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省试(下)

五月十一,评卷取士正式开始,礼部衙门大堂内,经过统一誊写之后的试纸堆在一字排开的十几张长案上,二十余名参与阅卷的官员分坐左右,开始对试卷进行初步的批阅。

第一步便是先将那些诗赋策论交了白卷的淘汰,仅此一项便有一百六十余人被排除掉。

第二步便是针对内容泛泛而谈、错谬百出、文不对题的卷子进行淘汰,这一项淘汰的更多,一千多人在此项上出局。

最后,摆在吕夷简、杜衍、晏殊这三大主考官面前的只剩下四百多份考卷,本科省试将要取中的二百三十余名进士,便要从这四百多人中产生。

三人开始逐一进行评卷,身为过来人,都知道科举对举子们的重要性,故而丝毫不敢懈怠,每一张试纸的内容三人都要经过小声的交谈相互交换意见之后方才决定取舍。

如此废寝忘食的经过了三天的评阅,到十三日上午,二百三十二个名额呼之欲出。

剩下来的便是排定前十的名次,最主要的是排定前三的名次,到了此时,三人的意见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三人各自选出的前三名的试卷居然各不相同,共九份试卷参与角逐前三;无奈之下,三人只得将九份试卷再通读一遍,很快杜衍便发现了问题。

“这名举子连试卷都没答的完整,如何能进入前三的角逐呢?这是晏三司选出的举子吧,这可不好!按照规矩这种未完成的试卷都不应该取,我看还是将之淘汰,另取一人填补为好。”杜衍晃着手中的试纸道。

吕夷简伸手接过试纸,果见试帖经墨义一项上该名举子未按照规定答题,反倒写了一首打油诗在上面。

“昨夜巴山潇潇雨,明晨塞北落雪花,孤灯古书翻不足,岂知寒暑与冬夏?”

吕夷简将试纸往桌子上一丢,冷声道:“荒唐!该举子语带讽刺,这是在指谪本科考题过于偏僻么?光是这种桀骜之言,便该直接弃之,需知考题乃是圣上钦点,岂容他来指手画脚。晏三司,老夫看还是弃了吧。”

晏殊对这份试卷印象深刻,忙道:“两位大人,本人取了这份试卷的缘由是因为其策论应试之文写的极好,两位大人有没有觉得今岁策论文章中大多皆是大谈特谈冗官之事?内容雷同,拾人牙慧,几乎无一例外的引用宋子京天圣年间上书之言,除了文采辞藻能分出高下之外,几无新颖之论点;而这一篇独辟蹊径,从官吏之间的平衡入手,观点新颖论据缜密,故而老夫才将之单独提出来。”

吕夷简倒没细看这篇策论,见晏殊说的郑重,于是将后面的策论细细看了一遍,缓缓点头道:“虽然有些偏颇,但也不失为新颖,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文采嘛倒也说得过去。”

杜衍皱眉道:“但这样答题都不全的举子若能中了前三,皇上那里如何交待?另外传出去举子们岂非颇有微词么?再说这等人答题不出便讽刺出题之人,如此恃才傲物,今后如何能堪大任?我的意思是,将之直接弃了拉倒,取士最重态度,态度不端,便有才又如何?”

晏殊明白杜衍嘴上说的好听,其实内中别有隐情;历年科举最后圈定三甲,主考们都希望自己选定的人入围,原因很简单,未来招揽这些新晋官员靠的是什么?便是靠知遇之恩举荐之德;日后只需淡淡说一句:“若非当初老夫力排众议将你取为前三,你焉能有今日。”只需要这一句话,便足以教这些初出茅庐的举子们感激涕零的拜倒在自己脚下了。

主考之间对于取士的争夺,很大程度上也是为自己日后的势力培养打基础。

“杜枢密,如今我等是为国取士,但看才情而已,至于举子之人品,单凭一首小诗怕也难下定论;私下来说,这几题确实偏了些,便是你我来答也怕是打不出个所以然来;其余学子答虽答了,但却是牵强附会毫无出彩之处,老夫反倒觉得这名举子率真爽直,敢于直言呢。”

杜衍摆手道:“什么率真爽直,哗众取宠罢了,老夫坚持以为不可取之。”

晏殊看向吕夷简道:“吕相,您怎么看?”

吕夷简年后便要致仕,当然不存在培养自己势力的问题,所以他倒是不在乎谁举荐的人能得前三;从情感上来说自然是更加偏重杜衍一些,但吕夷简可不是轻易表态之人,立足朝堂不倒的一大秘诀便是踢皮球,于是道:“老夫认为杜枢密言之有理,这样吧,老夫建议,咱们三人各选出一份答卷送呈圣上,由圣上定夺,这样既合了圣意,你我三人之间也消弭分歧;说老实话连续三日在此评卷,老夫有些头眼昏花吃不消了,就想着早些回去歇息。”

杜衍和晏殊忙慰问道:“吕相保重贵体,万不可过于操劳;便遵吕相之言便是。”

吕夷简既然发话,杜衍也不能不给面子,于是三人各自挑选一份试卷,呈送入宫,将皮球一脚揣到赵祯哪里。

……

省试过后,苏锦无一日得闲,一方面开始着手准备十八日的婚礼事宜,另一方面要将丽景门附近的宅子督促完工。

为了早日完成新宅子的建设,早在十余日前,苏锦便不惜大笔的花钱,让王朝请了上百名工匠在此忙碌,为的便是尽快的完工,现在全家老小都寄居在晏府,晏殊自然是不说什么,但晏府上下其他人的嘴脸苏锦可不愿意看。

新宅子占地近二十余亩,原本的围墙只有五尺多高,久不住人,破损倒塌之处颇多;苏锦下令全部推倒重建,土坯围墙全部改为青石垒砌,高度也加高到一丈五;并效仿朝廷官驿的做法在墙头布上荆棘瓷片等物,并耗费巨资拉上数道铁丝网。

在宅子内的布置上,在前后院各建了两座瞭望台,放置铜锣箭支等报警防御之物,一旦敌袭击,可以迅速预警,并进行初步的防御。

而内宅则花费大力气建了数间坚固的密室,遇到险情可全家老少如密室坚守待援,密室内食宿饮用用具一应俱全,备十日干粮清水,盖有夹层,不惧火烧。

在内宅和外厅之间,将原有的二进房舍拆除,铺上青砖地面,改建成一个小广场;两侧建精舍七八间,由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带领护院居住,平日可做练武的场地,若有危及之时,空旷的广场也便于让敌人无所遁形。

整座宅院建成之后,看上去倒像个小小的城堡,坚固高大厚实的围墙将整座宅院围在当中,前后院均矗立高大的塔楼,五进的大宅院被改为四进,从二进往后基本上便是禁区了,除了有限的十几名婢女和王朝马汉等人,其余人等一律不准进入后院。

苏锦也颇为无奈,重建这座宅院花费了近十五万贯,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担心夏竦的反击,这让他感觉很是不爽。

一向都是他主动出击,但此刻却不得不为之,上次针对自己的刺杀未果,当局势平定下来之后,夏竦岂会轻易罢手,自己倒也罢了,如今母亲王夫人也在此处,而且晏碧云即将迎娶过门,柔娘和浣娘小穗儿以及家中老老小小算起来也近三四十口人,任何一个差池,都可能被夏竦钻了空子,苏锦不能冒这个风险。

但苏锦岂是甘心被长期压制生活在阴影之中的人,一旦后院无忧,他便要寻求反击的机会,反正都是两人都是暗地里动手脚,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谁的安排更缜密了。

第896章 夺位(一)第64章 余波第984章 宰执第362章 扬州之虎(上)第178章 杀人夜第277章 召见(中)第723章 暴君(下)第372章 试探第31章 俺们帮主说了第209章 慷慨以赴第668章 渐入佳境第329章 一箭穿云第402章 被推倒了第70章 主角与配角第326章 一入寨门深似海第909章 夺位(十三)第439章 猎户第401章 忏悔录(四)第33章 意外之约第875章 长亭送别第619章 谈判(三)第262章 如梦汴梁城(下)第884章 我有一个梦想(下)第112章 露陷第629章 后会无期第739章 惊心第735章 消息第914章 驱狼吞虎(二)第6章 古代白富美第761章 红烧肉第730章 乱城(六)第415章 扬州之夜第325章 单刀赴会第968章 战临潢(二)第206章 逼供第134章 得计第497章 未雨绸缪第242章 密会第183章 内幕(下)第962章 辗转腾挪(三)第63章 风波(下)第212章 交锋(四)第646章 解试(三)第348章 全歼第114章 诺言第665章 城墙厚的一张脸第97章 变革时代(中)第113章 花季第689章 决裂第854章 隔墙有耳第638章 约定第22章 三件事第663章 请大媒第638章 约定第953章 烽火(七)第30章 宝藏(下)第208章 合作?第794章 大隐隐于闺(上)第187章 看戏第456章 那一天第125章 救人于水火第754章 战备(一)第583章 幸福的烦恼第645章 解试(二)第37章 流血了第297章 道高一尺第18章 暗流涌动第207章 意外之获第643章 大考在即第379章 经历丰富第192章 知情人第121章 竞价第297章 道高一尺第323章 小官人也会兵法第565章 末日第976章 战临潢(十)第235章 策略第55章 两件大事第415章 扬州之夜第871章 问罪第885章 弱冠之礼第123章 进学第995章 最后的疯狂(五)第829章 取暖第406章 装疯卖傻第203章 静坐第670章 利剑如风第661章 蓝田有玉第706章 谷中情第285章 指挥使第769章 担忧第179章 擒贼第560章 大庆殿风云(六)第571章 妙手(上)第841章 反击(一)第410章 扬州之夜(上)第728章 乱城(四)第114章 诺言第547章 八抬大轿进京城第920章 驱狼吞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