壶过来。

年轻人刚冲泡茶叶,忽有人提着麻袋进得店内。

掌柜的看了很高兴,亲自把写着“君子茶”的水牌挂上,扯开嗓子喊道:“本店供应君子茶,五文钱一碗,可多次加水冲泡。这君子茶可不简单,是八行士子朱征君炒制的,官府的相公都爱喝,州里的读书人也爱喝……”

食肆里就有?

才五文钱一碗?

年轻人瞬间觉得碗里的君子茶不香了。

“伱这店里是几等茶?”年轻人问。

掌柜回答说:“三等。”

年轻人嘀咕道:“不是一等就好。”

“给俺泡一碗,”一个食客说,“早听说过君子茶,却还没喝过,今日倒要尝尝味道。”

店伙计连忙过来,从麻袋里抓起一小撮,扔进碗里倒入开水。

“就这点?”

“君子茶贵得很,五文钱只这一点。”

食客也不好再说什么,他已经把饭吃完了,等开水稍凉些,便迫不及待品尝。

发现邻桌都看着他,食客当即赞道:“好茶,不涩,解腻得很。”

掌柜的笑道:“官府的相公都喜欢喝,自然是好茶。”

如果只是从上到下传播,绝对不可能传得如此快速,郑家还编故事雇人到处讲。不讲别的,只讲贵人们爱喝绿茶,让小老百姓产生各种猜测。

又有不缺钱的食客说:“俺也来一碗!”

薛道光干完两碗米饭,耳中听着店里的讨论,心里对那位“师弟”更加好奇。

咋从兴元府到洋州,到处都有他们父子的影子?

甚至都传到开封了,这名气也太大了吧!

“给我也来一碗,”薛道光喊道,“茶叶别放太少,适量便可,不少你钱。”

店伙计于是多扔了些:“七文。”

薛道光看着渐渐泡开的茶叶,青绿色让人喜欢,比团茶自然多了。

等待一阵,薛道光细细品尝,点头说:“此茶适合修道之人。哪是什么君子茶?分明就是道茶,必定出自我那师弟之手。”

第68章 0065【小鸟保卫战】第579章 0574【高丽使节】第461章 0456【战绩辉煌与损失惨重】第42章 0040【抢田大战】第877章 0872【扫黄打非】第588章 0583【形同谋反】第259章 0254【索地要人】第611章 0606【劝降与离间】第691章 0686【有人要做教育家】第278章 0273【品官婚礼】第239章 0234【各种拿捏】第492章 0487【金国行记】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马奶能喝一桶】第191章 0186【泼李三】第586章 0581【假币案】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0章 关于语言交流问题第809章 0804【驸马人选?】第531章 0526【出其不意】第246章 0241【石元公初显手段】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585章 0580【旧宋王爷拍卖新作】第176章 0171【父子俩的各自算计】第686章 0681【马扩归国】第324章 0319【童贯伐辽】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362章 0357【观政五】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阳?】第371章 0366【大理权臣的态度】第819章 0814【黄头室韦】第501章 0496【新朝问题】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222章 0217【蒸蒸日上】第701章 0696【朱皇帝有天书三卷】第325章 0320【方七佛复起】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542章 0537【西夏之忧】第385章 0380【转守为攻】(为企鹅大佬加更第559章 0554【萧合达的尴尬处境】第785章 0780【做商人太难了】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为企鹅大佬加更第851章 0846【迁都准备】第822章 0817【移动棱堡】第331章 0326【杀官造反】第891章 0886【花开洛阳】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战场】(为盟主EBIT第751章 0746【宝钞不够分】第16章 0015【男主人的书房】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论战】第277章 0272【最后一课】第484章 0479【大长公主也要迎义军】第16章 0015【男主人的书房】第605章 0600【朱院长教大家如何治民】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887章 0882【魏总督是懂分化挑拨的】第257章 0252【寡妇收割者?】第60章 0057【应征弓手】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693章 0688【恐怖的军费】第185章 0180【还是家花香】第102章 0097【山寨里的女人】第478章 0473【卖粮乱敌】第353章 0348【神奇的主战场】(为盟主EBIT第685章 0680【天阙献俘】第889章 0884【《荀子》升经】第358章 0353【观政一】第216章 0211【返回汉中】第42章 0040【抢田大战】第339章 0334【等贵贱,均贫富】第439章 0434【可怜夜半虚前席】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团?】第27章 0026【出游登山】第541章 0536【求死冲锋】第271章 0266【讲学洗脑】(为企鹅大佬加更第69章 说一下这几章的问题第488章 0483【郓王】第400章 0395【未战先撤】(为盟主孤独症猫第176章 0171【父子俩的各自算计】第718章 0713【还得继续撤】第235章 0230【桃色冤案】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852章 0847【白胜回大明乡】第673章 0668【这世界应该讲道理】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第843章 0838【阴险得很】第604章 0599【天文学社】第209章 0204【诱捕】第548章 0543【重锤摆钟】第508章 0503【胡安国的学术思想】第444章 0439【三个打成一个】第912章 0907【伟大的波斯学术】第355章 0350【直取中军】第117章 1112【炒茶是奢侈品】第768章 0763【一省大员,开会被抓】第420章 0415【具装骑兵】第277章 0272【最后一课】第891章 0886【花开洛阳】第371章 0366【大理权臣的态度】第820章 0815【大明细作】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