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包府奇谈(上)

红票给力!

几人匆匆穿过简洁平整的庭院,一名小厮赶过来接过包拯取下的斗笠,一边朝里边吆喝:“老爷回来了,凉茶端上来;速去准备清水给老爷擦身。”里边有人急忙答应,忙碌起来。

包拯一边转头对苏锦道:“小官人厅中稍坐,本官洗洗脸立刻便来,包勉,带苏公子去厅上小坐,弄些解暑汤水上来。”

那小厮应了一声,手一伸道:“苏公子这边请。”

苏锦微笑拱手目送包拯去往偏房,再迈步跟随那名叫包勉的小厮沿着石板路前往偏厅。

苏锦心中疑惑,包大人的行为举止处处透着古怪,这么大热的天戴着斗笠在外边逛,游山玩水也不至于选这六月酷暑天气,这不是找罪受么?特别是刚才那开门的家人,关门之前还探头四下窥伺一番,好像深怕有人在监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带着满腹疑窦,苏锦被让到偏厅,包府使女奉上凉茶一盅,苏锦边喝边等包拯。

过不多时,包大人换了套月白长袍清清爽爽的出现在厅门处,苏锦赶忙站起,上前施礼参拜。

“坐坐,不必多礼,听说前几日你来我府中几次,不巧本官均外出办事,倒是教你跑了冤枉路。”包拯难得的面带微笑,缓步来到桌边大藤椅上坐下。

苏锦随之就坐,笑道:“大人日理万机,自然空暇无多,在下成天无所事事,固然这时间上跟大人踩不到一个点子上。”

包拯呵呵一笑道:“你倒是会自谦,日理万机岂能用于我身,当今皇上和朝堂上的相公们才是日理万机呢,我等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穷忙罢了。”

苏锦索性马屁拍到位,正色道:“百姓无小事,包大人为百姓忙碌其价值跟处理军国大事无分上下,国家大事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小事所构成,大人才是真正干实事的人,若官员个个守一方百姓安居,便是国之大幸,何愁国不昌盛,民不富足呢。”

包拯有些惊讶的看着苏锦,半晌道:“你这一番言辞倒是真有一番道理,百姓无小事,这句话说的好,只是有些孩子气了,要官员个个廉洁奉公守牧一方安宁富足,这事说说而已,哪里这般容易。”

苏锦笑道:“是是,在下有些理想化了,譬如这庐州府……”

包拯伸手制止苏锦的话语,脸上愁云渐起,心里暗暗佩服,包拯这是真心的为国为民,也是直肚直肠,从不掩饰;一提及这些窝心之事,马上便形诸于外,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见包拯不言不语,苏锦也不敢多嘴,只是看着包拯的脸庞,几日不见,包拯晒得黝黑,原本是个皮肤还算白皙的白包拯,此刻却真是个包黑子了,却不知这几日他在外边顶着烈日做些什么。

“苏小官人,有些话本不想跟你说,但本官考虑再三还是要跟你说说为好,以免你误打误撞,吃亏而不自知。”包拯忽然严肃的开口道。

苏锦心头一凛,包拯如此郑重的提出,事情一定非同小可,当下抱拳道:“请大人明示。”

包拯挥手命厅内诸人全部退出,这才道:“近日庐州城中之事,苏小官人当有所耳闻吧。”

苏锦愕然道:“什么大事?在下不知啊,这几日都在书房内整理书籍,准备苦心钻研以应科举,外边的事一概不知。”

包拯道:“你决定科考入仕了么?”

苏锦道:“在下深思熟虑,觉得还是用有为之身,为百姓某些福祉为好,也不枉来人世走一遭。”

包拯盯着苏锦看,揣摩着苏锦所言之真伪,原本苏锦入仕只是为了不被欺压,几天时间竟然说出为民谋福祉这样的话来,不得不令人怀疑。

“也好,不论出于何种目的,入仕总是正途,哪怕为民办一件好事,也是好的,决定了便好,稍后我们再谈这件事。”包拯不愿再苏锦的科举动机上做文章,毕竟大多数参加科考之人都是抱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这样的目的,就动机而言,很少有为国为民的想法,自己又何必纠缠苏锦的目的呢?

再说从苏锦的言谈举止来看,倒不似是个大奸大恶之人,只要不祸国殃民便足以称得上称职了。

“其他的事倒也罢了,但近日有两件事,即便你天天打听,恐怕也难得知道,但是本官愿意告诉你。”包拯的语气变得凌厉起来,显然心中不平顿生。

苏锦竖起耳朵静听下文,只见包拯握住拳头在扶手上狠狠一砸愤然道:“秦大郎一案所涉人员均已失踪不见,那验尸仵作五日前在大牢身亡,据说是自缢而死,朱世庸判了个畏罪自杀。”

苏锦大惊道:“当真?知府大人竟然敢杀人灭口?”

包拯嘿嘿冷笑道:“连你都知道是杀人灭口,可见这事蹊跷,但朱世庸做的天衣无缝,拿到了仵作承认杀人嫁祸的供词,而且是仵作吴五哥亲笔画押的供词,做的一场好戏。”

苏锦默然无语,知道朱世庸黑,没想到这么黑;知道朱世庸狠,没想到这么狠,他默默的为自己捏了一把汗,上次公堂之上逃脱刑责,看来真是幸运使然,若不是包拯在场,自己早已被收监,然后指不定有什么罪名加诸于身,死了都是罪有应得。

“这还不算什么?”包拯续道:“本官根据案情推断,怀疑陷害你之人必是庐州商会一干人等,故而乔装探访,想查个水落石出,结果你猜怎么着?”

苏锦心道:他不会是查出来疤脸黑七一伙便是五年前判了斩立决的大蜀山盗匪吧。

“在下猜不出,大人明示。”苏锦摇头道。

“呵呵呵,哈哈哈。”包拯怒极反笑,笑的快要落下泪来:“说起来连我都不信,我居然见到了五年前便该死的一伙人,如今依旧出入烟花柳巷,活的滋滋润润;难道世上真有杀不死之人,抑或这伙人个个都有个孪生兄弟么?还是我包拯老眼昏花犯了癔症?”

“大人是说……见到了……”苏锦迟疑不决,这事自己早已推测出,但没想到对包拯而言竟然有这么大的刺激。

“五年前一伙盗匪横行庐州西南大蜀山下,抢.劫杀人无数,为首盗匪被唤作疤脸黑七,淮南西路转运使大人奏请率兵缴费,动用厢军两厢,耗时数月方得剿灭,斩杀两百余口,活擒匪酋十余名,为此事朝廷下旨褒奖,多少人因此升官进爵,却没料到被判无需解递送京,就地斩立决的十余名匪酋居然尚有数名活的好好的,若是圣上得知,不知该作何种感想;我煌煌大宋居然有这等事,简直可悲可叹可笑。”

包拯气的浑身发抖,出离了愤怒,双手在扶手上连拍,震得‘啪啪‘作响。

苏锦看他情绪激动,也不敢多言,此刻谈起都是这幅摸样,不知道探查出来的当天,包大人不知是何种摸样,是否以头撞墙痛不欲生暴跳如雷呢?

包拯震怒未消,坐着直喘气,苏锦待他面色稍见平静,出言安慰道:“大人消消气,既然大人探知此事,当事人必将受到严惩,与此事牵扯之人当难以逍遥法外了。”

包拯叹息道:“你高看我包拯了,本官只是区区一个四品知府,何来权利追查此事,况且如你所言,此事可不仅仅是庐州一府之事,光是朱世庸和收留疤脸黑七的商会唐会长还没这么大胆子,定是牵扯到上层,朝中重臣难保不参与此事,若是无凭无据冒然上奏,倒霉的不是他们,而是我包拯了。”

苏锦心中钦佩,如此疾恶如仇之人行事之际依旧能冷静客观的分析局面,绝不冒进,谋定而后动,真不愧是后世万人景仰的包大人,智勇双全并非浪得虚名。

第175章 草木皆兵第974章 战临潢(八)第294章 群贤毕至第64章 余波第430章 探视第877章 新城第2章 奇怪的公子爷第915章 驱狼吞虎(三)第645章 解试(一)第968章 战临潢(二)第247章 秋茶第504章 偷腥第872章 贬官第574章 投怀送抱(下)第502章 伤逝第944章 影响深远第953章 烽火(七)第567章 献策第603章 布置(上)第897章 夺位(二)第469章 投桃报李(下)第401章 忏悔录(四)第715章 乱马奔腾(上)第二六十四章 我是你爷爷第397章 佛肚有耳第527章 月黑风高夜第440章 秋风扫落叶第779章 变故第694章 骤雨(中)第767章 简单粗暴第984章 宰执第415章 扬州之夜第834章 变革之殇(四)第985章 试探第121章 竞价第148章 夜饮第638章 约定第952章 烽火(六)第326章 一入寨门深似海第912章 大势(下)第465章 孝义难全第232章 朝议(上)第551章 敲打第676章 再夺魁首第791章 举火燎天第162章 讲学第174章 未知恐惧第315章 全部上贼船第480章 刀下留人第709章 鹰嘴崖第483章 情无真假第349章 有人捡便宜第339章 诡计多端第703章 纷乱第373章 旁敲侧击第605章 紧锣密鼓第344章 善有善报第964章 辗转腾挪(五)第188章 示敌以弱第881章 一份礼物第22章 三件事第478章 行刑在即第510章 会哭的孩儿有奶吃第787章 调戏第434章 狐狸尾巴第462章 左右为难第132章 谁动了我的鸡爪第742章 杀人宴(二)第769章 担忧第601章 好戏之前第51章 要文斗不要武斗第985章 试探第一四十六章 文魁下第891章 潜入第184章 滕王府邸第36章 婢女也疯狂第266章 笑风尘(上)第941章 大时代的开端第806章 牧场第792章 重围第849章 反击(九)第984章 宰执第327章 小试牛刀第322章 威慑力第791章 举火燎天第495章 神神秘秘第924章 驱狼吞虎(十二)第291章 两地忧第443章 终于来了第407章 恶魔的真面目第173章 喂他吃屎第403章 大善人普济驾到第755章 战备(二)第56章 囤积第504章 偷腥第759章 声东击西第560章 大庆殿风云(六)第418章 扬州之夜第167章 记号第333章 君子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