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0859【英明且昏庸的大越皇帝】

“这是洛阳坊厢改建方案,请官家过目。”

郑胖子之前是开封知府,现在变成了洛阳知府。

正常搞城市改造,地方官可以做主。

但这里是首都,郑泓甚至绕开内阁与户部,直接跑来向皇帝禀报此事。

在公文写作方面,其实朱国祥就已定下规矩。

第一,不能写得艰涩难懂。

第二,不能写得又臭又长。

第三,日常公文必须写在格式化笺纸上,具体内容过多则以附件形式提交。

张广道看不明白兵部公文,那是因为他的文化水平太低。

即便换成朱国祥,也肯定能看得懂,并不觉得有问题。因为公文制度定下之后,就算用典也是很寻常的典故。

毕竟,兵部也属于文官机构!

相较而言,枢密院的公文就更浅显,因为里面有一堆大老粗。

朱铭大略把方案书看了一遍,皱眉道:“仅在洛阳城内,就有三十三座庙观?”

郑泓回答说:“正是。大明建国之初的两三年,洛阳知府奉命清理庙观,当时已经缩减为五座。没有度牒的僧道,都被勒令还俗,安排在郊外分地耕种做农户。”

Wωω◆ тт kán◆ C○

“但有度牒的僧道太多,集中居于五座庙观很挤,就有人偷偷跑回原有庙观。这几年,还在接待香客的庙观,已经又恢复到九座之多。”

“由于之前洛阳缺少人口,那些空出来的庙观难以处理,大部分都闲置起来变得荒废。”

“其中,东北城区的庙观数量最多。臣拟把立德坊、清化坊改为太学,这两坊内的店铺和民居,都迁往附近几坊拆掉庙观后留下的空地。当然,立德、清化两坊,也可保留一些店铺,专门售卖笔墨纸砚、书籍颜料等等。”

太学暂时还没迁过来,这玩意儿不用着急。

朱铭又仔细看公文,被逗得差点冷笑出声。

洛阳的东北城区最富裕,住的多为达官贵人。东南城区次之,住的多为富商大贾。西南城区最穷,属于洛阳的底层聚居地。

洛阳庙观的分布,也跟权钱分布一致。

东北城区的庙观最密集,东南城区的庙观次之,西南城区的庙观最少。

而且,西南城区仅有的两座庙观,全部位于退休大臣聚居区——前宋的退休大臣,如果想去洛阳养老,往往在地价最便宜的西南城区安家。但他们又不跟底层平民混在一起,集中居住于该城区东北边的两个坊。

不论是佛陀还是天尊,看来都只渡“有元人”啊。

真正的底层平民社区,竟然一座庙观都没有!

朱铭仔细看完庙观分布地址,说道:“穷人就不能信佛信道吗?把延福坊的兴教寺,迁到西南城区的大同坊!不用修得太富丽堂皇,搬过去的佛像和僧众,有房子遮风避雨即可。”

郑泓的嘴角抽了抽:“官家,那里以前是一片坟地。”

“洛阳城内还有坟地?”朱铭就感觉很离谱。

郑泓解释道:“五代之时,洛阳城内一片荒芜。后来宋朝建立,东北、东南城区渐渐兴盛起来。西南城区却还是人口稀少,甚至有人在城内种地。从五代时候起,就有人把死者安葬在西南城区,宋初也延续了这种埋葬习惯。”

朱铭颇为稀奇:“前宋朝廷和官员就不管吗?”

郑泓回答说:“一直到宋仁宗时期,洛阳才明确划分出坊厢。之前埋葬的有主坟墓,实在难以拆掉。这还是大明要迁都了,白三郎才下令拆除城内坟墓。无主之坟直接平掉,有主的由官府安排迁去郊区。整整四个坊都有零星坟墓,住在附近的全是穷苦百姓。”

朱铭极有恶趣味:“墓葬区正好合适,指不定就有冤魂,让和尚们去超度超度。就这么定了,把兴教寺整体迁过去。”

郑泓已经很努力的在憋笑了,但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朝廷下令搬迁兴教寺,肯定不会给多少钱重建寺庙。而兴教寺积蓄的财富,已在大明建国之初,被韩世忠那厮查抄过一回。近年来又得老实交税,而且集中安置过来的和尚太多,兴教寺还真没攒下几个钱。

现在迁去一片坟地,周围全是穷苦百姓,和尚们只能带着佛像,居住在非常简陋的房子里……

而且富人区都有庙观可拜,兴教寺迁去犄角旮旯里,能有几个善男信女愿意捐款修庙?

郑泓说道:“之前拆寺安置和尚,兴教寺变得僧众极多,每日粮食消耗很大。搬迁之后,钱财肯定拿来建房子,恐怕用不了一年半载,就要穷得四处去化缘。”

朱铭说道:“如果佛法高深,肯定能够化来钱财。实在过不下去,还能去还俗做农民嘛。种地也不难学,僧众愿意还俗,朝廷给他们分田就是。”

郑泓继续说城市建设方案:“洛阳的几条主干街道都太窄,臣打算全部拓宽。”

“各种违规建筑都拆了,朝廷可以拨款适度赔偿。切记,别搞出乱子来。”朱铭提醒道。

由于北宋官府缺乏管理,街道两侧的民居和店铺,不断侵占公共区域违章搭建。

就拿从皇城延伸出来的定鼎门街举例,现在改名叫朱雀大街。唐朝的时候,这条主街的宽度在120米以上。宋代被百姓逐渐侵占空间,最窄处只剩下90米。

而且时宽时窄、犬牙交错、歪歪扭扭,街道两边全是违章建筑,甚至还有穷人搭建树屋。

哪里有半点御街的样子?

这可是皇城延伸出来的主干道!

得知朱铭要迁都,白崇彦赶紧整顿此街,好歹把街道变得宽窄一致了。但依旧无法恢复唐朝时的宽度,最终恒定为110米的样子。

除了这条主干道,白崇彦没有再整顿其他街道,因为他当时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疏浚洛水和伊水。

这两条河从洛阳穿城而过,而且接通黄河。

由于淤塞严重,曾在元丰年间发大水,淹死城内上千居民。

除了水灾,还影响航运。

北宋元丰年间大力疏浚过一次,还修筑河堤用于防洪。但这些年又淤堵严重,必须好好疏浚才能迁都。

除了摊丁入亩,白崇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疏浚河道上。

现在的洛阳依旧显得混乱不堪,尤其是那些树屋太碍眼。别说亲眼去看,朱铭一想起来就觉得离谱,堂堂大明首都还特么有树屋?

……

朱国祥站在皇城墙上,用望远镜四处观察。

整座洛阳城,已经变成一片大工地。

宫城之内,划出一块区域正在建东宫。

东华门外的几个坊厢,正在拆迁修建太学。迁走的市民和商户,安置在附近毁寺留下的空地,那些空地也在拆迁建设当中。

还有各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拆违章建筑。

一些胡乱搭建的窝棚和树屋,也在陆陆续续拆除。相关的穷困百姓,被安置去西南城区的西南端,那里迁走许多坟墓一直空着。

官府补偿一些钱财,足够穷人建成夯土茅草屋。

现在洛阳变成首都,肯定发展速度很快,穷苦百姓努力点也能攒钱。或许几年之后,他们积攒的钱财,就能把茅草屋改为瓦房了。

尤其是这段时间,全城都在大搞建设,穷人根本不愁找活干。

许多被拆了违建房屋的穷苦市民,直接搬到以前的坟地搭窝棚。他们不急着给自己修茅草屋,而是受雇于其他工地做小工,赶紧趁着这股建设风潮赚点血汗钱。

这些日子,朱国祥还去视察了郊外。

开封郊区跟城市发展配套成熟,有专门种粮食的,有专门种蔬果的,有专门搞养殖的……洛阳这边还得规划,否则自由发展太慢太乱了。

朱国祥四处派出劝农官,走访了金谷乡、平乐乡、贤相乡等八个乡、数十村落。

根据当地的土壤、水系、交通等等情况,大略划分未来的发展方向。接着又召集里长、行商谈话,让他们今后磋商协作,尽快把基本生活物资供给体系搭建起来。

“这段时间累得够呛吧?”朱铭走到老爹身后。

朱国祥说:“还好。我只亲自走访了几个村,剩下的都是劝农官在跑。”

朱铭说道:“等今年忙完,洛阳也该有个样子了。白崇彦其实干得不错,把两条河都疏浚得极好,帮朝廷解决了首都水患和漕运问题。”

“唉,洛阳毕竟是宋朝的西京,居然发展成这幅鬼样子。”朱国祥忍不住叹息。

朱铭笑道:“如果不看西南城区,洛阳还是很富庶繁华的。”

朱国祥没好气道:“怎么可能看不到?出了皇城正门就是西南城区!”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皇城正门之外,只有靠河的几座坊还算富裕。

剩下的全他妈是贫民窟!

这让大明朝廷的面子往哪儿搁?

洛阳是北宋那些宗亲外戚、退休大臣、勋贵世家们的后花园,中央朝廷懒得管,地方官府管不了,整个城市逐渐变得极为畸形。

富裕的城区,堪比开封。

贫穷的城区,还不如偏远小县城。

尤其是元祐党锢之后,洛阳贵族们集体失势,连带着整座城市消费降级,底层穷人的日子就更加艰难。

不狠狠惩治那些洛阳大族,重新分配土地、房产等资源,这座城市别想正常发展。

朱铭遥望南边那些街道民房:“五年之内,西南城区必能繁华,至少要全部变成大瓦房!”

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211章 0206【耳根子软】第723章 0718【金国内斗】第637章 0632【压榨民力】第93章 0088【白二献计】第453章 0448【毫无主见】第656章 0651【向死而生】第528章 0523【河西大门即将敞开】第492章 0487【金国行记】第576章 0571【治民与驭兵】第241章 0236【抢班夺权与铁矿开采】第817章 0812【激变】第862章 0857【首都改造】第860章 0855【洛阳军校】第659章 0654【刘豫的野望】第516章 0511【严打】第203章 0198【符箓与道士】第696章 0691【朱皇帝要办神童班】第173章 0168【赐官赐号赐宅赐钱赐车赐仆】第670章 0665【各自打算】第388章 0383【俘虏的多种用途】第908章 0903【不对称海战】第596章 0591【合同工李清照】第839章 0834【谋害忠良的金国皇帝】第731章 0726【出海出海】第242章 0237【施压商贾】第180章 0175【李浪子】第3章 0003【快滑铲它!】第687章 0682【太子也该享受享受】第735章 0730【等着抓俘虏做矿工】第317章 0312【水性该讲物理】第3章 0003【快滑铲它!】第158章 0153【生意经】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贼?】第554章 0549【开封医学院】第413章 0408【PUA大师朱院长】第80章 0076【悲天悯人朱院长】第732章 0727【农兵遇到骑兵】第203章 0198【符箓与道士】第122章 0117【敲诈勒索与济养院】第562章 0557【大食商人】第161章 0156【还没领工资,就被罚没了】第251章 0246【杀民立威】第897章 0892【西狩西狩】第449章 0444【徽宗禅位】第513章 0508【地下世界】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敌】第245章 0240【老家伙们的智慧】第937章 0932【众叛亲离】第588章 0583【形同谋反】第188章 0183【搞走私的大明村】第159章 0154【走马上班】第871章 0866【醉生梦死的吴乞买】第400章 0395【未战先撤】(为盟主孤独症猫第244章 0239【忽悠老年人】第438章 0433【慰问百姓】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论战】第844章 0839【谁在背信弃义?】第412章 0407【南阳襄阳现状】第540章 0535【长腿晋王】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875章 0870【伤风败俗】第818章 0813【诈城似乎要失败】第79章 0075【大明村】第120章 0115【太监要来了】第315章 0310【两脚踢翻尘世路】第278章 0273【品官婚礼】第296章 0291【老六】第462章 0457【大救星朱元帅】第347章 0342【讨独夫赵佶檄】第143章 0138【林冲是杨志的小弟?】第649章 0644【八字牢笼】第708章 0703【完颜宗辅】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为企鹅大佬加更第495章 0490【皇室们的表演】第801章 0796【成吉思汗他干爷爷】第799章 0794【我住长江头】第218章 0213【为民请命】第35章 0034【杀人放火受招安】第774章 0769【李邦彦要创作名著】第315章 0310【两脚踢翻尘世路】第210章 0205【遛狗】第932章 0927【耶律大石再度扩张】第480章 0475【蔡京与高俅】第21章 0020【炒茶构想】第37章 0036【打油诗也是诗】第229章 0224【要跟蛮夷打交道】第795章 0790【德政】第877章 0872【扫黄打非】第716章 0711【绞肉战场】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773章 0768【火树银花不夜天】第929章 0924【投明的时机要把握好】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儿】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学武庙】第504章 0499【礼之变】第401章 0396【已报君恩】第766章 0761【畏罪自杀】第569章 0564【范氏起兵】第114章 0109【把西游记献给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