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0576【钟声响起】

洪武元年冬,第一场雪降临。

天气还不是太冷,但官员们已经可领低温补贴。

种师道身为阁臣,乘坐马车前往皇城,即便是他也只能用劣马拉车。

天驷监皇家马场已经恢复,但那里目前只有数百匹马,其中一大半都是从兰州补充过来的。

雪不大,落地很快就化掉,街上湿漉漉一片。

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巡铺兵沿街查看,若是发现乞讨者,就会立即报告给厢官长。(巡铺兵类似社区民警,宋代的大城市已经有了。)

厢官长则派人去调查,如果乞讨者有家人,勒令其家人好生看管。

那些没有家人,或家人穷困者,将暂时由济养院接手,视情况而进行不同安排。

年纪不大且身体健全的,凑够数统一迁徙到西北边疆。

年迈或残疾者,由济养院收养并安排工作,一般是参与军事装备生产。比如制作古代版压缩饼干,制作醋布,缝制士兵服装等等。

第一批将士常服,已经定下规格,优先给京畿军队换装。

样式没有搞得太离谱,仅略微改动宋朝的缺胯袍。

这种戎服行动很方便,是宋代士兵的制式服装。但到了宋徽宗时期,就连禁军都不一定会发,顶多给几个小钱让士兵自己制作。

军官的服装更高级一些,但大体样式没有太多差别。

帽子则有幞头和笠子,军官为皮笠,小兵为草笠。

军官可穿皮鞋,小兵则是布鞋。

五行生克那套,朱国祥和朱铭都懒得管,将士们的日常服装皆染成红色。

种师道透过车帘观看街上景物,他对现在东京更加满意。

以前的东京虽然繁华,但偏僻角落乞丐太多。到了冬天扛不住风雪,有些只能活活冻死,又或者藏入暗渠被地下世界吸收。

现在朝廷设立了专款,一股脑儿送去西北边疆种地。

马车驶到东华门,种师道下车进去,没走几步便来到“候车室”。

这是最近定的新规矩,官员们进入皇城觐见、办公或上朝,从四品及以上官员可乘坐马车,七十岁以上也可以乘坐马车。

一来能给官员们体面,二来也提高办事效率。

皇宫里还专门准备了一些大车厢,可以同时容纳十二人坐到车里。

“候车室”已有三人,纷纷起身作揖:“种相有礼了!”

种师道连忙回礼。

立即有女吏前来奉茶,是女吏而非宫女。

这里虽然是皇城,但并非东宫与后宫,属于皇城里面的办公区。

本着能不用太监就不用的原则,役吏都是些身家清白的健全之人。而且有男有女,他们有专门的制服和腰牌,只能在个别办公区域活动,就连内阁等机构都不得靠近。

“候车室”里烧着炭火,还有零食和热茶,在这大冬天倒也舒适。

差不多攒齐了十人,就没有再等待,众臣一起坐着马车前往政事堂。

今天并非大朝会,而是阁部重臣会议,个别侍郎也被邀请来参加。

到了政事堂坐下,等待片刻又有一拨大臣进来,不多时就连太子也到了。

“皇帝驾到!”

随着由远及近的几声呼喊,众臣齐刷刷站起来,朝着朱国祥作揖行礼。

朱国祥微笑道:“且坐。”

“谢官家!”众人又陆续坐下。

朱国祥道:“先说说户部事情。”

钱琛站起来说:“市舶制度还在修订当中,开春之后应该能够颁布。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逋赋,今年已下令全部免除,须得尽快安排可靠官员,接受这些地方的各处场监。特别是金银铜监,要改为铸造大明新钱。”

“吏部有困难吗?”朱国祥问。

李含章回答道:“第三批官员已经选定,但今日有雪,不日将起大雪,恐要等到开春才能赴任。”

朱国祥说道:“让他们立即出发,在大雪封路之前,能走多远是多远,争取早点接手事务。”

“是!”李含章领命。

朱国祥又问:“我听闻唐代大臣,可以坐着常参,是否寻到确切出处?”

孟昭回答说:“臣翻遍唐书,唐代常朝仪并无确切记载。但字里行间也有一些线索,唐代官员常朝参拜,五品及以上官员是可以坐着的。”

朱国祥点头道:“那就恢复唐制,五品及以上官员,在上朝的时候给予座位。五品以下官员,依旧站着参朝。”

“陛下圣明!”

政事堂里的众臣立即高呼,他们今后都可以坐着上朝了。

朱国祥又说:“开春礼部试可在准备了?” 孟昭回答道:“已在筹备当中,考试官与监试官还须陛下亲自定夺。”

朱国祥道:“如今国事繁忙,阁部重臣皆有要务,寻一侍郎做主考即可,主监则由督察院御史担任。其余考试官和监试官,皆在翰林学士当中选用。”

宋代吸取唐代科举教训,礼部官员只能做主办方,即筹备安排考场、考号,负责审查考生资格等等。

真正的出题、监考、阅卷等流程,礼部是不得参与其中的,这个规矩也被明清两朝沿用。

朱国祥又问:“江西范氏叔侄还未降吗?”

兵部尚书赵遹就是个小透明,他代表着赵宋宗室,在大明新朝没啥发言权,朱铭这个太子反而更像兵部尚书。

赵遹回答道:“范氏叔侄已占领建州全境,前几日的奏报是,他们在邵武军边境也有踪迹。福建布政使多次派人招降,范氏叔侄一直讨价还价。其杀戮士绅、僧众过多,或许还有疑虑,害怕招安之后被治罪。”

张根突然来一句:“范氏再不投降,可令李宝发兵讨之。这叔侄俩滥杀无辜,罪孽实在深重,抓到了定要判以极刑。就算愿意招安,也不能委以重任,让他们做县尉已是开恩。”

众臣深以为然,范氏叔侄在建州杀地主分田产,其手段比朱铭还激进许多,都快赶上荆湖路的钟相了。

朱铭却笑道:“让李宝提兵逼一下,如果愿意招安,就令他们进京,我亲自来问几句。”

张根欲言又止,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石元公也有出席会议:“金国今年大量迁徙渤海人、奚人,安置在幽云各州定居开垦。听闻麦子收成不错,可谓国力大增!”

金人今年没有南下,主要是在消化内部。

渤海人、奚人一直有叛乱倾向,这次迁徙可谓一举多得。既消除了叛乱隐忧,又充实了幽云人口,还提高了粮食产量,并且更利于金国征兵。

唯一的缺点,就是金国在迁徙人口时,手段显得极为粗暴。

很多移民安置工作没做到位,致使一些迁徙人口饿死,或者耕种不及时出现饥荒。个别部落还因缺粮而出现叛乱,金国直接派兵镇压,反正造反的杀光了就行。

石元公又说:“金国境内很难派去细作,俺们的细作主要在伪宋境内。金国的剃发令,从严施行了大概四个月,由于太多伪宋汉民逃亡,入秋之后稍微有所放宽。现在只是强令伪宋官吏剃发易服,就连那伪宋皇帝都剃发了。”

胡安国讥讽道:“剃发左衽之伪宋君臣,哪还剩半点汉家风仪?”

又聊了许多军政事务,让大臣们更清楚全国情况,这次阁部扩大会议便宣告结束。

朱铭叫上张镗一起离开,低声说:“山东虽然趋于平稳,但整编军队时,一些招安的贼寇将领不服。开春之后,我要亲往山东巡视,你回去安排一下路线。”

“遵命!”张镗拱手领命。

如今的火器作坊,已经增加到十处。特别是徐州火器场,虽然刚刚开工,但只要工匠能熟练起来,火器产量能够很快提升。

等到明年夏天,应该能有3000个火枪手,火炮的数量也能增加许多。

只不过新编练的火枪手、火炮手,肯定还得慢慢适应这玩意儿。

花荣已经带着神机营回开封,士兵数量也补到了3500人。其中一半士兵没有武器,只能向老兵借火枪训练。

硝石今年也纳入专营范围,需要朝廷颁发牌照,商贾有了专营牌照才可经营。并且必须优先给火药场供货,剩下的才能卖给民间顾客。

“当当当当……”

城内左右两处区域,突然传来阵阵钟声。

“这时怎有钟声?快去看看。”胡安国刚出皇宫,就听到那不小的动静。

不止是他,其他一些官员和百姓,也循着钟声方向去看热闹。

老远就看到钟鼓楼的四面钟,这玩意儿已修了小半年,最近几天才把大钟给安上去。

大庆殿早就摆着一座,但那是小型的,而且不是四面。

无数百姓仰望四面钟,目前只有时针,并没有设置分针,因此难以感受到时针走动。而且无法自动报时,到点了必须靠人来敲钟。

胡安国仰头观望,捋着胡子笑道:“此物甚佳,比更漏日晷更方便。”

钟面镶着阿拉伯数字,朱铭在借助时钟,顺便推广这玩意儿。

钟楼下面还贴着告示,教老百姓如何看时间。

只听一个读书人念道:“这个大钟分早晚,针走一点为一小时。那一竖就是一,早一点即‘子初’。像鸭子的是二,早二点即‘子正’……”

宋代已把十二时辰,细化为二十四小时。

比如子时这个时辰,就分为子初和子正两个小时。

而朱铭为了贴合人们的习惯,把现代的小时给整体挪了一个钟。

朱铭版本的时钟,“1点”在正上方“12点”的位置,却代表着现代时间的“11点”。

现代人听着似乎挺绕,古人看着却极为直观。

时针走到正上方一点,子时初(或午时初)就开始了。时针走到两点钟位置,子时正(或午时正)就开始了。

今后午时三刻行刑砍头,听到钟声响起即可做准备。

四面钟开始报时的第一天,一拨又一拨百姓来看热闹。

还有人专门守在那里,不时抬头进行观察,发现时针果然在缓慢走动。

俨然成了东京第一号景观!

第708章 0703【完颜宗辅】第786章 0781【朕要退位】第510章 0505【大明就是文王与武王】第587章 0582【太子玩真的?】第114章 0109【把西游记献给宋徽宗?】第536章 0531【将军不要冲锋在前啊】第474章 0469【识时务者为名士】第629章 0624【金国内部分裂】第431章 0426【夫君,且吃妾身一枪!】第215章 0210【幻方】第771章 0766【人心惶惶】第381章 0376【捆了捆了】第604章 0599【天文学社】第911章 0906【匪寇敢劫掠使团?】第313章 0308【尚待开发的广西】第801章 0796【成吉思汗他干爷爷】第746章 0741【明风入倭】(等待更新)第231章 0226【误农淘金】第206章 0201【谋乱书生】第348章 0343【传檄天下】第102章 0097【山寨里的女人】第155章 0150【刚烈人设】第677章 0672【党争卖国】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726章 0721【议和谈判】第232章 0227【见面就翻脸】VIP第一章已经替换正常内容第144章 0139【麻烦上门了】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儿】第351章 0346【战绩辉煌的夔州路官兵】第436章 0431【施行仁政的蔡攸】第74章 0070【分赃】第837章 0832【魂都打没了】第361章 0356【观政四】第61章 0058【退休文吏来练兵】第676章 0671【还是高丽最头铁】第784章 0779【一勺烩】第125章 0120【物理 黄裳 林灵素与薛道光】第44章 0042【媒婆来了】第699章 0694【完颜宗望的小算盘】第612章 0607【结营不出】第811章 0806【父皇,还是降了大明吧!】第592章 0587【殿试也让太子做主】第746章 0741【明风入倭】(等待更新)第722章 0717【西夏献土?】第388章 0383【俘虏的多种用途】第17章 0016【赤道黄道】第857章 0852【龙门书院】第776章 0771【天文地理】第481章 0476【易安居士】第759章 0754【臆想中的大明】第777章 0772【台北臣服】第248章 0243【移风易俗】第688章 0683【古代高尔夫】第695章 0690【五星连珠】第271章 0266【讲学洗脑】(为企鹅大佬加更第477章 0472【又换宰相呗】第111章 0106【百姓日用即为道】第230章 0225【苏元老】第431章 0426【夫君,且吃妾身一枪!】第716章 0711【绞肉战场】第22章 0021【练剑】第754章 0749【朱皇帝要炼丹】第173章 0168【赐官赐号赐宅赐钱赐车赐仆】第280章 0275【遍地蛮夷】第142章 0137【秦桧】第855章 0850【耶律燕】第280章 0275【遍地蛮夷】第412章 0407【南阳襄阳现状】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体系成型】第137章 0132【沾满鲜血的茶马贸易】(为企第537章 0532【刀劈铁炮】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275章 0270【杭州是个好地方】第424章 4019【阵战】第399章 0394【都来不及烧】第145章 0140【我是新学传人】第412章 0407【南阳襄阳现状】第475章 0470【成熟的文官武将,知道自己打第573章 0568【血染禅寺】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338章 0333【仙法】第64章 0061【向青天】第418章 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第201章 0196【不沾因果】第211章 0206【耳根子软】第768章 0763【一省大员,开会被抓】第269章 0264【互相试探】第225章 0220【开始洗脑】第697章 0692【金国的麻烦】第382章 0377【火枪火炮】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游的朱院长】第863章 0858【宋史】第823章 0818【顺势而为】第856章 0851【聚宝盆的曾曾曾孙】第538章 0533【巫师之临阵诅咒】第383章 0378【战争债券】第614章 0609【仁至义尽】第262章 0257【昏君送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