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026【出游登山】

第27章 0026【出游登山】

“喔呜喔~~~”

“喔呜喔~~~”

一场春雨,下到子时才停。

随着声声公鸡打鸣,村中各户相继亮起灯火。

“咚咚咚!”

继而又是敲锣音,有人提着铜锣,走在乡间阡陌沿途敲打。

于是,开始有村民举起火把出门,朝着铜锣声的方向汇聚。

负责敲锣的有好几个,村民也跟随他们,分成数支队伍上山。雨后山路太滑,不时有人跌倒,随即传来阵阵哄笑,摔跤者的骂骂咧咧被笑声给淹没。

“卧槽,这才几点钟啊!”朱铭被吵得睡不着。

白崇彦道:“先生莫要推辞,真不值得几个。”

朱铭说道:“上山看地吧。”

李含章道:“或许是他读《论语》时突发妙想。”

只能称重量,根本没法数,可以这么联想,让你数几万块钱的硬币有多恐怖。

光脚走得快,而且不费力。

朱国祥见了,低声对儿子说:“这人看起来更像混社会的。”

朱国祥取笑道:“还说要争天下做皇帝,你连起个早床都做不到。”

“那个少年,真的熟读经典?”李含章表示怀疑。

白崇彦和李含章都穿着木屐,还是类似谢公屐的玩意儿,适合登山。

“哈哈,也对。”白崇彦乐道。

一听是州判之子,父子俩连忙见礼。

几箩筐铁钱就放在屋里,只锁了门,没人看着,也不怕被谁偷去。

白崇彦立即介绍:“这位是洋州通判李相公之子,李家二郎,含章可贞兄。”

白崇彦只能作罢,同时又觉稀罕,居然送田产都送不出去。

放眼全国,有几人能做到?

小厮们抬着四个箩筐过来,框里装着的全是铁钱。

朱家父子走在更前面,朱国祥指着远处一片山林,对儿子说:“那边有个低洼处,溪水变成瀑布落下,瀑布下面是一个水潭。水潭附近住着些茶户,都是依附于白家的客户。我们也可以在那里建屋,距离水潭远一点就是。”

朱铭看着箩筐,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拍打院门几下,朱国祥揉着睡眼醒来,疾步出去把门打开。

朱国祥坚持道:“情归情,理归理。如果三郎君非要赠予,那支毛笔我们就不卖了!”

朱铭则在书房卧榻打哈欠,直至锣鼓声彻底停歇,终于迷迷糊糊的再入梦乡。

“哈哈,三郎君,这么早就来啦!”朱铭朗声笑着出来迎接。

晨光熹微。

马儿在屋檐下站了半夜,此刻凑到朱国祥身边,脑袋跟条狗似的乱蹭乱拱,似乎想讨两斤夜草吃。

白崇彦说:“两位且慢,俺家还有谢公屐,这便让仆人去取来。”

朱国祥便去抓来把豆子,还撒了几粒盐进去。

于是,两人踩屐,两人光脚,带着孩子,结伴登山去茶场,身后还跟着几个奴仆。

李含章笑而不语,他身上有股子自负,不信山中还能冒出个高人。

当然,会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君子,贪利小人巴不得可以白捡。

山坡下,十余米外。

司马光站在北方人的角度看问题,王安石站在南方人的角度看问题,他们能尿到一个壶里才真真见鬼了。

看着几箩筐钱被抬进去,李含章翘起嘴角,更觉这个少年有点意思。

朱国祥笑道:“放心吧,家里我看着呢。”

他不但猜出这是一匹官马,而且还知道来自于哪批马纲。

由于变法采用激进的财税新政,全国各地都需要拨款,再加上北方战争又起,国库空虚之下,只能滥发纸币补亏空。并且不再回收旧交,纸币快用烂了,伱自认倒霉吧,反正官府不给兑换新的。

一对三餐不继的父子,被迫顶着流言蜚语,寄住在寡妇家里乞食,竟然不被田产诱惑拒绝馈赠。

朱国祥没有登山鞋,便把布鞋脱了,赤着双脚,挽起裤腿,潇洒出门。

然后,去沈娘子屋里睡回笼觉。

收下此田,因果缠身,就跟白家绑定了。

“时髦,懂不懂?”朱铭说道,“当朝宰相李邦彦……嗯,现在估计还是个小官,这位老兄就整一身刺青,人称‘浪子宰相’。他经常在宴会的时候,脱光上衣露出刺青,请客人和奴仆仔细欣赏。”

白崇彦和李含章两位公子哥,带着几个跟班,踩着木屐悠然出行。

宋代的文官分权非常离谱,一个省(路)甚至没有真正的主官:转运司负责财政,提刑司负责刑狱,常平司负责推行新法、掌管新法收入、兼管山林矿泽及部分商品专卖权(提举常平司的权力,一直在扩大,至徽宗朝达到顶峰)。

“不可,”朱国祥立即拒绝,“该多少便是多少,田产怎能赠予?”

二人穿好衣服来到堂屋,婆媳俩已经准备出门了,而且还是盛装打扮!

“这……好吧。”

再一次被黏住,几人停下休息,木屐扔给仆人。

对于茶场周边的山民来说,采茶属于年度盛会。春天的几个采茶期,靠近集镇的农民也会来,几百人聚散在各处山头,熟悉或不熟悉的都要碰面,妇人家自然要好生打扮打扮。

李含章是洋州通判之子不假,但官马皆由茶马司全权管理,双方就不是一个系统的。

不多时,二人来到院外。

刚满五十岁,却已头发斑白的严大婆,鬓上居然插着一朵红花。

白崇彦兴奋说道:“可贞兄,你少时游学江南,可曾听到哪位大儒,将那句论语解为‘公私’二字?”

如果是正常的纲马被抢,州官肯定有治民不利的责任,可去年丢失的并非正经纲马啊。

当时的四川老百姓,特别是四川商人,恐怕都想把王安石给掐死!

正经纲马,不走汉水!

说白了,茶马司监守自盗,暗中搞马匹走私,还以马纲为名押货,半路被山中土匪给劫道。

见老爸如此,朱铭也照做,否则没法雨后爬山。

朱铭笑道:“正好,让佃户帮着种地,否则咱俩忙不过来。”

“那便是了!”白崇彦说。

白崇彦又让几个跟班上前,说道:“六十贯钱,全都已带来。至于那几亩山地柴林,也值不得多少,便赠予两位了。”

穿衣躺在长凳上睡的,主要目的是看孩子,生怕白祺醒了乱跑出去。

朱国祥说:“我去叫祺哥儿起床,把他也带上。”

王安石主导变法,交子从此走向崩溃。

不像是上山采茶,更像婆媳俩结伴相亲。

“谁说的?”朱铭噌的坐起。

首先必须有本金储备,36万贯储备金发行一界交子,确保可以随时兑现。其次,每界交子的有效期是两年,期限一到,回收旧交,发行新交。最后,交子可以用于交税,官府不得拒收,提高交子的信用度。

昨天还一文不名的父子俩,瞬间就有钱了,而且还是几百斤钱。

“麻烦抬到屋里。”朱铭对那几个小厮说。

李含章微笑作揖,既未表现得热情,也没表现出不屑。

类似的事情,也在其他地方发生。

白崇彦道:“那就请可贞兄出马,去考教考教那位小秀才。”

在无法使用交子的时候,四川的“大宗”交易,都是直接称斤数的。质量好的铁钱,十三斤为一贯;质量差的铁钱,二十五斤为一贯;甚至有五十斤为一贯的烂钱。王安石改革铁钱后,终于变成六斤为一贯。

眼前这60贯铁钱,都是王安石之后的新钱,总重量有300多宋斤(1宋斤约为640克)。

白崇彦拱手道:“朱兄,俺们又来拜访了。”

……

往年家里没男人,白祺都是托付给村邻照顾,总有些年纪大的老人不便上山。

“附近有耕地吗?”朱铭问。

当时反对变法的旧党,大部分都来自北方,他们根据自己家乡的情况,自然而然认为王安石在乱搞。

“不用,光脚走路方便。”朱国祥推辞道。

李含章摇头:“未曾。”

那是沈有容昨天采来的,自己头上也插了一支。还捣成花泥做胭脂,脸颊抹一些,嘴唇抹一些。

不过,关他屁事儿?

白崇彦道:“看地且不急。今日采茶,可先观采茶盛况,再取灵泉之水煮新茶品尝。”

“祺哥儿还在睡觉,俺们这就上山了。”沈有容说。

王安石的变法内容,有利于江南、两淮、河南。但放诸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可以说很多新法都属于恶政,因为这些地方的发展度还不够。

别说州官不会帮忙调查,就连茶马司自己都不敢声张。

在官方发行交子之初,各种制度其实非常完备。

但李含章既然这样说,他也只能放下架子。当即把袜子脱了交给随从,又挽起一截裤腿,行走两步发现果然轻便。

朱国祥把婆媳俩送出去,然后站在院子中央,遥望一条条“火龙”,最远的亮光已渐渐消失于山中。

朱国祥也已经醒了,打哈欠道:“公鸡打鸣,不到凌晨四点就开始,现在估计还没有四点钟。起床吧,说好了帮忙看孩子。”

甚至,白祺都把鞋子脱了。

反而是登山木屐,时常被烂泥给黏住,需要脱下来进行清理。

此时此刻,李含章的眼神却微变,他本来没把父子俩当回事,现在却感觉这两人特别有趣。

因此州官权力极大,知州不仅管理民政,甚至掌握着兵权。特别是边疆的知州,经常让武将担任,有一些武将知州,一干就是十多年。

这三个衙门,互不统属,上与朝廷对接,下与州军相连。

听父亲这么一说,朱铭也附和道:“的确如此,田产不可赠予。”

瘦马正在院中溜达,李含章的视线落在马屁股上,立即就浮现出玩味的表情。

朱铭笑道:“几斤铁钱而已,还称个啥?”

搅乱了四川金融市场咋办?王安石只能搞铁钱改革,把四川铁钱的币值稳定下来,否则四川当时就被他玩崩了。

白崇彦心里有些不乐意,光脚走路岂不成了泥腿子?

苏轼作为四川人,反对变法再正常不过。

而李含章不但脱掉鞋袜,甚至因为爬山发热,把衣襟往两边扯开,露出胸前一大块刺青。

于是,通判的责任也大了,利用财权制衡知州的兵权。

“有,我都看好了,”朱国祥说,“那些山地很贫瘠,平时种粟、黍、高粱之类,全部佃给了茶户耕种。我们把地买过来,不能随意退佃,必须照顾之前的佃户。”

父子俩初来乍到,莫名其妙接受别人田产,等于欠下了白家天大的人情。

别扯什么交子,那玩意儿已经无人问津了。

省(路)级政府,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

“我再睡会儿。”朱铭无法摆脱床榻的万有引力。

白崇彦问道:“不称一称?”

这年头经商,真是力气活啊。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不便于今后平等相处。

“三郎君请进!”朱国祥热情迎接。

李含章穿的那双木屐,已交给跟班清理稀泥,他瞅瞅沾满泥水的袜子,哭笑不得道:“隽才兄,你我也都赤脚吧,否则怕要走到下午。”

“国家领导也这么没谱?”朱国祥感慨道,“不愧是宋徽宗提拔的大臣!”

复行一程,白崇彦指着前方:“转过那道山坳就是了。”

已经有采茶歌传来,数百男女上山采茶,那些技术娴熟的,还有闲工夫唱歌耍乐。

歌声中尽是欢悦,因为有工钱可以挣。

(本章完)

第679章 0674【周朝铜盘】第860章 0855【洛阳军校】第788章 0783【圣德超越尧舜】第464章 0459【郭药师的忠诚】第902章 0897【留学生】第746章 0741【明风入倭】(等待更新)第362章 0357【观政五】第411章 0406【爆米花】第597章 0592【金石之学】第692章 0687【秦桧爱种菜】第101章 0096【搬家】第687章 0682【太子也该享受享受】第291章 0286【关胜的首战】第563章 0558【梁师成的结局】第482章 0477【瓜是生的就催熟】第532章 0527【大人,时代变了】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轮着来】第78章 0074【真假夜袭】(求首订)第156章 0151【紫贤圆明真人】第407章 0402【童氏辩证法】第237章 0232【五条人命】第62章 0059【西乡县真的黑】第866章 0861【全国人口不足九千万】第661章 0656【稿城之围】第138章 0133【知行合一】第211章 0206【耳根子软】第709章 0704【震天雷】第672章 0667【要办成典型】第221章 0216【今非昔比】第768章 0763【一省大员,开会被抓】第37章 0036【打油诗也是诗】第472章 0467【西夏搅局】第399章 0394【都来不及烧】第895章 0890【我刘延年必为研究荀子的当世第97章 0092【欺负老实人】第195章 0190【拿人】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324章 0319【童贯伐辽】第582章 0577【英才进京】第563章 0558【梁师成的结局】第863章 0858【宋史】第495章 0490【皇室们的表演】第285章 0280【生死决斗】第543章 0538【露布报捷】第167章 0162【乡中报喜】第804章 0799【应该广封城隍】第573章 0568【血染禅寺】第682章 0677【封你做大理王】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284章 0279【蛮夷信息】第368章 0363【四川蛮夷问题】第674章 0669【捷报抵京】第829章 0824【完颜宗翰提前发动】第72章 0068【诱杀】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论战】第799章 0794【我住长江头】第514章 0509【地下屠宰场】第889章 0884【《荀子》升经】第216章 0211【返回汉中】第643章 0638【西夏横跳】第665章 0660【贴脸扎营】第350章 0345【赵遹的奇幻漂流】(为企鹅大第107章 0102【洋州书院】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621章 0616【赵鼎外放】第64章 0061【向青天】第720章 0715【谁是猎物?】第78章 0074【真假夜袭】(求首订)第78章 0074【真假夜袭】(求首订)第385章 0380【转守为攻】(为企鹅大佬加更第293章 0288【张都头寸兵不损】第182章 0177【园丁也可封侯】第838章 0833【逃到蒙古就没事儿?】第415章 0410【师旅团营】第568章 0563【收取东南】第602章 0597【经筵大会】第720章 0715【谁是猎物?】第563章 0558【梁师成的结局】第907章 0902【斯里兰卡和南印度】第275章 0270【杭州是个好地方】第663章 0658【岳飞 李世辅出战】第386章 0381【西军分裂】第769章 0764【从龙功臣很多啊】第834章 0829【朱皇帝喝马奶能喝一桶】第183章 0178【当众表扬】第174章 0169【生意开张】第132章 0127【与科举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第58章 0055【八行士子】第496章 0491【处理军队】第369章 0364【夔州与夔门】第548章 0543【重锤摆钟】第42章 0040【抢田大战】第569章 0564【范氏起兵】第365章 0360【满朝贤良】(为企鹅大佬加更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368章 0363【四川蛮夷问题】第526章 0521【强攻和南军司】第296章 0291【老六】第648章 0643【完颜娄室来了】第698章 0693【这名字不投大明还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