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勇义冢的忠魂铭(均订满200,加更!)

“朕有意给你说和一门亲事,是一位巾帼英雄,绝对配得上你。不管是才情,还是志向上,都不弱于你的女子。”赵桓开口问道。

岳飞沉默了一下说道:“官家,某暂无婚配的想法。而且婚姻大事,应由父母一言而定。还请官家体察。”

赵桓叹气,岳飞这事闹得真的不是时候。

“那就陪朕去勇义冢走走吧。”赵桓招了招手,让赵英把自己的心腹大将都叫到身边。

河东路战事终于平定,尸体清点完成,而契丹人和金人的尸首盖了京观,填了封土,再没用动作。

但是那高十数丈的京观,足以震慑金人心魄了。

只要不是举国入侵,小股契丹奴或金人,在面对数丈高的京观的时候,都足以让他们抖三抖。

那是尸体堆成的山丘。

只不过赵桓今天要自己的将军们陪着自己的并不是要看这京观。

京观就是他们堆出来的,也没什么稀奇。

今天要去的是勇义冢。

勇义冢共有十五处之多,埋葬的都是此次河东路之战的为国死难的将士。

而大同府旁,设了一处规模更大的纪念性质的勇义纪念广场。

勇义纪念广场,建在一座建在山坡上的高台,坐西朝东。高台前的草地上,有无数的绿芽在寒风中吐出了嫩芽,随风摆动着自己的身姿。

而高台两侧,梳理这两块石碑,有工匠正在上面叮叮当当的雕刻着。

那是此次河东路定国之战中,牺牲的将卒的名字。

奈何名字太多了,根本不是一处广场可以刻完。

所以十五处勇义冢,就是为此而立。

“淮南淮北江南等地,在北方战火纷飞的时候,依旧沉迷于纸醉迷金之中,但是河东路的好儿郎们,始终坚守着大宋的国门,未曾有半分退让。”

“即使是在李嗣本,这个节度使投降之后,王将军依然领三千兵马,战斗到援军到的那一刻。”

“二十万太原百姓被屠掠。何其痛哉!”

“而宁武关决战,大同府攻坚,死伤约五万军卒,他们都是大宋的功臣!他们用鲜血映红黎明前的天空,让大宋挺过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他们用勇武和忠义铸就不灭的军魂。”

“今日朕决议在此,在这胜利的地方,我们收复的失地,大同府。建一处祠堂来祭奠大宋英灵。”

“名曰:忠魂。”

赵桓的大氅被风吹动的猎猎作响,他来到了勇义纪念广场,看着两边巨大的石墙上无数名字,有些怅然。

这里面有多少人连名字都不可考证,连抚恤都无法发放,连亲人都不知道他们已然战死沙场?

他们为了什么?

自己这个大宋皇帝吗?

何德何能。

两面巨大的石墙将草原的阵阵烈风阻挡,尤若当初阻挡草原之兵马对大宋的侵扰。

赵桓刚刚站定,似乎有呢喃在耳边响起,似乎有人在问他,太原城是否还在?金兵是否铁蹄南下?大同府拿下了吗?大宋是否安泰?

这种来自灵魂的拷问,赵桓坦然面对,都好,国泰民安。

自己赢了,大宋也赢了。

他在早就摊开的宣纸上,提笔写到。

“夫天下有大勇者,志不能测,刚不能制,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志甚远,所怀甚大也。”

“所怀者何?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

“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殒后无名。”

“铭曰:呜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兮精魄,安兮英灵。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名?河山即名!”

“人有所忘,史有所轻。天下可期,民族将兴,肃之嘉石,沐手勒铭。噫我子孙,代代永旌!”【注1】

赵桓从宽阔的袖子里,掏出了玉玺,那颗受命于天,代表皇权的玉玺。

此时,这颗玉玺,已经不再代表赵桓这个天子。

而是代表着大宋!代表着大宋一万万的百姓!

代表着千秋万代为抵抗异族侵略,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

盖上了这名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烙印,这代表整个华夏文明对他们的认可。

盖上玉玺的那一刻,赵桓觉得自己的手如同千斤之重,这就是责任啊!

这颗玉玺哪有那么好拿?

这是责任!

他要对一万万百姓负责,若是干得不好,自然会有人取了他的脑袋。其名曰:获罪于天。

种师道、种师中、宗泽等一行人都站在了赵桓的身后,看着赵桓,等待着他的命令。

“种师中点五万永定军军卒,出居庸关,围困燕京。”

“宗泽,你率两万禁军从紫荆关而出,策应种太尉。”

“岳飞,你率亲事官做奇兵,前往大北关。防止金兵从燕京府逃窜。”

“张叔夜,你点所有兵马,前往渝关,帮韩世忠攻破渝关。”

“战!战必胜之!不管付出怎么样的代价!拿下太行内七州。燕云十六州才能坦言守住了。”

“末将遵命!”诸大将俯首称是。

种师道说道:“官家,朱家来的那三万人,也一并去吧。在河东路,不安全。”

种师道看过那封信,将门进京之事,虽然不是路人皆知,但是也有人已经听到了传言。

他们再留在河东路,不太合适,出关为国而战,以鉴忠勇。

“种少保所言甚是,刘錡,你率那三万军卒,陪同种太尉一起出关,莫要骄横,虚心学习。”赵桓才想起来,自己好像把这三万人给忘了。

这朱凤英送来的一块肥肉消化之后,还没运动过。

他指的是朱家那三万人没有消化掉,而不是和朱凤英运动过,当然他真的没有和朱凤英运动过。

这怎么解释,越解释越糊涂了呢?

“末将领旨。”刘錡俯首称是。

至于杨沂中,他需要镇守大同府,自然,这出关作战没有他的事。

他也有些着急,可是官家已经定了方略,他也无能为力。

诸将领兵马而去,种师道才被赵桓推着前行。

“官家,河东路一战定鼎,虽然大势已定,但是还有些小的疑虑,比如我们俘虏了超过二十万人的契丹奴,他们怎么办?编入工赈监?大宋没有奴制,处理起来,异常麻烦。”

第一百三十九章 精心的谋划想要围点打援第五百五十三章 翻过那座山第十九章 汴京的耶耶们准备了猛火油!第七百零四章 大宋官场的潜规则第七百零六章 官家的成长第五百五十八章 清风翻书可识字,闭眼辨味可知色第一百九十六章 朕就是个废物吗?(为舵主“zccharles”加更!)第二十二章 横在金国咽喉的一根刺第八百六十七章 藩镇割据,旧题新解第六百一十七章 该死的庶出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官家去哪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获全胜第一百二十五章 懦弱的活着和辉煌的死去第四百六十四章 官家拒绝后宫嫔妃喜+1第六章 谁上火 滋醒他!第二百零四章 王重阳你这是要成圣吗?(2/5)第五十三章 杀不杀呢?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烦第六百一十三章 还有眼前的苟且第五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烛夜昏睡的赵桓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五百八十三章 东方约翰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时间是这世间最残忍的武器 (均订1600,加更!)第八百八十章 超国家主义第八百六十六章 军队里的老狗第六百八十七章 内帑和国帑第三百三十九章 韩世忠治军第六百零六章 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第一百六十八章 杨家归附(求订阅!!)第一百九十六章 朕就是个废物吗?(为舵主“zccharles”加更!)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剑出鞘!第四百一十一章 王禀抓到的真正大鱼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元观刑(略高能,慎点)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群叛徒!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纠结!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难第二百三十七章 兑换《母猪的产后护理》第四百一十八章 兄终弟及的差异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东路的三道防线第二百五十三章 朕给李太宰带了伴手礼第六百零二章 战争的残忍第七百二十六章 系统再升级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铁尸第五百二十二章 强扭的瓜,它不甜第六百四十二章 一种全新的皇权保障思维第四百零八章 昭勋阁评价历代功过第五百二十一章 混不出模样,就回来继承家业!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网行动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宗皇帝啊,你挖的坑太大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别人家的孩子最聪明第一百六十四章 军功爵均田露出一点边角第六百一十八章 先迈左脚进来州城的金国使者第二百三十七章 兑换《母猪的产后护理》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庆殿冷气开放第三百四十二章 钢铁直男的直男表现第三百七十七章 敌在进奏院!第二百八十四章 得给岳飞换个绰号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人旧人一朝终散第六百三十一章 肃王府的中厅,有些可怕第七百二十七章 人在家中坐,铅从天上来第八百七十二章 黑毛铁尸第七百零三章 天灾还是人祸第五百五十二章 糟糕,这是心动的感觉!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纠结!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六百九十八章 破阵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会猎朔州?那就来吧!(求订阅!!)第四百九十二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第七百六十七章 起来呀,地上凉第一百八十九章 抓到一条大鱼(月票满200,加更!)第七十六章 千金买马骨了!第七章 大宋军士被抽掉的第一根脊梁第七百六十二章 夺命追魂钩第三百一十五章 官府给发媳妇吗?第七百零三章 天灾还是人祸第四百九十一章 官家是阎罗转世的证据第八百一十六章 诡异的笑容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战争第七百零九章 群雁乘风却云霄第七百九十一章 需要一支解决问题的队伍第五百九十三章 最强背锅王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去第五百六十四章 搞敲诈搞到了你韩爷爷头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唯破釜沉舟耳!(为六月份打赏结算!)第二百零九章 看他宴宾客(1/5)第八百二十五章 阴阳怪气第六百四十九章 这事,不能这么算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兑换《母猪的产后护理》第八百六十六章 军队里的老狗第四百九十五章 遇事不决问岳飞第八百九十七章 名曰皇权的挖掘机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布疑阵之我要偷家(5/5)第三百五十章 帝王技——圣心难测第五百七十四章 高丽王最后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邦彦的三问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八十八章 欺君可是死罪,你不要开玩笑!第一百零九章 皇帝断家务事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金融工具第七百四十二章 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