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测不准的国帑

赵桓的吐槽,引得南钰一阵轻笑,这个官家,实在是有趣。

午时三刻的梦,不就是白日梦吗?

陈东看着官家的模样,就知道此事万万不能成。

辽国的时候,契丹人还有和大宋谈条件的能力。

现在的耶律大石,带着十万精壮,都跑出了他们的祖地,在西域耀武扬威,还想和大宋谈条件?

“官家,耶律大石自称菊儿汗,在西域攻城略地,西面的黑汗国和东面的高昌国都在其淫威之下瑟瑟发抖。虽然他精兵强将,让西域诸国不敢擅动,黄头回鹘都避其锋芒。”

“但这也对他形成了桎梏,若是轻易动兵,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也投鼠忌器,不敢肆意攻打清河城。”

“臣在西域沟通了高昌,黄头回鹘和黑汗国,倒是稳住了形势。”

赵桓点头,陈东在清河城那个地方,十分危险,但也代表着机遇。他的外交战略的确执行的不错。

上兵伐谋,陈东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在西域那片复杂的地域站稳了脚跟。

“不过官家,金山没有金矿了。汉朝挖完,唐朝挖,早就挖的一干二净了。”陈东笑着说道。

他的话引得赵桓哈哈大笑,文德殿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当初的金山之说,的确是汉朝的记载,汉人在那里淘金,淘金热促使了那里的发展,但是金矿早就被开采一空。

“清河城四千强骑交给你,你带着通译由天山古道,绕过碎叶城,打通西去之路。”赵桓对陈东下达了命令。

重启丝绸之路,没有前置的通使,根本就是妄谈。

“凌唐佐,你呢,准备回汴京为官,还是跟着陈东一起去呢?”赵桓看着凌唐佐问道。

凌唐佐这趟克烈部可不是白去的,按照功劳,他会连胜三级,直接到正七品的职位,获得一个枢密院承旨的职官。

剩下的就是三年一迁的熬了。

凌唐佐脸上露出了笑意,回汴京做官有什么意思,天天勾心斗角,他不是不擅长,而是无聊罢了。

“臣愿随陈学士前往大秦。”凌唐佐俯首说道。

出使旁国,一直是立功的好机会,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

“好!”赵桓兴奋的说道。

他就喜欢这样的大宋官员,那些泡在醋缸里的文臣,整天只知道酸,他不待见。

“妾身随凌相公一起前往。”南钰赶忙说道。

赵桓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南钰和凌唐佐。

“官家。”陈东俯首说道:“臣经常往返镇州和清河城,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契丹人对耶律大石这些人,恨之入骨。”

“哦?”赵桓稍微皱了皱眉头,但是很快就了然,为何会如此。

灭辽之战中,耶律延禧被完颜娄室活捉送到黄龙府后,耶律大石巧妙的逃脱,跑回了上京路的镇州,并且自立为菊儿汗。

他自立为菊儿汗的时候,跟契丹人可不是说他要往西跑。

他当初打出来的口号是“救君父,济生民,安天下”。

可是喊出这个口号之后,得到了大宋皇帝送给他的精确的图纸之后,他选择了“养兵待时而动”。

这一等待,就等到了和克烈部作战失败。

仓皇之中,耶律大石带着精锐部队,逃离了镇州,过清河城,走天山古道,跑到了碎叶城。

这就是他耶律大石给契丹人的交待。

契丹人不恨他才怪。

他把精锐都带跑了,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在上京路受苦,放牧都打不过狼群,更何况是人?

“契丹人怨恨他放弃了祖地,带着精锐逃跑的事吗?”赵桓对着陈东问道。

陈东笑着说道:“不仅仅如此,耶律大石为了平复他手下的人思乡之情,屡次组织东征。”

“但是他都是等到霜降的时候出发,还没等走出天山古道就被大雪封山,已经做了三次这样的事了。整个西域人都当他的东征是笑话。”

“如此三五次之后,那些铁了心归乡的契丹人已经逃回了镇州,约有一两万人,被赵相公收纳,他们自带干粮,春至秋去,是防守清河城最主要的力量。”

赵桓这才了然,上兵伐谋可不是动嘴皮那么简单。

不是赵桓陈兵镇州将近五万人,静边城将近三万人,克烈部怎么可能倾向大宋?

同样的道理,若是清河城只靠四千大宋强骑兵守,陈东就是再能说,也有危险。

还是手里有兵,说话硬气。

陈东看着官家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继续说道:“臣请旨牛皋作为武将随行,四千兵马臣也不会指挥啊。所以,清河城的防守就成了个问题。”

“牛皋推荐了他的同乡好友董先。”

“董先?”赵桓一愣,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这应该是岳飞河间军中的一个人物。

【历史事件提醒:董先为岳飞手下大将,乃是牛皋好友,洛阳人。初在翟兴军从军,与金人战,勇功为多。与岳飞手下另外一大将王贵,曾经一起在卢氏县、唐州、菜州作战,皆大捷。】

【有勇力,每战,冒矢石为诸军先,乃战场上勇冠三军急先锋。官至制置使,离节度使一步之遥。】

赵桓看了看董先的资料,果然如此,自己没有记错,的确是岳飞的部下。

【董先与秦桧交好,秦桧十分欣赏他的才华,绍兴十年,颍昌之战之后,秦桧屡与其见面,常夸耀其勇武,暗示董先在岳飞手下屈才。】

【董先贪财好色,被秦桧抓住软肋腐化,一向管不住武将大臣的赵构,屡屡下旨斥责。】

【岳飞曾经因其生活作风问题,惩戒过他三次,董先依旧屡教不改。】

【绍兴十一年,岳飞被构陷,在被抓进大理寺之后,董先与王俊两人站在了秦桧一方,作证岳飞确有不臣之心。】

赵桓看完这段之后,刚要准备下令让董先去的他,及时止住了自己的话头。

人无完人,谁都可以有弱点。

但是董先这个弱点,是在太好利用了,胡姬之艳丽可是从汉朝起就有了。这个董先真的放在这等机要的位置。

耶律大石送一沓美女,董先就会沦陷了。

赵桓也想起来,为什么自己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就是因为他强抢契丹女子,被岳飞惩戒了。

军队是个军令如山倒的地方,要的是服从,岳飞严令不让骚扰百姓,董先还这么干了,不被罚才是怪事。

“让王贵从东胜卫带五千骑卒防守清河城吧。”赵桓决定换个人去。

此人是岳飞在汤阴时候的结拜大哥,在岳飞从军之前,就是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

此人在正常的历史线里,也是战功卓硕,岳家军里武将担当,有勇有谋,一直为岳飞出谋划策,是岳飞的左膀右臂一样的人物。

他早就研究过这个人,的确是个不错的良将。

比这个牛皋的好友,董先,要靠谱多了。

牛皋喝酒误事被岳飞打了二十鞭的案底,还在赵桓手下压着呢,当初岳飞建议派他跟着陈东去清河城,就存着让他改过自新的想法。

陈东也就是这么一说,官家既然早有人选,他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今夜在尚膳楼设下酒宴,给几位接风。”赵桓对着几个人说道。

主持接风洗尘的是宇文虚中,赵桓出席这等宴会,只能让他们拘谨,还不如派个公卿去主持。

赵桓深夜还在看着札子,军婚法,已经变成了域外婚法。

出使在外的使官、在倭国、高丽、克烈部挖矿的工匠、不在本地的边军,都是域外婚法的保护对象。

在外面为大宋卖命,后院却没有任何保障,这不合适。

而且这个政令从确定要立法,再到确定条文,用的时间并不长,进行了三次征询意见之后,终于来到了赵桓面前。

赵桓批复让刑部多加跟进,随时准备增补条款。

“水患吗?”赵桓看着钦天监的札子,意外的看到了宗泽的名字,在札子上。

宗泽这个战略核武器级别的大臣,放到哪里都是大宋的牌面。

赵桓让宗泽担任的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的经略使,把两路之事安排的十分妥当。

而去年夏天的时候,江南水患,也导致百姓损失惨重。

赵桓仔细琢磨了这个札子,才看懂。

就两个字,打钱!

疏通河道,雇佣民夫,需要花钱。

清理淤泥,开垦荒田,需要花钱。

修建河堤,兴修水利,需要花钱。

赵桓非常敞亮的批复了这个札子。

李纲已经在汴京和户部碰过头,户部还有些闲散的钱支援荆湖两路。

国帑打钱,利国利民之事,赵桓自然会批复,甚至还从内帑划了一百万银元做支持。

赵桓看着手里的札子,差点笑出声来。

国帑的属性,有点不确定性那味儿。

在赵桓观察的时候,这国帑是空空如也,四处都是窟窿。

但是在真的需要的时候,又跟海绵里的水,正义的沟壑一样,挤挤总会有的。

测不准的国帑,让赵桓苦笑不得。

大宋经过赵佶在位的二十六年,拥有了太多的伤疤需要修补。

国帑里好不容易有点钱,也不愿意让皇帝看到,防止被拿去建艮岳宫一样的地方。

“你们不给朕花钱,朕也有内帑可以用。”赵桓笑着将札子放下。

赵英连连点头说道:“就是,他们那点钱,天天藏着掖着的,跟官家看得上他们的钱一样!”

“说话这么敞亮,怎么又去哪里发财了?”赵桓笑着问道。

赵英嘿嘿的笑了两声,说道:“臣这伺候官家的厨艺还算过得去,就教了几个徒弟。上个月,臣让内帑尚膳局,收了汴京西华门外的尚膳楼,在各地开了店,现在有三十多家分店了。”

“这个月开始扭亏为盈了。”

赵桓看着赵英的模样,好奇的问道:“哟,连锁酒楼都被你开起来了啊,挣了多少?看把你乐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些人活着就能撑起一片天穹第七十四章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无法解决的第六百八十三章 这万一是金人做的局呢?第八百四十四章 胡神医要人?第六十一章 太原城虽被破,但人心未亡第三百一十二章 奢靡之始 危亡之渐第四百六十七章 下手应该更狠点第八十二章 决胜局来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口径才是正义第一百四十一章 历史有很多的偶然第二百零六章 封岳飞为欧皇(4/5)第十一章 感动不?不敢第二百零三章 农夫山泉有点田(1/5)第三百七十九章 这个想法很危险第三十章 场面一度失控第七百四十一章 官家的目光,看的更加长远第六百二十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一百一十章 狗腿子的正确打开方式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些人活着就能撑起一片天穹第四十四章 神鬼莫测的策论!第五百六十九章 济南府至道书院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将第六百七十九章 甚似蜀后主第一百七十一章 会猎朔州?那就来吧!(求订阅!!)第三百八十七章 脚踏武林第七百七十一章 我要见皇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会变色的月亮第三十二章 发现了发家致富的好方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石过刀,茅过火!第八百五十四章 汴京十日谈第一百七十六章 喋血宁武关城头(2/5)第八百六十四章 还请陛下教我!第七十五章 大宋缺的那根脊梁,其实是铁第七百一十三章 调王禀回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红颜祸水第六百六十二章 高丽提督的【最后】一天第三百八十一章 盛唐遗民第六百一十七章 该死的庶出子!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变成害政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在哪里,我到哪里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间毒瘤第七百八十八章 拆别人的东墙补自己的西墙第一百八十五章 两只狐狸,两只狐狸,阴得很(3/5)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们在搞什么?第四百七十七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七百四十八章 真龙怒第七十三章 一报还一报,你做什么,我也能做什么!第三百四十九章 水运仪象台第九百零五章 文明的定义第三百六十八章 两种路,两种人生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将第三百零一章 赵官家乐开了花第二百章 经略山外九州 (为堂主“书友160”加更!)第八百章 送到磁州建设新大宋第七百七十九章 王荀封将第八百四十六章 埋伏在身边的双面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杨家归附(求订阅!!)第六十章 今日让你病,明日要你命第九百零一章 焦虑不安的官家第三百二十三章 这一世的赵构太难了!第九百零四章 漠北疑云第八百一十九章 赶星追月的郭京第六百一十六章 伪·丧尸围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克烈部的礼物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纠结!第七百七十一章 我要见皇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零九章 大地之广,安能量算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欢政务第五百三十五章 人生只若初相见第三十七章 从来如此,便对吗?第四百六十九章 这钱好烫手!第二百五十章 朕这个字,是你们蛮夷能用的吗!第五十三章 杀不杀呢?第五百五十一章 赵英搞的大投资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纠结!第一百零五章 千秋岁月后,谁知荣与辱?第三百七十一章 十动然拒第六百二十六章 躺赢才最舒坦第六百零四章 妾身愿意做一辈子的郓王妃第四百八十章 高丽提督第二百三十七章 兑换《母猪的产后护理》第八百七十五章 终极套娃第八百八十一章 雩舞祈雨第四百六十一章 来了!他们来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翻新大宋就差最后一步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八百七十一章 谴使四出,招谕海番扬圣名第九百一十一章 摧枯拉朽的战争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家回到汴京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等距的选择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低估任何人的无耻程度第八百二十一章 他们是纳税的合法商贾!第六百三十七章 暂缓攻城的君命第十六章大宋绝密·不可外宣之精品阵图第二百四十四章 捷胜军到达平州!(为均订加更!)第八百二十二章 海贸行军监察司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里的铡刀,闲不住第九百零七章 女人就是麻烦第三百六十八章 两种路,两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