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大宋皇帝的仁善

在赵英眼里,李乾顺的死,顺理成章,在西夏的皇城司察子们,经过走访,都有一种说法,叫做百姓只认任国相,谁知大王他姓李。

说的就是任得敬随着任妃的不断受宠,升到国相之后,大权独揽的局面。

赵英早就猜到了会出事,李乾顺死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但是他始终没想到梁炳焕在抉择之后,选择了让了六左军监司增兵兴庆府。

这个选择,对于曹娴来说,会有极其恐怖的影响。

“曹贤妃那里。”赵英有些犹豫的看着官家问道。

赵桓将札子合上,递给了赵英,令其归档,略带几分无奈的说道:“做山大王比国丈强呀。你去知会曹贤妃一声吧。”

“是白绫,还是从内府取点药?”赵英小心翼翼的问道。

赵桓猛地一愣,瞪着眼木然的转头看着赵英,疑惑的问道:“朕好像没说要赐死她呀。”

赵桓眯着眼看着赵英,他是内侍省都知,掌管皇城司这个特务政治机构,大宋宫人们的老祖宗,心狠手辣是他的另一面,在自己面前的唯唯诺诺和故意卖傻的种种行径,并不是赵英的全部。

赵桓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你别会错意,朕没说杀,你正常知会一声就是,梁家是梁家,曹娴是曹娴。”

“用完了就废弃掉,甚至还要杀掉,这太过于薄情寡恩。”

赵英略微有些疑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离开了文德殿,让官家自己去度量此事。

归化人教育,这一项从先秦就开始的活动,中原王朝对其极为熟练。

如何将归化人培养成狂热的中原王朝仰慕者,有着一套极为熟练的工序,可以令其归国之后,心心念念的内附中原王朝。

比如眼下在汴京游学的安娜长公主,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每日吟诗作赋好不快活,可以说是此间乐,不思罗的典型。

赵英走后,赵桓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札子,这本札子乃是宗泽所手书,通过金字牌传到汴京,说的就是一件事,潭州。鄂州告急。

这本札子如同压在他心口的一块巨石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瞒、瞒、瞒,纸张终归包不住火呀。”赵桓看着手中的札子,叹气的说道。

此时的赵英的走到了曹娴母子三人的住处,这里是延福宫外的一处小楼,虽然不如延福宫或者福宁宫大气,但比之前住的宫人宫室还是要好很多。

之前曹娴从昭仪升为贤妃之后,搬到了福宁宫,但是最后又在李清照的安排下,搬到了这小楼之内。

潜规则这种事,谁都不能免俗。

是简陋了些,但也算清雅。

赵英还没走到楼前,就看到了曹娴正在教已经改名为赵仁孝的西夏王子读书识字。

赵仁孝读了一段书,略带疑惑的问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一段孩儿能够明白其中道理,一个是仁,一个是孝。可若是父母待孩子不好,孩子也要去孝顺吗?”

曹娴撩起了自己的发梢放在耳后。

赵仁孝离开西夏的时候,并不是不记事的时候,相反他对这段记忆极为深刻,她带着忧愁看着自己的孩子,赵仁孝的这个问题,就是在问,他应该不应该孝顺李乾顺。

曹娴摸着赵仁孝的发髻说道:“当然要孝顺了,西汉时候有位大将,名叫霍去病,霍去病的威名,远播四方,可是这霍去病的身世可不大好。”

“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孺与平阳公主的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可是这霍仲孺不肯认霍去病这个儿子,留给了卫少儿自己抚养。”

“霍去病功成名就之后,非但没有埋怨霍仲孺反而善待了霍仲孺,甚至还把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霍光带到了长安。”

赵仁孝面露疑色,霍去病的威名,至今还在草原流传着,辽国有不少百姓改姓,就改成了霍。

“孩儿不愿,孩儿宁愿从小生在汴京,权当没在兴庆府住过!”赵仁孝坚决的摇头说道。

他的哥哥李仁爱和大娘耶律南仙,是怎么死在兴庆府的,他亲眼所见。

所谓抑郁而终,绝食而死的惨状,他亲眼目睹。

而他的母亲被当做筹码一样贩卖给了大宋的那一刻,他对那个父亲,始终无法抱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尊敬。

曹娴看着赵仁孝坚决的模样,莞尔一笑的说道:“你现在只有一个父亲,那就是大宋天子。”

“读论语吗?蒙学的功课都做完了吗?”赵英笑着打断了曹娴的授课,这四书五经,显然不是这个年岁的孩子应该读的书才对。

曹娴这才讶异的看着走到楼上的赵英,这个人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

“是,读完了。”曹娴让赵仁孝离开了这处,赵英平日绝不会随便过来,只要来,一般都是有大事发生。

赵清露在侧室看到了赵英,一溜烟的跑了出来,蹭蹭蹭几下就窜到了赵英的身上,晃着赵英的脑袋问道:“阿爷,你给阿姥(mu)带好吃得了没…呀!”

“姥儿下来,别闹。”曹娴一看自己的女儿这个模样,也是一阵慌张,想把赵清露从赵英的身上摘下来。

赵英乐呵呵的掏出了早就备好的糖果,说道:“阿姥以后可不能这么窜来窜去了,都长大了,你阿爷驼不动你了。”

赵清露已经五岁,不是当初那个三岁的丫头,至少重了十多斤,赵英真的有点驼不动了。

“乖,出去玩。臣和你的母亲商量一点事。”赵英把赵清露哄了出去,才坐好面露难色的说道:“李乾顺死了,被任妃下毒杀了。任妃儿子李仁友成为了西夏王。”

曹娴收拾书的手为之一顿,笑着说道:“他死不死,活不活,跟我都没关系,孝儿还当他是父亲,我只把他看做畜生。”

“岳将军带着河间军登上了兴庆府城头,六左军监司在梁炳焕的指挥下,驰援兴庆府。”赵英继续不温不火的说道。

曹娴陡然瞪大了眼睛,将手中的书一扔,一阵风一样的跑了出去,抓着正在院里嬉闹的赵清露,用力的拍着她的背,歇斯底里的喊着:“把饴糖给我吐出来!快!”

赵英看着这一幕,哭笑不得,连曹娴都认为梁炳焕的选择了西夏之后,她们母子三人的命运唯有一死了之。

赵英同样这么认为。

但是自己的大宋皇帝,却言辞的拒绝了这个提议,甚至认为不可思议。

第五百六十一章 病急乱投医第七百九十八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八百九十章 此乃乱政,臣不奉诏第七百三十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人旧人一朝终散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线第八百九十三章 妥协与纠错第五百八十五章 官家今天的状态,不对劲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官家拒绝后宫嫔妃喜+1第七百一十二章 你见过兰亭集序吗?第一百六十六章 这是在玩狼人杀,谁都不能信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来了!他们来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终极套娃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里的铡刀,闲不住第六百三十二章 赵枢是谁?朕跟他不熟第八百四十八章 什么是金奴第八百一十六章 诡异的笑容第八百四十七章 胡元的怒吼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不能忘本第四百七十五章 烟花攻势第五百九十二章 这系统,还是那味儿第九十九章 机灵的程褚第八百七十章 惠民药局第七百一十三章 调王禀回京!第六百二十三章 古有温酒斩华雄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要把行在建辽河北岸第三百七十二章 囊锥露颖第二百七十八章 蔡京病死潭州第四百七十二章 梨形和葫芦形第三百一十章 赵构再议登基第七百八十六章 鄂州收网行动第二百五十章 朕这个字,是你们蛮夷能用的吗!第三百二十三章 这一世的赵构太难了!第五十七章 现代医学的开端第一百三十三章 有些人活着就能撑起一片天穹第三百五十九章 冲喜成功第五百二十九章 师宋长技以制宋第三百章 流匪乃是朕的心腹大患!第一百三十二章 种大忽悠再出手第七百四十六章 能动手就动手第八百零三章 五凤楼上,酸气弥漫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抽屉的嫔妃第二十一章 金华火腿的改良者第九百零三章 蒸蒸日上的大宋朝第五百九十章 带血的扳指第一百六十八章 杨家归附(求订阅!!)第一章 真·噩梦开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赵构要请韩世忠喝茶第一百三十七章 向死而生第四百八十八章 保州六城第五百二十一章 混不出模样,就回来继承家业!第四百六十六章 怎么才能证明自己天下无敌第二百零七章 看他起高楼(5/5)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而复得的玉佩第六百零二章 战争的残忍第四百七十五章 烟花攻势第四百五十二章 两个全真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岳飞负伤了?第四百八十章 木兰舟,帆若垂天之云第五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官家喜欢政务第七百六十三章 自然之下,人人平等第七百四十四章 花团锦簇和阵阵恶臭第七十三章 一报还一报,你做什么,我也能做什么!第六百五十二章 杜充的妙计第二百九十八章 赵构居然还有个孩子?第二百二十四章 望大宋永昌!(600月票加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朱家送女儿 嫔妃喜+1(4/5)第八百七十六章 你们要抓周树人,和我鲁迅有何关系?第一百四十四章 套马的汉子第三十八章 没有人能够救得了大宋!第二百三十五章 韩世忠你是不是想造反啊!第八百二十九章 擅长给人下套的李纲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管这玩意儿要尺?第六十五章 小黑屋,关禁闭第三百一十五章 官府给发媳妇吗?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宋的女将军第六百九十四章 韩四忽悠第五百一十四章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四百五十九章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第八百二十五章 阴阳怪气第二百七十九章 商税改制的闭环,让李纲很为难第六十八章 东风紧,战鼓锤!第八百三十八章 除恶务尽第七百八十九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第七百五十七章 这天地下,万事都得讲道理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奢靡之始 危亡之渐第四百七十七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六百八十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第六百一十五章 锦州生门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获全胜第四百零八章 昭勋阁评价历代功过第九百章 古槐下,古道边第五百五十九章 此仇不报枉为人!第二百二十章 位面之子剪断脐带了(5/5)第七百八十二章 胡元观刑(略高能,慎点)第一百零七章 太子授玺,准备开拔第八百八十四章 一夜鱼龙舞