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猜测

(感谢1那个谁呀1美眉的打赏,书友们的支持是我坚持写书的最大动力。)

晏殊看着苏锦和李刚两人的表情,摸着鼻子呵呵直乐,李刚皱眉道:“老大人莫不是在说笑吧,皇上不降罪于他便罢,却还升他的官,焉有是理?”

晏殊笑而不答,看苏锦皱眉思索,眉间有一种恍然大悟的神色,不由的感到有趣,于是问道:“苏锦,你难道不感到奇怪么?”

苏锦欠身道:“在下一介草民,谁升官谁发财与我无干。”

晏殊指着他大笑道:“你管得闲事还少?这会子却来撇清,若说他人不关心老夫必然相信,但说你不关心,老夫决计不信。”

苏锦脸上一红道:“大人这是在夸我还是损我呢,我承认我关心此事就是,不瞒大人说,我这条小命差点送在某些人手里,所以我对某些人格外关心。”

晏殊点点头道:“那你对此事就没什么想法么?”

苏锦微微一笑道:“朝廷之事岂敢妄言,在下不敢妄自揣度。”

晏殊道:“这里没外人,你且说,我们就当没听见。”

苏锦心道:这不是掩耳盗铃么?但晏殊既然这么说了,自然是想试试他的政治敏感度,朝廷的每个决策自有其深意,敏感时期敏感的人,朝廷做出的决定更是慎重,或者说更有艺术性。

“那在下就直说了,你们就当我是胡言乱语罢了。”苏锦笑嘻嘻的道。

晏殊做了个请讲的手势,往椅背上一靠,闭目望天。

李刚满脸疑惑,他完全想不出这里边有什么门道,而富弼则满怀期待的看着苏锦,他自然是知道朝廷的底子。

“在下认为,朝廷升唐介的官自然有其深意,目前来看,唐介和滕王两人交往过密,滕王虽不掌实权,但通过唐介之手可以控制应天府的许多事情;若在下没猜错的话,滕王爷也定然对唐介不错,至少在上面没少帮他说话,这二人之间可以说是狼狈……不不……应该是相互依存,互为照应;也就是李刚大人所说的有结党之嫌。”

苏锦便说,便看着晏殊的脸色,晏殊一副老地主摸样,嘴角含笑仰面闭目,看不出是赞同还是反对。

“据在下推测,这次学子一案,唐介的做法欠妥,按照常理来说,即便他诡辩什么祥瑞降临,也肯定要受到申斥的,也许不一定是降职,但决计不会升官;但现在居然升了官,那么其中便大有文章了。”

晏殊双目睁开,看着苏锦道:“听你的口气,好像不认为太祖托梦与你是祥瑞,你是当事人,倒来说说看。”

苏锦一惊,自己这张嘴差点漏风,晏殊这么问绝对不是刁难他,而是提醒他;既然自己搞出来这么个太祖托梦之事,那便千万不能露底,这事要是露底,谁也救不了他。

苏锦忙道:“在下并非说太祖爷托梦与我不是祥瑞,而是说太祖爷为什么降下祥瑞。”

“为什么呢?”晏殊仿佛在和苏锦演练口供,追问道。

“太祖爷托梦于我,乃是因唐介罗织文字之祸,违背太祖誓碑之训,所以太祖爷才会借草民之口来公开誓碑内容,据草民揣测怕是不满居多,而非赞赏之意了。”

苏锦的意思很明白,若是唐介不是干这防民之口之事,太祖爷或许根本就不会托梦,既是为此事托梦,那实际上是训诫,而非赞赏。

晏殊点头道:“继续说……”

苏锦咽了口吐沫,在晏殊面前稍有不慎便会被抓到语病,为了不露破绽,太祖托梦之事还是少说为妙。

“在下认为,滕王、唐介以及应天一干属官均认为此事是祥瑞之兆,朝廷中也必有人附和,所以降罪之举会召来无尽的争吵,还不如将计就计升官了事,若在下没猜错的话,这次给唐介的官职必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级别高权力小,所谓的明升暗降;二是肯定不在应天府任职,这第二条才是真正的意图。”

房内一片寂静,忽然间传来‘啪啪’的鼓掌之声,苏锦循声看时,却是富弼在鼓掌微笑。

晏殊表情古怪的看着苏锦,半晌才道:“有点门道,居然被你揣摩的差不离,老夫有些怀疑你是不是十六岁,思虑如此深遂周详,岂是商贾出身的少年所能做到的。”

苏锦心道:“这些手段,电视电影上多的是,你要是天天打开电视机就看到勾心斗角的权利斗争的剧目,你也能猜得到。”

李刚伸着脖子问道:“难道苏学子所言确实是朝廷的意图么?”

晏殊轻声道:“朝廷的真实想法是想将唐介和滕王分开,圣上不愿看着赵宗旦越滑越远,圣上认为是唐介在其中作祟,而赵宗旦是受其挑唆;学子一案,朝廷本有公议,但有人受人之托硬是唱反调,原本要将唐介贬谪黄州当团练使,但也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有人四下活动,所以两府那边同时改口说唐介有功,圣上无奈找老夫商议,老夫只能出这么个馊主意了。”

苏锦微笑道:“这是以退为进之策,将其升官调离,主官一走,下边自然有破绽露出来,我若是滕王,只要这个任命一宣布,立刻便循规蹈矩过我的太平日子,那些勾当从此不碰。”

晏殊冷声道:“就怕有的人没你这么聪明,不识时务,枉费圣上的一片苦心。”

李刚搓着手道:“老大人这番话可是让下官茅塞顿开了,但不知下任府尹可有人选,若还是个庸碌之徒,岂不是情形依旧么?”

晏殊道:“此事朝廷自有考量,老夫今日叫你来便是要你明日全面接管城中防务,以防宣布之后有人抗命;另外城中原属府尹归统之厢兵尽数归入你归德军中统一调配,该精简的精简,该查办的查办;只有一样,查办的理由不得与滕王和唐介有关,牵扯到唐介和滕王之事一律压住不办,统一送到老夫这里,不得私自做主。”

李刚起身道:“遵大人之命,只是厢兵归于我归德军中,朝廷可有公文么?”

晏殊瞪眼道:“老夫适才传达的是圣上的口谕,还需要什么文书,糊涂!你莫不是以为老夫也会不按朝廷章程办事不成?”

李刚忙道:“不不不,老大人误会了,下官是怕有人要我出示公文,到时候两手空空,岂不落人口实?”

晏殊道:“谁要公文,叫他来找老夫便是,你便将一切往老夫身上推,其他的一概不要管。”

李刚挺直腰杆,大声道:“下官遵命。”

晏殊面色稍和,拍着李刚的肩膀道:“这此是一个机会,能不能抓住这根藤子便看你自己的了,天圣四年,你刚中科举之时,老夫便对你和包拯两人寄予厚望,只可惜包拯尽孝,耽误了十年光阴,而你却又脾气太直,仕途一直不顺,现如今,包拯已经是守牧一方的四品知府,老夫自然不能厚此薄彼,从这次的机会抓住了,不出一年,老夫定保你做一府之尊。”

李刚激动的差点要抹泪了,晏殊是自己的恩师,学子科举入仕后一般而言都会赋闲挂个闲职领些俸禄了事,当年自己却得晏殊举荐,第一时间便当了县令,只是自己不争气,脾气倔又硬,当年年轻气盛,在县令任上跟当地的一些士绅矛盾不断,这些士绅们有的人有关系在京城,所以便四处散布些谣言,将自己的官声搅和的一塌糊涂。

三年任满之后,吏部考核的结论得了个下评,累官升迁之路被堵死,后来还是晏殊想了办法让他去了西北,投笔从戎当了西北宋军的一名游击参将,再后来才逐渐逐渐积累当上了这五品的应天府都部署的首脑,虽是个五品,却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此番晏殊极力推荐自己担当此事,办好了便是大功一件,这个皇上亲自下口谕的差事恐怕是自己这辈子最好的一次机会了,晏殊对自己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这叫李刚如何不感激涕零。

第975章 战临潢(九)第39章 卧底第382章 大堂上的宴席第535章 于事无补第871章 问罪第790章 飞蛾扑火第440章 秋风扫落叶第596章 赢了别笑第55章 两件大事第839章 意外之喜(下)第949章 烽火(三)第341章 里应外合第297章 道高一尺第240章 京城来使第189章 狼子野心第898章 夺位(三)第443章 终于来了第701章 掩饰第952章 烽火(六)第785章 夜探第356章 吞吞吐吐第434章 狐狸尾巴第512章 郎少东家第66章 似曾相识燕归来第390章 二入大明寺第178章 杀人夜第278章 召见(下)第741章 杀人宴(一)第602章 棒子的国粹第162章 讲学第551章 敲打第489章 银庄(中)第654章 血洗(上)第411章 扬州之夜(中)第910章 大势(上)第495章 神神秘秘第918章 驱狼吞虎(六)第230章 蛇第573章 投怀送抱(上)第400章 忏悔录(三)第931章 驱狼吞虎(十九)第937章 战后格局(下)第769章 担忧第558章 大庆殿风云(四)第526章 刀光剑影第949章 烽火(三)第136章 人生精彩各不同第5954章 斗狠第706章 谷中情第372章 试探第368章 男主女配的超级飙戏第44章 书房鏖战第897章 夺位(二)第156章 交心第183章 内幕(下)第694章 骤雨(中)第1000章 新的国度第395章 你有罪,你忏悔吧第652章 玉璋楼第190章 觊觎第88章 隐情(上)第800章 交易(上)第512章 郎少东家第888章 铁矿第681章 大三元(上)第196章 金兰第784章 阿狸公主第507章 夹道第463章 隐私第553章 驾驭第460章 你希望我怎么回答第159章 是福是祸第128章 束修第629章 后会无期第282章 问策(下续)第399章 忏悔录(二)第398章 忏悔录(一)第64章 余波第531章 孤注一掷第363章 扬州之虎(下)第526章 刀光剑影第827章 超级大单第390章 二入大明寺第661章 蓝田有玉第368章 男主女配的超级飙戏第56章 囤积第797章 疑点第990章 摊牌(下)第535章 于事无补第966章 辗转腾挪(七)第539章 恶战第6章 古代白富美第380章 释疑第367章 他喜欢男人第24章 出事了第344章 善有善报第117章 客栈第661章 蓝田有玉第209章 慷慨以赴第439章 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